癌痛治疗课件PPT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2281144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PPTX 页数:64 大小:562.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癌痛治疗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癌痛治疗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癌痛治疗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癌痛治疗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癌痛治疗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癌痛治疗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癌痛治疗课件PPT(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癌性疼痛治疗 吴忠市医院董玲 目的要求 掌握 1 癌性疼痛的评估2 WHO的三阶梯治疗原则熟悉 1 疼痛的定义和分类2 镇痛药物的分类及选择3 癌性疼痛的病因了解 1 癌性疼痛治疗中的常见误区及讨论2 癌痛治疗的展望 重点难点 癌性疼痛的评估及癌痛的药物治疗 癌性疼痛治疗 第一节疼痛的定义和分类第二节癌性疼痛的病因第三节癌性疼痛的评估第四节癌性疼痛的药物治疗第五节癌性疼痛治疗中的常见误区和讨论 自学 第六节癌性疼痛的展望 自学 概况 我国每年新发癌症患者180万人 癌症死亡近140万 70 的晚期癌症可出现明显的疼痛 每年至少有350万癌症患者遭受疼痛的折磨 其中只有部分人可能得到了合

2、理疼痛治疗 癌痛比例 50 有中度至重度的疼痛 30 为难以忍受的重度疼痛 大量研究证明 依据现有的药物知识和治疗方法 90 的癌症疼痛是能够得到满意的缓解 WHO综合分析 概述 癌症疼痛是指肿瘤压迫 侵犯有关组织神经所产生的疼痛 为癌症临床常见症状之一 在癌症早期 由于瘤体尚加一般无转移 因而癌症疼痛的发生率较低 晚期病灶较大 不断向附近的组织器官进行浸润性生长 且往往有骨等远道转移 此时癌症疼痛的发生率大大提高 癌症性疼痛多为持续性疼痛 并随着病灶增大而不断加剧 疼痛大致分为两种 一种为局部性可定位 另一种则为弥漫型 疼痛部位不清 疼痛的耐受性可因人而异 由于癌症疼痛严重地影响病人休息 睡

3、眠 绐病人在精神上和肉体上带来极大痛苦苦 仅管30 的癌痛患者用现有药物和技术可以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但目前大多数癌痛患者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药物治疗 概述 2001年2月第二届亚太地区疼痛控制会议上学者提出 消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人权 2002年第十届国际疼痛大会上达成如下共识 无痛状态被列入继呼吸 血压 脉搏 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指征 有此可见疼痛控制日益受到重视 作为医务工作者控制癌症疼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伍 第一节疼痛的定义和分类 一 定义和分类 一 定义 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 伴有实质或潜在的组织损伤 国际疼痛研究学会 疼痛经常是主观的 不仅是一种简单的生理应答 同时是一种主观

4、的心理体验 随着每个人过去的经历不同 疼痛的意义各异 疼痛 定义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 伴有实质或潜在的组织损伤 国际疼痛研究学会 最常见的肿瘤相关症状之一 五大生命体征 呼吸 脉搏 血压 体温 疼痛 2000年后疼痛成为第五大生命体征已经得到世界公认 二 疼痛的机制 研究巳发现疼痛是由于机械损伤 温度变化 化学因素等有害刺激的作用 造成局部组织损伤释放降低痛阈物质PG K 5 HT 缓激肽 组胺等 通过皮肤 内脏 肌肉 骨 关节的疼痛感受器 上传至脊 丘脑 大脑疼痛中枢 产生疼痛 尽管人们对疼痛与疼痛传导途径的机制越来越清楚 但还必须强调个体对疼痛感觉及对疼痛的正确评价是个复杂现象

5、 它除受伤害感受传导途径活化的影响外 还涉及心理和情感的过程 疼痛是疼痛感受器 传到神经和疼痛中枢共同参与的一种生理防御机制 三 分类 1 按持续时间分类 按疼痛是否超过1个月分为急性和慢性疼痛 急性疼痛多为创伤性或理化因素引起 慢性疼痛多为慢性疾病所致尤其癌痛 2 根据疼痛的病理生理机制分类 可分为躯体痛 内脏痛及传入神经阻滞痛3 按疼痛性质分类 锐痛 钝痛 牵扯痛 绞痛 电击痛等 第二节癌性疼痛的病因 概述 癌痛定义癌症 癌症相关性病变及抗癌治疗所致的疼痛 通常为慢性疼痛根据原因分为1 肿瘤直接引起的疼痛 约占88 2 癌症治疗引起的疼痛 约占11 3 肿瘤间接引起的疼痛 约占1 患者对癌

6、痛的忍受程度和阈限会受到生理 心理 社会和精神因素的影响 临床上也有少数肿瘤病人可出现与肿瘤无关的疼痛例如肺癌病人因同时患有椎间盘突出症而引起的腰腿痛 是非癌症性疼痛雨不是癌性疼痛 所以 癌症病人疼痛的原因必须明确诊断 癌痛的定义和治疗的重要性 癌痛属于慢性疼痛 是一种疾病对慢性疼痛应及早治疗 以防止疼痛慢性化过程进展和形成疼痛记忆 造成不必要的伤害长期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理性重构 导致疼痛进展和愈加难以控制对于患者而言 慢性疼痛可以严重影响躯体和社会功能 使患者无法参加正常的生活和社交活动 QOL严重受损重度疼痛是急诊 NCCN指南要求 争取在24小时处理 17 病因分类 一

7、肿瘤直接引起的疼痛二 肿瘤治疗中引起的疼痛三 肿瘤间接引起的疼痛四 社会心理因素 一 肿瘤直接引起的疼痛 1 组织毁损 当肿瘤侵及胸膜 腹膜或神经 侵及骨膜或骨髓腔使其压力增高甚至发生病理学骨折时 病人可以出现疼痛 如骨转移 骨肿瘤所致的骨痛 肺癌侵及胸膜可致胸痛 肺尖部肿瘤侵及臂丛可出现肩臂疼痛等 2 压迫 肿瘤可引起头痛及脑神经痛 鼻咽癌颈部转移可压迫臂神经丛颈神经丛 引起颈 肩 臂痛 腹膜后肿瘤压迫腰腹神经丛 可引起腰 腹疼痛 神经组织受肿瘤压迫常常同时并存神经受侵蚀 3 阻塞空腔脏器被肿瘤阻塞时 可出现痉挛不适 完全阻塞时可出现剧烈绞痛 如胃 肠及胰头癌等 另外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时可

8、压迫腋淋巴及血管引起患肢手臂肿胀疼痛胀疼痛 4 张力原发及肝转移肿瘤生长迅速时 肝包膜被过度伸展 绷紧便可出现右上腹剧烈胀痛 5 肿瘤溃烂经久不愈发生感染可引起剧痛 二 肿瘤治疗中引起的疼痛 此种疼痛是癌症治疗的常见并发症 如放射性神经炎 口腔炎 皮肤炎 放射性骨坏死 放疗 化疗后可出现带状疱疹产生疼痛 化疗药物渗出血管外引起组织坏死 化疗引起的栓塞性静脉炎 中毒性周围神经炎 长春新碱 乳腺癌根治术中损伤肢淋巴系统 可引起手臂肿胀疼痛 手术后切口瘢痕 神经损伤 患肢痛 三 肿瘤间接引起的疼痛 衰竭病人的褥疮 机体免疫低下均可引起局部感染而产生疼痛 另外 前列腺 肺 乳腺 甲状腺癌等出现骨转移而

9、引起剧烈的疼痛 四 社会心理因素 由于癌症诊断 对治疗及预后的担心 造成患者巨大的心理压力 增加了患者的恐惧 焦虑 抑郁 愤怒 孤独感 使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增加 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的疼痛占13 9 第三节癌性疼痛的评估 疼痛评估的意义 疼痛是一种症状 所以正确评估疼痛是有效治疗疼痛的第一步 疼痛评估的原则 疼痛强度的评估评估原则1 相信患者的主诉2 全面评估疼痛3 动态评估疼痛4 综合 评估 我个人体会 中国特色 25 疼痛评估的原则 1 相信患者的主诉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病人自我评估为主 26 患者说痛 就是痛 患者说有多痛 就有多痛 疼痛评估的方法 目前 国内外介绍的疼痛评估的方法种类繁多

10、大致有三类 自我评估法 行为评估法和生理变化测试法 一 自我评估法 1 口述评估法2 简易疼痛强度分级法 VRS 3 视觉模糊评分法 VAS 4 0 10数字疼痛强调量表 NRS 二 Wong Baker面部表情量表 三 生理变化测量 疼痛评估方法 VRS法 患者主诉简易分级法 0级 无痛 级 轻度 有疼痛但可忍受 能正常生活 睡眠不受干扰 级 中度 疼痛明显 不能忍受 要求用止痛剂 睡眠受干扰 级 重度 疼痛剧烈 不能忍受 睡眠受严重干扰 可伴有自主神经紊乱或被动体位 数字分级法 NRS 目测模拟法 VAS 划线法 划一长线 一般长为10cm 一段代表无痛 另一段代表剧痛 让患者在线上的最能

11、反应自己疼痛程度之处划一交叉线 由评估者根据患者划 的位置测算其疼痛程度 疼痛强度评分Wong Baker脸 无痛轻微疼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剧痛 脸谱评分法 用于儿童和弱智的成年人 疼痛的评估 VAS和NRS是目前普遍应用的评估方法医师要规范地使用疼痛评估方法 尊重患者的感受和表达为保证疼痛的评估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最好建立经常性监督机制 将疼痛评分记在病历首页上让疼痛的主观感受成为一种半定量的指标 使医师能及时了解病人的疼痛状况 帮助确定合理的给药方案 无痛 人与生俱来的基本状态 基本权利 基本要求 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过难以忍受的疼痛经历 无痛简单的说就是 无痛休息 无痛活动 无痛睡眠

12、 疼痛及疼痛程度 评估疼痛程度的分级法 1 简易疼痛强度分级法 VRS 0级 无痛1级 轻度 虽有疼痛但可忍受 能正常生活 睡眠不受干扰2级 中度 疼痛明显 不能忍受 要求服用止痛剂 睡眠受到干扰3级 重度 疼痛剧烈 不能忍受 需要止痛剂 睡眠受到严重干扰 可伴有植物神经紊乱或被动体位 评估疼痛程度的分级法 2 数字分级法 NRS 用0 10的数字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 0为无痛 10为最剧烈疼痛 让患者自己圈出一个最能代表其疼痛程度的数字 0为不痛 1 3为轻度痛 4 6为中度痛 7 10为重度痛 无痛最剧烈疼痛 二 疼痛评估中的注意事项 1 相信患者的主诉2 注意患者心理状态对疼痛的影响3 合

13、理选择影像学检查4 注意患者身体一股情况和有无其他疾病4 注意患者身体一股情况和有无其他疾病6 注意对疼痛治疗后的评价7注意选择可靠的评价量表8 教会患者和家属使用常用的疼痛评价方法和工具 第四节癌性疼痛的药物治疗 癌痛治疗 癌痛治疗方法病因治疗药物镇痛治疗非药物治疗神经阻滞疗法及神经外科治疗 第四节癌性疼痛的药物治疗 现代癌痛治疗中药物治疗是基础 严格按照WHO推荐的癌性疼痛患者三阶梯止痛方案 可以使90 癌症患者疼痛得到缓解 治疗原则 从无创性和低危性方法开始 然后再考虑有创性和高危性方法 对处于早期正接受积极治疗的患者 治疗目的是使疼痛充分缓解 患者能耐受抗癌治疗所必需的各种诊治措施 从

14、而提高抗癌效果 对于晚期患者 其目的是充分缓解疼痛 改善其生活质量并达到相对无痛苦地死亡 二 治疗目标 最先以增加无痛睡眠为目标 其次是解除休息时疼痛为目标 最后以解除站立或活动时疼痛为目标 无痛睡眠 无痛休息 无痛活动 WHO三阶梯镇痛五大原则 1 按阶梯给药 2 口服首选 3 按时给药 而非按需 prn 4 按个体给药 剂量滴定方法 5 注意具体细节 副作用防治 第一阶梯 非阿片类药物 多指NSAID药物 对轻度疼痛疗效肯定 并可以增强二三阶梯药物的疗效 有封顶效应第二阶梯 弱阿片药物第三阶梯 阿片类药物 以吗啡为代表 无封顶效应 3 一 按阶梯给药 一 按阶梯给药 癌性疼痛三阶梯疗法 1

15、 非阿片类 辅助药 2 弱阿片类 非阿片类 辅助药 3 强阿片类 非阿片类 辅助药 如果疼痛继续加剧 如果疼痛继续加剧 二 口服给药 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力争口服给药 口服给药是一种最简单 科学的给药方式 因为口服给药方便 经济 无创伤性 不良反应又小又能增加患者独立性 血药浓度稳定 与静脉注射用药相比同样有效 免除创伤性给药的不适 在家合医院均可使用 另外 口服给药时吸收缓慢 峰值较低 不易产生药物依赖性和耐受性 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三 按时给药 即按照规定的间隔时间给药 如每隔12小时一次 无论给药当时病人是否发作疼痛 而不是按需给药 这样可保证疼痛连续缓解 临床中很多患者疼痛时才服药 没有

16、按时定时给药 造成疼痛控制不理想 三 按时给药 止痛治疗应根据所用药物药代动力学规律按时给药 而不是疼痛达到不能忍受时才给镇痛药物 即按需绐药 因为镇痛药物需要达到有效浓度时才具有镇痛效能 为保持止痛的连续性需要在药物浓度下降时 及时绐予药物维持有效血药浓度 按时给药可以获得稳定的镇痛效果 减少血药波动而出现的反复疼痛 推迟了药物耐受性的出现 是镇痛治疗观念上的进步 四 个体化给药 个体化是根据不同个体对麻醉药品敏感度的差异 既往使用止痛药的情况及药物的药理特点确定绐予药物剂量 对麻醉药品敏感度个体差异很大 所以阿片类药物没有标准量 应该说凡是能使疼痛得到缓解的剂都是正确剂量 个体化绐药的原则可以避免用药量的不足或过量 使镇痛治疗更符合患者自身的需求 国家药典指出 吗啡无极量 可以根据疼痛加剧不断增加剂量 五 注意具体细节 对用止痈药的患者要注意监护 密切观察其反应 其目的是使患者获得最佳疗效而发生的副作用最小 醍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镇痛药及其分类 1 非麻醉性镇痛药 2 弱麻醉性镇痛药 3 强麻醉性镇痛药 镇痛药及其分类 1 非麻醉性镇痛药 非阿片类药物 包括 阿司匹林 对乙酰氨基酚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