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整理)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2280073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0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课时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一课时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一课时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一课时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课时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课时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整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 物理物理 必修必修 1 人教版人教版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重力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基本相互作用 水水 平平 测测 试试 1 以下有关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以下有关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离开了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离开了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 B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C 力的大小 方向 作用点是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 力的大小 方向 作用点是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 3 种要素种要素 D 在各种力中 只有重力没有施力物体 在各种力中 只有重力没有施力物体 解析 解析 由力的物质性可

2、知 A 正确 由力的相互性可知 B 正确 由力的三要素可知 C 正确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故 D 错误 答案 答案 D 2 关于重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关于重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静止的物体受重力 运动的物体不受重力 静止的物体受重力 运动的物体不受重力 B 向下运动的物体受重力 向上运动的物体不受重力 向下运动的物体受重力 向上运动的物体不受重力 相互作用相互作用 学 海 无 涯 C 受重力的物体对地球也有吸引力 受重力的物体对地球也有吸引力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解析 解析 由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选项 C 对 答案 答案 C 3 关于重心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关

3、于重心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 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 B 重心就是物体的几何中心 重心就是物体的几何中心 C 直铁丝弯曲后 重心便不在中点 但一定还在铁丝上 直铁丝弯曲后 重心便不在中点 但一定还在铁丝上 D 重心是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 重心是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 解析 解析 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并不是只有重心处才受重力 故选项 D 正确 选项 A 错误 质量均匀分布的 有规则形状的物体 的重心才在其几何中心 故选项 B 错误 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 上 如粗细均匀的铁丝被弯曲成圆圈时 其重心在圆心处 而不在铁 丝上 故选项 C 错

4、误 答案 答案 D 4 下面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下面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力的作用离不开施力物体 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如拳击运 力的作用离不开施力物体 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如拳击运 动员一拳出去却没打着对方 此时只有施力物体而没有受力物体动员一拳出去却没打着对方 此时只有施力物体而没有受力物体 B 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可能有力的作用 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可能有力的作用 C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总是成对出现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总是成对出现 学 海 无 涯 的的 D 没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力照样可以存在 没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力照样可

5、以存在 解析解析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总是成对出 现 A D 错误 C 正确 不接触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如不接触的两 磁铁之间的作用力 B 错误 答案 答案 C 5 关于重力的大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关于重力的大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重力大小总是恒定的 物体的重力大小总是恒定的 B 同一地点 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同一地点 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C 物体落向地面时 它受到的重力大于它静止时所受的重力 物体落向地面时 它受到的重力大于它静止时所受的重力 D 物体的重力总等于它对竖直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物体的重力总等于它对竖直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解析 解

6、析 物体重力的计算式为 G mg 物体的质量 m 是恒定的 但 g 的取值与地理位置有关 在同一地点 g 的取值相同 随着物体 所处的地理位置纬度的升高 g 值将增大 随海拔高度的增加 g 值 将减小 因此 不能认为物体的重力是恒定的 故选项 A 错 选项 B 正确 由公式可知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和 g 值有关 与物 体是否受其他力及运动状态均无关 故选项 C 错误 用弹簧测力计 竖直悬挂重物 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才等于物体的重力 故选项 D 错误 学 海 无 涯 答案 答案 B 6 某人站在体重计上称体重 保持立正姿势称得体重为 某人站在体重计上称体重 保

7、持立正姿势称得体重为 G 当 当 其缓慢地把一条腿平直伸出台面 体重计指针稳定后读数为其缓慢地把一条腿平直伸出台面 体重计指针稳定后读数为 G 则 则 A G G B G G C G G D 无法判定 无法判定 解析 解析 物体的重心与形状有关 重力与形状无关 而体重计的示 数即等于人重力的大小 答案 答案 C 7 关于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关于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万有引力只发生在天体与天体之间 质量小的物体 万有引力只发生在天体与天体之间 质量小的物体 如人与如人与 人人 之间无万有引力之间无万有引力 B 强相互作用只发生在宇宙天体等宏观物体之间 强相互

8、作用只发生在宇宙天体等宏观物体之间 C 弱相互作用就是非常小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弱相互作用就是非常小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D 电磁相互作用是不需要相互接触就能起作用的 电磁相互作用是不需要相互接触就能起作用的 解析 解析 不论大小 任何物体间均有万有引力 A 错误 强相互作 用发生在原子核内部核子之间 而弱相互作用发生在放射现象中 而 不是小物体之间 故 B C 均错误 电磁相互作用即电荷之间的相互 作用 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不需要相互接触就能作用的 故 D 正 确 学 海 无 涯 答案 答案 D 8 不倒翁之所以 不倒翁之所以 不倒不倒 是因为它的重心设计巧妙 下列说 是因为它的重心设计巧妙

9、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法中正确的是 A 重心在不倒翁的几何中心上 重心在不倒翁的几何中心上 B 不倒翁的重心很高 不倒翁的重心很高 C 不倒翁的重心很低 不倒翁的重心很低 D 不倒翁的重心不在物体上 不倒翁的重心不在物体上 解析 解析 由于物体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重心越低 物体的稳 定性越大 不倒翁的重心一定做的很低 C 对 A B D 均不对 答案 答案 C 素素 能能 提提 高高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自由下落的石块的速度越来越大 说明石块所受重力越来越 自由下落的石块的速度越来越大 说明石块所受重力越来越 大大 B 在空中飞行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 在空中飞行的物

10、体不受重力作用 C 一抛出的石块轨迹是曲线 说明石块所受的重力方向始终在 一抛出的石块轨迹是曲线 说明石块所受的重力方向始终在 改变改变 D 将一石块竖直向上抛出 在先上升后下降的整个过程中 石 将一石块竖直向上抛出 在先上升后下降的整个过程中 石 块所受重力的大小与方向都不变块所受重力的大小与方向都不变 解析 解析 空中运动物体受重力作用而改变运动状态 但重力的大小 学 海 无 涯 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 故 A B C 错 D 正确 答案 答案 D 10 中国的嫦娥工程探月计划分 中国的嫦娥工程探月计划分 绕 落 回绕 落 回 三步 然后实施三步 然后实施 载人登月 若质量为载人登月 若质量为

11、 60 kg 的宇航员登上了月球 已的宇航员登上了月球 已知月球表面知月球表面 g 1 6 N kg 而地球表面 而地球表面 g 9 8 N kg 则该宇航员在月球上的质量为 则该宇航员在月球上的质量为 多少 所受重力多大 在地球上所受重力多大 多少 所受重力多大 在地球上所受重力多大 解析 解析 由于物体的质量与所处的位置无关 所以宇航员在月球上 的质量为 m 60 kg 由重力的计算公式 G mg 得 在月球上 G mg 60 kg 1 6 N kg 96 N 在地球上 G mg 60 kg 9 8 N kg 588 N 答案 答案 60 kg 96 N 588 N 跳高姿势的变迁跳高姿势

12、的变迁 从跳高运动史看 100 年内跳高的姿势发生了五次变革 跨越式 剪式 滚式 俯卧式 背越式五种 每改革一次姿势 跳高的世界纪 录就提高一次 学 海 无 涯 跳高姿势的变化是不断刷新跳高成绩的关键之一 但是在姿势的 变化中包含着什么物理原理呢 如上图所示 采用不同姿势过杆的运动员在越过横杆的时候 他 们的重心距横杆的距离不一样 跨越式过杆时 人体的重心必须在横 杆上面几十厘米 即使是优秀的运动员也要有 0 3 m 左右 我们知道 人体在运动时 重心在身体的位置往往会随着运动而 改变 假如某个运动员身高是 1 80 m 他直立的时候 重心距地面大 约为 1 09 m 立定跳高时可以达到脚掌离

13、地 0 7 m 如果用跨越式过 杆 重心在横杆上 0 3 m 这样他跃过横杆的高度大约是 1 09 m 0 7 m 0 3 m 1 49 m 所以要达到跨越式创造的世界纪录 1 70 m 是很 不容易的 如果这个运动员换一种姿势 用俯卧式或背越式这两种姿势过杆 的时候 重心十分接近横杆 那么他的跳高成绩提高到 1 70 m 是不 太费力的 但是要越过 2 m 以上还是有困难的 能否让人体的重心从横杆的下面钻过去呢 实际上 背越式跳高 就是这样 运动员起跳时 身体侧转 背对横杆 用力向上摆动腿和 学 海 无 涯 双臂以增加蹬地的力量 当人体腾空过杆的时候 运动员用伸直双腿 的办法使自己的重心较低 腰向后大幅度弯曲 头和双肩先越过横杆 再迅速收腿 这时候双肩和背部代替了起跳时的双腿 继续保持较低 的人体重心 所以优秀的运动员可以使自己的重心在横杆下面 0 2 m 左右 重新计算一下 就是 1 09 m 0 7 m 0 2 m 1 99 m 在弹跳 力不变的情况下运动员的成绩轻松地提高了许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