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痿病课件PPT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2277401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内科痿病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医内科痿病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医内科痿病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医内科痿病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医内科痿病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内科痿病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痿病课件PPT(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痿病 2016 11 09 概念 痿病系指外感或内伤 使精血受损 肌肉筋脉失养以致肢体弛缓 软弱无力 甚至日久不用 引起肌肉萎缩或瘫痪的一种病证 因多发生在下肢 故又有 痿蹙 之称 西医学的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 运动神经元病 重症肌无力 肌营养不良等病 符合本病证候特征者 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病机 肺热津伤 津液不布湿热浸淫 气血不运脾胃受损 精血不足肝肾亏损 髓枯筋痿 病机 痿病的病因有外感 内伤 病位虽在肌肉筋脉 但关乎五脏 尤以肝肾肺胃最为密切 因肝藏血主筋 肾藏精生髓 津生于胃 肺通调布散津液 故 临证指南医案 痿 强调本病为 肝肾肺胃四经之病 其病机则为热伤肺津 津液不布 湿热浸淫经络

2、 气血不运 脾胃受损 气血精微生化不足 肝肾亏损 髓枯筋痿 而且这些病机常可互相传变 如肺热叶焦 津失敷布 则五脏失濡 内热互起 肾水不亏 水不制火 则火灼肺金 导致肺热津伤 脾虚与湿热更是互为因果 湿热亦能下注于肝肾 伤及肝肾之阴 归根结底 痿病是由五脏内伤 精血受损 肌肉筋脉失于滋养所致 故其病理性质有虚有实 一般是热证 虚证居多 虚实夹杂者亦不少见 热证以虚热为多 湿热为患则属实 虚证为精血亏虚 亦有气虚者 因虚不运 痰湿 死血 湿热 湿邪 积滞等 都可兼夹发生 故 证治汇补 痿必 说 内热成痿 此论病之本也 若有感发 必因所挟而致 鉴别诊断 痹病久病痹病 也有肌肉消瘦者 与本病相似 但

3、均有关节 肢体疼痛 与本病力弱不痛有根本的区别 风痱风痱以步履不正 手足笨拙 动作不准 废而不用为主症 常伴有舌体病变 言语不利 而痿病则以力弱 肌肉萎缩为主症 两者有所区别 两者均可隐袭起病 病久也可痿痱并病 辨证要点 辨虚实凡起病急 发展较快 肢体力弱 或拘急麻木 肌肉萎缩尚不明显 属实证 而起病缓慢 渐进加重 病程长 肢体弛缓 肌肉萎缩明显者 多属虚证 辨脏腑发生于热病过程中 或热病之后 伴咽干咳嗽者 病变在肺 若面色萎黄不华 食少便溏者 病变在脾胃 起病缓慢 腰脊酸软 遗精耳鸣 月经不调 病变在肝肾 治疗原则 独取阳明泻南补北治兼夹怔慎用风药 分证论治 肺热津伤症状 病起发热之时 或热

4、退后突然肢体软弱无力 皮肤枯燥 心烦口渴 咽干咳呛少痰 小便短少 大便秘结 舌红苔黄 脉细数 治法 清热润肺 濡养筋脉 方药 清燥救肺汤 分证论治 湿热浸淫症状 四肢痿软 肢体困重 或微肿麻木 尤多见于下肢 或足胫热蒸 或发热 胸脘痞闷 小便赤涩 舌红苔黄腻 脉细数而濡 治法 清热燥湿 通利筋脉 方药 加味二妙散 分证论治 脾胃亏虚症状 肢体痿软无力日重 食少纳呆 腹胀便溏 面浮不华 神疲乏力 舌淡 舌体胖大 苔薄白 脉沉细或沉弱 治法 健脾益气 方药 参苓白术散 分证论治 肝肾亏损症状 起病缓慢 四肢痿弱无力 腰脊酸软 不能久立 或伴眩晕 耳鸣 遗精早泄 或月经不调 甚至步履全废 腿胫大肉渐脱 舌红少苔 脉沉细数 治法 补益肝肾 滋阴清热 方药 虎潜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