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微课程的开发与运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272644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微课程的开发与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微课程的开发与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微课程的开发与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微课程的开发与运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微课程的开发与运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微课程的开发与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微课程的开发与运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微课程的开发与运用 摘 要:微课程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深受教育工作者的青睐。小学语文作为一门提升学生读写能力的学科,是开展微课程教学的重要阵地。本文对当前小学语文微课程开发的现状展开研究,并探索核心素养培养下小学语文微课程的开发与运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微课程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微课程的开发与运用,可突出教学难点和重点。“核心素养”作为教育改革下的新兴教育理念,为农村小学教学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一、小学语文微课程开发现状 1.“课程”属性不强 小学语文微课程是新时期的重要产物。就当前农村小学语文微课程的开发现状来看,多数教师对微课程的属性认识不足,

2、错误地认为只要播放自己录制的视频短片就是微课程教学。教师在微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多以自己的主观意识为主,实施和应用环节中缺少互动。此外,微课程视频应用完毕后,教师很少要求学生对视频内容进行反馈。 2.开发类型及资源单一 微课程的类型主要有两种:其一,PPT形式,这是一种以软件为媒介,将PPT转化为视频格式的微课程;其二,视频微课程,这种形式的微课程多以拍摄为主,画面丰富,效果明显,但制作工序极为复杂。从目前农村教师普遍采用的微课程形式来看,形式较为单一,多以课件替代微课程,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知识点泛化与缺失 目前,我国多数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应用微课程存在知识点泛化的问题,不具备微课程

3、“短小精悍”的特征,造成学生理解、消化和吸收知识点的难度大。同时,部分语文微课程教学还缺少应有的知识点,即“重点不突出,核心内容缺乏”。 4.缺少探究性与交互性 教学改革明确指出要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将新的教学技术融合到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但就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情况来看,普遍缺少探究性和交互性,教师多重视理论教授。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微课程开发与运用探索 1.前期分析阶段 微课程的前期分析,是微课程开发的第一环节,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此阶段,教师应重点把握微课程?_发的各项要素,如学习参与者、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为下一步微课程的实施打好基础。 2.内容

4、设计阶段 首先,语言能力形式的微课程。其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等。以语言交际能力为例,可开发“段落故事的续编”“做一名优秀的小推销员”等课程。其次,思维训练形式的微课程。这主要指语法理解、段落大意、中心主旨等内容,如“段落分句”“人物形象塑造”“修辞手法的运用”“概括主旨”等。再次,审美艺术形式的微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如对所学文章的审美,描述背景的审美等。这也是小学语文教材编制中常用的方式。为保证教材内容更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多会选取生动的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最后,文化传承形式的微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文化的理解和继承能力。小学语文教材

5、中的古诗词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如悯农中,对农民辛苦耕种场景描述,不但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耕种形式的真实写照,同时对于学生养成爱惜粮食、珍惜当下的良好品格也起到助推作用。 3.具体开发阶段 首先,编写教学方案,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等多项内容,同时要按照相应的时间节点,加以严格把握,使其符合微课程“短小精悍”的教学特点。其次,脚本编写。其是保证所编写的课程具有逻辑性的关键环节。在编写开始前,应进行适当的准备,保证脚本内容的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既为后期的教学重点把握提供方向,同时也为拍摄提供便捷。再次,收集素材,如网络素材中的图片、视频、音乐等。最后,录制。依据相应的内

6、容要求采取多种录制方式,如白板型、PPT型、实景型等。 4.实施阶段 该阶段是微课程回归到教学实践的关键。首先,可将其应用在日常教学中,作为知识点的引入形式,帮助学生对课本重点、难点进行理解。其次,开发者可将视频上传至公共学习平台上,让偏远地区的学生得到学习帮助,为学生学习提供方便。 5.评价阶段 首先,应建立多方参与的形式。简单来说,就是课程的开发者在完成开发工作后,及时通过反馈机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馈机制包含自我反馈、专家反馈以及学生反馈。自我能发现的问题应在第一时间进行解决,同时也要听取教学专家的意见,提升农村微课程教学的适用性。最后,学生反馈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积极进行课程改进。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十分有限,无法一次性接受、消化并理解较多的知识点。通过核心素养与微课程教学的结合,能将重点、难点知识简化,对教学起到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晓容.提高小学语文教师核心素养的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1):20-21. 2胡晓燕.聚焦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J.语文知识,2016(20):17-19. 作者简介:苟国礼(1965 ),男,四川广安人,专科学历,职称:小学语文一级,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