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2018年中级会计职称复习经济法基础班讲义教材重点标注全.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2272193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247 大小:6.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版2018年中级会计职称复习经济法基础班讲义教材重点标注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7页
2017版2018年中级会计职称复习经济法基础班讲义教材重点标注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7页
2017版2018年中级会计职称复习经济法基础班讲义教材重点标注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7页
2017版2018年中级会计职称复习经济法基础班讲义教材重点标注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7页
2017版2018年中级会计职称复习经济法基础班讲义教材重点标注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版2018年中级会计职称复习经济法基础班讲义教材重点标注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版2018年中级会计职称复习经济法基础班讲义教材重点标注全.doc(2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前言一、考试介绍(一)各科目具体考试时间:2017年9月9-10日考试日期考试时间及科目考试批次9月9月(周六)中级会计实务8:3011:30(3小时)第一批次财务管理13:3016:00(2.5小时)经济法18:0020:00(2小时)9月10日(周日)中级会计实务8:3011:30第二批次财务管理13:3016:00经济法18:0020:00(二)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综合题题量30题15题10题3题1题分值30分30分10分18分12分1.单选题:四选一(“稳”“准”“狠”)。2.多选题:四选24个,多选、错选、漏选完全不得分。3.判断题:答题错误倒扣0.5分,不答题不

2、得分也不扣分。本类题型最低零分。 4.简答题和综合题(1)经济法类主观题(简单、明了、一针见血)。(2)税法类(按步骤答题,思路要清楚)。 二、教材情况(一)2017年教材章节分析 章节2016年2015年2014年重要性第一章总论878第二章公司法律制度161910第三章其他主体法律制度12612第四章金融法律制度121619第五章合同法律制度151414第六章增值税法律制度141118第七章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141810第八章相关法律制度999合计100100100(二)2017年教材变化第一章 微调整 第二章 增加“清算中的责任承担” 第三章 无变化 第四章 删除:外汇管理法律制度内容调

3、整:非公开募集基金及份额转让新增:“保险法司法解释(三)的规定” 第五章 新增: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内容新增:房屋租赁合同的内容 第六章 删除:部分过时政策的相关内容 第七章 新增:部分优惠政策如:公益性捐赠允许三年内结转扣除 第八章 调整: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制度删除:“反垄断法律制度”的内容调整:“商标注册”的内容 三、学习规划建议第1学习阶段建议必须7月中旬前完成,结合网校基础班、强化班授课班次学习。第2学习阶段建议必须8月中旬前完成,结合网校习题精讲班次学习。 第3学习阶段最后一个月,结合网校模考点评、考点串讲班次完成。 四、备考指南1.听课、看书、练题怎么安排?建议先听课(预习讲义)

4、,再看书,最后练题。同时要求一章内容的学习尽量集中在一个完整的时间段完成,要一鼓作气,个个击破,不要看了后面内容,忘了前面的内容。 2.怎样做题?(1)近五年的真题必须会,但要排除已删除的知识点,所以建议先听课,要有针对性的做题;(2)大量演练真题,多动手、勤思考,做题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要通过题来演练知识点。 3.怎么学习法律?注重法律学习方法论的掌握,通过生活认识上升法律认识理解法律制度,简单、机械、重复记忆考点。总之,一定要精准记忆,否则“记一点和没记”是一样的效果。 五、辅导总思路1.紧扣2017年教材内容,找出“题眼”即常考点。 2.结合具体典型例题讲解、揭示考试的出题思路,培养应试

5、思维、训练应试能力。 3.通过“思维导图”归纳知识点,帮助学员快速掌握教材知识体系、重要考点。 第一章总论专题概要专题一 经济法基础专题二 民事法律行为专题三 代理专题四 经济仲裁专题五 诉讼专题六 诉讼时效考情分析题型2016年 2015年 2014年 单选题3题3分 4题4分 3题3分 多选题1题2分 1题2分 2题4分 判断题1题1分 1题1分 1题1分 合计5题6分 6题7分 6题8分 学习重点关注仲裁、诉讼等知识点考查;以客观题考查为主,主观题很少考查到,预计分值8分左右。专题一经济法基础 知识点概要专题一要点考试频率经济法基础经济法的渊源11年经济法主体资格10年经济法主体的分类经

6、济法主体的职权和职责【概念解析】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管理与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非平等主体;纵向经济关系 【经济法体系】经济组织法 主要是企业法律制度。如:公司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第二、三章) 经济管理法 如:金融法、财税法等(第四、六、七章)经济活动法 如: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第五、八章)知识点一经济法的渊源注意掌握:(1)制定者;(2)效力等级;(3)规范性文件的名称。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规范性文件。2.法律(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3.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7、,其效力次于宪法和法律。(1)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名称形式一般是条例。(2)地方性法规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的人大及人大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4.规章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1)部门规章是国务院部委及其直属机构制定的规范性文件。(2)地方政府规章是地方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提示】规章的名称一般称“规定”、“办法”,但不得称“条例”。5.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6.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7.国际条约或协定。习题演练【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A.财政部制定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B.国务院制定的

8、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D.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河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行政法规的制定机关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因此答案是选项B。选项A是部门规章;选项C是法律;选项D是地方性法规。 知识点二经济法主体1.经济法主体:指在经济法律关系中享有一定权利、承担一定义务的当事人或参加者。【解释】享受经济权利的一方称为权利主体,承担经济义务的一方称为义务主体。2.根据主体在经济运行中的客观形态划分,经济法主体可分为:(1)国家机关;(2)企业;(3)事业单位;(4)社会团体;(5)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

9、;(6)公民。3.根据经济法调整领域的不同,可以将经济法主体分为:宏观调控法主体和市场规制法主体两类。(1)宏观调控法主体又可以分为:调控主体和受控主体。(2)市场规制法主体可分为:规制主体和受制主体。4.调控主体和规制主体的主要职责(1)贯彻法定原则:是调控主体和规制主体的基本职责。(2)依法调控和规制:是调控主体和规制主体的重要职责。(3)不得弃权:调制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基本利益和国民的基本权利,不能违法地不作为,或者任意放弃。习题演练【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经济法主体的有()。A.政府B.各类企业C.非营利组织D.外国人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从人们通常所了解的主体形态,可以将

10、经济法主体分为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例题单选题】下列关于我国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经济法律关系主体是依法享有权利或权力、承担相应义务者B.无国籍人不能成为我国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C.国家可以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D.非法人团体可以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经济法的主体,是指依据经济法而享有权力或权利,并承担相应义务的组织或个人。这里的个人,可以是本国公民、外国人等。【例题判断题】经济法主体的职权,是经济法主体中的调控主体和规制主体依经济法所享有的调控或规制的权力,是必须依法行使且可放弃的。()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经济法主体的职权,是经济法主体

11、中的调控主体和规制主体依经济法所享有的调控或规制权力,是必须依法行使且不可放弃的。专题小结 专题二民事法律行为知识点概要专题二要点考试频率民事法律行为法律行为的分类13年无效、可撤销、可变更民事行为种类与区别06、07、09年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附条件和附期限法律行为知识点一民事法律行为【概念解析】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或法人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依法产生民事法律效力的合法行为。民事事实行为:指无须表现内心意思即依法发生法律效果的行为。如:作品创作行为、拾得遗失物、先占、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侵权行为等。(一)法律行为的分类依据 分类 示例 几方面的意思表示

12、 单方法律行为 债务的免除、遗嘱行为、无权代理的追认等 多方法律行为 合同(赠与)行为等对待的给付 有偿法律行为 买卖、租赁、承揽等 无偿法律行为 赠与、无偿委托、借用等 法律规定的形式 要式法律行为 融资租赁、建设工程、技术合同等 非要式法律行为 一般的买卖合同等 按依存关系 主法律行为 如:借款合同 从法律行为 如:保证合同 (二)有效要件1.形式有效要件书面形式 一般书面形式 特殊书面形式:公证、鉴证、审核批准、登记、公告等 其他形式 视听资料形式: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人作证,认定有效 沉默形式:不作为的默示只有在法律有规定或有约定的情况下,才可以适用如继承。 口头形式 书面口头;特殊书面

13、一般书面形式 2.实质有效要件(1)当事人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概念解析】民事“权利”能力(有没有资格) “法律赋予”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民事“行为”能力(能不能行为) 法律确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实现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解释1】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解释2】民事行为能力:年龄+精神智力状态为依据。行为能力年龄精神状态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年满18周岁(18) 心智健全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但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16且18)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10且18)“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10周岁(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