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学同步自测与解答(三)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2271549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管理学同步自测与解答(三)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城市管理学同步自测与解答(三)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城市管理学同步自测与解答(三)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城市管理学同步自测与解答(三)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城市管理学同步自测与解答(三)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管理学同步自测与解答(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管理学同步自测与解答(三)(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管理学同步自测(三)第七章 城市环境管理 一、填空题1、城市环境的 主要表现在城市的环境问题种类繁多,而且日益严重。 2、城市环境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城市的自然环境;二是城市的 。3、污染物控制指标管理和 收费制度相结合,构成了我国城市环境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管理方法对于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环境资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4、 与人工环境的高度融合是城市环境最显著、最基本的特征。5、我国的 是对城市环境进行法制管理的基本依据。6、实行 制度可以把各种影响环境的活动纳入国家统一管理的轨道,严格限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便于主管机关针对不同情况具体管理。 7、 是当前国际上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污染

2、物总量控制的市场运作方式,即在排污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允许企业买卖排污指标,以经济杠杆促使企业主动削减排污量。 8、将原因导向的城市管理思路用到城市环境问题的研究上,可以发现,我们需要从末端治理为主的环境保护走向发展源头导向的 。9、到了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 战略成为世界潮流的近几年,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治理才替代末端治理成为国家环境与发展政策的真正主流,零敲碎打的做法才有可能整合成为一套系统的循环经济战略。 10、循环经济的建立依赖于一组以减量化、再使用、 为内容的行为原则,每一个原则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都是必不可少的。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1、城市环

3、境的特征是( )。 A 脆弱性 B 开放性 C 人为性 D复合性2、目前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包括( )。 A 水污染 B固体废弃物污染 C 视觉污染 D大气污染3、城市环境保护的手段中( )是根本保障。A 法制手段 B 行政手段 C 技术手段 D教育手段4、城市环境保护的手段中( )是长远基础A 法制手段 B 行政手段 C 技术手段 D教育手段5、城市环境保护的手段中( )是优化条件。A 法制手段 B 行政手段 C 技术手段 D教育手段6、城市环境保护的手段中( )是日常管理的必要条件。A 行政手段 B法制手段 C 经济手段 D教育手段7、城市环境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 )。A 治理方面的

4、制度 B 监督方面的制度 C排污检查制度 D预防方面的制度8、城市环境管理预防方面的制度包括( )。A 环境监测制度 B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C许可证制度 D “三同时”制度 9、城市环境管理治理方面的制度包括( )。A谁污染谁治理制度 B排污权交易制度 C奖励制度 D排污收费赔偿制度10、一个理想的循环经济系统通常主要包括的行为者是( )。A 处理者 B 消费者 C 废物处理者 D资源开采者三、名词解释 1、城市环境:2、城市环境管理: 3、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4、排污权交易: 四、简答题1、如何理解城市环境的内涵? 2、城市环境具有哪些特征? 3、目前我国的城市环境污染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4

5、、环境污染末端治理的局限是什么? 5、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6、简述城市环境管理的手段。 7、城市环境管理的制度有哪些? 8、循环经济3R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五、论述题1、试述我国城市污染治理的主要瓶颈。2、试述我国城市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脆弱性 2、人工环境 3、排污 4、自然环境 5、环境保护法6、许可证 7、排污权交易 8、循环经济 9、可持续发展 10、再循环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1、ABCD 2、ABCD 3、A 4、D 5、C 6、AC 7、ABCD 8、ABCD 9、ABCD 10、ABCD 三、名词

6、解释 1、城市环境是指影响城市人类活动的各种自然的或人工的外部条件的总和。2、城市环境管理指按照一定环境功能目标,运用行政、法律、教育、经济与科学技术等手段,协调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以防止环境污染、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一种措施。3、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是指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城市生态理论为指导,以发挥城市综合功能和整体最佳效益为前提,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从总体上找到制约和影响城市生态系统发展的综合因素,理顺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的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用综合的对策整治、调控、保护和塑造城市环境,为城市人民群众创建一个适宜的生态环境,使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发展。4

7、、排污权交易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在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允许排放量的前提下,内部各污染源之间通过货币交换的方式相互调剂排污量,从而达到减少排放量、保护环境的目的。 四、简答题 1、由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组成的城市环境在内涵上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1)人口与环境的关系;(2)经济与环境的关系;(3)资源与环境的关系。 2、(1)复合性,城市环境是一种高度人工化的自然人工复合环境; (2)人为性,城市环境是以人为主体和中心的环境; (3)开放性,城市环境是一个高度开放性的环境系统; (4)脆弱性,由于城市环境是高度人工化的环境,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自然调节能力弱,主要靠人工活动进行调节,而人类

8、活动具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而且影响城市环境的因素众多,各因素间具有很强的联动性,一个因素的变动会引起其他因素的连锁反应,因此城市环境的结构和功能表现出相当的脆弱性。 3、(1)大气污染,煤烟型与机动车尾气的复合型污染直接破坏了城市大气环境。 (2)水污染,有机污染仍然是水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 (3)固体废弃物污染,城市垃圾是城市环境的重要问题。 (5)噪声污染、光污染、电磁波污染和视觉污染等在城市环境中的破坏作用也不容忽视。 4、(1)传统末端治理是问题发生后的被动做法,因此不可能从根本上避免污染发生;(2)末端治理随着污染物减少而成本越来越高,它在相当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增长带来的收益;(3)由

9、末端治理而形成的环保市场产生虚假的和恶性的经济效益;(4)末端治理趋向于加强而不是减弱已有的技术体系,从而牺牲了真正的技术革新;(5)末端治理使得企业满足于遵守环境法规而不是去投资开发污染少的生产方式;(6)末端治理没有提供全面的看法,而是造成环境与发展以及环境治理内部各领域间的隔阂;(7)末端治理阻碍发展中国家直接进入更为现代化的经济方式,加大了在环境治理方面对发达国家的依赖。 5、(1)把环境保护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2)改革城市环境管理体制,强化环境管理; (3)广开渠道,解决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资金来源; (4)加强政府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领导。 6、(1)行政手段,这是以政府的名义

10、,通过研究制定城市环境管理的政策,组织制定城市环境规划以及在自身职能范围内的一系列政策活动对城市环境进行管理; (2)法制手段,包括建立和健全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并且按照环境法律、法规依法对城市环境进行管理。一是做到有法可依,二是做到依法办事,三是做到违法必究; (3)市场手段,指运用价格、成本、利润、税收等与价值有关的各种经济杠杆,影响和调节社会再生产过程,利用和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使国民经济在生态环境健全的基础上发展; (4)技术手段,即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对城市环境进行管理,改进城市环境管理的手段,提高环境管理的质量;(5)教育手段,包括两个层面的教育,一是环保知识的教育,教育各社会组织

11、和公众懂得如何进行环境保护;二是环保意识的教育,教育社会组织和公众懂得城市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上述几方面的手段应综合使用,不能偏废,其中法制手段是根本保障,教育手段是长远基础,技术手段是优化条件,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是日常管理的必要条件。 7、(1)预防方面的制度,包括环境监测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许可证制度; (2)治理方面的制度,包括排污收费赔偿制度、谁污染谁治理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奖励制度; (3)监督方面的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对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规定必须运用目标化、定量化、制度化的管理方法,确保责任范围内的环境质量符合要求。

12、 (4)排污检查制度,环保部门有权对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检查,监督其是否遵守排污许可证的规定。 8、(1)减量化原则,循环经济的第一法则是要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因此又叫减物质化; (2)再利用原则,循环经济第二个有效的方法是尽可能多次以及尽可能多种方式地使用人们所购买的东西;(3)资源化原则,循环经济的第三个原则是尽可能多的再生利用或资源化。 五、论述题1、(1)思想观念的转变相对滞后。在错误的发展观指导下,人类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的开发,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水平低,不考虑环境容量的承载能力任意排放污染物。其结果是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直至今日,仍有不少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出

13、于经济发展考虑,采取牺牲环境的做法,只为追求投资增长,而吸收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进城落户。 (2)污染治理机制尚不健全。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私人成本远低于社会成本,厂商和消费者具有向外排污的内在冲动,因而在单纯的市场条件下公共环境极易出现无人照管的“公地悲剧”。政府可以通过向企业和居民征收排污费和环卫费,用以治理污染;或是由政府出面协调,将污染的外部性予以内部化。但在现实中,仅靠政府来治理污染显然是不够的,将公共环境交由企业或个人处理还有诸多问题,排污费的收取标准和使用机制还不完备,环卫公司政企分开的市场化改革推进困难,尤其是一些纯粹公益性的污染治理项目仍需依赖并不充足的公共财政。 (3)技术水平

14、不高和经费不足仍是污染治理的强硬约束。中国现有垃圾处理技术仍十分低下,真正符合国家环境控制标准和建设标准的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有25%左右。处理垃圾不仅是技术上的问题,令管理者更为头痛的是,环卫经费严重不足。目前,全国每年投入的资金近400亿,这笔巨大的投资相当于全国每年开采黄金的总产量的价值。在这笔资金中,垃圾处理队伍(其中包括近10%的退休人员)的工资费用占了约70%,其余才是购置设备的费用。这对于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的污染处理来说远远不够。 (4)污染治理的公众参与度不高。科技发展在污染治理方面固然重要,但并不能够“包治百病”。治污之重不在于“治”,而在于“防”。“治”是治标,“防”才是治本。这个“防”靠的正是城市公众(企业、居民)自觉自愿地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