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i课程教学大纲-2018年历史开奖记录.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2270839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241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英语i课程教学大纲-2018年历史开奖记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1页
大学英语i课程教学大纲-2018年历史开奖记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1页
大学英语i课程教学大纲-2018年历史开奖记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1页
大学英语i课程教学大纲-2018年历史开奖记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1页
大学英语i课程教学大纲-2018年历史开奖记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英语i课程教学大纲-2018年历史开奖记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英语i课程教学大纲-2018年历史开奖记录.doc(2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级教 学 大 纲 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 电气与光电工程学院目 录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1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6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大纲12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大纲185.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大纲276.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课程教学大纲327.体育IIV课程教学大纲358.大学英语 I课程教学大纲749.大学英语II课程教学大纲7710.高等数学B(上)课程教学大纲8011.高等数学B(下)课程教学大纲8412.大学物理B(上)课程教学大纲8713.大学物理B(下)课程教学大纲9314.物理实验(上)课程教学大纲9915.物理实验

2、(下)课程教学大纲10516.大学计算机信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10917.计算机语言(C)课程教学大纲11518.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大纲11919.专业导论与职业发展课程教学大纲12420.就业指导教学大纲12721.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大纲13022.工程数学教学大纲1332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大纲13724.电路分析教学大纲14025.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大纲14526.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14927.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15328.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15829.计算机软件基础教学大纲16330.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16631.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大纲17032.自动化专业英语

3、教学大纲17333.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17534.电机原理与拖动教学大纲18035.计算机控制技术教学大纲18336.自动控制系统教学大纲18537.自动控制原理教学大纲18738.电器与PLC教学大纲19039.过程控制技术教学大纲19340.现代控制理论教学大纲19641.智能仪表教学大纲19942.控制系统与仿真教学大纲20143.现场总线技术课程教学大纲20344.机器人概论教学大纲20545.智能控制教学大纲20746.嵌入式系统(ARM)教学大纲21047.组态软件与触摸屏教学大纲21248.军训教学大纲21449.金工实习教学大纲21550.电子工艺实习教学大纲21851.

4、电工实习教学大纲22052.MATLAB实践教学大纲22253.企业实践教学大纲22454.企业实践教学大纲22655.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22856.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大纲23057.电器与PLC课程设计教学大纲23358.毕业设计教学大纲235248课程代码:00000000课程代码:1001041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总学时数:48,学分数:3)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部规定的大学生必修课程。本课程的任务和目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觉把个人理想

5、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自觉投身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践;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自觉履行法律义务,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帮助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与人际沟通能力。二、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一)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意义与学习方法;大学生活的特点;掌握应对适应问题的方式、途径;学会独立生活的能力;确立正确的成才目标和发展方向;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内容:1. 适应人生新阶段2. 提升思想

6、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3.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二)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理想、信念的涵义和特征;掌握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信念;理解“四个全面”;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教学内容:1.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2.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3. 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何树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

7、认识。(三)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优良传统、时代价值;经济全球化、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掌握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增强国防观念的意义;以振兴中华为已任,培养爱国热情、确立报国之志和践履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教学内容:1. 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2.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3.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什么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四)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世界观与人生观;人生目的的主要类型;人生价值的涵义和特点;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8、;人生态度的涵义与类型;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掌握人生价值选择和评价的原则及方法;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实践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新世纪新阶段对人生态度的要求;人生价值观的正确选择与评价;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内容:1.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2.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3.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教学重点和难点:为什么说人生价值在于人的创造性社会实践;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五)注重道德传承 加强道德实践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道德的起源;道德的历史发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掌握道德的本质;中华民族优良

9、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教学内容:1.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2.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3. 继承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4.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教学重点和难点: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怎样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六)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的概念及其关系,掌握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教学内容:1. 社会公德2. 职业道德3. 家庭美德4个人品德教学重点和难点:大学生应当如何增强道德意识,自

10、觉遵守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道德规范。(七)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法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特征、作用与运行;了解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掌握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部门;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意义和内容,把握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教学内容:1. 法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2.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3. 我国的宪法和法律部门4.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意义和基本内容;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八)树立法治理念 尊重法律权威教学目的与要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

11、念和维护社会主义法治权威;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增强对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认同感和维护法律尊严的责任感;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教学内容:1.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2. 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3. 尊重社会主义法律权威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内涵和原则;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的内容和培养途径。(九)行使法律权利 履行法律义务教学目的与要求:认识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了解我国宪法与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掌握如何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教学内容:1.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2. 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3. 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教学重点与难点:认识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

12、关系,掌握如何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十)结束语: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三、学时分配表序号教学内容课内实践理论课时1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1642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23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44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25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46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47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48树立法治理念 尊重法律权威29行使法律权利 履行法律义务210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211考 查2小 计1632合 计48四、课内实践项目表序号实践内容具体任务与要求学时数1实践准备确定实践活动主题,教师填写实践活动项目卡,明确课内实践的目的、任务及要求。2

13、2实践前期指导指导学生成立课内实践小组,按要求选择实践活动主题。23制定实践计划指导学生制定撰写课内实践活动计划,明确成员角色分工及责任,合理安排实践进程。24开展实践活动指导并督促各组按计划独立开展实践活动,按时完成实践任务,并做好实践过程的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65撰写实践报告督促学生撰写课内实践成果总结汇报以及个人实践活动心得。26实践成绩评定与资料归档综合评价实践活动成绩,优秀成果分享,收集学生优秀实践成果资料并归档等。27合计16五、课程考核课程成绩=平时成绩70%+期末考查成绩30%;平时成绩=课堂学习成绩70%+课内实践成绩30%。六、有关说明(一)教学建议1. 通过教学,引导和帮

14、助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认识道德在法治建设中的特殊作用,积极参加公民道德建设,帮助大学生深刻认识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2. 课内实践由任课教师结合授课内容、社会热点问题以及教学班级学生具体情况,确定具体实践主题,提出实践要求,鼓励学生组建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二)教学参考书1. 教育部统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版。2.思想道德修养课与法律基础配套教学参考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版。执笔人:丁 枫审定人:余 杰批准人:王萍霞课程代码:1001043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总学时数:32,学分数:2)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部规定的大学生必修课程。本课程的任务和目的: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掌握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规律,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从而增强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