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海南省海口九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解析版)

上传人:长**** 文档编号:132256011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08.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海南省海口九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年海南省海口九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年海南省海口九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9年海南省海口九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海南省海口九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海南省海口九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解析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9年海南省海口九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4 小题,共 42 分)1、 陶瓷是中华民族在人类科技史上的伟大发明。如图所示的陶瓷的制作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混合B.定型C.烧制D.画坯【 答 案 】C【 解析 】解:A、混合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定型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烧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画坯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

2、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水灭火是因为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C.吹气球时气球胀大是因为分子间隔增大D.往炉具清洁剂(pH值:1213)中滴入石蕊试液,试液会变红【 答 案 】B【 解析 】解:A用水灭火是因为水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错误;B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故正确;C吹气球时气球胀大是因为分子数目增大,故错误;D炉具清洁剂的pH7,显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故错误。故选:B。A根据灭火的原理来分析;B根据煤气的成分来分析;C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

3、;D根据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情况来分析。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3、 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氧分子的是()A.2OB.2O2C.O2D.2H2O2【 答 案 】B【 解析 】解:A、2O可表示2个氧原子,故选项错误。B、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O2可表示2个氧分子,故选项正确。C、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O2可表示1个氧分子,故选项错误。D、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

4、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H2O2可表示2个过氧化氢分子,故选项错误。故选:B。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据此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O2验满B.收集氧气C.滴加液体D.称量氯化钠固体【 答 案 】B【 解析 】解:A、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氧气密度比水小,不易溶于水,所以图中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瓶中装满水,氧气应从短管进,图中所示操作

5、正确;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使用托盘天平称物时:左托盘放称量物,右托盘放砝码,不能将氯化钠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要放在纸片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A、根据O2验满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收集氧气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5、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的是()

6、A.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B.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D.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 答 案 】D【 解析 】解:A、空气中含有氧气,可以分离出来并用于医疗急救,故A正确;B、空气中含有稀有气体,可以分离出来用于焊接保护气,故B正确;C、空气的主要成分就是氮气,氮气不活泼,较稳定,可以分离出来用作食品防腐剂,故C正确;D、空气没有氢气,无法分离,故D错误;故选:D。根据空气中气体的成分判断,: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稀有气体、惰性气体等本题考查了空气的组成,根据已有知识即可解答,难度不大。6、 在细菌作用下,用氨处理含甲醇的工业废水,使其变为无毒的氮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消除对环境的污

7、染,有关的反应为:6NH3+5CH3OH+12B3N2+5CO2+19H2O;上述反应中B物质的化学式为()A.H2B.O2C.NOD.CO【 答 案 】B【 解析 】解:由反应为:6NH3+5CH3OH+12B3N2+5CO2+19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可知:反应前后的元素种类、原子个数,则反应前的原子个数为:氮原子为6个,氢原子为38个,碳原子5个,氧原子5个;而反应后的原子个数为:氮原子为6个,氢原子为38个,碳原子5个,氧原子29个,故可知12B中含有24个氧原子。故为:O2。故选:B。由反应为:6NH3+5CH3OH+12B3N2+5CO2+19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

8、元素守恒可知:反应前后的元素种类、原子个数,则可推测B物质的化学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推断的能力,学会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处理问题7、 下列生活用品的主要材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玻璃钢B.陶瓷C.塑料包装袋D.木制桌椅【 答 案 】C【 解析 】解:A、玻璃钢是玻璃纤维与合成材料复而成的一种特殊材料,属于复合材料,故选项错误。B、陶瓷是用瓷土烧制而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C、塑料包装袋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是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D、木制桌椅是用木材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故选:C。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

9、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结合材料的成分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8、 下列实验能达成实验目的是()ABCD目的检验碳酸盐配制质量分数10%的NaCl溶液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验证与氧气接触是燃烧的条件之一实验A.AB.BC.CD.D【 答 案 】B【 解析 】解:A、实验过程中,即使产生气泡,也不能说明固体是碳酸盐,这是因为比较活泼的金属,例如铁、锌等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配制质量分数10%的NaCl溶液时,把10g氯化钠溶解在90mL水中恰好形成10%的氯化钠

10、溶液,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C、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氢气逸出装置,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实验过程中,即使红磷和氧气接触,也不能燃烧,这是因为热水的温度不能达到红磷的着火点,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B。A、稀盐酸能和碳酸盐、比较活泼的金属反应生成气体;B、根据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可以计算溶质质量和水的质量;C、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D、红磷着火点比白磷着火点高。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9、 下列有关物质的俗称、化学式、类别及

11、常见用途的说法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选项俗称化学式类别常见用途A消石灰Ca(OH)2碱用作建筑材料B石灰石CaO氧化物用作食品干燥剂C小苏打NaHCO3酸用于焙制糕点D纯碱Na2CO3碱用于玻璃、洗涤剂的生产A.AB.BC.CD.D【 答 案 】A【 解析 】解:A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或消石灰,其化学式为Ca(OH)2,是一种碱,可用做建筑材料,故正确;BCaO是氧化钙的化学式,俗称生石灰,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故错误;C碳酸氢钠中含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属于盐,故错误;D碳酸钠是由金属阳离子与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错误。故选:A。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

12、、所属类别、用途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特别是常见的酸碱盐)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所属类别、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0、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下列垃圾分类不合理的是()A.可回收垃圾:易拉罐B.不可回收垃圾:废报纸C.有害垃圾:水银温度计D.餐厨垃圾:剩余饭菜【 答 案 】B【 解析 】解:A易拉罐属于可回收垃圾,故正确;B废报纸属于可回收垃圾,故错误;C水银温度计中含有重金属汞,会污染水资源和土壤,属于有害垃圾,故正确;D剩余饭菜属于餐厨垃圾,故正确。故选:B。分析这道题,要密切结合生活常识,根据各种废弃物的可利用程度来分类。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

13、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11、 用“”和“”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C.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D.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1:3【 答 案 】D【 解析 】解:由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A、由上图可知,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说法不正确;B、由上图可知,该反应有1种生成物。故B说法不正确;C、由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可知,每

14、个生成物的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故C说法不正确;D、由上图可知,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1:3故D说法正确。故选:D。A、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B、根据生成物的构成,分析种类;C、根据生成物的构成分析;D、根据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此题是对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问题的考查,根据分子构成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种类,依据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为化合反应分析解答即可12、 学习化学帮助我们形成更科学的生活方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活中可以通过过滤与吸附来降低水的硬度B.用天然气代替煤作燃料可减少SO2的排放C.使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D.葡萄糖在人体内缓慢氧化,同时放出能量【 答 案 】A【 解析 】解:A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吸附只能除出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能将硬水软化,故错误;B天然气燃烧主要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用天然气代替煤作燃料可减少SO2的排放,故正确;C塑料的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很难降解而引发“白色污染”问题,所以使用可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