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6月份)(解析版)

上传人:长**** 文档编号:132256005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33.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6月份)(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年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6月份)(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年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6月份)(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9年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6月份)(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6月份)(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6月份)(解析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9年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6月份)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 30 分)1、提倡建设美丽中国,垃圾分类。下列垃圾属于有害垃圾的是()A.碎玻璃B.宠物粪便C.残枝落叶D.废旧电池【 答 案 】D【 解析 】解:碎玻璃、宠物粪便、残枝落叶属于可回收垃圾,ABC错误;废电池属于有害垃圾,D正确。故选:D。通常情况下,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房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类、金属、塑料、玻璃等,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本题考查学生对

2、垃圾分类的认识与理解。2、 丙二醇有以下资料:化学式C3H8O2无色粘稠状的透明液体无味易燃沸点245熔点6.5无腐蚀性可用做水果催熟剂等,其中属于丙二醇的物理性质的是()A.B.C.D.【 答 案 】B【 解析 】解:丙二醇的颜色、状态、气味、熔沸点等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丙二醇的物理性质。丙二醇的可燃性、无腐蚀性、可以用作催熟剂等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丙二醇的化学性质。属于丙二醇的物理性质的是:。故选:B。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

3、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3、 杜成同学的学习档案中,对下列符号中数字“2”所表示的含义有如下记载,其中正确的是()A.Ca2+中的“2”表示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B.2CO中的“2”表示二个一氧化碳分子C.CO2中的“2”表示一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D.中的“2”表示一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答 案 】B【 解析 】解:A、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因此Ca2+中的“2”表示钙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故A错误;B、根据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因此2CO中的“2”表示二个一氧化碳分子;

4、故B正确;C、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因此CO2中的“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故C错误;D、根据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因此中的“2”表示CaO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故D错误;故选:B。根据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进行解答本题。本题考查学生对标在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所表示不同意义的理解与掌握。4、 重铬酸根离子Cr2O72-中铬元素的化合价是()A.+3B.+

5、6C.+7D.-2【 答 案 】B【 解析 】解:重铬酸根离子(Cr2O72-)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由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重铬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显-2价,设铬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7=-2,则x=+6价。故选:B。重铬酸根离子(Cr2O72-)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由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重铬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结合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

6、化合价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 如图是水和NaOH水溶液中微粒的存在情况示意图。由此分析此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原因是()A.溶液中Na+数目大于OH-数目B.溶液中H2O数目大于OH-数目C.溶液中H2O数目大于H+数目D.溶液中OH-数目大于H+数目【 答 案 】D【 解析 】解:通过分析题中的微观图示,水中含有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水显中性;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氢氧根离子、氢离子,所以此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原因是氢氧根离子的数目大于氢离子的数目,故选:D。根据此溶液中OH-数目大于H+数目进行分析解答。通过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6、 如

7、图为实验室制取CO2四套装置,其中可能收集不到CO2的是()A.B.C.D.【 答 案 】C【 解析 】解:在实验室中,常用块状固体大理石或石灰石与液态的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A该装置可用于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收集;B该装置中的小试管里加注稀盐酸将漏斗下端浸没起来,也可用于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收集;C该装置则,长颈漏斗伸入锥形瓶过短,导气管伸入过长,这样会造成二氧化碳从长颈漏斗逸出而收集不到;D该装置的烧瓶内加入石灰石或大理石,注射器内加入稀盐酸,可用于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收集;故选:C。根据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所需药品,药品的状态与反应的

8、条件来分析解答。根据装置特点可以判断装置图的正误,根据操作要求可以判断操作是否符合实验室的规定。7、 按如图所示装置,持续通入气态物质X,可以看到玻璃管中有红色物质生成,无水CuSO4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X不可能是()A.氢气和水蒸气B.氢气和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和氢气D.一氧化碳和水蒸气【 答 案 】A【 解析 】解:A、氢气具有还原性,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蒸气,但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选项正确。B、氢气具有还原性,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蒸气,生成的水蒸气使无水CuSO4变蓝;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选项错误。C、氢气具有还原性,能与灼热的氧化铜

9、反应生成铜和水蒸气,生成的水蒸气使无水CuSO4变蓝;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选项错误。D、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水蒸气使无水CuSO4变蓝,故选项错误。故选:A。根据题意,持续通入气态物质X,可以看到玻璃管中有红色物质生成,说明气体中含有具有还原性的气体;无水CuSO4变蓝,说明有水蒸气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原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或生成了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与氢气具有还原性、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归

10、纳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归纳全部正确的是()A操作顺序B生活化学制取O2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后撤导管配制溶液需经过计算、称量、溶解(或稀释)等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装食品C解释说明D化学鉴别稀有气体作保护气,因为其化学性质稳定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因为其具有还原性用酚酞溶液鉴别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带火星的小木条鉴别O2和CO2A.AB.BC.CD.D【 答 案 】C【 解析 】解:A制取O2停止加热时,先撤导管,后熄灭酒精灯,以防冷水倒吸、炸裂试管,故错误;B聚氯乙烯受热会释放出有毒的氯化氢气体,所以不能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装食品,故错误;C稀有气体作保护气因为其化学性

11、质稳定;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因为其具有还原性,故正确;D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的碳酸钠也显碱性,与氢氧化钠都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无法用酚酞溶液鉴别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故错误。故选:C。A根据实验操作的步骤来分析;B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C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D根据物质的性质与鉴别方法来分析。掌握知识一定要全面,要系统,充分理解常见的概念。9、科学探究中常用到推理的方法根据下列实验事实推出结论正确的是()编号实验事实实验结论A某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该溶液一定是NaOH溶液B某物质可以导电该物质一定是金属单质C常温下,测定某溶液的pH=3该溶液一定呈酸性D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

12、燃该气体一定不含氧气A.A正确B.B正确C.C正确D.D正确【 答 案 】C【 解析 】解:A、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不一定是氢氧化钠溶液,例如氢氧化钾溶液也能是酚酞试液变红色。故选项错误;B、某些溶液也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例如氯化钠溶液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故选项错误;C、当溶液的pH小于7时,溶液显酸性。故选项正确;D、空气中含有氧气,空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选项错误。故选:C。A、显碱性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B、酸碱盐的溶液也具有良好的导电性;C、当溶液的pH小于7时,溶液显酸性;D、空气中含有氧气,但空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

13、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0、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是NaCl和HClB.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答 案 】B【 解析 】解:A、a点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稀盐酸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HCl和NaCl,故选项说法正确。B、c点时溶液的pH大于7,显碱性,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变

14、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C、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大于7,可知原溶液显酸性,然后不断的加入碱性溶液,使pH增大,说明是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故选项说法正确。D、由a点到b点,pH逐渐增大,酸性逐渐减弱,至b点时溶液显中性,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A、根据a点时溶液的pH小于7,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c点时溶液的pH大于7,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大于7,进行分析判断。D、由a点到b点,pH逐渐增大,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50 分)11、 福州三坊七巷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标志性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1)白墙青瓦,明朗素雅。高低错落的马头墙体现出三坊七巷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马头墙又叫封火墙,在邻家发生火灾时,它所起的作用是_。马头墙的墙面用石灰浆(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粉刷,可使墙面坚硬洁白,该变化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2)三坊七巷内有不少茶馆和豆浆店供人休憩。豆浆属于_(填“悬浊液”、“乳浊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