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乎世界之潮流(绝对经典课件)复习课程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2242178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8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顺乎世界之潮流(绝对经典课件)复习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顺乎世界之潮流(绝对经典课件)复习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顺乎世界之潮流(绝对经典课件)复习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顺乎世界之潮流(绝对经典课件)复习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顺乎世界之潮流(绝对经典课件)复习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顺乎世界之潮流(绝对经典课件)复习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顺乎世界之潮流(绝对经典课件)复习课程(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导语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主题 中国向何处去 方向 向西方学习 向现代化过渡 特点 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不断深化 有被动到主动 时间 代表人物及主张 影响 鸦片战争后 林则徐 近代中国 开眼看世界 的第一人 设立译馆 翻译夷书 编译 四洲志 各国律例 仿制西方战舰炮车 魏源 在 四洲志 基础上 编撰出 海国图志 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 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 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 一 睁眼看世界 地主阶级抵抗派 知识梳理 材料二 不善师外夷者 外夷制之 善师四夷者 能制四夷 夷之长技三 一战舰 二火器 三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 海国图

2、志 序言 材料一 是书何以作 曰为以夷攻夷而作 为以夷款夷而作 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 海国图志 序 重点突破 如何理解 师夷长技以制夷 1 魏源 海国图志 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表明了他们 抵抗派 怎样的目的 2 抵抗派 开眼看世界 有怎样的局限性 核心思想 师夷长技以制夷 目的 抵御外国侵略 维护清朝统治 仅认识到西方军事技术的先进性 没有真正付诸实践 工业革命开展 资本主义迅猛发展 资产阶级代议制广泛确立并不断完善 重视科技 思想解放 对外扩张 闭关锁国 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自然经济占主导 资义萌芽发展缓慢 程朱理学 天朝上国 重点突破 如何理解 开眼看世界 的意义 提示 联系19世纪

3、初的中西方时代背景 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二 地主阶级抵抗派 中体西用 1 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清王朝内忧外患 4 代表 5 实践 3 目的 不改变封建制度以维护清朝的统治 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2 指导思想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师夷长技以自强 洋务运动 6 评价 知识梳理 材料1 在我们这个社会里 做事极不容易 同治年间起始的自强运动 虽未达到目的 然而能有相当的成绩 已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倘若当时没有恭亲王等在京内主持 没有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在京外推动 那末 英法联军及太平天国以后的中国还要麻木不仁 好像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一样 蒋廷黻

4、中国近代史 材料2 三十年后 日本其兴 中国其弱乎 日本人之游欧洲者 讨论学业 讲究官制 归而行之 中国人之游欧洲者 询某厂船炮之利 某厂价值之廉 购而用之 强弱之原 其在此乎 德国首相俾斯麦 难点突破 如何评价 中体西用 的思想 评价 将魏源的 师夷长技 的思想付诸实践 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只学技术不学制度 注定了它的破产 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中日 马关条约 的签订 熊代表俄国 虎代表英国 蛤蟆代表法国 国旗代表德国 鹰代表美国 太阳代表日本 中部酣睡 寻欢作乐 搜括民财的是清政府 社会背景 甲午战争后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 民族危机加深 材料一 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5、比较表 材料二 1895 1898年间 国内新创建的商办厂矿企业 资本在万元以上的有60多家 甲午战争前 外国资本在中国设立的工厂有80多家 1895 1900年间 列强在华设厂总数增加到约1000家 经济基础 甲午战后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思考 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一 背景 二 目的 2 根本 发展资本主义 1 直接 救亡图存 根本 三 维新变法思想 三 康梁维新思想 19世纪90年代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变法通议 译 天演论 译 原富 打着孔子的旗号 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 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然性

6、 抨击封建专制制度 变法图存 兴民权 设议院 宣扬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的生物进化论思想 宣传社会进步理论 国家属于人民 反对封建专制 实行君主立宪制 主张维新变法 救亡图存 发展资本主义 材料1 严复先生 天演论 当时犹如惊蛰之春雷响彻神州大地 多少人读之有如醍醐灌顶之感 吴玉章 胡适 鲁迅 陈独秀 李大钊 郭沫若 毛泽东等人都深受影响 曹聚仁先生曾说 他在20年中读过500种以上名人回忆录 其传主 即回忆录的主人公 差不多都看过 天演论 可见影响之深广 陈文振 追思严复先生 材料2 南海康有为先生 为吾国近代先觉之士 天下所认同 吾辈今日得稍有世界知识 其源泉乃康 梁二先生之赐 是二先生维

7、新觉世之功 陈独秀 难点突破 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作用 推动了戊戌变法 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四 资产阶级 革命派 民主共和 知识梳理 A代表人物 B思想主张 C历史作用 孙中山等 三民主义 民族 民权 民生 用三民主义指导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政府统治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颁布了 临时约法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打击帝国主义 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比较维新派与革命派救国方案的异同 同 目的 向西方学习 救亡图存 改变封建专制制度 发展资本主义异 方式 政体 维新派 保留清王朝统治前提

8、下进行改革 实行君主立宪制 革命派 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思维拓展 维新派 革命派与洋务派 抵抗派的思想有何异同 思维拓展 向西方学习 救亡图存 发展资本主义 维护封建制度 技术 政治制度 地主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林则徐魏源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伸民权 设议院 变法图存 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 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起到思想启蒙作用 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课堂小结 孙中山 三民主义 指导了辛亥革命 结束了封建帝制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

9、入人心 材料二布衣改制 事大骇人 故不如与之先王 既不惊人 自可避祸 康有为 材料一 难点突破 认识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 1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什么 2 康有为为什么要请出2000多年前的孔子 以孔子之口说出维新变法的要求 托古改制 把西方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1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儒家思想仍居正统地位 借其可以减少变法阻力 早期维新思想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冯桂芬 王韬 郑观应 经济 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文化 兴办学校 政治 实行君主立宪 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 并且没有付诸于实践 为康 梁的维新变法思想提供了思想基础 洋务派 中体西用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10、后 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 清政府内部以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 认为 中国文武制度 事事远出西人之上 独火器乃不能及 于是 他们提出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师夷长技以自强 的思想 这就是说 洋务派肯定封建制度 强调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 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目的是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 人教版 难点突破 如何理解并评价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林魏思想和 中体西用 思想的比较 都主张 师夷长技 都代表阶级利益 维护封建统治 思维拓展 目的 林侧重于对外抵御列强侵略 洋侧重于对内镇压农民起义 实践 林没付诸实践 洋掀起洋务运动 同 异 洋务派是抵抗派思想主张的继承者和实践者 联系 法者 天下之公器也 变者 天下之公理也 变则变 不变亦变 变则通 通则久 梁启超 变法通议 变法之本 在育人才 人才之兴 在开学校 学校之立 在变科举 而一切要其大成 在变官制 思考 请结合教材和材料归纳其主张 思想主张 1 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顽固派2 兴民权 设议院 变法图存3 著有 变法通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