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高考3年模拟】(江苏专用)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试题(B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3224082 上传时间:2017-10-2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04.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年高考3年模拟】(江苏专用)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试题(B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5年高考3年模拟】(江苏专用)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试题(B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5年高考3年模拟】(江苏专用)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试题(B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5年高考3年模拟】(江苏专用)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试题(B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5年高考3年模拟】(江苏专用)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试题(B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年高考3年模拟】(江苏专用)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试题(B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年高考3年模拟】(江苏专用)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试题(B版)新人教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5 年高考 3 年模拟】(江苏专用)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专题十二 文言文阅读试题(B 版)新人教版专题十二一、(2013 安徽,4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19 分)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佗椎结 箕踞见陆生。陆生因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惟汉王先入关,据咸阳。项籍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间,海

2、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君王先人冢墓,夷种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越则杀王已降汉,如反覆手耳。”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因问陆生曰:“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复问:“我孰与皇帝贤?”陆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今王众不过

3、数十万,皆蛮夷,踦区 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陆生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归报,高祖大悦,拜为太中大夫。(节选自说苑奉使)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嚣死,佗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主为南越武王。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汉十一年,遣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节选自史记南越列传)注椎结:同“椎髻”,发髻梳成一撮,

4、形状如椎。踦区:同“崎岖”。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亲戚:父母B.如反覆手耳 反覆:翻转C.人众车舆 舆:众多D.政由一家 由:如同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A. B.C. 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陆贾极具政治才干。他深受高祖信任,跟随高祖平定天下;代表朝廷出使南越,成功游说尉佗归顺汉王朝,得到高祖的肯定,被任命为太中大夫。B.尉佗原本自傲自大。与陆贾会面时,他举止无礼,态度轻慢;认为自己既有将相之才,亦有帝王之能,且南越君民同心,足以与汉王朝分庭抗礼。

5、C.尉佗亦能审时度势。他本为龙川令,受命于任嚣,代任南海尉,趁天下大乱统一了南越;后听从陆贾的劝导与建议,接受朝廷封赏,臣服于汉王朝。2D.陆贾游说技巧高超。为说服尉佗,他从国力、军事等方面分析了对方可能面临的情势,进而使其醒悟到只有遵从朝廷的约束才能保住切身利益。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译文: (2)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译文: (3)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译文: 一、1. 答案D2. 答案D3. 答案B4. 答案(10 分)(1)现在您背弃本性,抛弃汉人的

6、衣帽巾带,想要凭借小小的南越和大汉相对抗,成为敌对国家,灾祸将要降临到您的身上了!(2)我没有从中原起兵,所以在这里称王;假如我身处中原,怎么就比不上汉王!(3)南越国中没有人值得(我)同(他)交谈,直到你来,让我每天都能听到过去从未听到过的道理。译文陆贾跟随高祖平定天下,被称为能言善辩之士,身为近臣,常出使诸侯。到高祖登基时,中原刚刚安定,尉佗平定了南越,趁机在南越称王。高祖派陆贾赐给尉佗官印,封他为南越王。陆贾到了南越,尉佗头梳椎髻,腿伸如箕,倨傲无礼地接见陆贾。陆贾于是游说尉佗说:“您是中原人,父母兄弟的坟墓在真定。现在您背弃本性,抛弃汉人的衣帽巾带,想要凭借小小的南越和大汉相对抗,成为

7、敌对国家,灾祸将要降临到您的身上了!况且秦朝政治黑暗,诸侯豪杰一起起兵反秦,只有汉王首先入函谷关,占据咸阳。项籍违背了约定,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都隶属于他,可以说最强大了。然而汉王从巴蜀起兵,征伐天下,约束诸侯,终于诛杀项羽灭掉西楚。五年之中,海内平定,这不是人力所能做到的,而是上天的任命啊。天子听说您在南越称王,却不帮助天下诛灭凶暴叛逆之人,(因此)将相要调兵来诛灭大王;天子怜悯百姓刚刚经历艰辛困苦,将要让他们休养生息,派我授予大王官印,剖符为信,互通使者。大王应该出迎于郊,北面称臣。大王您竟然想凭借刚刚创建尚未安定的南越,在此不顺从朝廷。大汉天子如果听说了,(一定会)挖掘焚烧大王先人的坟墓

8、,诛灭大王全族,然后派一名偏将率领十万之众军队到南越,南越人就会杀了大王而归降大汉,(这就)如同翻转手掌一般容易啊。”于是尉佗就急忙起身,向陆贾道歉说:“我身处蛮夷之中时间久了,太失礼了。”于是问陆贾说:“我和萧何、曹参、韩信他们相比,谁更贤能?”陆贾说:“大王比他们贤能。”尉佗又问:“我和皇帝比,谁更贤能?”陆贾说:“皇帝在丰、沛起兵,讨伐暴秦,诛灭项羽,为天下人兴利除害,接续五帝、三王的功业,统治中原,中原的人口数以亿计,土地方圆万里,占有天下肥沃的土地,人众车多,万物富足,政令出自一家,自开天辟地以来,未曾有过。现今大王的人口不超过几十万,都是蛮夷之人,而南越在山海之间,处境艰危,如同大

9、汉的一个郡,大王又怎能和汉王相比呢!”尉佗大笑说:“我没有从中原起兵,所以在这里称王;假如我身处中原,怎么就比不上汉王!”于是非常喜欢陆贾,挽留他并和他连饮数月。尉佗说:“南越国中没有人值得(我)同(他)交谈,直到你来,让我每天都能听到过去从未听到过的道理。”陆贾授予尉佗为南越王,让他称臣并遵从大汉的管理。回朝复命,高祖非常高兴,授予陆贾为太中大夫。(节选自说苑奉使)南越王尉佗,是真定人,姓赵。秦当时已统一天下。到秦二世时,南海郡尉任嚣重病垂死,召请龙川县令赵佗。任嚣将文书交付赵佗,让他代任南海尉。任嚣死后,赵佗于是逐步用手段3诛杀了秦所设置的官吏,让自己的同党代任郡守。秦朝灭亡之后,赵佗就攻

10、打吞并了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高帝平定天下之后,认为中原历经艰辛困苦,所以放过了赵佗而没有讨伐他。汉十一年,派陆贾趁势立赵佗为南越王。(节选自史记南越列传)二、(2013 课标全国,4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19 分)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文升

11、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帝皆深纳之。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代滽,岳卒,以文升代。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

12、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帝悉褒纳。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五年卒,年八十五。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登景泰二年进士 登:升职。B.录功进左副都御史 录:记载。C.振巩昌、临洮饥民 振:救济。D.勒石纪之而还 勒:铭刻。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马文升劝谏皇上修身爱民内容的一组是

13、(3 分)()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文升请命所司振恤减膳撤乐,修德省愆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A.B.C.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马文升仕途顺利,政绩卓著。他被委任御史以后,历任多项职务。功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处理受灾民众的善后问题;二是击败扰乱社会秩序的贼寇。B.马文升为人正直,处事严明。他敢于直言劝谏,奏事进言均得到采纳;又能够严格考察部属,曾罢免贪婪懦弱者三十余人,奸人怨恨,对他大肆威胁和污蔑。C.马文升尽心军事,关注民生。他任兵部尚书十多年,对屯田、边备等职责勇于进言。在代吏部尚书时,南京等地

14、遭遇风雨灾害,他又请求皇上救助灾地百姓。D.马文升文武全才,声名远扬。朝廷大事往往等他决断,又有显赫边功,外国皆闻其名。为人重气节,品行端正,以至于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4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译文: (2)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译文: 二、1. 答案A2. 答案B3. 答案D4. 答案(1)在朝廷官员中最是年高德劭,皇上也诚心诚意任用他,诸位大臣没有人敢望其项背。(2)在家闲居,无事从不到州城去。说到当时政事,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译文马文升,字负图,外貌美丽出众,多力气。考中景

15、泰二年进士,授官御史。先后巡视山西、湖广,刚直不阿的品格很显著。成化初年,召为南京大理卿。平定满四之乱,记功晋升左副都御史。救济巩昌、临洮饥民,安抚流亡百姓,政绩很显著。这期间于黑水口击败贼寇,又于汤羊岭击败贼寇,刻石记功而还。晋升右都御史,总管漕运。淮、徐、和发生饥荒,调拨十万石江南的粮食,五万两盐价银救济百姓。孝宗即位,召拜为左都御史。弘治元年,马文升上书议论十五件事,都经讨论而施行。皇帝在藉田耕作,教坊用杂戏进献。马文升严正地说:“新天子应当懂得农事艰难,要这些干什么?”皇帝马上责令撤去。第二年,马文升担任兵部尚书,像以前一样提督团营。天下太平已经很久了,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时在边塞窥伺。马文升严格查核众将校,罢免贪婪懦弱者三十余人。奸邪之人非常怨恨,夜里拿着弓箭在马文升门前窥伺,有的人写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