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塘一中2014年青荷杯高二生物竞赛试卷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3223962 上传时间:2017-10-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莲塘一中2014年青荷杯高二生物竞赛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莲塘一中2014年青荷杯高二生物竞赛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莲塘一中2014年青荷杯高二生物竞赛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莲塘一中2014年青荷杯高二生物竞赛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莲塘一中2014年青荷杯高二生物竞赛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莲塘一中2014年青荷杯高二生物竞赛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莲塘一中2014年青荷杯高二生物竞赛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9 页江西省莲塘一中 2014 年高二生物竞赛生物试卷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1、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特殊性决定了个体的特殊性,因此,对细胞的深入研究是揭开生命奥秘、改造生命和征服疾病的关键。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蓝藻、霉菌、水绵的细胞不是都含有核糖体、DNA 和 RNA人和动物细胞在无氧条件下也能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有叶绿体;无线粒体的细胞不能进行有氧呼吸抑制细胞膜上载体活性或影响线粒体功能的毒素,会阻碍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性激素的合成与内质网有关细菌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但其主要成分不同

2、在一个细胞周期中,T 和 U 两种碱基被大量利用时,细胞一定处于分裂间期A B C D2某 50 肽中有丙氨酸(R 基为CH 3)2 个,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右图)得到几种不同有机产物,其中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下列有关该过程产生的全部有机物中有关原子、基团或肽键数目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肽键数目减少 4 个 B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 4 个C氢原子数目增加 8 个 D氧原子数目增加 2 个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正常情况下,生物体的根本能源、主要能源物质、储备能源物质、直接能源物质分别是光能、糖类、蛋白质、ATP用 18O 标记氧气,供给有氧呼吸,发现在产生的水中含 18

3、O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光合作用过程中都有能量的转化,但是只有绿色植物可以利用光能水果储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同一个体内各类活细胞所含的酶种类和数量相同动物和人体内,形成 ATP 的途径主要是呼吸作用每克脂肪氧化放能多于每克糖类的主要原因是脂肪分子中含氧比例高A B C D4、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主要由特 定的 DNA 序列与蛋白质构成,其主要生物学功能是保证染色体末端完整复制,使染色体的结构保持稳定。当端粒酶存在时,在染色体末端才能合成端粒的 DNA,以保持端粒长度。端粒酶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端粒酶 RNA、端粒酶相关蛋白和端粒酶逆转录酶。右图为细胞分

4、裂时,在有、无端粒酶情况下染色体结构变化的示意图。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端粒酶以自身的 RNA 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端粒DNA无端粒酶时端粒逐渐缩短可能导致细胞分裂次数有限端粒酶的存在使细胞能保持分裂能力对端粒和端粒酶的研究可能有助于延长人类寿命端粒酶的存在可能造成细胞癌变A1 项 B2 项 C3 项 D全部正确5、硝酸甘油(C 3H5N3O9)在医药上用作血管扩张药,是预防 和紧急治疗心绞痛的特效药。该药的正确使用方法是舌下含服而不是吞服,将药片含在舌下,硝酸甘油溶于水后,立即通过舌下丰富第 2 页 共 9 页的毛细血管被吸收,最终到达心脏血管壁外的平滑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释放

5、NO,NO 可调节平滑肌的收缩状态,使血管舒张,从而在几分钟内缓解心绞痛。在上述整个过程中,硝酸甘油至少穿过几层磷脂分子( )A5 B7 C10 D146、分析下列甲、乙、丙三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曲线表示的是某植物的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的影响,若将植物在缺镁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其它条件相同,则曲线与此比较,b 点向左移,c 点向右 移B图乙在光照强度相同时,t 2植物净光合作用最大,此温度下最有利于植物生长C若图丙代表两类色素的吸收光谱图,则 f 代表类胡萝卜素D根据图丙,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时,为了提高产量应选用蓝紫色或红色的塑料大棚7、右图表示 20 时玉米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

6、的关系, S1、 S2、 S3表示所在部位的面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S1 S3可表示玉米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B S2 S3可表示玉米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总量C若植株缺 Mg,则 B 点右移,D 点右移D S2 S1表示玉米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8、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 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光照下吸收 CO2(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黑暗中释放 CO2(mg/h) 0

7、.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下列对该表数据的分析正确的是()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 35 时该植物不能生长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最适宜的温度是 30 C每天交替进行 12 小时光照、12 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 20 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D每天交替进行 12 小时光照、12 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 30 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 10 时的两倍9、HIV(艾滋病病毒)感染 T 细胞可使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的蛋白质 CDK1 失活,并使 cyclinB 积聚。CDK1 是细胞由 DNA 复制后进入分裂期的主要酶,cyclinB 的降解则是进

8、入分裂期的必要条件,因而 HIV 的感染造成 T 淋巴细胞核 DNA 处于右图所示的( )A阶段 B阶段 C阶段 D阶段10、细胞周期的运转是十分有序的,是基因有序表达的结果。基因的有序表达,使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按 G1SG 2M 时期的顺序(图中的 M 表示分裂期,G 1、S 和 G2组成分裂间期,其中 G1、G 2第 3 页 共 9 页表示 RNA 和蛋白质合成期,S 表示 DNA 合成期)周而复始地进行。如图表示周期中的某种生理变化的发生与其对应时期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11、将某一经 3H 充分标记核 DNA 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 2N)置于不含 3H 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

9、续两次细胞分裂。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子细胞含 3H 的染色体数可能为 2N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子细胞核含 3H 的 DNA 分子数一定为 NC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 3H,则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D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 3H,则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12、下图表示某哺乳动物的细胞分裂部分时期及基因位置,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乙 甲 丙A甲、乙、丙三种细胞均可在卵巢内观察到B乙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12 个染色单体C形成丙细胞的分裂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D丙细胞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是 abXD13、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荧光显示,可以确定基因在染色

10、体上的位置。一对夫妇表现正常,生了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 XXY 白化且红绿色盲的男孩。对性腺细胞进行荧光标记,与白化病相关的基因 A、a 可被标记为黄色,与色盲相关的基因 B、b 可被标记为绿色,若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参与本次受精的精子与卵细胞,以下推测合理的是()。A卵细胞中有 1 个黄色荧光标记和 2 个绿色荧光标记,精子中只有 1 个黄色荧光标记B卵细胞、精子中各有 1 个黄色荧光标记和 1 个绿色荧光标记C卵细胞中有 1 个黄色荧光标记和 1 个绿色荧光标记,精子中有 1 个黄色荧光标记和 2 个绿色荧光标记D卵细胞中只有 1 个黄色荧光标记,精子中有 1 个黄色荧光标记和 2 个绿色荧光

11、标记14、粗糙型链孢霉是一种真核生物,繁殖过程中通常由单倍体菌丝杂交形成二倍体合子。合子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后,再进行一次有丝分裂,最终形成 8 个孢子。已知孢子大型(R)对小型(r)为显性,黑色(T)对白色(t)为显性。下图表示粗糙型链孢霉的一个合子形成孢子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不考虑变异,abc 的基因型相同B图中 c 的染色体数目与合子相同C图示整个过程中 DNA 复制一次,细 胞分裂两次D过程中均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5、某株植物的基因型为 AaBb,则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选项有( )如果该植物自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说明该植物的等位基因(A 和 a)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

12、的基因分离定律第 4 页 共 9 页如果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让该植物接受 aabb 植株的花粉,形成的子代的基因型有 4 种如果该植物自交,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后代有三种表现型,则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个体所占比例可能为 7/16如果该植物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 XY 型,且 A 和 a 位于性染色体上,则不能确定该株植物一定是雌性个体。A.1 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16、某种昆虫控制翅色的等位基因种类共有五种,分别为 VA、V B、V D、V E、v。其中VA、VB、VD、VE 均对 v 为显性。V A、V B、V D、V E互为显性,都可以表现出各自控制的性状。该昆虫体细胞

13、中的基因成对存在,则基因型种类和翅色性状种类依次分别为( )A15 和 10 B10 和 7 C15 和 11 D25 和 717、某野生型噬菌体的 A 基因可分为 A1A6 六个小段。一生物学家分离出此噬菌体 A 基因的四个缺失突变株,其缺失情况如下表所示:(“+”未缺失, “-”缺失)现有一未知突变株。将其与缺失突变株 J 或 L 共同感染细菌时,可产生野生型的重组噬菌体;若将其与缺失突变株 K 或 M 共同感染细菌时,则不会产生野生型的重组噬菌体。由此结果判断,未知突变株的点突变是位于基因的哪一小段中( )AA2 BA3 CA4 DA518、有人试图通过实验来了解 H5N1 型禽流感病毒

14、侵染家禽的过程,设计实验如下:一段时间后,检测子代 H5N1 病毒的放射性及 S、P 元素,下表对结果的预测中,最可能发生的是( )选项 放射性 S 元素 P 元素A 全部无 全部 32S 全部 31PB 全部有 全部 35S 多数 32P、少数 31PC 少数有 全部 32S 少数 32P、多数 31PD 全部有 全部 35S 少数 32P、多数 31P19、在一个双链 DNA 分子中,碱基总数为 m,腺嘌呤数为 n,则下列有关结构数目正确的是( )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 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3m2n)/2一条链中 AT 的数量为 n G 的数量为 mn若此 DNA 经 三次复制,共需

15、要 C 的数量为(7m14n) /2A B C D20. 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株,一定是单倍体 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 单倍体 基因型是 aaaBBBCcc 的植株一定是单倍体 基因型 是 Abcd 的生物体一般是单倍体A B C D21、 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一位男生患有两种遗传病,进一步调查后画出其家族的遗传病系谱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 5 页 共 9 页A甲病的遗传方式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从系谱图上可以看出甲病的遗传特点是家族中世代相传C 7与 8再生一个孩子是患甲病女儿的概率为 1/822、 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 Aabb 和 AAbb 两种类型的个体,AabbAAbb11,且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