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7单元《吨的认识》教材内容说明 冀教版(通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237806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7单元《吨的认识》教材内容说明 冀教版(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7单元《吨的认识》教材内容说明 冀教版(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7单元《吨的认识》教材内容说明 冀教版(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7单元《吨的认识》教材内容说明 冀教版(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7单元《吨的认识》教材内容说明 冀教版(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7单元《吨的认识》教材内容说明 冀教版(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7单元《吨的认识》教材内容说明 冀教版(通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吨的认识教材内容说明(一)单元教育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经历感受并认识“吨”的过程,知道相邻质量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会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表示常见物品的质量,在用质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过程中,发展数感。3、体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感受吨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二)单元教材说明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千克和克,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计算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质量单位的应用和整理。最后还设计了综合实践活动“运输方案”

2、。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不便于学生直接亲身体验和感知。因此教材注重选择与学生有关的现实素材,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并认识吨,了解吨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会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描述事物,尝试解决和吨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共安排2课时,综合与实践安排1课时。内容编排如下:知识块课时内容素材与活动1.吨的认识第1课时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1.计算育红小学三(1)班30名学生的体重。2.矿泉水、犀牛等重1吨的事物。3.用吨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第2课时质量单位的应用和整理1.根据生活经验,选择适当的质量单位表示物品。2.回顾学过的质量单位。2.综合与实践1课时运输方案1.把30吨钢

3、材从甲地运往乙地,有三种车型供选择,制定运输方案。2.春光蔬菜基地运送4吨黄瓜, 要求2天运完,制定运送方案。1、吨的认识,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科书8284页),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教材设计了三个层面的活动内容。第一,选择了育红小学三(1)班30名学生的体重认识1吨。给出了30名同学的体重统计表,并提出“他们的体重一共是多少千克”的问题。通过兔博士的话提出要求:“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教材呈现了学生的两种算法:用连加计算,体重一共是1014千克。数出体重相同的人数,先分别相乘,再把积相加。接着用亮亮的话说明:“1014千克也可以说大约1000千克。”然后教材给出文字: “1000千克

4、也叫做1吨。吨用字母t表示。”并给出吨和千克的关系式:1吨1000千克或1tl000kg。第二,选择学生熟悉的事物感受1吨。教材用蓝灵鼠的话提出:“你知道1吨有多重吗?”接着用不同事物让学生感受1吨。聪聪结合上面的计算结果说:“30名同学的体重才1吨多一点儿。”又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1桶矿泉水重10千克,100桶矿泉水重1吨,1头犀牛大约重1吨。”然后设计了六种动物过限重1吨的小桥的情景图,提出问题:“说一说:哪几只动物可以一起过桥?”第三,了解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教材首先用文字说明: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然后选择了4件事物从两个方面说明吨的作用。一是通过集装箱、鲸

5、鱼说明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质量,用“吨”作单位;二是通过桥头标志牌上的“20t”和汽车上的“载重6吨”,说明生活中有关吨的应用。“练一练”设计了3道关于对“吨”的应用练习题。“吨”是学生比较陌生的质量单位,既缺乏应用的生活经验,也难以亲身体验1吨有多重。所以本节课教材特别注意选择学生熟悉的、能够接受的真实事例,让学生间接地感受并认识1吨。学习的重点是由30名同学的体重1014千克转化为大约是1000千克,进而认识1000千克也叫1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按照教材的设计意图,抓住每个环节的创造性理解教学重点。如,计算30名同学的体重,可以选择本班的30名同学的体重来计算。首先,让学生自主计算出30

6、名同学的体重。然后提出:如果用整千的数表示30名同学的体重,1014千克大约是多少千克?学生回答,教师介绍: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1000千克也用1吨表示。再如,利用100桶矿泉水感受1吨。一方面要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根据l桶矿泉水重10千克,推算出 100桶重1吨。这样推算:1桶重10千克,10桶重100千克,10个100是1000,得出100桶矿泉水重1000千克,1000千克也就是1吨。另一方面让学生想象一下,100桶矿泉水摆在地上要摆多大一片,并用手比一比。如果有条件,可让学生用手拎一下l桶矿泉水,感受10千克有多重。在了解吨在生活中的应用时,除教材选择的事例外

7、,还可以让学生举出其他用吨的事物。第2课时(教科书85页、86页),质量单位的应用和整理。教材在例2中选择了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典型事例,如一袋糖、一袋食盐、一篮水果、一头大象、一堆煤、一个集装箱等实物图,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这些物品应选择什么质量单位。教材给出了部分提示:“一篮水果用千克作单位”“一袋糖用克作单位”“一大袋糖也可以用千克”然后“说一说”提出两个问题:“我们学过哪些质量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练一练”中设计了质量单位互化、比较质量单位、填合适的质量单位以及解决和质量有关的简单问题的练习,最后还设计了一个有关调查的实践活动。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全部认识了质量单位之后的一

8、节应用和复习整理课。教学的重点有两个:一是会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表示物品的质量,二是相邻质量单位间的进率和简单的单位换算。教学活动中,要按照教材的设计目的,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如,第86页的“实践活动”可让学生课前完成。在说完例2中一袋糖、一袋食盐、一篮水果、一头大象、一堆煤、一个集装箱等用什么质量单位表示后,可以让学生汇报、交流调查的结果,以丰富课堂活动内容。另外,关于质量单位的复习和整理,可以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师生共同总结出:相邻两个质量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2、综合与实践,安排1课时(教科书87页、88页)。教材安排了两个设计运货方案的活动。活动一,把30吨钢材从甲地运往

9、乙地,有三种车型供选择。教材用表格的形式给出了三种车型的租车费,通过兔博士的提出:“小组合作,制订运输方案并进行交流。”教材用小组交流的方式呈现了三种租车方案,每种万案都算出了需要的汽车数量和租车费用,并通过大头蛙的话提示:“高速公路费还得另交哟!”然后“说一说”提出问题:“如果请你去租车,你会选择哪种方案?为什么?”引导学生对三种方案进行评价和选择。活动二,在现实生活中快到春节的时候,设计了“春节前,春光蔬菜基地把4吨黄瓜运到某省会城市”的事例,并通过情景图和菜农的话给出了“要求2天送完”和“每箱10千克黄瓜”等信息。首先提出问题:“说一说:运送黄瓜要解决哪些问题?”接着呈现了小组讨论的情境

10、和租车中要想到的问题。如,要算一算4吨黄瓜一共装多少箱,只考虑车的载重不行,要看一辆车能装多少箱等。然后给出了能装60箱和80箱的两种货车,提出要求:“小组合作,制订一个运送黄瓜的方案。”同时给出方案一和方案二两个表格。本节课安排的两个活动,虽然都是租车制订运货方案,但是租车要考虑的问题不一样。活动一,因为钢材比较重,租车时主要关注载重。活动二,黄瓜不太重,装箱后主要关注车是否装得下。教学活动中,要认真研究、理解教材设计的意图,首先让学生明白运送的货物不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也不一样。然后给学生充分合作研究、制订方案的时间,同时加强对方案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和评价。(三)目标评价建议目标1的评价

11、。一方面通过课堂学习活动来进行,考查学生能否通过30个同学的体重、100桶矿泉水等实物认识并感受1吨的实际意义,能否总结出相邻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另一方面通过完成教材上相应的练习内容进行考查。目标2的评价。一方面通过课堂活动进行,考查学生能否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表示常见物品的量,能否用“吨”为单位描述30名同学的体重以及大宗物品的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完成课本相关的练习来考查。目标3的评价。主要结合综合与实践进行,考查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否了解租车运送不同货物时应关注的不同问题。考查学生是否愿意与同学合作,并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目标4的评价。主要通过教学活动进行。考查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交流和调查活动。在认识吨和复习总结质量单位的活动中,是否获得成功的体验,是否感受到吨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