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无处不在导学案 .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2234783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辞无处不在导学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修辞无处不在导学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修辞无处不在导学案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修辞无处不在导学案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修辞无处不在导学案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修辞无处不在导学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辞无处不在导学案 .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梳理探究修辞无处不在学案 【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及相关资料,梳理修辞的概念、类别、手段等知识,积累有关修辞的基础知识。2、通过梳理课文中的语音修辞、词语修辞和语句修辞,积累教材中介绍的修辞手法,探究修辞在语言运用中的妙处,培养在广泛的语言实践中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3、展示、交流、探究学习成功的修辞现象,体会修辞的无处不在,感受修辞运用的奇妙和精彩,提高修辞学习的兴趣,从而树立“大修辞”的观念。 【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完成基础知识梳理。(1)请写出你记忆中的修辞,不少于8种。(2)修辞格和修辞有何区别?请结合教材给二者定义。 修辞格:修辞:2、结合教材内容填空:(1)从语言层

2、面看,语音修辞着眼于语言的 ,为了使语句 、 。常用手段包括:修辞格如对偶、排比、 、 、回环等;音节组合如 、 、音节、节拍等。(2)词语修辞是对所使用的词语加以 和 ,力求语言精炼传神,生动富有表现力。常用的手段包括: 、 和修辞格如比喻、比拟、夸张、 、 、 、 等。(3)语句修辞是对 或 的选择和锤炼,以求达到更好的表情达意的效果。常用的手段包括:句序调整(倒装句、顺序句等)、句子组合( 、长短句等)、句式选择( 、设问句等)。2、修辞运用无处不在,从生活中搜集运用修辞的例子,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交流修辞及其作用。(参考:可以从广告媒体、熟语口语、古典诗词、歌曲歌词、短信微博、相

3、声小品、影视台词等方面搜集)【知识拓展】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 ,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葛溪驿 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诗人的思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

4、请简要赏析。 3、选取青花瓷中一句歌词,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青花瓷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 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 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 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 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 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

5、深处被隐去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第一段其实已经清晰地说明了歌词所描述的对象,“我”一边为素胚上色,一边思念一个曾经邂逅的如青花瓷一般秀丽的江南女子。冉冉檀香中,心中微酸,再也画不下去,纵是丹青圣手,瓶上的牡丹终究是不如伊人含苞待放的笑容,不知玉人生在何方,不免心自忧伤。从文笔和选用的意象来看,开首直叙,并不词藻华丽,但是已然奠定全篇清韵雅致的基调。“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全文的点睛之语,优雅而深情。有人误认为“天正在等烟雨”等说法,是

6、因为对青花瓷还缺少一定的了解。“天青过雨”是青花瓷上品中的上品,存世极少,也是最美丽的颜色。这种釉色必须在烟雨天才能烧出来,(以现代科学的眼光看,其实主要是湿度)所以说,烟雨天时出现天青色的决定性条件之一。“天青色等烟雨”不但诗话了语言,而且串联“而我在等你”彰显出伊人于“我”而言多么的可贵。再加上动人优美的旋律,令人如闻天籁。“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画面感极强,一石三鸟,既描述江南美景,也是青花瓷上的常见景色,更以景衬情,唯美的场景给思绪抹上了淡淡的伤感。“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 为遇见你伏笔”依然秉承一边勾勒青花一边展开思绪,而伏笔一词其实对以后的结局作了暗示。“我”是否与曾

7、经邂逅的女子缘悋一面呢。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同样的旋律再次吟咏,一个“晕”堪称绝妙,什么是晕?我举个例子,当你把一滴墨汁滴入一碗清水,看他缓缓扩散,这就是晕。人说:“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朦胧的月光下,结局竟真的被打开了?朝思暮想的伊人看到了么?“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本句是一个标准的倒装,是的,看到了,如真似幻,似乎一切都融入了江南的美景里,似乎是个喜剧结局。然而笔者更倾向于认为这是“我”久念成痴,眼前出现了幻觉,朦胧月光消逝,不过更相思。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於碗底 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著你

8、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 极细腻 犹如绣花针落地 帘外芭蕉惹骤雨 门环惹铜绿 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 在泼墨山水画里 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倒叙手法,交待和伊人匆匆相见,匆匆话别的来龙去脉,依然是一边勾勒一边追忆。不得不说方文山有着天生的对文字的敏感,连续三个惹字用得极妙,虽然“帘外芭蕉惹骤雨”活剥自前人诗句。顺便说说,这种方式也叫做“无理而妙”,最早来自元曲,显然骤雨不是芭蕉惹来的,这样说没有道理,但是味道就出来了。 反复吟咏最动人的两段旋律,并重复歌词,直道柔濡的江南烟雨把所有的听众都全部融化填词人方文山对本歌词的解释首先跟亲爱的网友们分享此次填写杰伦新专辑里这首青花瓷的创作过程。前一阵

9、子我认识了几个鉴赏古董艺术的朋友,在与他们时而青铜、时而宋瓷、时而明清家具等横跨千年谈古论今的聊天中,触发我想用那些传世的中华艺术品来当歌名的动机。当时第一个想到的是青铜器,原本是要以殷商时期开始铸造的青铜器来做为歌名,以青铜的厚实来象徵爱情的坚真;以千年斑驳的铜锈来比喻世事的沧桑;以器皿上难解的铭文来阐述誓言的神秘。但刚开始落笔时却发现杰伦这首青花瓷的曲调温柔委婉、淡雅脱俗,以至於我脑海中浮现的全是烟雨江南的画面。又因当时的青铜器也同时制作成杀敌的兵器,这显得青铜器这三个字太过厚重笨拙,充满撕杀的硝烟味,於是尚在构思中的歌词尚未落笔便已放弃。后来我再选定宋朝时曾盛极一时的汝窑瓷,主要是因为它

10、的珍稀度。因为战乱的关系,与釉料配方与烧制过程的窑变等因素,全世界现传世的汝窑珍品竟只有70余件,堪称国之重宝,弥足珍贵。但问题又来了,因为纯正上品的汝窑,只有一种颜色,就是天青色,完全没有任何花俏的纹饰,而且造型简单素雅,在我看来犹如现今极简主义大师的作品,虽有一种朴素的内涵,与经久耐看的质感,但总觉得不足以形容诡谲多变,爱恨兼具的爱情。虽然最后还是没有用汝窑当歌词名,但我在收集写作资料的过程中,却因为一句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的词句,触发我灵感而写下副歌的第一句天青色等烟雨。此话据传语出宋徽宗,因当时的汝窑专供宋皇室使用,而窑官将汝窑瓷烧制完成后,请示宋徽宗为其色定名时,徽宗御批

11、: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此后,天青色即为汝窑瓷钦定的颜色名。(此句另有一说为五代后周柴世宗所说)但后来我还是放弃用汝窑当歌名,除了因为它的特性不适用於缠绵诽侧的爱情外,汝窑的名字也稍嫌不够凄美。几经转折,最终歌名才确定用初烧於唐代至今已绵延一千多年为中国早期最具代表性的外销艺术品青花瓷。当初当我确定了天青色等烟雨的歌词后,没多久就又顺手写下副歌第二句而我在等你,於是副歌第一行的关键词即孕育而生: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因我歌词里所描述的天青色,是无法自己出现的,它必须耐心的等待一场不知何时会降临的雨,才能够在积云散去的朗朗晴空以天青的颜色出现。因为雨过天晴后才会出现天青色,先降雨才

12、能有天青,但我倒过来说,想看到天青色唯有先等待下雨。还有,之所以用烟雨,而不用下雨,则纯粹是因为烟雨的意境比较美。而我用天青色等烟雨此句来对仗较为白话的一句而我在等你,一连用了二个“等”字,是为来强调爱情里最无力的无奈就是等待。换个散文式的说法就是:那天气的变幻莫测,那里是我们平凡人所能掌握的呢?想看到纯净被雨洗涤过的天青色,就只能耐心的等待骤雨自然的停,就如同我也只能被动而安静的等待著不知何时才会出现的你。这首青花瓷里还出现芭蕉这个歌词里较不常出现的植物,实在是因为个人对芭蕉这款植物的莫名喜爱,情有独钟。就像椰子树会让人联想南台湾,棕榈树等同於热情的海滩,仙人掌的场景则理所当然在沙漠一样,不知怎地,对於芭蕉我就自然而然的会联想起宋词中烟雨江南里的苏州林园。如李煜的长相思里就有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棵,夜长人奈何。其实你只要仔细观察宋词里常出现的植物,芭蕉出现的频率还颇高。另外日本著名的俳句诗人松尾芭蕉,也是取芭蕉为自己的别名,这又让芭蕉这植树增添些文人气质。还有顺带一提的是“惹”这个字在歌词中的用法,是我从六祖慧能那句著名的揭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中,得到的体会。因为何处惹尘埃其实也可写成何处“沾”尘埃,或何处“染”尘埃,但因为沾与染的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