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概论课件PPT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2232262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学概论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药学概论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药学概论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药学概论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药学概论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学概论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学概论课件PPT(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药理学 第一节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研究药物与机体 包括病原体 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原理 是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医学基础学科 一药理学的概念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 药理学 pharmacology 的概念 硝酸甘油片剂使用说明 硝酸甘油片 化学药品说明书的总体构成 药理毒理 药代动力学 注意事项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儿童用药 老年患者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过量 规格 贮藏 包装 有效期 批准文号 生产企业 等 药品名称 成份 性状 适应症 规格 用法用量 不良反应 禁忌 硝酸甘油片剂 通用名 硝酸甘油片英文 NitroglycerinTablets拼音 Xiaosuang

2、anyouPian主要成分 硝酸甘油MC3H5N3O9 227性状 白色片规格 0 5mg 片贮藏 遮光 密封 在阴凉处保存 结构式 药理毒理 主要药理作用是松弛血管平滑肌 硝酸甘油扩张动静脉血管床 以扩张静脉为主 硝酸甘油释放氧化氮 NO NO与内皮舒张因子相同 激活鸟苷酸环化酶 使平滑肌和其他组织内的环鸟苷酸 cGMP 增多 导致肌球蛋白轻链去磷酸化 调节平滑肌收缩状态 引起血管扩张 其作用强度呈剂量相关性 外周静脉扩张 使血液潴留在外周 回心血量减少 左室舒张末压 前负荷 降低 扩张动脉使外周阻力 后负荷 降低 动静脉扩张使心肌耗氧量减少 缓解心绞痛 药理毒理 治疗剂量可降低收缩压 舒张

3、压和平均动脉压 有效冠状动脉灌注压常能维持 但血压过度降低或心率增快使舒张期充盈时间缩短时 有效冠状动脉灌注压则降低 使增高的中心静脉压与肺毛细血管楔嵌压 肺血管阻力与体循环血管阻力降低 心率通常稍增快 估计是血压下降的反射性作用 心脏指数可增加 降低或不变 左室充盈压和外周阻力增高伴心脏指数低的患者 心脏指数可能会有增高 相反 左室充盈压和心脏指数正常者 静脉注射用药可使心脏指数稍有降低 尚无评价其致癌性的长期动物试验 药代动力学 舌下含服 口服 立即吸收 生物利用度80 舌下给药约2 3分钟起效 5分钟达到最大效应 血药浓度峰值为2 3mg ml 作用持续10 30分钟 半衰期约1 4分钟

4、 因肝脏首过效应 生物利用度仅为8 血浆蛋白的结合率约为60 主要在肝脏代谢 中间产物为二硝酸盐和单硝酸盐 终产物为丙三醇 两种主要活性代谢产物1 2 和1 3 二硝酸甘油与母体药物相比 作用较弱 半衰期更长 代谢后经肾脏排出 禁忌症 禁用于心肌梗塞早期 有严重低血压及心动过速时 严重贫血 青光眼 颅内压增高和已知对硝酸甘油过敏的患者 还禁用于使用枸橼酸西地那非 万艾可 的患者 后者增强硝酸甘油的降压作用 适应症 用法用量 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及预防 也可用于降低血压或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片剂 成人一次用0 25 0 5mg 1片 舌下含服 每5分钟可重复1片 直至疼痛缓解 如果15分钟内总

5、量达3片后疼痛持续存在 应立即就医 在活动或大便之前5 10分钟预防性使用 可避免诱发心绞痛 头痛 可于用药后立即发生 可为剧痛和呈持续性 偶可发生眩晕 虚弱 心悸和其他体位性低血压的表现 尤其在直立 制动的患者 治疗剂量可发生明显的低血压反应 表现为恶心 呕吐 虚弱 出汗 苍白和虚脱 晕厥 面红 药疹和剥脱性皮炎均有报告 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应使用能有效缓解急性心绞痛的最小剂量 过量可能导致耐受现象 片剂用于舌下含服 不可吞服 小剂量可能发生严重低血压 尤其在直立位时 舌下含服用药时患者应尽可能取坐位 以免因头晕而摔倒 应慎用于血容量不足或收缩压低的患者 诱发低血压时可合并反常性心动过缓和心

6、绞痛加重 可使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引起的心绞痛恶化 可发生对血管作用和抗心绞痛作用的耐受性 如果出现视力模糊或口干 应停药 剂量过大可引起剧烈头痛 老年患者用药 尚不明确 儿童用药 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及预防 也可用于降低血压或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儿童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效果尚不确定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 中度或过量饮酒时 使用本药可致低血压 与降压药或血管扩张药合用可增强硝酸盐的致体位性低血压作用 阿司匹林可减少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的清除 并增强其血流动力学效应 使用长效硝酸盐可降低舌下用药的治疗作用 枸橼酸西地那非 万艾可 加强有机硝酸盐的降压作用 与乙酰胆碱 组胺及拟交感胺类药合用

7、时 疗效可能减弱 药物过量 过量可引起严重低血压 心动过速 心动过缓 传导阻滞 心悸 循环衰竭导致死亡 晕厥 持续搏动性头痛 眩晕 视力障碍 颅内压增高 瘫痪和昏迷并抽搐 脸红与出汗 恶心与和呕吐 腹部绞痛与腹泻 呼吸困难与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心绞痛 anginapectoris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急剧 暂时的缺血缺氧综合征 心绞痛的定义 病因及病理机制 冠脉痉挛 冠脉粥样硬化或血栓 冠脉狭窄 心肌缺血缺氧 心肌耗氧量增加 心室肌张力增加 心肌收缩力增加 心率 无氧代谢产物乳酸 丙酮酸 组胺 k 等聚积 刺激神经末梢 心绞痛 要想使化学物质转变成药物 首先要进行药理学研究 pharmac

8、kon 药物或毒物 logos 词或论文 pharmacology 药理学研究目的 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 提高用药安全性 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为开发研究新药或新剂型提供实验资料阐明药物作用机制 进一步了解机体的生理生化过程的本质 药物效应动力学 简称药效学研究在药物影响下机体功能如何发生变化 即研究药物的生化 生理作用和药物的作用机理 药物代谢动力学 简称药动学研究药物本身在体内的过程 即机体对药物进行处理 包括药物的吸收 分布 生物转化和排泄 主要包括 药理学首先是一门基础科学 它应用生物化学 生理学 生物学以及其他许多生物科学分支的知识 概念和技术在整体 器官 细胞

9、或分子水平上研究药物在任何一种动物的动态过程及其发挥的作用 因此 药理学是以生理学 生化学 病理学等为基础的桥梁学科 例如临床上对于心绞痛治疗 二 药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药理学又是一门临床应用科学 二 药理学发展简史 一 本草阶段 或称药物学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内容是用文字记录了人类从史前以来用药物治疗疾病的经验 神农本草经 本草纲目 收载药物1892种 对药物的生态 形态 性味 功能作了比较系统的记述希腊盖伦 Galen 公元130 200 实验药理学的创始标志着这一阶段的开端 二 近代药理学阶段 化学治疗学药理学与合成化学的密切关系 使药理学和制药化学工业结成不可分离的伙伴 药理学逐渐形

10、成一些生理学家观察和证实了化学成分的药效和毒性意大利生理学家通过对千余种药物进行动物实验认为天然药物都有其活性德国学者用狗证明吗啡有镇痛作用法国学者用青蛙证明士的宁作用于脊髓 受点 体 概念Langley提出的经Ehrlich命名的受点 体 概念 现代药理学的开端 德国Bucheim 1820 1879 建立第一个药理学实验室 三 现代药理学阶段 Clark推广Langley和Ehrlich倡议的受点 体 学说 化学治疗药物和抗生素的发现 以及20世纪五十和六十年代了新药 爆炸 性发展 刺激了药理学对药物构效关系 作用机制和体内代谢过程的研究 我国近代药理学进展始于20世纪20年代化学学科的发

11、展如从麻黄中分离提取的麻黄碱确定为麻黄的有效成分由此开发出一系列的抗哮喘药和升压药 陈克恢 1898 1988 药理学家 长期致力于中药药理研究 是20世纪国际药理学的一代宗师 也是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创始人 现代药理学之父 三 现代药理学阶段 临床药理学形成从大量天然和合成化合物中筛选出来的药物还要求经过严格的临床试用的评价定量药理学和临床药理学的发展使药理学成为在基础医学科学中最早和最多应用生物统计学的学科从药理学科发展起来的受点 体 学说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已经成为包括临床医学在内的生物医学和药学科学所有共有的基础理论 三药理学分支 向不同生理系统或病理系统发展的如神经药理学 心血管药理学

12、 平滑肌药理学 激素药理学 生殖药理学 化学治疗学 免疫药理学 向微观发展的药理学分支如细胞药理学 细胞电药理学 分子药理学和受体药理学 向宏观发展的药理学分支如临床药理学 包括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 中药药理学 第二节药理学研究内容 临床上医生遵循药效学与药动学的基本原则 根据病人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 使药物在其体内达到最佳效应浓度 而且不良反应最小 以达到最佳治疗目的 了解了药物浓度和效应之间的关系 临床医师就可以针对每个病人的具体的生理或病理状态调整药物的使用 一药效动力学 pharmacodynamics 对药物作用和作用机制的研究 阐明药物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以及研究药物作用与剂量间的关

13、系和规律其目的在于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研制新的 疗效更好的药物提供坚实的基础 是指药物对机体生理 生化机能所引起的变化或效应 一 药物作用 1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是指机体的各组织器官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 它是药物分类的依据 原因 药物与组织亲和力大 组织细胞对药物的反应性高 意义 选择性高 活性高 针对性强 选择性低 作用广 针对性不强 不良反应多 药物作用的一般规律 选择性和两重性 2 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治疗作用不良反应 对因治疗 针对病因治疗 用抗菌药杀灭病原微生物 以控制传染病对症治疗 用药改善疾病症状 用解热镇痛药使发热病人体温下降 1 治疗作用 能达到对疾病防治效果的作用 急则治标 缓则治

14、本 二者同等重要某些情况下应标本兼治 1 副作用药物在治疗量时 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适反应 2 毒性反应药物在体内达到最小中毒量时 引起的不良反应 3 变态反应 过敏反应 机体受药物刺激时 发生的异常免疫反应 PC 2 不良反应是指引起生理生化过程紊乱或结构改变等危害机体的作用 5 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降至有效浓度以下时 仍有残留的生物效应 6 特质反应大半是由于个体生化机制异常所致 多与遗传有关 4 停药反应是指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 又称回跃反应 例如长期服用可乐定降压 停药次日血压将激烈回升 二 作用机制 它是对药物为什么起作用和怎样起作用所做的某种推理和解释 也包括药物产生作用

15、或效应的初始作用部位或关键部位的阐明 结构非特异性药物 其作用主要取决于分子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抗酸药中和胃酸补充机体所缺的各种物质影响神经递质或激素作用于特定的靶点 1 作用于受体 2 影响酶的活性 3 作用于细胞膜离子通道 4 影响核算代谢 5 作用于免疫系统的药物 6 基因与基因治疗 三 药物的量效关系 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 即剂量 效应关系 1 量反应药理效应是连续增减的量变如 心率 血压 尿量 血糖浓度等 2 质反应有些药理效应只能用全或无 阳性或阴性表示 A 药物 A mol L 0 效应 3 半数有效量 能引起50 阳性反应或50 最大效应的浓度或剂量 分别用半数有效

16、浓度 EC50 及半数有效剂量 ED50 表示 如果效应指标为死亡则可改用半数致死浓度 LC50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表示 可以用这些指标比较两药的作用强度和毒性大小 4 治疗指数 TI TI LD50 ED50 安全指数 LD5 ED95 此数值越大越安全 1 受体研究的由来 2 受体的基本概念与特性是存在于细胞膜或细胞内的能与特异性配体结合 并可进一步引起生物效应的大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 核酸等 2 受体学说 配体 3 受体的分类 受体的特性 1 灵敏性 受体只需与很低浓度的配体结合就能产生显著的效应 2 特异性 引起某一类型受体兴奋反应的配体的化学结构非常相似 3 饱和性 受体数目一定 4 可逆性 配体与受体的结合是可逆的 5 多样性 同一受体可分布到不同细胞而产生不同效应 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 1 激动剂为既有较强的亲和力又有较强的内在活性的药物 它们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最大效应 2 拮抗剂能与受体结合 具有较强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 它们本身不产生作用 但因占据受体而拮抗激动药的效应根据拮抗药与受体结合是否具有可逆性而将其分为竞争性拮抗药和非竞争性拮抗药 二药物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