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6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十加几和十几加几及其减法(例4-例6)编写意图和教学建议素材 新人教版(通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230374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6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十加几和十几加几及其减法(例4-例6)编写意图和教学建议素材 新人教版(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6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十加几和十几加几及其减法(例4-例6)编写意图和教学建议素材 新人教版(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6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十加几和十几加几及其减法(例4-例6)编写意图和教学建议素材 新人教版(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6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十加几和十几加几及其减法(例4-例6)编写意图和教学建议素材 新人教版(通用)(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加几和十几加几及其减法(例4例6)编写意图(1)例4教学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口算。一方面为了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后面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在前面的数数活动中,学生已经有了“数出10,再数出几,就是十几”的数数经验,在本题中将抽象为“10加几就是十几”以及相应减法的运算。(2)例5教学简单的“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或“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认识加减法中各部分的名称。编排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20以内的数,并为以后学习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做些准备。因此,这里不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熟练计算。(3)从例4、例5到“做一做”,教材的编排体现了从具体到抽象的层次,即从结合计数器、实

2、物图等直观形式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计算的过程与结果,到脱离直观进行计算,逐步加深学生对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建议(1)定位于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其目标定位于通过运算深化学生对1120各数的认识,而非进行运算方法的教学。(2)关注于操作过程。教学时,教师可先复习1120各数以及以内的加、减法,并注重引导学生在操作法则教学,更不必要求学生按照相关法则进过程中以数的组成为基础进行口算,不必进行计算。(3)了解加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十几加几和相应减法的教学中,教师介绍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使学生对这些专有名称有一个初步了解即可,不必要求识记。在以后的教学中会经常使用这些术语,让学

3、生在慢慢接触的过程中渐渐熟悉,逐步掌握即可。编写意图(1)例6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为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创造了机会。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深化对数的大小、数序的理解,加深对基数和序数含义的认识。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说,继续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同时,使学生理解“画示意图”是帮助理解题意的重要手段、数数是一种有效地解题策略,鼓励学生灵活运用自己能理解的方法解决问题,积累学生用数学的意识。(2)“做一做”巩固解题策略,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进一步明晰解题思路,积累解题经验。教学建议(1)注重读图训练。捕捉信息、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解决问题的教学应为学生创造经历解决问题全过程的机会,注重培养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2)注重策略指导。在本例题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调动已有认知经验,通过尝试、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数数、画图、推理等解决问题策略的指导与归纳,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3)注重价值挖掘。本内容的教学是一年级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重要机会。教师可适度开发和拓展相关内容,使学生在更加丰富的问题解决情境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进而初步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