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作业(1).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2229545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作业(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作业(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作业(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作业(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作业(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作业(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作业(1).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一、选择题电视剧闯关东讲述的是清代华北大旱、赤地千里,河北及山东的饥民大批出山海关移至东北的故事。回答12题。1剧中山东人迁到东北的现象属于(B)A国际人口迁移B国内人口迁移C省内人口迁移 D国际人口流动解析:闯关东是山东人、河北人迁移到东北地区的一种现象,迁移范围在一国之内,所以该现象属国内人口迁移。2对于人口迁移所造成的影响,错误的是(A)A. 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B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C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D在迁入地,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解析:人口迁移的影响对迁入地、迁出地都有有利与不利的影响。题干要求选错误的,

2、A项表述错误,应该是加剧迁入地的人地矛盾。下图为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绘制的“江苏某市迁入人口的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读图,回答34题。3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C)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以青壮年人口为主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A BC D解析:不同年龄段的比例数相加,女性多于男性;从年龄段看,1529岁男、女比例最大,说明人口迁移以青壮年为主;江苏位于东部经济地带,经济发达,易吸引人口迁移。迁移人口的金字塔,不能完全反应当地原有人口年龄构成。4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D)缓和了该市就业紧张局面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增加了该市的被抚养人口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A BC D解

3、析:迁入人口对迁入地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有利影响是促进迁入地经济发展;不利影响主要导致当地城市住房、交通等压力大;由于迁入人口中有青少年、儿童、老人等,增加了被抚养人口。读“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年龄分布和不同年龄段的迁移率(%)统计”图,完成56题。5图中数据显示(B)A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日益低龄化B农村劳动力逐渐高龄化C农村劳动力以2029岁年龄段为主D5059岁人口迁移率变化幅度最大解析:从不同年份的年龄段人口分布图可看出,2049岁的比例下降,说明农村老龄人口比重增加。6农村劳动力迁移率上升的主导因素是(B)A农村产业结构调整B城乡经济收入差异较大C交通条件改善D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解析

4、:影响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农村人口迁移率上升,主要是农村经济发展落后。 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78题。720052010年(C)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解析:迁出与迁入人口数量不仅看其比重,还要看这个省(市)的总人口。四川总人口比贵州多,广东总人口比上海多,故A、B两项错误。人口增长率包括人口迁入增长与人口自然增长,浙江与江苏人口自然增长率差不多,但浙江的人口迁入率比江苏高,故增长率比江苏高,C正确。安徽经济发展水平比天

5、津低,人口自然增长率要高,D错。8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B)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解析:人口由经济欠发达地区迁移至经济发达地区,有助于延缓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口老龄化进程。下表为我国某省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表(“”表示人口减少,“”表示人口增加)。据此完成911题。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增减人数全省常住人口(万人)5986.05950.135.9全省户籍人口(万人)6245.36862.0616.79.该省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D

6、)A城市化水平提高B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值C老龄化进程加快D人口的流动速度加快解析:常住人口一般包括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常住人口减少,主要由短期的流动人口变化造成的。10由表中数据判断,目前该省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C)A原始型 B传统型C现代型 D过渡型解析:自然增长率增减人数/总人数,该地区从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16.7/6245.30.099,自然增长率为0.9%,小于1%,为现代型。11针对该省可能存在的人口问题应采取的措施较合理的是(C)A鼓励生育B接纳移民C健全社会保障体系D城乡人口融合解析:由上题知,该省经济发达,说明老年人口比重较大,需要健全社会保障体

7、系。二、综合题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我国人口流动数量饼状图。材料二下表为2010年北京市与河南省人口增长指标(%)。自然增长率总增长率北京市0.0155.292河南省0.5640.562(1)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2)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3)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解析:第(1)题,材料一中只有人口流动的数量信息,即从数量增加方面表述。第(2)题,造成人口流动的原因大致与人口迁移的原因类似,主要从经济因素进行分析。第(3)题,对乡村的影响,包括有利与不利两方面,可从社会、经济、文化三个方面进行回答

8、。答案:(1)人口流动的数量增大。(2)人口迁入地经济收入高;人口迁入地的就业机会多于迁出地;人口迁入地的生活条件优于人口迁出地。(3)加强和外界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13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我国纺织服装工业产业布局不尽合理,80%的生产能力集中在沿海地区。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纺织服装加工基地。材料二安徽省人口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指出,2005年全省外出人员达1000万左右。把人口发展纳入城乡经济、社

9、会规划统筹考虑,利用区域规划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1)分析图示服装加工基地转移和人口迁移的原因。(2)据此说明产业转移对安徽省未来人口迁移的影响。解析:第(1)题,据材料和图分析,服装工业集中在我国东部沿海;工业产业布局不尽合理,逐渐向中部经济地带的安徽进行产业转移。而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原材料、劳动力、能源、市场、交通、政策等。安徽相对于东部沿海的突出区位优势有:原材料、劳动力、水、土地、能源等,生产成本低;安徽临近沿海发达地区,交通日益完善,市场较广阔;广东等东部沿海省份经济发达,产业结构要升级,生态环境压力增大。据图和材料分析1978年以来人口从安徽向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迁移,现代

10、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第(2)题,安徽省承接部分服装加工基地,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人口迁入会增加,迁出会减少。答案:(1)安徽与广东等省相比,原材料、劳动力、水、土地、能源等供给充足,生产成本低(也可从广东等省生产成本高等角度分析);广东等省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压力增大;安徽临近沿海发达地区,对外交通日益完善,市场广阔,政策扶持力度大。与安徽相比,广东等省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完善(也可从安徽省劳动力富余等角度分析)。(2)安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向发达地区迁移的人口减少,其他地区人口迁入增加。省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