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大基本手法课件PPT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2226190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PPT 页数:115 大小:1.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拿大基本手法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推拿大基本手法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推拿大基本手法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推拿大基本手法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推拿大基本手法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拿大基本手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拿大基本手法课件PPT(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人推拿基本手法 第一节摆动类手法 我们把通过腕关节有节奏的摆动 使手法产生的力轻重交替 持续不断地作用于所施部位的手法归类为摆动类手法 主要包括一指禅推法 滚法和揉法三种 一 一指禅推法 用拇指某部位着力 沉肩 垂肘 悬腕 通过肘关节屈伸 前臂与腕的摆动 带动拇指的联合动作 使着力部对施术部位进行一种活动性 深透性压力刺激的一种手法 称之为一指禅推法 临床可将其分为一指禅指峰推法 一指禅偏峰推法和一指禅屈指推法 用拇指指端着力做一指禅推法 即为一指禅指峰推法 用拇指偏峰着力做一指禅推法 即为一指禅偏峰推法 拇指屈曲 指端顶于食指桡侧缘 或以罗纹面压在食指的指背上 余指握拳 用拇指指间关节桡侧

2、及背侧着力 做一指禅推法 即为一指禅屈指推法 操作及要领 术者站位或坐位 体态自然 舒展 精神集中 拇指自然着力 其余手指自然屈曲或平伸 沉肩 垂肘 悬腕 肘关节做小幅度屈伸 前臂以肘为支点做内外摆动 在前臂连同腕掌摆动带动下 使拇指着力部位对所施部位进行一种节律性 轻重交替性 活动性 深透性压力刺激的操作 动作频率每分钟120 160次 1 沉肩 即肩关节放松 不要耸起 不要外展 2 垂肘 肘部自然下垂 3 悬腕 腕关节自然屈曲 4 掌虚 半握拳 拇指指间关节的掌侧与食指远节的桡侧轻轻接触 6 紧推慢移 紧推是指摆动的频率略快 一般每分钟140次左右 慢移是指从一个治疗点到另一个治疗点时应缓

3、慢移动 7 蓄力于掌 处力于指 着力于螺纹面 即本法产生的力应从掌而发 通过手指 传达至螺纹面并作用于患者体表 如此使力含而不露 临床应用 一指禅推法的特点是接触面积小 深透性好 刺激柔和 应用广泛 临床主要用于全身各经络 穴位及各种线状与点状部位 在治疗内 外 妇 儿 骨伤 五官等各科常见病证中均可用到此手法 根据治疗部位和治疗病证的不同可发挥其平衡阴阳 调和营卫 疏通经络 舒筋活血 通调脏腑 消积导滞等广泛的治疗作用 二 滚法 用手背等部位着力 通过前臂旋转摆动及腕关节屈伸旋转的联合动作 使着力部对所施部位进行滚动性压力刺激的一种手法 称之为滚法 可将其分为 掌背滚 小鱼际滚 掌指关节滚

4、指间关节滚等 操作及要领 术者站位 体态自然 舒展 上身前倾 肩部放松 着力后 前臂侧立位 与施力面呈一定斜角 腕关节处于侧立 伸直或微屈位 前臂主动向前外侧推旋摆动 带动腕关节作屈曲外旋 回位 屈曲外旋的反复运动 使着力部对所施部位产生滚动性压力刺激 手法频率每分钟120 160次 掌背滚 即以第五掌指关节背侧为主要着力部进行滚法操作 它也是滚法的基本型 小鱼际滚 即以小鱼际为主要着力部进行滚法操作 掌指关节滚 以小 环 中三指掌指关节背侧为主要着力部位进行滚法操作 指间关节滚 即以食 中 环 小四指指间关节背侧为主要着力部位进行滚法操作 临床应用 滚法刺激平和 舒适安全 易被接受 应用面广

5、 主要用于颈项 肩背 四肢等部位 广泛应用于伤科 内科 妇科多种疾病的治疗 根据所施部位及治疗病证的不同 可发挥其舒筋通络 活血化瘀 解痉止痛 祛风散寒等作用 用于保健按摩中 可发挥其松肌除酸 解除疲劳等作用 三 揉法 用肢体某部位着力 揉动所施部位皮下组织的一种手法 称之为揉法 根据所用部位不同 可将其分为指揉 掌揉 拳揉 前臂揉 肘揉 足揉等 指揉又可分为拇指揉 中指揉 食中指揉和食中环三指揉 掌揉可分为全掌揉 掌根揉 大鱼际揉 小鱼际揉 拳揉可分为指间关节揉 掌指关节揉和拳尺面揉 足揉可分为足趾揉 足掌揉和足根揉 操作及要领 术者体态自然 舒展 用肢体某部位在所施部位上作环旋揉动 有时亦

6、可作上下或左右揉动 拇指揉用拇指指面或指端着力 中指揉用中指指面着力 食中指揉用食中指指面着力 食中环三指揉用食中环三指指面着力 全掌揉用全掌着力 掌根揉用掌根着力 大鱼际揉用大鱼际为着力部 小鱼际揉用小鱼际为着力部 握拳指间关节揉用食中环小四指第1指间关节背部着力 握拳掌指关节揉用食中环小四指掌指关节背部为着力 拳尺面揉用拳的尺侧面为着力部 前臂揉用前臂尺侧为着力部 肘揉用肘尖为着力部 足拇趾揉用足拇趾腹为着力部 足掌揉用足掌前半部为着力部 足根揉用足根为着力部 临床应用 揉法是推拿临床常用手法之一 适用于全身各部 大鱼际揉法适用于头面 胸腹部及四肢急性损伤所致的肿痛处 掌根揉法 肘揉法 前

7、臂揉法多用于腰背 臀及四肢肌肉丰厚处 指揉法用于全身各部经穴以及需要做点状刺激的部位 在治疗操作时 揉法可起到宽胸理气 健脾和胃 活血散瘀 消肿止痛 温经通络 祛风散寒 安神镇静等功效 第二节摩擦类手法 我们把含有摩擦运动的手法归类为摩擦类手法 主要包括摩法 擦法 推法 抹法 搓法等手法 一 摩法 用指面或掌面等部位着力 对所施部位进行摩动刺激的一种手法 称之为摩法 可将其分为指摩法和掌摩法 掌摩又可分为全掌摩 掌根摩 大鱼际摩和小鱼际摩 操作及要领 指摩时 用食中环小四指指面着力 掌摩时 用全掌或大鱼际或小鱼际或掌根着力 摩动的压力 速度要均匀 适当 操作时 着力面与皮肤之间发生摩擦 不要带

8、动皮下组织 就环摩而言 一般认为顺摩为泻 逆摩为补 急摩为泻 缓摩为补 摩法主要适用于胸胁 脘腹部及头面部 在治疗操作中可起到疏肝理气 温中和胃 健脾助运 消积导滞及调节肠胃功能 镇静安神等作用 常用于治疗中焦虚寒 下元虚冷 脘腹胀满 肠鸣腹痛 便秘 泄泻 胸闷气滞 胁肋胀痛 胸胁屏伤 面瘫 面肌痉挛等病证 二 擦法 用手掌等部位着力 在所施部位作直线往返摩擦运动 使之产生摩擦刺激的一种手法 称之为擦法 可将其分为指擦法和掌擦法 掌擦法又可分为全掌擦法 大鱼际擦和小鱼际擦 操作及要领 用手指掌面 全掌 大鱼际或小鱼际着力 在所施部位作直线往返摩擦运动 使之产生摩擦刺激 摩擦的距离要尽量拉长 紧

9、帖所施部位 压力要适度 动作要连续 摩擦要生热 以透热为度 操作时 直接接触皮肤 不要隔衣而擦 注意保护皮肤 防止擦破 可使用润滑剂 如液体石蜡 冬青膏 红花油等 以保护皮肤 增强手法效应 临床应用 本法具有明显的温热效应与推荡消散作用 适用于全身各部位 其中 掌擦法适宜在面积较大的胸腹腰背部操作 可产生缓和的热效应 小鱼际擦法适用于腰骶 八髎 夹脊 骶棘肌部 可产生较为集中的高热效应 大鱼际擦法主要用在四肢部 指擦法接触面较小 适用用于头面 颈项 肋间部 三 推法 用指 掌 拳 肘等部位着力 对所施部位进行单方向直线推压的一种手法 称之为推法 可将其分为指推 掌推 拳推 肘推 指推又可分为拇

10、指推 食中指推 食中环三指推 拇指指间关节推 食指指间关节推 中指指间关节推 食中指指间关节推 食指中节骨推 八字推 掌推可分为全掌推 大鱼际推 小鱼际推 掌根推 分类拇指推用指端或指面着力 食中指推用食中指指面着力 食中环三指推用食中环三指指面着力拇指间关节推用屈曲的拇指指间关节背部着力食指指间关节推用屈曲的食指第1指间关节背部着力中指指间关节推用屈曲的中指第1指间关节背部着力食中指指间关节推用屈曲的食指和中指第1指间关节背部着力食指中节骨推用食指中节骨桡侧着力八字推用拇指指面和屈曲的食指中节骨桡侧面着力全掌推用全掌着力 大鱼际推用大鱼际着力小鱼际推用小鱼际着力掌根推用掌根着力拳推用握拳后的

11、食 中 环 小四指第1指间关节背部着力肘推用肘尖着力 操作及要领 1 沉肩 垂肘 肘关节微屈或屈曲 腕部伸平或背直2 前臂发力或上臂发力 用力平稳 着力部紧帖皮肤做缓慢的直线推动 3 沿着经络或淋巴流动方向 向前推动 推法操作时 着力部要紧贴体表 速度宜缓慢均匀 压力要平稳适中 有时要顺肌纤维方向推 可使用冬青油 红花油 滑石粉等推拿介质 防止推破皮肤 3 功能及临床应用 1 轻推法具有镇静止痛 缓和不适感等作用 重推法具有疏通经络 理筋整复 缓解痉挛 加速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等作用 2 轻推法多用于按摩的开始和结束时 重推法常用于按摩治疗阶段 四 抹法 定义 用单手或双手的指腹或掌面紧贴于体表

12、上 略用力作上下左右或弧形曲线的往返移动 称为抹法 拇指抹用拇指罗纹面着力 可用其余四指在一旁固定助力 三指抹用食中环三指指面着力 掌抹用全掌或大鱼际或掌根着力 操作及要领 抹法的动作与推法相似 但推法是单方向移动而抹法则可根据不同治疗部位作单向或任意往返移动 抹法操作时用力要均匀 动作要缓和 防止推破皮肤 使手法轻而不浮 重而不滞 移动形式有三种 一种是 着力面在所施部位上作来回小幅度抹动 边抹动边沿所施部位体表形态移动 二种是 在所施部位上进行往返推抹 抹运操作 三种是 在所施部位上单方向拉抹 临床应用 抹法特点轻柔舒适 主要用于头面 颈项 胸腹和四肢等部位 抹头面 颈项部 可起到开窍镇静

13、 醒脑明目 疏风通络 安神止痛的作用 可用于治疗感冒 头痛 失眠 面瘫 近视 颈椎病 落枕等病证 抹胸腹部 可起到宽胸理气 和胃降逆的作用 可用于治疗胸闷 咳喘 脘腹胀满 呃逆等病证 抹四肢部 可起到舒筋通络 行气活血的作用 可用于治疗肢体肿痛 麻木等病证 五 搓法 用手掌等部位对所施部位进行搓动的一种手法 称之为搓法 操作及要领 1 夹搓用双手掌面夹住上肢或下肢进行搓动 同时上下移动 2 滚搓被搓的上肢或下肢置于床面上 用手掌或足掌搓滚肢体 3 搓擦双手在胸胁部进行搓擦操作 操作时动作要协调 连贯 搓的速度应快 上下移动的速度宜慢 挟搓法双手用力要对称 施力不可过重 挟搓时如挟的太紧 会造成

14、手法呆滞 要使被搓后的肢体有较强的舒松感 临床应用 本法是推拿常用的辅助手法之一 主要用于上肢 下肢 胁肋及腰部 具有调和气血 理顺组织 舒筋通络与放松肌肉的作用 配合其它手法常用于治疗肢体酸痛 关节活动不利及胸胁迸伤等病证 临床常与抖法联合使用 作为治疗的结束手法 第三节振颤类手法 抖法使受术者肢体抖动的一种手法 称之为抖法 操作及要领 1 抖上肢受术者站位或坐位 令其上肢放松 术者双手握其腕部 两前臂微用力 做连续小幅度的上下抖动 使抖动波传递到肩部 或术者以一手按其肩部 另一手握其腕部 做连续小幅度的上下抖动 并边抖边使肩关节前后方向活动 亦可单手握其手指部 进行连续小幅度的横向抖动 2

15、 抖下肢受术者仰卧位 下肢放松 术者双手分别握住受术者一侧或两两则踝部 将下肢拎起 离开床面约30cm左右 然后用力做连续的上下抖动 使其下肢及髋部产生抖动舒松感 3 抖腰受术者俯卧位 两手拉住床头或由助手固定其两腋部 术者两手握住其两踝部 两臂伸直 身体后仰 牵引其腰部 待其腰部放松后 术者身体前倾 随身体起立之势 瞬间用力 做两三次较大幅度的腰部抖动 使腰椎在受牵拉的同时上下抖动 抖腰法属于复合手法 以拔伸牵引和较大幅度的短阵性抖动相结合 要掌握好发力时机 趁腰部放松时再行抖动 被抖动的肢体要自然伸直 肌肉和关节处于最佳松弛状态 抖动波应从肢体的远端传向近端 抖动的幅度要小 一般控制在2

16、3cm以内 频率要快 上肢抖动频率 每分钟250次左右 下肢抖动频率宜稍慢 每分钟100次左右即可 受术者腰部活动受限 疼痛较重 肌肉不能放松者及肩 肘 腕有习惯性脱位者禁用 临床应用 本法主要用于四肢及腰部 常在搓法之后使用 是治疗操作的结束手法 作为辅助手法主要用于肩周炎 颈椎病 髋部伤筋 腰扭伤 腰椎小关节滑膜嵌顿 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颈 肩 臂 腰 腿部疼痛性疾患的治疗 抖上肢 下肢具有疏松肌筋 滑利关节的作用 抖腰治疗腰扭伤 腰椎小关节滑嵌顿 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松解粘连和复位的作用 第四节挤压类手法 我们把用指 掌或肢体其它部位在所施部位上做按压或相对挤压的手法归类为挤压类手法 挤压类手法包括按压与捏拿两类手法 按压类手法主要包括按法 点法 拨法 压法等 捏拿类手法主要包括捏法 拿法 揪法 捻法 挤法等 一 按法 用指或掌着力 对所施部位施以按压的一种手法 称之为按法 可分为指按法 掌按法 肘按法 肘压法 等 操作及要领 指按法 以拇指罗纹面着力 余四指张开 固定于一侧以支撑助力 拇指主动施力 垂直下压 掌按法 以单手或双手掌面 或双手重叠 全掌或掌根着力 以肩关节为支点 借助身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