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课件PPT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2226189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拿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推拿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推拿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推拿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推拿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拿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拿课件PPT(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推拿手法 常用手法 1 滚法 本手法是由腕关节的伸屈运动与前臂旋转运动复合而成 分为 指间关节滚法 滚法 掌指关节滚法 前臂滚法四种 1 指间关节滚法 动作要领 术者手握空拳 用食指 中指 无名指 小指的第一指间关节背侧着力于体表的治疗部位或穴位 腕关节放松 以肘关节为支点 前臂作主动摆动 带动腕关节的伸屈运动 以及前臂轻微的旋转运动 使拳面在治疗部位上作连续的 均匀的来回滚动 注意事项 1 指间关节着力于体表 不可产生摩擦运动 2 腕关节放松 摆动要灵活 摆动幅度要控制在90度之内 3 频率每分钟约120 160次 4 压力 速度 频率要均匀 临床应用 本手法轻柔舒适 主要适用于头部 颈项部

2、 肩背部 头部应用 具有舒筋活血 镇惊安神的功效 常用于治疗失眠 头痛 头晕等症 颈项部应用 具有舒筋活血 解痉止痛 滑利关节等功效 常用于治疗颈椎病 颈项部肌肉疼痛 运动障碍等症 2 滚法动作要领 术者手指自然弯曲 用手背第五掌指关节背侧吸定于治疗部位或穴位 肩关节放松 以肘部为支点 前臂作主动摆动 带动腕关节的伸屈以及前臂的旋转运动 使手掌背部 以三 四 五掌指关节与手掌小鱼际侧相交的手掌背三角区 在治疗部位上作连续不断的来回滚动 动作要求 1 术者体位 两脚分开 上身前倾约30度 肩关节放松 肘关节屈曲约130 150度左右 角度过大不利于前臂的旋转运动 角度过小不利于腕关节的屈伸运动

3、同时不能使滚法的力量有效地发挥 2 腕关节的伸屈运动增加滚法的力量 前臂的旋转运动是增加滚法的柔软度 故操作时腕关节要放松 腕关节伸屈的幅度要大 3 操作时 第五掌指关节背侧要吸定 小鱼际及手掌背侧要吸附于治疗部位 不可拖动 跳动 粘动 4 频率约每分钟120 160次 5 滚法摆动的幅度 速度 压力均要一致 不可忽大忽小 忽快忽慢 时轻时重 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 6 滚法操作时手法的压力 其一 是上身向前倾增加手法的压力 其二 是手法操作时 伸直肘关节增加手法的压力 大鱼际揉 动作要领 术者沉肩 垂肘 腕关节放松 呈微屈或水平状 大拇指内收 四指自然伸直 用大鱼际附着于治疗部位 稍用力下压 以

4、肘关节为支点 前臂作主动摆动 带动腕部 使大鱼际在治疗部位上作轻柔和缓的环旋转动 并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一起运动 动作要求 1 操作时腕关节放松 动作要灵活2 前臂作主动摆动 腕关节不可作主动摆动 3 频率每分钟120 160次 4 整个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 临床应用 本手法着力面积大 且柔软舒适 刺激更为柔和 老幼皆宜 临床上常用于面部 胸腹部 胁肋部 四肢关节等部位 头面部应用 具有疏通经络 安神醒脑 清热止痛的功效 可治疗牙痛 头痛 痄腮 下颌关节紊乱 面神经瘫痪等 胸及胁肋部应用 具有宽胸理气 行气活血之功效 可治疗咳嗽 胸闷 气喘 胸胁屏伤或扭挫伤 脘腹部应用 具有健脾和胃 促运化 助消

5、化等功效 可治疗脘腹胀满 腹痛 泄泻 便秘等消化功能失常的病症 四肢关节处应用 具有消肿止痛的功效 可治疗四肢关节软组织急性扭挫伤 局部肿胀疼痛 运动障碍 掌揉法 动作要领 术者用手掌掌根附着于治疗部位或穴位 稍用力下压 腕关节略背伸 腕部放松 以肘关节为支点 前臂作主动摆动 带动腕以及手掌连同前臂作小幅度的回旋运动 并带动该处的肌肤一起揉动 动作要求 1 操作时腕关节要放松 压力轻柔 动作灵活 附着部要吸定 不能在体表摩擦 也不能向下按压 2 动作均匀 持续 协调而有节律 3 频率每分钟120 160次 临床应用 掌揉法着力面积大 刺激柔和舒适 适用于面积大又较为平坦的部位 掌揉腹部 可温中

6、散寒 治疗脘腹部疼痛 掌揉膝部 治疗膝关节酸痛 屈伸不利等症 掌揉腰部及四肢肌肉 有较好的放松肌肉 松解痉挛的功效 常用于腰背部及四肢肌肉酸痛和强刺激手法作用后引起的反应 能起到缓解作用 还可治疗肾虚腰痛 腰三横突综合征 指揉法 分拇指揉 中指揉 双指揉 三指揉 擦法 动作要领 腕关节伸直 前臂与手掌近似相平 用手掌的大鱼际 小鱼际或全掌 贴附于体表治疗部位 稍用力下按 以肩关节为支点 上臂主动摆动 带动前臂及手掌在体表作均匀的上下或左右往返摩擦移动 使治疗部位产生一定的热量 动作要求 1 操作时着力部位要紧贴皮肤 动作要稳 必须直线往返 不可歪斜 2 来回往返的距离要拉长 动作要连续 3 压

7、力要均匀适中 一般以摩擦不使皮肤折叠为宜 若压力太大 表皮过热 即容易擦破皮肤 又使热量不能深透 4 频率一般为每分钟100次 5 操作时必须在施术部位涂少量润滑剂 麻油 冬青膏 或介质 既可保护皮肤 防止破皮 又可使擦的热量深透 提高手法的效应 6 擦法操作必须暴露治疗部位 7 擦法使用后 皮肤已经潮红 因此不能再在该处使用其它手法 否则易破皮 但擦后可配合热敷 以提高疗效 临床应用擦法是一种柔和温热的刺激 临床上应用相当广泛 适用于全身各部 上胸部上背部应用 具有宽胸理气 止咳平喘之效 可治疗咳嗽 胸闷 气喘 上腹部应用 用掌横擦或直擦均可 具有健脾和胃之功 可治疗慢性胃炎 胃及十二指肠溃

8、疡 胃下垂 消化不良等 两侧胁肋部应用 用小鱼际或掌擦 具有疏肝理气 消食导滞之功 可治疗因肝气郁结而致的腹胀 胸闷 头晕 食滞等 背部督脉应用 用大鱼际或掌直擦 具有温阳益气之功 可治疗气虚倦怠乏力 中气下陷 脱肛 子宫脱垂 遗尿等 背部两侧膀胱经应用 用小鱼际或掌直擦 具有祛风散寒之功 可治疗风寒感冒 发热无汗 鼻塞等 腰部应用 横擦腰部 具有温补肾阳 温宫调经之功 可治疗肾阳不足之畏寒肢冷 腰膝酸软 男子阳痿 遗精 不育症 女子宫冷不孕 月经不调 带下等症 运动系应用 具有温经散寒 行气活血 消瘀止痛之功 可治疗四肢伤筋 软组织肿痛 关节活动不利等 自我保健应用 晨起擦面 有和气血 升阳

9、益气之功 可防治感冒 鼻炎 头痛 失眠等 常擦涌泉 可保健强身 按法 指按法 拇指按法中指按法三指按法掌按法 单掌按法双掌按法 动作要领1 指按法 用拇指端或指腹按压体表 2 掌按法 用单掌或双掌重叠按压体表 动作要求 1 操作时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 不可移动 2 操作时点压的方向要垂直向下按压 3 用力要由轻而重 平稳持续 力量逐渐增加 不可用暴力 4 按而留之 不宜突然松手 临床应用按法在临床上常与揉法结合 组成 按揉 手法 按法具有放松肌肉 开通闭塞 活血止痛的作用 常用于治疗各种急 慢性痛症 如头痛 牙痛 胃脘痛 腹痛 胆绞痛 心绞痛 胸胁痛 痛经 落枕 项背部疼痛 膝关节酸痛 外科麻醉

10、 按揉支沟 呃逆 哮喘 鼻炎 近视 尿潴留等病症 拿法 动作要领用大拇指和食 中两指 或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作相对用力 在一定的部位和穴位上进行节律性地提捏 二指拿法三指拿法四指拿法五指拿法 动作要求1 操作时 用劲要由轻而重 不可突然用力 动作要缓和而有连贯性 2 操作时腕关节放松 动作灵活而柔和 3 着力面为罗纹面 不可用指甲内掐 4 操作时捏揉动作要连贯而有节奏 临床应用因本法刺激较强 临床上常配合揉搓等手法 以缓和刺激 本法运用相当广泛 常用于头部 颈项部 肩背部和四肢 具有祛风散寒 开窍止痛 舒筋通络等作用 拿风池拿五经拿肩井拿四肢 拍法 动作要领手指自然并拢 掌指关节微屈 腕关节放松

11、 用前臂力量或腕力 使整个虚掌平稳而有节奏地拍打患部 临床应用本法接触面积大 适用于肩背 腰臀及下肢部 具有舒筋通络 行气活血 消除疲劳 解痉止痛的作用 常用于治疗风湿酸痛 局部感觉迟钝或肌肉痉挛 急性扭伤 慢性劳损等症 拍打背部 有助于痰液的排出 拍打前额 术者用手蘸冷水拍打 可治疗鼻出血 击法 动作要领 1 拳击法 手握空拳 腕伸直 用拳背平击体表 拳背击法拳心击法拳眼击法 2 掌击法 手指自然松开 腕伸直 用掌根部叩击体表 掌心击法掌根击法侧掌击法 又称小鱼际击 手指自然伸直 腕略背屈 用单手或双手小鱼际部击打体表 合掌击法 3 指击法指尖击法 用指端轻轻打击体表 如雨点下落 啄法二指击

12、法 临床应用本法具有舒筋通络 调和气血的作用 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 局部感觉迟钝 肌肉痉挛 头痛等 拳击法常用于腰背部 掌击法常用于头顶 腰臀及四肢部 侧击法常用于腰背及四肢部 指尖击法常用于头面 胸腹部 整复运动手法 介绍 1扳法颈部扳法胸椎扳法腰椎扳法2背法 小儿食积的推拿治疗 一 小儿推拿的作用 疏通经络 活利关节 畅通气血 祛邪扶正 调整脏腑 小儿推拿的一般知识 小儿推拿适用对象一般为6个月 9岁的小孩 尤其适用于半岁 5岁的婴幼儿 9岁以上的孩子也可使用此法 但机体按摩的感知力会下降 所以疗程相对要长些 二 小儿推拿的适应人群 三 适应证与禁忌证 1 适应小儿泄泻 便秘 脱肛 呕吐 腹

13、痛 感冒 咳嗽 遗尿 惊风 疳积等以及防病保健 2 禁忌溃疡性皮炎 脓肿 骨伤疾患 传染病 先天性心脏病等 小儿推拿的一般知识 四 推拿前后的准备 小儿推拿的一般知识 1 环境2 医者3 患儿姿势4 手法轻而柔和5 每日一次为佳6 避风寒7 推拿后30分钟内不宜沾水 注意保暖并注意饮食起居 五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 治疗室内环境安静 光线充足 空气流通 温度适宜 医者态度和蔼 耐心仔细 认真操作 双手洁净 温暖 干湿适中 指甲修剪圆滑 长短适宜 以不触痛患儿皮肤为宜 治疗时间 应根据患儿年龄 体质 病情及手法特性而定 治疗时间掌握在10分钟为宜 一般不超过20分钟 通常每日治疗一次 急性病可一日两

14、次 慢性病隔日一次 治疗时应选择相应的介质 如蛋清 麻油 滑石粉 松花粉和肥皂等 捏脊治疗 操作 以双手拇指与食指并拢 从尾椎骨沿脊柱两侧向上捏 成人高血压患者从颈部向下捏至尾椎骨 连皮带肉用力捏起即放下 一起捏至颈部发际处为止 以脊柱两侧皮肤微有潮红为有效 有强身健体 增强抵抗力的作用 腰椎间盘突出 概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造成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推拿治疗 1 解除腰臀部肌肉痉挛 患者俯卧 在患侧腰臀及下肢用轻柔的滚 按等手法进行治疗 促使患部气血循行加快 从而加速突出髓核中水分的吸收 减轻其对神经根的压迫 同时使紧张痉挛的肌肉放松 为下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2

15、 增加椎间盘外压力 患者俯卧 用双手有节奏地按压腰部 使腰部振动 然后在固定患部情况下 用双下肢后伸扳法 使腰部过伸 本法可促使突出物回纳或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 调整后关节 松解粘连 用腰部斜扳或旋转复位手法 以调整后关节紊乱 相对扩大神经根管和椎间孔 由于斜扳和旋转复位时 腰椎及其椎间盘产生旋转扭力 从而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 反复多次进行 可逐渐松解突出物与神经根的粘连 再在仰卧位用强制直腿抬高以牵拉坐骨神经和腘绳肌 对松解粘连可起一定作用 促使受损伤的神经根恢复功能 沿受损神经根及其分布区域以衮 按 点 揉 拿等法 促进气血循行 从而使萎缩的肌肉及麻痹的神经逐渐恢复正常功能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