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莓茶种植技术规程、产地加工技术规程》编制说明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32221973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家界莓茶种植技术规程、产地加工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张家界莓茶种植技术规程、产地加工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张家界莓茶种植技术规程、产地加工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张家界莓茶种植技术规程、产地加工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张家界莓茶种植技术规程、产地加工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张家界莓茶种植技术规程、产地加工技术规程》编制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家界莓茶种植技术规程、产地加工技术规程》编制说明(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地方标准张家界莓茶种植技术规程张家界莓茶产地加工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为促进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张家界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开展张家界莓茶种植技术规程张家界莓茶产地加工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编制工作。本标准由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由湖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由张家界市农业农村局专门成立标准项目专门工作组,按照既定工作计划开展标准的起草编制工作。一、起草目的和意义莓茶的基源植物为葡萄科蛇葡萄属类茶植物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a),是湖南中药材标准(2009版)收录的特色民族药和国家卫生计生委批准的新食品原料,

2、具有药食两用的利用价值,可加工开发多系列大健康衍生产品。以其鲜叶加工制作的张家界莓茶,是当地土家族世代相传的养生保健代用茶。目前张家界市莓茶人工种植面积已达十万余亩,成为当地新兴的经济作物与“一县一品”的特色产业,是国内养生茶市场重要的商品生产和供给基地。近20年来,随着科学研究和时代发展,张家界莓茶的市场需求、种植技术、加工方法、产品更新、应用范围、市场准入等已发生很大变化,亟待在原料生产和产地加工环节通过标准引领规范,从源头上把控好农业产业化中的食品质量与安全生命线。同时,张家界市作为湖南旅游龙头,旅游市场持续成长,旅游购物需求旺盛,张家界莓茶已成为当地旅游购物的主打产品,需要地方标准支撑

3、,创建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因此,构建张家界莓茶地方标准体系,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对于促进现代农业特色产业聚集区建设,提升产品质量与经济效益,打造张家界莓茶区域公共品牌,扩大张家界的品牌传播张力,助力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编制原则和依据(一)编制原则1.合规性原则。以食品安全国家强制性标准为红线,以收集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性文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专业领域论文著作等文本为主要参考依据,同时在充分调查研究产区生产现状的基础上进行编写。2.适用性原则。标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调研、总结本地区莓茶生产实践经验入手,确定张家界莓茶的产品定位、食品安全关键环节与

4、质量控制点。对张家界莓茶种植、产地加工地方标准的适用范围、引用文件、术语与定义、技术要素等作了明确表述与规定。标准的构建遵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研究方法,确保标准易于推广实施。3.规范性原则。标准严格按照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 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及最新版本GB/T 1.1-2020 的要求,以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新修订颁布实施的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进行编制,确保程序合法、指标合理、质量提升。4.先进性原则。本标准为推荐性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和引领张家界莓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标准制定立足有利于科学合理利用资源,有利于大面积生产增收增效,有利于技术成果推

5、广转化,有利于行业技术进步。(二)编制依据标准制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6号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农业农村部行业标准NY/T 2140-2015 绿色食品 代用茶等有关技术规范为编制依据。三、编制过程(一)项目研究与申报立项2019年1月,标准编写主要成员单位湖南乾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起研究制定张家界莓茶地方标准,邀请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系肖文军教授技术团队共同开展项目前期研究工作。课题组共收集相关技术参考资料60余份,到产区走访调查莓茶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34家,收集、检测莓茶生产企业产品

6、样品与生产验证试验样品547个。针对生产实践中存在影响产品质量、产量的技术问题,重点进行了产地生态环境、品种纯度鉴别、扦插苗木质量、扦插季节密度、修剪整形方法、莓茶采摘标准、产地加工方式、产品干燥方法等生产性试验验证,获得第一手研究资料与验证结论。2019年7月,张家界市及永定区农业农村工作局复函,同意由湖南乾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向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制定张家界莓茶地方标准立项申请并开展前期工作。2019年11月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申报2020年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湖南乾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交制定张家界莓茶种植技术规程、张家界莓茶产地加工技术规程2个地方标准的项目申请书,经省农

7、业农村厅组织专家评审后签署意见,报送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0年3月,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湘市监标函2020第21号文件下达2020年地方标准修制定计划,同意本项目立项实施,项目承担单位为湖南乾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协作单位有湖南农业大学、张家界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张家界莓茶发展服务中心、张家界市莓茶协会。(二)成立标准编制项目工作组2020年2月18日,张家界市农业农村局组织项目承担单位、参与标准编制的协作单位,召开了项目启动会议。会上正式成立了项目组与标准起草组,研究明确了张家界莓茶种植技术规程张家界莓茶产地加工技术规程两个地方标准的编制原则、主要依据、标准定位、目标任务、研究内容

8、、技术路线、进度安排及主要起草人与工作分工,以及项目经费预算与初步安排等事宜。(三)起草标准草案 2020年2月26日,标准起草组召开工作推进会,标准起草单位及主要起草人与会沟通交流了标准前期研究情况,讨论确定了拟起草的两个地方标准的结构、适用范围、引用文件、主要技术指标控制等事宜,其后由标准起草人编制出两个地方标准的工作组讨论稿。(四)标准内审与研讨2020年3月6日,由张家界市农业农村局组织,邀请张家界市内农业科研机构、业务主管部门的有关专家,召开了标准草案的技术论证会,其后根据所提意见对标准进行了修改与完善,形成了标准起草工作组征求意见稿。(五)标准公开征求意见2020年3月20日,由张

9、家界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了面向社会的地方标准草案征求意见会。参会单位有张家界市区两级农业主管部门与市场监管标准部门等单位11家;张家界市莓茶生产企业及行业协会代表11家,莓茶产区重点乡镇代表4家,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张家界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等农业教学与科研单位3家。参会人员有特邀技术专家、科研人员、生产企业代表、行业主管单位代表、地方及部门行政单位负责人等共计38人。会议向与会人员提供了两个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文本,由标准起草人通过PPT做了两个标准编制起草的说明,参会人员分别就标准草案文本与条文发表意见与看法,会议发放征求意见表38份,征集到书面意见共计34条。2020年3月31日,标准起

10、草工作组对征集的意见进行汇总归类与逐条讨论处理意见。其中种植标准征集意见16条,确定采纳6条;产地加工标准征集意见18条,确定采纳10条。在此基础上,对标准文本进行第三轮修改,形成送省相关主管部门汇报的征求意见稿。2020年4月21-22日,标准起草工作组专程到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和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标准管理部门,汇报标准起草相关情况,就张家界莓茶种植技术规程与张家界莓茶产地加工技术规程两个地方标准草案征询意见。根据主管部门的建议和意见,起草工作组对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再次进行修改和完善,并按要求在省内进一步广泛征求意见。四、相关技术内容(一)适用范围张家界莓茶种植技术规程规定了莓茶种植的栽培品种、产

11、地环境、整地建园、母本园培育、苗木定植、田间管理及采收标准等技术要求,适用于张家界市地理范围内的莓茶标准化种植。张家界莓茶产地加工技术规程规定了莓茶产地加工的场地条件、加工原料、产品分类、加工工艺、产品质量控制以及产品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保质期等技术要求,适用于张家界市地理范围内的莓茶产地规范化加工。(二)主体内容两个标准从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等4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和规定,力求实现大面积生产标准化作业,提升张家界莓茶种植和产地加工技术水平与质量。(三)标准技术要求及指标确定原则基本原则:一是指标须在引用文件规定的限度内;二是在基于本地试验验证与样品检测数据基础上,

12、经济合理地调整限度内指标高低;三是引用文件没有、但须突出地方标准特色的,增加基于试验验证的、大面积生产能达到的合理指标。(四)标准相关条款的说明1.张家界莓茶种植技术规程标准中强制性条款引用了GB 15618-20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095-2012 空气环境质量等国家标准。推荐性条款引用了NY 525-2012绿色食品 有机肥料NY/T 391-2013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NY/T 393-2013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NY/T 394-2013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等行业标准。 术语与定义中的“显齿蛇葡萄叶”条款,主要依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批准

13、显齿蛇葡萄叶等3种新食品原料的公告(2013年 第16号)。“张家界莓茶”条款,主要参考张友胜研究员编著的张家界莓茶学术专著。2.张家界莓茶产地加工技术规程 标准中强制性条款引用了GB 14881-2013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5009.3-2016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4-2016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 7718-2011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推荐性条款引用了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国家标准,NY/T 391-2013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NY/T 2140-2015 绿色食品 代用茶NY/T 658-2015 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NY/T 1056-2006 绿色食品 仓储运输准则等行业标准;CCAA 0017-2014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茶叶、含茶制品及代用茶加工企业生产要求等团体标准。标准中加工产品分类、原料标准、理化指标中标识性成分含量等条款的控制指标,以及附录A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等,均基于标准起草单位多年的系统研究与生产验证结果而确定。五、本标准与国家相关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本标准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