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政治大二轮专题八当代国际社会48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32213541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政治大二轮专题八当代国际社会48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届高考政治大二轮专题八当代国际社会48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届高考政治大二轮专题八当代国际社会48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届高考政治大二轮专题八当代国际社会48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届高考政治大二轮专题八当代国际社会48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政治大二轮专题八当代国际社会48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政治大二轮专题八当代国际社会48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Word版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1、2018年11月23日,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发表声明,对当天发生的针对驻卡拉奇总领馆的恐怖袭击事件表示强烈谴责。事件发生后,驻巴使领馆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全力确保中方人员安全。中国对驻外使领馆具有( )A独立权 B平等权 C自卫权 D管辖权2、在南海问题上,中国坚定地维护国家主权,坚定地捍卫国家的核心利益.坚定地同损害国家主权的行为进行斗争。下列关于国家主权的认识正确的是( )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 主权对内独立对外至高主权和人权是辩证统一的,主权至上 主权是主权国家的生命和灵魂A B C D 3、网络主权,就是一国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中的自然

2、延伸和表现。对内,网络主权指的是国家独立自主地发展、监督、管理本国互联网事务;对外,网络主权指的是防止本国互联网受到外部入侵和攻击。当前,互联网的发展给世界各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带来许多新挑战,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维护国家网络主权( )A.要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兼顾他国合理关切B.要发挥我国在全球互联网治理中的主导作用C.可以将传统的国家关系变成基于网络的全新关系D.是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捍卫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4、针对多家国外航空公司网站称台湾为“国家”一事,中闽民用航空局致函44家外国航空公司,要求限期修改对台湾称呼的错误做法。随后,涉事44家外国航空公司相继进

3、行了整改。这说明( ) 一国的任何一个地区都不享有独立的主权 涉事公司自觉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国家利益至上,要坚定地维护我国国家利益 维护国家主权绝不能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A.B.C.D.5、主权国家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人权生存权A.B.C.D.6、2018年5月21日,第71届世界卫生大会未通过斯威士兰等少数国家“邀请台湾作为观察员参加世界卫生大会”的提案,台湾已连续两年未获大会邀请出席。斯威士兰等少数国家的做法( )是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表现不利于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和国家核心利益违背了主权国家应履行不干涉他国内政的义务A.B.C.D.7、20

4、18年2月4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就美国公布的核态势审议报告发表谈话,指出美国国防部发布核态势审议报告,妄加揣测中国发展意图,渲染中国核力量威胁,中方对此表示坚决反对。中方的表态是基于( ) 任何主权国家都有不干涉他国内政的义务 任何主权国家都有自主处理内政外交的权利 主权作为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具有不可分割性 自卫权是主权国家保护本国利益的根本要求 A.B.C.D.8、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这一论断体现了( )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

5、发点和落脚点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具有至高无上性和独立自主性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我国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A.B.C.D.9、 在南海问题上,中国坚定地维护国家主权,坚定地捍卫国家的核心利益,坚定地同损害国家主权行为进行斗争。下列关于国家主权认识正确的是( )主权是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主权是一个国家生命和灵魂主权和人权是辩证统一的,人权至上A.B.C.D.10、 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就应菲律宾请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对中国南海问题管辖权和可受理性问题庭审结束答记者问时强调:在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问题上,中国绝不接

6、受强加于中国的任何方案,绝不接受单方面诉诸第三方争议解决办法。中国敦促菲律宾尽快回到谈判协商解决争议的正确轨道上来。下列能作为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讲话依据的是( )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国家间利益的相悖是冲突的根源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是主权国家的义务联合国应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A.B.C.D.11、近年来周边国家对我国海洋岛礁陆续采取更改名称、进行军事演习的等方法强化实际管控,对此,我国派出海警、渔政船进行定期巡航执法。这是因为( )A.主权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B.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C.竞争和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D.领土是构成主权国家的最重要的因素12、当代国际社会最基

7、本的成员是( )A.国际组织B.跨国公司C.地区D.主权国家13、 互联网的发展加速了全球化进程。与此同时,一些不安全因素也借由互联网被叠加放大,给国家安全造成威胁。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我国政府一直支持和倡议的网络主权理念,再次成为焦点,也凝聚起更多国际共识。下列关于在网络空间维护主权的说法,正确的有( )维护网络主权,首要目的是确保国家安全网络主权是国家主权在信息网络空间的拓展尊重网络主权,保障网络安全才能建立国际新秩序主权是国家的根本属性,维护网络安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A.B.C.D.14、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绝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绝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

8、望我们会本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这一论断体现了()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具有至高无上性和独立自主性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实现发展的基础A.B.C.D.答案1.D2.D解析:此题考查主权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身正确,但没有强调主权的重要性,排除;主权对内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对外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自主性,排除;主权是主权国家的生命和灵魂,主权和人权是辩证统一的,但主权至上,正确。故选D。

9、 3.D4.A主权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具有至高无上性,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能享有主权,正确;中国民用航空局致函以家外国航空公司,要求限期修改对台湾称呼的错误做法,这是维护国家利益的体现,正确。涉事外国航空公司在中国民用航空局的要求下,才相继做出了调整,而不是自觉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与实际不符,不选;材料反映的是我国要求外国企业维护我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没有反映我国不屈服于外来压力,不符合题意。5.A解析:主权国家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人权(基本人权或自然权利)是指“人,因其为人而应享有的权利”。它主要的含义是: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合乎

10、人权的对待。人权包括生命权、选举权、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自由权等权利, 生存权是指它不仅指个人的生命在生理意义上得到延续的权利,而且指一个国家、民族及其人民在社会意义上的生存得到保障的权利;不仅包含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基本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凌辱,还包括人们赖以生存的财产不遭掠夺、人们的基本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得到保障和不断提高。因此本题选A。考点:本题考查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6.D7.A解析:美国“妄加揣测中国发展意图.渲染中国核力量威胁,是对我国内政的干涉,侵犯了我国的国家主权,应选;不符合题意要求。8.A解析: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具有对内最高性和对外不可分割性.材料说明我国坚

11、定不移地维护我国的独之和主权.正确:不符合题意。9.B解析:主权是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正确;题干要求谈对“主权”的正确认识,不是“主权国家”,不符合题意;说法错误。10.A解析:本题考查主权国家的义务、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在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问题上,中国绝不接受强加于中国的任何方案,绝不接受单方面诉诸第三方争议解决办法”“中国敦促菲律宾尽快回到谈判协商解决争议的正确轨道上来”,这表明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也表明我国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正确;不符合题意;强调的是联合国,不符合设问要求。11.B12.D13.A解析:保障网络安全有利于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项错误。阶级属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项错误。14.A解析: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维护自己的核心利益,是因为主权具有至高无上性和独立性,故符合题意;强调管辖权利,与材料中的论断不构成因果关系,排除;错误,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故本题答案为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