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政治大二轮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64文化创新的途径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32213516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政治大二轮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64文化创新的途径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届高考政治大二轮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64文化创新的途径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届高考政治大二轮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64文化创新的途径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届高考政治大二轮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64文化创新的途径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届高考政治大二轮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64文化创新的途径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政治大二轮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64文化创新的途径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政治大二轮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64文化创新的途径Word版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创新的途径1、要点燃中医药行业的生命力,需要( )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以先进技术支撑中医药的发展促进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与经济政治融合发展顺应社会生活的变化,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新性发展ABCD2、20世纪初歌剧艺术传到中国。抗战时期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师生主动拥抱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并与中国音乐元素相结合、与当时社会生活相结合,不仅创作出了白毛女等歌剧经典,也实现了歌剧艺术的民族化,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歌剧艺术形式。这表明( )借鉴外来文化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促进民族文化发展与新的艺术形式相融合是民族文化富有生机的根本动力采用现代艺术形式

2、更能凸显我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文化创新应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并重视传统文化的辩证继承A B C D 3、“没有底蕴的开放是瓦解,没有原则的包容是妥协,没有扬弃的继承是退化。”这一观点启示我们,在文化发展过程中( )推动文化创新需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实现文化融合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借鉴外来文化应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继承传统文化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A B C D 4、木版水印源于中国古代雕版印刷的“版”套印。荣宝斋木版水印技艺继承了中国传统的雕版印刷技术并将之发扬光大,其技艺极具观赏价值,闻名于海内外。这表明()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完善文化创新是否定传统文化的过程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文化需要继承传

3、统,推陈出新A B C D5、为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必须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实施中医药传承工程,不断弘扬当代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加快智能装备、智能生产线研发,推动我国中药制造技术迈向高端水平。要点燃中医药行业的生命力,需要( )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以先进技术支撑中医药的发展促进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与经济政治融合发展顺应社会生活的变化,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新性发展ABCD6、“锦鲤”,“我劝你善良”,“确认过眼神”,“官宣”,这些是2018年网络流行语。从虚拟世界到现实生活,网络热词成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真实地折射出时

4、代的社会诉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网络流行语体现了( )A文化创新是文化继承的必然要求B文化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C网络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D文化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7、动漫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代表。近年来,我国的动漫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我国的动漫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应提高文化竞争力立足实践,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进行文化创新借鉴吸收外国各种文化,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否定传统文化才是 真正的发展A. B. C. D.8、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既有过“兼收并蓄,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过“全盘抛弃,

5、彻底西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它们的共同错误在于( )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B.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D.违背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9、艺术创作需要坚实的生活积累,正如王夫之所说;“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坎。”这表明:( )A .艺术创作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B.艺术创作是人脑特有的C.艺术创作来源于实践 D.艺术创作必须是“身所历”、“目所见”1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这告诉我们,

6、在文化创新过程中( )必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必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要充分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 要正确处理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A. B. C. D. 11、我是演说家自播出以来,收视率平均排名同时段全国第三。节目通过理性的思辨、感性的陈述、语言的碰撞和一个个热血励志的人生故事,把综艺节目的风骨情怀提升到一个全新高度。这说明,文化创新要( )A.奏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B.百家争鸣、百花齐放C.满足人们多样化文化需求D.消除大众传媒的商业性12、央视播出的纪录片民族的吼声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它以8首抗战歌曲的创作历程为线索,展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唤醒了人们尘封已久的抗战记忆。

7、材料表明( )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B.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C.社会实践是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D.文化创新促进传统文化的繁荣13、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她曾说,在青蒿素发现的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的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我相信,努力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屠呦呦获诺奖得益于( )继承传统对中华传统医药典籍的整理和发掘文化交流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向国际舞台博采众长借鉴西药研究程序和模式,研究中药推陈出新借助科技推进现代丙药取代传统中药A. B. C. D.14、2018年5月45日,中国民族交响

8、乐原创歌剧莫高窟亮相北京天桥剧院。莫高窟将意大利歌剧唱法和中国民族唱法相结合,通过中国特色民族交响乐器伴奏,在中国戏曲“紧拉慢唱”演唱形式中植入丰富多彩的节奏及和声变化,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宣叙调艺术。可见,歌剧莫高窟在创作中坚持(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在多样中求同,在交流中化异古为今用,中西合璧在竞争中合作,在 借鉴中创新A. B. C. D.15、传统服装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只能说是传统文化的“皮层”,而那些浩瀚典籍,诸子百家的思想,伦理道理观念,那些血肉骨髓,才是传统文化真正的“内核”,如果一味专注于羽扇纶巾、津津乐道于峨冠博带,或者只是套上一件“汉服”,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舍本逐末的文化“复

9、兴”。上述观点( )A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继承性 B抓住了文化传承的根本C肯定了现代文化的先进性 D属于民族虚无主义的表现16、平“语”近人是新时代电视文化节目的探索与创新,其成功之处在于把握住了一个“近”字。亲近中华历史文化。每一集的经典佳句,源自千古名篇,至今还广为流传;贴近我们所处的时代。这些典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融合,精选的总书记用典,是党的领导核心与普通百姓的贴心话、连心语;切近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原声微视频”“思想解读”“经典释义”“现场访谈”“互动问答”“经典诵读”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传播把严肃的理论思想转化为亲民的大众语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结合材

10、料谈谈平“语”近人的成功之处给我们在“文化创新”方面有哪些启示。答案1.C2.D3.A4.B5.C6.B7.A解析:本题考査文化创新的途径及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我国的动漫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启示我们要立足实践,吸收借鉴外国先进文化,在内容 和形式上不断创新,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符合题意,外国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因此不能借鉴吸收外国各种文化,只能借鉴吸收外国有益的文化成果,观点错误。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错误。8.D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中的错误倾向。对传统文化全盘继

11、承或全盘抛弃的做法都没有坚持辩证否定观,违背了“取其精华,去其 糟粕”的原则,D正确。守旧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均是对待传统文化的不正确态度,与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无关,故A、B、C不选。9.C10.D11.A解析:本题考查走向文化主旋律。由题干可知,节目讲述热血励志人生故事,体现了奏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B和C;大众传媒的商业性有利有弊,不能全盘否定,D观点错误。12.C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民族的吼声以8首抗战歌曲的创作历程为线索,展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说明社会实践是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只有立足于社会实践才能进行有价值的创造,C项正确。

12、材料强调的是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而不是强调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作用、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以及促进民族文化繁荣的作用和意义,A、B、D三项排除。13.C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表明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积极吸收和借鉴西药研究程序和模式研究中药,符合题意。在青蒿素发现的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的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表明文化创新需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对中华传统医药典籍进行整理和发掘,符合题意,表述不符合题意。在吸收和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时,要始终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不能推进现代西药取代传统中药,表述错误。14.B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基

13、本途径。莫高窟将意大利歌剧唱法和中国民族唱法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宣叙调艺术,体现了坚持古为今用、中西合璧,做到了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符合题意。文化具有多样性,“化异”的说法是错误的,不选。材料没有体现文化的竞争,排除。15.D解析:我们应继承传统文化的内核和精髓。这是文化传承的根本。是怎样继承传统文化的问题。本题并未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继承性。故A.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和B.肯定了现代文化的优越性与题干不符,是错误的。民族虚无主义是崇洋媚外,否定本民族文化。本题并未否定传统文化。故C项错误。本题选D项。16.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等方面创新。“原声微视频”“思想解读”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传播,把严肃的理论思想转化为亲民的大众语言。 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精选的总书记用典,是党的领导核心与普通百姓的贴心话、连心语,切近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亲近中华历史文化,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时代精神,这些典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融合。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