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德育有效渗透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213436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德育有效渗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德育有效渗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德育有效渗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德育有效渗透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德育有效渗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德育有效渗透(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德育有效渗透伽利略有句名言:“科学唯一的目的就是解救人类生存的苦难。”科学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就是为了学生以后的发展,使他们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能在今后更好地适应环境和享受生活。小学科学课作为一门科学启蒙教育的基础学科,在教材中所蕴含的教育因素是十分丰富的。科学课程标准中确定的科学课三维目标“科学知识、科学探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非常明确的提出了要在科学课中渗透德育教育。而德育教育应如何有效地渗透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以严格的要求激励学生1、小学科学课中应着力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2、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两天就可以形成的,要经过反复的训练来实现。而良好的习惯是来源于细节的,我们科学教师要从细节入手,从点滴入手。例如:在上课前,教育他们要轻声慢步来到实验室,规规矩矩地坐好;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育他们实验前要有计划,实验时要细致,教育他们爱惜实验器材,教育他们把用过的实验器材放归原处等等;在下课后,教育他们帮老师整理并收好实验器材,并摆放好实验桌椅等待。这些细节和这些点滴,一开始都需要教师时时提醒和刻刻要求来实现,还要注意循序渐进,并要贯穿始终,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体会到上科学课不仅仅能学到科学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使他们一生都受益匪浅。2、小学

3、科学课中应着力训练学生良好科学技能。我们力争让学生养成实事求是、认真细致、严谨踏实、尊重事实和证据的科学态度,掌握正确的科学技能。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的科学技能必须通过严格的训练形成。比如学习花的结构时,让同学们先观察一朵白菜花,再要进行解剖。观察与解剖白菜花的顺序是“自外向里”的顺序,解剖白菜花时要小心翼翼,之后把花的各部分整齐排列在纸上,并将各部分的数目进行记录。然后,按照观察解剖白菜花的方法,观察解剖桃花并记录,使他们准确掌握解剖花朵的正确方法。又如学习水的净化时,过滤方法是一个重点学习内容,过滤技能包括:过滤器的安装铁架台上漏斗的固定及烧杯位置的放置;过滤纸的叠装及玻璃棒的使用;过滤时

4、倒进混浊液的量。教学中,教师要做示范,适时地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过滤技能需着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是科学研究中应用最早、最广泛、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认识物体,了解事物最基本的手段。科学研究也大多从观察入手。科学课的教学,在创设问题情境环节,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所要探究的问题,对于师生双方都是有益的。利用观察法,教师要准备充足的、有结构的观察材料,并组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条理的、认真细致的观察,观察后要进行讨论,并进行归纳概括,以此发现要探究的问题。在学习动物怎样吃食物前,在教室的窗台上放上一个养有红色苹果螺的透明花瓶,瓶内放有两棵蒜苗,让学生课余时间仔细观察苹果螺是怎样吃食

5、物的。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认真观察,课上叙述得很准确。有目的的观察作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观察,并且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在学习制作生物生存环境的模型时,让学生观察知道,苹果螺与蒜苗处于一种共生的状态,这就是一个生物生存的模型,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进一步理解本课的教学目的。二、以无私的师爱关心学生师爱非常伟大,而大爱无痕,它要像水那样一点一点滋润、浸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也许没法非常充分的体现出来,但是在兴趣活动中,在民主、和谐、融洽的气氛里,我们可以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使教育效果最优化。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尽量做到教学活动前有德育先行意识,先要设计一些问题或活

6、动,提供机会让学生体验;教学活动中重视德育活动,另外在教学语言上、教学情境中也能渗透一些观点;教学活动结束后要讨论和反思,争取在下次或以后的活动中做的更好。三、树立环保意识地球是生命的摇篮。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地球上有水和氧气,有适宜的温度,它们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迄今为止,人们在广阔无垠的宇宙中还没有发现其他星球上有生命存在。目前所知道的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人类和动植物生存的地方。地球是人类、动物、植物共同生息繁衍的家园。在学习共有的家园一课时,讨论“口香糖能随便吐吗?为什么?”和“废弃的塑料袋能随便扔吗?为什么?”时,有一个学生回答“可以”,原因是让清洁工有工作干,顿时,一语激起千层浪,同学

7、们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会,最后,这名学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观点是非常错误的,明白了爱护地球,就是爱护自己的家园,就是爱护自己。在问道“我们能为环保做些什么时?”学生们纷纷献策,如: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纸杯、用淘米水浇花、使用环保购物袋等等。另外,我们还用大的塑料瓶自己动手制作了花盆,种植绿色植物装点我们的教室。由此可见,学生们的环保意识非常好。四、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科学课程总目标明确提出要“保持和发展孩子们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形成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能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科学教材中有许多课文蕴含着这些思想教育因素,我们要善于挖掘这些潜在因素。在学习指南针、纸时,介绍我国古代

8、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在学习无限宇宙时,除了让学生了解月球、地球、太阳系等知识外,在介绍人类探索宇宙时,介绍我国古代天文成就,补充介绍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及时收集了我国人造卫星发射的成果、火箭发射领先世界等事例。如“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首次发射成功,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踏上了太空之旅,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神州”七号实施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同时开展卫星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还有现代的探月工程等等。让学生们通过学习,深深为祖国古代杰出的成就和如今的科技进步而自豪,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以及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的紧迫感。这是

9、对于学生成长过程中逐步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很有好处的。教师通过多种手段向学生渗透爱国思想,能够做到晓之有物,情有所动,具体、形象、生动。五、培养团结合作与互助的精神任何一个人都不能作为个体而独立存在,人是社会的人。一个人的存在、生活、学习和工作都必然要和我们这个社会发生各种关系。学会正确处理好这些关系,建立并维持一个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对一个人将来的生活和事业的成功与否有重大影响。而要建立起一个良好的社会和人际关系必须具备一个健全的人格,必须拥有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精神。科学课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是进行实验操作、讨论交流的精髓。让学生在充实快乐的合作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获得一种成就感。

10、它在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在科学课的合作学习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这样可以大大缩小了学生之间的距离,便于沟通。在一个小组中有组长,负责本组的一切事务,另外有细致的分工:实验员、材料员、回答员和记录员。有了分工,他们在合作的时候就对应自己的职责,不会你抢我夺,从而不会影响课堂纪律、影响实验的效率。在评比时,以小组为单位,减少对个别同学的奖惩,使学生产生集体荣辱感,增加合作意识,逐渐树立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思想,增加了团队意识。小学科学课堂与生活实际与社会活动紧密联系,要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挖掘教材中实现德育任务的内容,努力做到德育教育的润物细无声,使学生在实验、实践过程中自然而然顺理成章地接受德育教育,陶冶情操,热爱生活,用科学的眼光去发现问题,用科学的头脑去思考方法,用科学的行为去面对今天与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