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课时训练(人教实验版必修4)(整理)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2212213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1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课时训练(人教实验版必修4)(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二单元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课时训练(人教实验版必修4)(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二单元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课时训练(人教实验版必修4)(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二单元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课时训练(人教实验版必修4)(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二单元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课时训练(人教实验版必修4)(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课时训练(人教实验版必修4)(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课时训练(人教实验版必修4)(整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 第二单元第第二单元第 6 课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求索真理的历程 课时训练 人教实验版必修 课时训练 人教实验版必修 4 时间 45 分钟 分值 100 分 一 选择题 每小题 4 分 共 72 分 1 下列活动中不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A 张某对果树进行整枝修剪 B 科学家进行科学实验 C 文艺工作者到革命老区演出 D 某同学认真思考数学题 解析 实践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A B C 都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排除 D 是人类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 不是实践活动 答案 D 2 不观高崖 何以知颠坠之患 不临深渊 何以知没溺之患 不观巨海 何以知风波之患 下 面对这一说法

2、的理解 正确的是 A 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重要 B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 感性认识真实可靠 D 一切从实际出发 解析 观高崖 临深渊 观巨海 都是实践活动 三个 知 属于认识 材料说明没有这些实 践活动 就不会产生那些认识 故选 B 项 A 项错误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我们获得认识的途径 二 者都很重要 C 项错误 感性认识不一定真实可靠 D 项不符合题干含义 答案 B 3 我国古代思想家十分重视实践和认识之间的关系 汉代思想家王充在 论衡 中说过 知屋漏 者在宇下 知政失者在草野 这句话表明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对象不会 自言其明 实践就是每件事都亲力亲为 实践水平越高 人的认识能力就越强

3、 A B C D 解析 说法片面 与题意不符 答案 A 4 由于塑料袋产生的垃圾对地球的污染日益严重 各国都在积极采取对策 一方面呼吁人们 远离 塑料袋 拒用塑料袋 另一方面依靠科技进步 努力探索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解决 这反 学 海 无 涯 映了 A 实践的发展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 B 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 C 实践不断为人们提出新的课题 促使人们去解决 D 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的 解析 塑料袋的污染问题是实践中的问题 是实践给人们提出的新课题 促使人们去解决 答案 C 5 新中国成立前夕 毛泽东有这样一段论述 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

4、这样大的作用 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 这说明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真理具有客观性 D 真理具有反复性 解析 实践的需要推动着认识的发展 使认识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所以选 B 答案 B 6 多一次经历 就多一件本领 这说明 A 只要实践就能获得知识和本领 B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实践出真知 C 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D 直接经验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解析 经历 说的是实践 本领 相当于认识 材料强调的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 正确 实践 是获得知识和本领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A 错误 不能说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哪个更重要 C 错误 获得认识的途径还

5、有间接经验 D 错误 答案 B 7 鲁迅先生说 假如我们设立一个 肚子饿了怎么办 的题目 拖出古人来质问罢 倘说 肚子 饿了应该争食吃 则即使这人是秦桧 我赞成他 倘说 应该打嘴巴 那就是岳飞 也必须反对 如 果诸葛亮出来说明 道是 吃食不过是要发生温热 现在打起嘴巴来 因为摩擦 也有温热发生 所以等 于吃饭 则我们必须撕掉他假科学的面子 先前的品行如何 是不必计算的 这段论述表明 A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B 主体在认识真理的过程中不起任何作用 C 真理等于客观存在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 真理是无法判断和证明的 解析 肚子饿了就应该吃饭 不因认识的人不同而发生改变 这体现了真理的客观性 也就是

6、说真理 学 海 无 涯 面前人人平等 A 正确 答案 A 8 毛泽东说 真理只有一个 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 不依靠主观的夸张 而依靠客观的实践 这句话表明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真理具有客观性 真理是永恒的 A B C D 解析 不依靠主观的夸张 而依靠客观的实践 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 唯一标准 正确 题干强调的是真理的客观性而不是永恒性 正确 答案为 A 答案 A 9 任何思想 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 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 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 掌握 即使是最好的东西 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也是不起作用的 这主要强调了 A 实践

7、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B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 实践推动着认识的发展 D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解析 思想和客观实际相联系 为人民群众掌握 就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世界 答案 B 10 英国哲人培根说过 真理是时间的女儿 不是权威的女儿 他主张打破 偶像 铲除各种 偏见和幻想 这表明 A 真理与权威是相互排斥的 B 真理要靠科学理论来检验 C 只有服从真理 才能具有权威 D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解析 本题考查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客观的 尽管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 但真理 只有一个 不管人们的地位如何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所以 D 项正确 应选 A B C 三项观点错误 答案 D 11

8、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 德国诗人莱辛的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 认识的动力来自实践 B 认识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 学 海 无 涯 C 认识不能停滞 而应不断发展 D 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 解析 A D 两项材料未体现 B 项错误 认识的目的是指导实践 真理是具体的 有条件的 必须 达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答案 C 12 中国古代天文观测是发达的 我国最早用甲骨文记录了超新星的爆发 但我们没有进一步研究为 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爆发 墨经 对所有的几何光学现象都有记载 但没有人问 光的本质是什么 我 们往往强调 用 能管用就好了 止步于应用 没有进一步进行哲学思考 理论的思维 往往停留

9、在感 性的阶段 这启示我们 A 应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正确对待错误 B 应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C 应在实践中提高自己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D 应承认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解析 止步于应用 没有进一步进行哲学思考 理论的思维 往往停留在感性的阶段 说明没有看 到真理是有条件的 人的认识有反复性 无限性 A C D 三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 B 13 马克思主义认为 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这表明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A 物质性 B 能动性 C 客观性 D 主观性 解析 真理反映的对象是客观事物 答案 C 14 英国大主教贝克莱 从 物是感觉的集合 这一主观唯心主义命题出发 断

10、言真理存在于观念之 中 只能从主观中去寻找 这实际上是 A 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B 否认世界是可知的 C 否认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D 把真理等同于客观事物 解析 贝克莱断言真理存在于观念之中 实际上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答案 A 15 任何真理性的认识只是对它的某个领域 某个方面的正确反映 这说明 A 真理是有条件的 B 真理是相对的 C 真理是具体的 D 真理是抽象的 解析 真理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 真理就 学 海 无 涯 会变成谬误 答案 A 16 电子的发现并没有推翻物质是由原子 分子构成的理论 相对论力学和量子力学的提出也没有推 翻经典力学

11、这个事实主要说明 A 事物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 B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C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和必经阶段 D 认识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 扩展 向前推移的辩证发展过程 解析 考查了认识的无限性这一知识点 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所以选 D 项 A B C 三项与题意无关 答案 D 17 真理与谬误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因此真理 A 永远不可能变为谬误 B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谬误 C 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 D 和谬误之间不存在严格的界限 解析 D 错误 真理与谬误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 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 不符合的认识 则是谬误 在一定条件

12、下 真理就是真理 而不是谬误 二者的界限不容混淆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超出了真理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 A 错误 B 正确 C 与题意无关 答案 B 18 地球外存在着智慧生命是人类很早就提出的一个假说 可至今也没有得到证实 美国科学家在 20 世纪 70 年代发射了携带着地球人多种信息的宇宙飞船 期望有朝一日能被太阳系之外可能存在的智慧生 命收到并发回音讯 可据专家们估计 飞船要飞到距太阳系最近的恒星体系 需要八万年的时间 这说明 A 科学有时能成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B 由于实践的局限性 人类不具有彻底认识世界的能力 C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人类的认识具有有限性 D 有

13、些认识不能依靠实践检验 只能依靠逻辑推导证实 解析 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实践 而不可能是认识或者客观事物本身 AD 错误 世 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 B 错误 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人类的认识在特定条 件下是有限的 C 正确 答案 C 二 非选择题 28 分 学 海 无 涯 19 材料一 城市是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和社会生活中心 城市的兴起是人类告别蛮荒的标志 早期的城市是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农业城市 自然和谐 但城市功能简单 但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 片面 强调城市的经济功能和集聚功能 城市变成了工业城市 先发展 后污染 的模式致使城市在不断发展 和膨胀中面临着越

14、来越严峻的诸如人口膨胀 交通拥堵 环境污染 资源短缺和贫富差距等各种 城市病 的挑战 人们发现 城市远非 理想国 在人类转向生态文明的新阶段 如何更新理念 应对矛盾 彰 显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这一城市本质 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课题 材料二 2010 年 4 月 30 日 第 4l 届世界博览会在上海开幕 全球 80 个城市围绕城市多元文化的融 合 经济的繁荣 科技的创新 社区的重塑及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在城市最佳实践区同台演绎和展示自己 的城市发展理念 用低碳 绿色 和谐的共同追求 诠释着 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 这一世博历史上首个 城市主题 在跨越历史 现在 未来的巨大时空

15、坐标上审视城市发展功能 把握城市发展规律 升华城市 发展理念 促进城市科学发展 结合城市发展理念的变迁 说明人类是如何追求和发展真理的 解析 解题时 要紧扣材料中人类不同文明发展阶段城市发展理念的变迁的信息 调动如何追求和发 展真理的知识 从以实践为基础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以实践为基础进行无止境的探索等几个层次进行 对应分析 答案 追求和发展真理要以实践为基础 人类每一文明发展阶段的城市发展理念 不是凭空产生的 只能在城市发展的实践中获得 我们要善于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追求和发展真理要坚持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针对伴随工业文明而来的 城市病 上海世博会在城市最佳实践区演绎 城市 让生活更美 好 主题 审视城市发展功能 把握城市发展规律 升华城市发展理念 促进城市科学发展 表明要以深 化和发展的实践为基础和动力 个断深化 检验和发展真理性认识 追求和发展真理要以实践为基础进 行无止境的探索 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 再到生态文明 人类城市发展理念经过了一个不断克服谬误 逐步科学完善的过程 说明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 有条件的 人类真理性认识的获得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 要在实践和认识的循环往复中探索获得 同时还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