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4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时训练(人教实验版必修4)(整理)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2212151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48.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第4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时训练(人教实验版必修4)(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二单元第4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时训练(人教实验版必修4)(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二单元第4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时训练(人教实验版必修4)(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二单元第4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时训练(人教实验版必修4)(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二单元第4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时训练(人教实验版必修4)(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第4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时训练(人教实验版必修4)(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第4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时训练(人教实验版必修4)(整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 第二单元第第二单元第 4 课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探究世界的本质 课时训练 人教实验版必修 课时训练 人教实验版必修 4 时间 45 分钟 分值 100 分 一 选择题 每小题 4 分 共 72 分 1 总结以前的 4000 多年 人类的自然观是把大自然奉为神灵 从 15世纪 人类开始主宰自然界 但 是实践证明 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朋友与伙伴的关系 人们应当尊重自然规律 在合乎自然的前提下 改造利用自然 这是因为 A 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B 自然界是客观的 C 人与自然始终是和谐统一的 D 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改造着自然界的客观性 解析 材料没有体现人类社会的客观性 A 不选 人与自然应

2、该是和谐统一的关系 但并不是始终和 谐统一 故 C 不选 D 本身错误 答案 B 2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也是客观的 因为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社会地理环境是客观的 人口因素是客观存在的 社会思想 意识形态是客观的 生产方式具有客观性 生产力要素是客观的 而生产关系则是主观的 A B C D 解析 社会意识形态是主观的东西 而生产关系则是客观的 故 不选 答案 C 3 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 这一客观实在性是 A 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B 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 C 所有有形的物体 D 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 解析 即万事万物唯一的共同的特点 答案 D 4 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共同性表现在

3、 A 存在与发展的基础相同 B 运动的规律相同 学 海 无 涯 C 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D 构成因素相同 解析 此题重在考查对物质概念的理解 A B D 的叙述均是错误的 答案 C 5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 A 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B 世界的物质性 C 自然界的物质性 D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答案 B 6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世界是物质的 对这个 物质 的理解 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 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B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C 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 D 除了人脑以外的客观存在 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概念 A C D 三项都是对 物质 的错误理解 世界上不仅存在

4、物质 同时 也存在意识现象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概括的是各物质形态的共性 不是指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 人脑 本身也是物质的具体形态之一 答案 B 7 有人断言 更大的神只要一想就能把人创造出来 这种观点 认为生物的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属于神创论的观点 是极其荒谬的 否认了人类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否认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属于唯心主义 A B C D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人类社会产生的过程的理解 的观点不符合题意 它主要说明自然界具 有物质性 符合题干要求 答案 B 8 亚里士多德认为 世界没有虚空 世界充满着相互差别的存在物 运动就发生在这些存在物的相 互关系之

5、中 这说明 A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C 运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D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学 海 无 涯 解析 运动存在于客观存在物中 说明运动不能离开物质而存在 注意不要误选 B B 不是最佳选项 答案 D 9 苏东坡 赤壁赋 中写到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下列说法中与苏东坡观点相近的是 A 静者静动 非不动也 静即含动 动不舍静 B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C 日方中方睨 物方生方死 D 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 解析 此题只要真正读懂引文中的话意 不难选出正确答案来 B C 看到运动 否认

6、相对的静止 D 否认运动的物质性或客观性 答案 A 10 坛经 记载 时风吹幡动 一僧曰风动 一僧曰幡动 议论不一 慧能进曰 不是风动 不 是幡动 仁者心动 慧能的这一观点 A 离开了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B 离开了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C 离开了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观点 D 离开物质谈运动的精神万能论观点 解析 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否认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不承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是唯心主义的 答案 B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确认运动绝对性的同时 也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的统一 据此回答 11 12 题 11 任何一个有机体 在每一瞬间是它本身又不是

7、它本身 始终处于不间断的变化之中 这句话 是说 事物的变化是捉摸不定的 事物的运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对立统一是各种运动形式的普遍联系 A B C D 解析 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 既承认了相对静止 又承认了绝对运动 既静又动的对立统一 是各种运动形式的普遍现象 符合题意 认识有误 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 认识有误 客 学 海 无 涯 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答案 D 12 正确表述运动 静止 条件之间关系的是 A 在一定条件下 任何事物都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即特殊的运动状态 B 对某一事物来说 运动并不一定是无条件的 C 对某一事物来说 静止并不一定是有条件的

8、D 在一定条件下 任何事物都处于运动状态 解析 B 项错误 运动是绝对的 无条件的 C 项错误 静止是相对的 有条件的 D 项错误 运动 是绝对的 不需要条件 答案 A 13 人们按照元素有规则的变化进行推论 发现了一些 空位 上的元素 这表明 A 有的规律也是可以创造的 B 有些规律也是可以改变的 C 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D 自然规律是主观对客观的映象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 规律的客现性 人可以认识与利用规律 的理解 选择该题的关键是正确分 析题干提供的信息中所体现出的哲学道理 A B D 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 应排除 只有 C 项符合题意 应选 答案 C 14 规律具有客观性是指 A 规

9、律不能被创造 也不能被消灭 B 规律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外 人们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 自然界 人类社会 思维的运动变化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D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 解析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 故 D 不选 答案 A 15 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 这说明 A 规律只存在于人们的思维之中 B 世界的本质是具有规律性 C 规律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 D 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解析 A B 选项明显错误 C 项的说法夸张了规律的普遍性 不选 答案 D 学 海 无 涯 16 下列选项中属于规律的一组是 月亮绕地球转 新陈代谢 大雁冬天南飞春天北来

10、生物体的自然选择 适者生存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 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苹果落地 市场商品的价格时涨时落 水往低处流 A B C D 解析 本题抓住规律的定义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 本质的 必然的 稳定的联系 即可顺利作出 正确选择 都是现象上的稳定 而非本质的必然 在现象上也不稳定 答案 D 17 清朝诗人翁格在 暮春 中写道 莫怨春归早 花余几点红 留将根蒂在 岁岁有东风 诗 句蕴涵的哲理是 世界是运动的 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自然界的变化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 在客观规律面前 人是无能为力的 A B C D 解析 暮春 一诗 揭

11、示了自然界有着客观规律 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 都符合题意 错误 规律是客观的 但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运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故 排除 A 项是正确答案 答案 A 18 日本观叶石楠 美国红栌 鸡腿菇 一个个农业新名词日益走进百姓生活 如皋市近年来引进 农业新品种约 50 个 农艺师结合如皋农业生产的实际 使洋菜 本土化 打破了 橘生淮南则为橘 橘生淮北则为枳 的观念 农艺师的做法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B 人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 C 人不能改变规律 但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 学 海 无 涯 D 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观的 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

12、的 解析 自然界的规律是客观的 A 错误 B 的观点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 排除 规律是客观的 思维 活动的规律也是客观的 D 错误 故选 C 答案 C 二 非选择题 28 分 19 我国是海岸侵蚀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 70 左右的沙质海岸线以及几乎所有开阔的淤泥 质海岸线存在海岸侵蚀现象 人类活动是导致现代海岸侵蚀灾害的主要因素 沿岸采砂 海岸工程建设 沿岸开采地下水和采伐红树林等 是人类活动直接导致的海岸侵蚀的常见原因 运用有关规律的知识 谈谈你对材料中现象的认识 答案 1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 具有不可抗拒性 人们的 行为一旦违背了客观规律 必将受到规律的惩罚 只有按规律办事 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取得成功 材料 中人类的活动是违背规律的行为 正是因为这些活动 才导致了我国海岸线的严重侵蚀 2 这启示我们 人类活动必须承认规律的客观性 按客观规律办事 不能贪图一时的眼前利益 损害长远 的整体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