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4届新人教课标Ⅰ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资料word版:第七章 排查落实练十一(2020年整理)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2211892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98.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步步高2014届新人教课标Ⅰ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资料word版:第七章 排查落实练十一(2020年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步步高2014届新人教课标Ⅰ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资料word版:第七章 排查落实练十一(2020年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步步高2014届新人教课标Ⅰ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资料word版:第七章 排查落实练十一(2020年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步步高2014届新人教课标Ⅰ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资料word版:第七章 排查落实练十一(2020年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步步高2014届新人教课标Ⅰ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资料word版:第七章 排查落实练十一(2020年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步步高2014届新人教课标Ⅰ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资料word版:第七章 排查落实练十一(2020年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步步高2014届新人教课标Ⅰ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资料word版:第七章 排查落实练十一(2020年整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 排查落实练十一排查落实练十一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 一 正误判断 一 化学反应速率部分 1 活化分子的碰撞都是有效碰撞 2 温度越高 活化分子百分数越高 浓度越大 3 压强越大 活化分子浓度越大 4 压强越大 活化分子百分数越大 5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在因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6 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是固定的 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用量 反应速率保持不变 7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 反应就不再进行 8 增大反应物浓度 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9 在定温条件下 增大压强 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来 源 Zxxk Com 10 在一定条件下 增加反应物的量 化学反应速率一定

2、加快 11 其他条件不变 温度越高 反应速率越快 12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 升高温度 正反应速率增大 逆反应速 率减小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3 加入催化剂加快了反应速率 改变了反应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14 一定条件下 对某一反应活化分子在反应物分子中所占百分数是一定的 15 同一反应 在相同时间间隔内 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 其数值和意义都不一 定相同 16 5 mol L 1 s 1 的反应速率一定比 1 mol L 1 s 1的反应速率大 17 一个放热反应 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反应速率成正比 18 正反应速率越大 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 19 对于某可逆反应 反应进行的净速

3、率是正 逆反应速率之差 二 化学平衡部分 1 正反应速率增大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 在恒容条件下 有两个平衡体系 A g 2B g 2A g B g 都增加 A 的量 A B 转化率都变小 3 在一定条件下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正反应速率变大 4 在 FeCl3 3KSCNFe SCN 3 3KCl 平衡体系中 加入 KCl 固体 颜色变浅 5 由温度或压强改变引起的平衡正向移动 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6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反应物的转化率都增大 学 海 无 涯 7 对于 N2 g 3H2 g 2NH3 g H0 二 简答题 1 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 没有 原因是催

4、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 的速率和途径 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始态和终态的能量 而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 态和终态有关 与途径无关 因此催化剂对反应热没有影响 2 压强改变 反应速率是否一定改变 答案 不一定 对于固体和纯液体的物质 压强对其体积的影响很小 固体和纯 学 海 无 涯 液体的浓度可看作不变 压强对无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的速率无影响 一定温度 下 对于有气体物质参与的化学反应 若保持反应容器体积不变 充入与反应无关 的气体 体系压强增大 但原有气体物质的浓度不变 化学反应速率不变 3 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是一个常数 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这 种说法是否正确 为什么 来源 学 科

5、网 答案 这种说法不正确 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是一个常数 因此改变固体或纯液体 的量不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但是对于固体而言 其颗粒的大小影响反应物接触面 积的大小 也就会影响单位时间内发生有效碰撞的次数 因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颗粒越小 接触面积越大 反应速率越快 4 对已达平衡的可逆反应 当减小生成物浓度时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正反应速 率加快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为什么 答案 不正确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充要条件是正反 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正反应速率未必增大 而一些同 学却想当然地认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充要条件是 正反应速率增大 若借助速率 时间图像 如右图所示 分 析 则会一目了然

6、在 t1时刻减小生成物浓度 逆反应速率立即减小 而此刻反应 物浓度不变 正反应速率不变 随后平衡发生移动 反应物浓度减小 生成物浓度 增大 正反应速率减小 逆反应速率增大 最终达到新平衡 显然新平衡的正反应 速率比原平衡的小 5 把除去氧化膜的镁条投入到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中 发现氢气 产生的速率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其中 t1 t2阶段速率变化 的主要原因是反应放热使反应体系温度升高 所以反应速率加快 t2 t3阶段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反应的进行 H 浓度减小 所以反应速率逐渐减慢 6 已知H2O2随着温度的升高分解速率加快 将铜粉末用 10 H2O2和3 0 mol L 1 H 2S

7、O4 混合溶液处理 测得不同温度下铜的平均溶解速率如下表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80 铜 的 平 均 溶 解 速 率 10 3mol L 1 min 1 7 34 8 01 来源 学 科网 ZXXK 9 25 7 98 来源 学 科网 ZXXK 7 24 6 73 5 76 由表中数据可知 当温度高于 40 时 铜的平均溶解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其主要原因是温度升高 H2O2的分解速率加快 导致 H2O2的浓度降低 从而使铜 的溶解速率减慢 7 在用 Zn 和稀 H2SO4反应制取 H2的实验中 当加入少量 CuSO4溶液时 生成 H2的 学 海 无 涯 速率会大大提高

8、 但当加入 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 生成 H2的速率反而会下降 请分析 H2生成速率下降的原因当加入一定量的 CuSO4后 生成的单质 Cu 会沉积在 Zn 的表面 降低了 Zn 和稀 H2SO4溶液的接触面积而使反应速率下降 8 对于反应 FeCl3 3KSCNFe SCN 3 3KCl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 当加入 KCl 固体时 平衡是否发生移动 为什么 答案 平衡不移动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Fe3 3SCN Fe SCN 3 K Cl 实 质没有参与反应 所以加入 KCl s 平衡不移动 9 25 时 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2 3H22NH3 H 92 4 kJ mol

9、1 在该温度下 取 1 mol N2和 3 mol H2放在密闭容器中 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 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总是小于 92 4 kJ 为什么 答案 该反应是可逆反应 1 mol N2和 3 mol H2不能完全化合生成 2 mol NH3 所以 反应放出的热量总是小于 92 4 kJ 10 对于反应 A g 2B g C g 当减小压强时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因此物质 B 的浓度增大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为什么 答案 不正确 一些同学一看到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就简单地得出生成物 B 的浓度必将增大的错误结论 事实上 温度不变 减小压强时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 移动 在生成物 B 的物质的量

10、增加的同时 反应混合物的总体积也增大了 并且 反应混合物体积增大的倍数要大于 B 的物质的量增大的倍数 结果是物质 B 的浓 度减小 11 在一密闭容器中 aA g bB g 达到平衡后 保持温度不变 将容器体积增加一 倍 当达到新平衡时 B 的浓度是原来的 60 则物质 A 的转化率减小 这种说 法是否正确 为什么 答案 不正确 有的同学一看到 B 的浓度变为原来的 60 时就武断地认为平衡向 逆反应方向移动 A 的转化率降低了 准确分析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看在容器容 积增大一倍的那一刻与新平衡建立后 物质 B 浓度的相对大小 而不能简单比较 原平衡与新平衡时物质 B 浓度的相对大小 本题中

11、容器容积增大一倍的那一刻 B 的浓度应为原来的 50 而新平衡建立后 B 的浓度却为原来的 60 即由于容器 容积增大一倍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故 A 的转化率增大 12 DME 二甲醚 CH3OCH3 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 工业上一步法制二甲醚是在一 定的温度 230 280 压强 2 10MPa 和催化剂作用下 以 CO 和 H2为原料 制备 总反应式可表示为 3CO g 3H2 g CH3OCH3 g CO2 g H 246 1 kJ mol 1 在生产过程中 反应器必须要进行换热 以保证反应器的温度控制在 230 280 其原因是制取二甲醚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随着反应的进行 反应 学 海 无 涯 器内的温度必然升高 而温度升高 化学平衡向左移动 同时 温度不断升高 催 化剂的活性将降低 均不利于二甲醚的合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