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波透射法检测灌注桩教学文稿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2199450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PPT 页数:119 大小:3.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波透射法检测灌注桩教学文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声波透射法检测灌注桩教学文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声波透射法检测灌注桩教学文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声波透射法检测灌注桩教学文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声波透射法检测灌注桩教学文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声波透射法检测灌注桩教学文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波透射法检测灌注桩教学文稿(1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灌注桩检测 声波透射法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试验检测室 河北锐志交通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陈耀辉 首先需要了解的三个内容 1 建筑桩基的几个术语2 建筑地基的概念3 灌注桩的施工 需要了解的内容 1 建筑桩基的几个术语 超声波法ultrasonicloggingmethod根据超声波透射或折射原理 在桩身混凝土内发射并接收超声波 通过实测超声波在混凝土介质中传播的历时 波幅和频率等参数的相对变化来判定桩身完整性的检测方法 需要了解的内容 2 建筑地基的概念 建筑地基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 无需经过处理可以直接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地基称为天然地基 反之 需通过地基处理技术处理的地基称为人工地基 广义上讲

2、人工地基可分为 1 均质地基 多层地基 通过改良或置换 改善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提高地基土的抗剪强度 增强土体的压缩模量或减少土的渗透性 2 复合地基 通过在地基中设置竖向或水平增强体 增强体与原地基形成复合地基 以提高地基土承载力 减少地基沉降 3 桩基础 在地基中设置桩 通过基桩将荷载传递到深层土体中 需要了解的内容 3 灌注桩的施工 一 设计分类 1 摩擦桩 1 承载原理 主要考虑桩周土体摩擦承载 2 影响因素 桩周土层土质 设计桩长及桩径 桩底承载力一般仅考虑10 左右 2 端承桩 1 承载原理 主要考虑桩底岩体支撑 2 影响因素 桩底岩层强度及嵌入深度 桩体自身强度 刚度 钻孔灌注

3、桩 特点 施工噪音和振动小 不需大型设备 施工进度快 适应性强 直径大 桩长 因而承载力大 水下 地下施工 质量难以保证 钻孔灌注桩 是采用不同的钻孔方法 在土中形成一定直径的井孔到设计底标高后 将预好的钢筋笼骨架吊入井孔中 然后灌注混凝土而形成的基础 钻孔 浇筑砼 安放钢筋笼 补充 灌注桩的施工 成孔工艺 1 钻孔 泥浆护壁 1 正循环 A 原理 钻孔过程中 钻杆内泵压水冲 泥浆外溢排出 B 特点 适合砂土地质 易护壁 但速度慢 沉渣不易清除 2 反循环 A 原理 钻孔过程中 钻杆内泵吸泥浆排出 B 特点 适合粘土地质 速度快 便于清理沉渣 但易塌孔 2 冲抓 冲击 开挖 特点 适合有岩层桩

4、 短桩 扩孔桩等 补充 灌注桩的施工 常见缺陷 1 水下灌注 7种 1 断桩 全断面夹泥或夹砂 2 局部截面夹泥或缩颈 3 集中性气孔 4 分散性泥团及 蜂窝 状缺陷 5 桩底沉渣或泥浆沉渣层过厚 6 桩头低强区 7 桩孔深度不够 补充 灌注桩的施工 常见缺陷 2 干孔灌注 4种 1 因地下水漏入而形成的砼层状离析 严重时成断桩 2 砼局部严重离析 3 因护筒渗漏而形成的局部夹泥或 蜂窝 状缺陷 4 桩底沉渣 声波透射法测桩交流学习资料 检测过程示意图 目录 第一章声学基础第二章仪器设备第三章准备工作第四章室内分析第五章现场操作第六章工程实例 第一章声学基础 1 1 1混凝土超声波检测技术的发

5、展 混凝土超声检测技术因其用途广泛 探测距离大 完全不破坏结构物等优点 迅速在国内外普及推广 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混凝土无破损检测方法 应用情况国外始于上世纪40年代后期 国内始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 1980年代用于桩基检测 掀起了新一轮应用高潮 1 1 2超声波测桩技术规范 建设部标准 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 JGJ T93 95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 CECS21 2000 国家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 2002 建设部标准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JGJ106 2003 交通部标准 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 JTG TF81 01 2004

6、 1 2 1超声波波形 声波是物体机械振动时迫使周围介质也发生振动并使振动向外传播而形成的一种波动 接收换能器接收到的由声源传过来的声波 是该点在声波作用下的振动过程 振动大小和方向随时间而变化的过程曲线称为波形 超声仪屏幕上的图线就是传播到接收换能器所在位置的声波的波形 1 2 2波形参数 周期T 相位相同的相邻的波之间所经历的时间 频率f 周期的倒数 Hz 振幅A 波动的幅度 表征波的强弱 以屏幕上波高度的毫米数 输出电压值或分贝 dB 表示 波长 声波波动一次所传播的距离 声时t 首波对应的时间 us 波速v单位时间波传播的距离 m s 1 2 2波形参数 1 3波的分类 纵波 P波 介

7、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 纵波的传播是依靠介质时疏时密 即时而拉伸 时而压缩 使介质的容积发生变形引起压强的变化而传播的 和介质的容变弹性有关 任何弹性介质 固体 液体 气体 在容积变化时都能产生弹性力 纵波可以在任何固体 液体 气体中传播 1 3波的分类 横波 S波 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横波的传播是使介质产生剪切变形时引起的剪切应力变化而传播 和介质切变弹性有关 由于液体 气体无一定形状 其形状发生变化时不产生切变应力 所以液体 气体不能传播横波 横波只能在固固体中传播 1 3波的分类 表面波沿固体表面传播的波 它是由纵波和横波组合而成 又称瑞利波 R波 通常的超

8、声换能器置于混凝土表面发射时 振动状况复杂 既有纵向振动又有横向振动 发射出的超声波既有纵波 也有横波和表面波 地震波属于哪种波 地震发生时 首先是从震源P波 纵波 跟S波 横波 2个地震波发生 P波在地壳的浅层以毎秒約6km的速度 S波以毎秒3 5km的速度传播 因为P波跟S波传播的速度不同 首先会感觉到 P波 的小小的晃动 然后是大的晃动 S波 开始 离震源越远这个間隔就越长 另外震源比较浅的地震 在地表传播的叫表面波 大的摇晃会跟在S波后面出现 1 4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同一种类型的波 在同一种介质中 边界条件不同 传播速度也不同 1 4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1 4声波在介质中的传

9、播速度 桩基检测时 声波透射法及低应变反射波法测得的波速为什么不同 1 5声波在介质界面的反射和折射 声波在传播过程中 由一种介质到达另一种介质 在两种介质的分界面 界面 上 声波会发生方向和能量的变化 一部分声波被反射回到原来介质中 称为反射波 另一部分声波透过界面在另一种介质中继续传播 称为折射波 反射系数与透射系数的大小取决于两种介质的声学特性 具体来说取决于介质的特性阻抗Z 特性阻抗Z表征介质的声学特性 其值为介质的密度和波速的乘积 即Z v 1 5声波在介质界面的反射和折射 R T 1 符合能量守恒定律 Z1 Z2时 R 0 T 1 即当两种介质特性阻抗相等时 声波全部透过界面 无反

10、射 两种介质特性阻抗相差悬殊时 Z1 Z2或Z1 Z2 R 1 T 0 即声波能量在界面绝大部分被反射 难于进入第二种介质 1 5声波在介质界面的反射和折射 为什么换能器和被测体之间需要耦合介质 黄油 水等 钢 混凝土一类固体介质特性阻抗较大 液体一类介质次之 空气的特性阻抗最小 因此 在空气与固体介质界面上 声波很难通过 绝大部分被反射 超声波为什么可以探测裂缝 1 6声波在传播过程的衰减 声波在介质中传播过程中 其振幅将随传播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这种现象称为衰减 声波在任何介质中传播都有衰减存在 声波衰减的大小及其变化不仅取决于所使用的超声频率及传播距离 也取决于被检测材料的内部结构及性

11、能 1 6 1固体材料中声波衰减的原因 1 吸收衰减 a声波在固体介质中传播时 由于介质的粘滞性而造成质点之间的内摩擦 从而使一部分声能转变为热能 同时 由于介质的热传导 介质的稠密和稀疏部分之间进行热交换 从而导致声能的损耗 这就是介质的吸收现象 介质的这种衰减称为吸收衰减 2 散射衰减 s介质中存在颗粒状结构而导致的声波衰减 3 扩散衰减超声波束都有一定的扩散角 波束扩散使得声波能量逐渐分散 单位面积的能量随传播距离增加而减弱 1 6 2声波衰减的表示 1 7混凝土超声检测中应用的超声波 重复间断发射发射换能器发出的超声波不是连续不断的 而是以一定重复频率 100Hz或50Hz 间断地发射

12、出一组组超声脉冲波 脉冲超声波是复频波由许多不同频率的余弦波组成 其固有的主频率就是换能器上的标称频率 频漂由于声波的衰减与频率有关 频率越高 衰减越大 脉冲超声波传播时由于衰减将引起主频率向低频侧的漂移 第二章仪器设备 2 1数字式超声仪 2 1 1数字式超声仪 数字式超声仪优点 接收信号被转化为数字量 便于对信号 包括测试结果和整个波形 的存储和重现 信号为数字量 可方便地对信号进行各种后处理 目前常进行的是对信号作频谱分析 信号已变成不同幅值 电压 的离散量 根据信号幅值的前后变化情况可以判断出接收信号到达的起点 即实现用软件进行的声时和振幅自动判读 数字式超声仪以计算机为主体 许多测试

13、规程规定的数据处理 计算均可编制成软件在仪器上运行 直接获得测试的初步结果 2 1 2对超声仪的要求 1 应包括信号放大器 数据采集及处理存储器 径向振动换能器 2 具有一发双收功能 3 声波发射应采用高压阶跃脉冲或矩形脉冲 电压最大值不应小于1000V 且分档可调 2 1 2对接收放大与数据采集的要求 1 接收放大器的频带宽度为5 200kHz 增益不应小于100dB 放大器的噪声有效值不大于2 V 波幅测量范围不小于80dB 测量误差小于1dB 2 计时显示范围应大于2000 s 精度优于0 5 s 计时误差不应大于2 3 采集器模 数转换精度不应低于8bit 采样频率不应小于10MHz

14、最大采样长度不应小于32kB 2 1 3换能器原理 换能器应用超声波检测混凝土 首先要解决超声波的产生和接收 再进行测量 采用换能器产生和接收超声波 发射换能器 采用最方便的能量 电能 将它转化为超声能量 即产生出超声波 接收换能器 当超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后 为了度量超声波的各种声学参数 将超声能量转化为最容易量测的量 电量 2 1 4压电效应 正压电效应对某些不显电性的电介质施加压力 引起介质内部正负电荷中心发生相对位移而极化 导致介质两端上出现符号相反的束缚电荷 正压电效应被用来接收超声波 反压电效应将具有压电效应的介质置于电场内 由于电场作用引起介质内部正负电荷中心发生位移 这位移在宏观

15、上表现出产生了应变 反压电效应被用来发生超声波 2 1 5压电材料 2 1 6换能器种类 2 1 7常用换能器构造 2 2 8对径向换能器的要求 1 径向水平面无指向性 2 谐振频率宜大于25kHz 3 1MPa水压下能正常工作 101 97m4 收 发换能器的导线均应标注长度 标注允许偏差不应大于10mm 5 接收换能器宜带有前置放大器 频带宽度宜为5 60kHz 6 单孔检测采用一发双收换能器 发射换能器至接收换能器的最近距离不应小于30cm 两接收换能器的间距宜为20cm 第三章准备工作 3 1 1声波透射法测桩原理 声波透射法定义 在预埋声测管之间发射并接收声波 通过实测声波在混凝土介

16、质中的传播时间 频率和波幅衰减等声学参数的变化对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测的方法 声测管的要求 1 混凝土灌注桩用钢薄壁声测管及使用要求 JT T705 2007 2 声测管型号表示方法 3 声测管技术参数 3 1 1声波透射法测桩的优点 检测细致 通过加密 斜测 CT扫描 检测可做到准确可靠 不受桩长 桩径限制 已测最大桩长110m 最大桩径3 0m 无盲区 可检测桩顶低强区和桩底沉渣厚度 不受缺陷数量限制 通过测量波速可估算桩身混凝土强度 勿需开挖 声测管露出地面 或水面 即可检测 3 2超声波法测桩规范 3 2超声波法测桩规范 抽检数量JGJ TF81 01 2004规定 重要工程的钻孔灌注桩应埋设声测管 检测桩数不少于50 3 3检测工作程序 3 4声测管的安装埋设 混凝土灌注桩用钢薄壁声测管及使用要求 JT T705 2007 3 5声测管的安装埋设 3 声测管的联结优先采用螺纹联结套筒联结 不得对焊 3 4声测管的安装埋设 4 声测管数量及布置JGJ TF81 01 2004 800mm D 1500mm 3根 D 1500mm 4根 3 4声测管的安装埋设 5 声测管安装1 管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