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管理起源于日本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199219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S管理起源于日本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5S管理起源于日本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5S管理起源于日本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5S管理起源于日本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5S管理起源于日本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S管理起源于日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S管理起源于日本(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S管理起源于日本,是指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是日本企业独特的一种管理办法。“5S”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etsu)和素养(Shit- suke)这5个词的缩写。因为这5个词日语中罗马拼音的第一个字母都是“S”,所以简称为“5S”,开展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为内容的活动,称为“5S”活动。5S管理的含义 5S是日文SEIRI(整理)、SEITON(整顿)、SEISO(清扫)、SEIKETSU(清洁)、SHITSUKE(修养)这五个单词,因为五个单词前面发音都是“S”,所以统称为“5S”。

2、它的具体类型内容和典型的意思就是倒掉垃圾和仓库长期不要的东西。 整理 就是区分必需和非必需品,现场不放置非必需品: 将混乱的状态收拾成井然有序的状态 5S管理是为了改善企业的体质 整理也是为了改善企业的体质 整顿就是能在30秒内找到要找的东西,将寻找必需品的时间减少为零: 能迅速取出 能立即使用 处于能节约的状态 清扫 将岗位保持在无垃圾、无灰尘、干净整洁的状态, 清扫的对象: 地板、天花板、墙壁、工具架、橱柜等 机器、工具、测量用具等 清洁 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并且制度化;管理公开化,透明化。 修养 对于规定了的事,大家都要认真地遵守执行。 典型例子就是要求严守标准,强调的是团队精神

3、 养成良好的5S管理的习惯企业管理定义有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第一层含义说明了管理采用的措施是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这五项基本活动。这五项活动又被称之为管理的五大基本职能。 所谓职能是指人、事物或机构应有的作用。每个管理者工作时都是在执行这些职能的一个或几个。 1)计划职能包括对将来趋势的预测,根据预测的结果建立目标,然后要制订各种方案、政策以及达到目标的具体步骤,以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国民经济五年计划、企业的长期发展计划、以及各种作业计划都是计划的典型例子。 2)组织职能一方面是指为了实施计划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结构,该种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计划能否得以实现;另一方面是指为了实现计划目标进行

4、的组织过程。比如,要根据某些原则进行分工与协作,要有适当的授权,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等等。组织对完成计划任务具有保证作用。 3)控制职能是与计划职能紧密相关的,它包括制定各种控制标准;检查工作是否按计划进行,是否符合既定的标准;若工作发生偏差要及时发出信号,然后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纠正偏差或制定新的计划,以确保实现组织目标。用发射的导弹飞行过程来解释控制职能是一个比较好的例子。导弹在瞄准飞机发射之后,由于飞机在不断运动,导弹的飞行方向与这个目标将出现偏差,这时导弹中的制导系统就会根据飞机尾部喷气口所发出的热源来调整导弹的飞行方向,直到击中目标。 4)激励职能和领导职能主要涉及的是组织活动中人的

5、问题:要研究人的需要、动机和行为;要对人进行指导、训练和激励,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要解决下级之间的各种矛盾;要保证各单位、各部门之间信息渠道畅通无阻等等。第二层含义管理定义中的第二层含义是第一层含义的目的,即利用上述措施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资源。所谓协调是指同步化与和谐化。一个组织要有成效,必须使组织中的各个部门、各个单位,直到各个人的活动同步与和谐;组织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配备也同样要同步、和谐。只有这样才能均衡地达到多元的组织目标。一个以汽车为其主要产品并且管理良好的企业,它在人力、设备、厂房和资金方面都有一个适当的比例,每个部门、每个单位,以至每个人什么时间做什么,何时完成,

6、送到什么地点,都将有严格的规定,这样才能保证用较低的成本,生产出高质量的汽车。这就如同一支配合良好的乐队,尽管大家各奏各的音调,配合起来则是一首美妙的交响曲。第三层含义管理定义中的第三层含义又是第二层含义的目的。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是为使整个组织活动更加富有成效,这也是管理活动的根本目的。 企业管理的发展阶段 企业管理的发展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 18世纪末19世纪末的传统管理阶段。 这一阶段出现了管理职能同体力劳动的分离,管理工作由资本家个人执行,其特点是一切凭个人经验办事。 20世纪2040年代的科学管理阶段。 这一阶段出现了资本家同管理人员的分离,管理人员总结管理经验,使之系统化并加以

7、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管理理论。 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现代管理阶段。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从经济的定性概念发展为定量分析,采用数理决策方法,并在各项管理中广泛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控制。企业管理学基础知识篇1、我们为什么需要管理?管理的核心工作是协调. 管理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欲望的无限性和人所拥有的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 矛盾;协调的主要手段是:生产、战争、道德、管理;2、管理的本质是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而采用的一种手段。3、不当管理者的人也需要学习管理*不学管理就不明白社会的真假美丑善恶;*人不是从事管理就是被人管理,有利于了解相互行为,增强生存能力;、*相对资源的有限性需要借助管理来实现更

8、多的欲望;4、衡量管理好坏的标准就是用相同的资源实现更大的效益. 效率与效益相比,效益是第一位的;有效的管理,即要讲求效益、也要讲求效率;5、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计划:表现为确定目标和过到目标的步骤;*组织:目标变成现实需要的人力、资源、分工合作合理配置的过程;*领导:运用职权和威信,协调人与人的关系、激励员工努力工作;*控制:保证实现目标过程中的检查和纠偏工作;6、管理学的特点1、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没有固定法则演算,没有精确定律;2、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数学等;3、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文盲也能当好管理者;4、是一门发展中的科

9、学(管理学的起源及发展,ISO的发展;熟读经书、结交高人、勤于实践、善于思考是学好管理的不二法门7、管理者区别于其他管理人员的显著特征就是拥有直接下属管理者与操作者的区别就是管理者有下属向其汇报工作;8、组织从本质上而言就是一个利益共同体1、个人之所以要加入组织就是因为自己无法独自实现自己的个人目标;9、在一个组织中,管理者充当着三方面共十种角色1、人际关系方面;形象代言人、领导者、联络员。2、信息传递方面;组织发言人、信息监督者、信息传递者。3、决策方面;企业家、资源分配者、矛盾排除者、谈判者。10、常见的管理者错位现象1、高层管理者事必躬亲。抓权、不清楚自己定位、不信任别人、职业习惯;2、

10、中层管理者上传下达。不承担责任不得罪人 3、基层管理者只贯彻落实不管结果。要么死执行要么不执行;11、组织正式授予管理者的职权一般包括支配权、强制权、奖赏权; 支配权是命令,必须服从;强制权是威胁,迫使服从;奖赏权是奖励,诱使服从;12、管理者的职权并不总是有效的1、当管理者运用权利的目的与组织的目标不一致时,权力不会太有效;2、权力受到更高一级或同级、下级的权力限制;即使是最高权力也受到法律及 政府限制;3、在组织权力范围内也会受到权力重叠交叉的限制; 4、若下属拒绝接受权力支配,权力的有效性也会丧失;13、影响管理者职权大小的因素1、职位(岗位职责)2、能力(个人素质)3、历史原因14、管

11、理者不但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更要对下属的工作负责;员工工作没干好,固然与能力和积极性有关,但选用合用的员工的调动积极性本身就是管理者的工作;管理者没有识人之明,在工作中用人之短,下属即表现为笨;所以问题出在下属身上,根子却在管理者身上;15、管理者应该具备的三种基本技能1、技术技能;(诊断技术决策计划组织评价书写技术) 2、人际技术;(表达协调激励领导公关能力)3、概念能力;(分析综合判断能力)16、在工作中培养管理人员的方法1、管理工作扩大化(职务轮换) 2、管理工作丰富化(扩大工作范围) 3、设立副职或助理; 4、管理问题研讨会或案例研讨会; 5、敏感性训练(模拟演练) 6、计算机模拟训练

12、;17、西方管理思想发展之一:经验管理经验管理思想认为:组织管理的有效性取决于管理者个人的素质;工业革命使工作和农业分开,有了工厂,没有经验可借鉴,所以管理者凭自己的能力和对管理问题的理解进行管理;成功失败皆难以解释原因,相信上帝赐福;没有代表人物;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出现混乱,这催生了科学管理思想的诞生;18、西方管理思想发展之二:科学管理思想代表人物:美国的泰勒;提出了通过对工作方法的科学研究来提高工人劳动效率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于1911年发表了科学的管理一书;他从钢铁厂的工人干至总工程师,他是从“工人为什么磨洋工”这一问题开始研究管理的;科学管理所要做的一切都是要提高劳动生产率;19、

13、西方管理思想发展之三:行为管理思想 代表人物:梅奥;根据西方电气公司的霍叠实验得出结论: 1、人的行为与人的情感有密切关系; 2、社会关系对个体的行为有重大影响; 3、群体规范控制着每一个工人的产出(即成员之间形成的各种非正式组织); 4、金钱不是决定产生的唯一因素;行为管理思想强调的重点是理解人的行为;梅奥的实验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奠定了基础;20、西方管理思想发展之四:定量管理思想代表人物无;是二战中英美部队为提高效率实行最优分配抗击德军发明的,战后这些军人到了企业就业后,相关企业迅速发展,使企业主认识到了定量管理的重要性;定量管理的核心是把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用于管理决策和提高组织

14、效率;21、西方管理思想发展之五:权变管理思想权变理论认为:组织的管理应根据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代表人物无;22、我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战争时期:一切满足革命战争的需要;全国解放后:没收资本家的工业,完全照搬苏联模式,统一计划分配;总结经验时期(1956-1965)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改革开放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23、管理最新理论:企业再造理论(流程再造) 代表人物:美国的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1994年他们合作出版了企业再造一书;企业再造理论的中心思想是:在当前的三C(即顾客、竞争和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