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五年级语文下册《一曲胡笳救孤城》教案 沪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197203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春五年级语文下册《一曲胡笳救孤城》教案 沪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0春五年级语文下册《一曲胡笳救孤城》教案 沪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0春五年级语文下册《一曲胡笳救孤城》教案 沪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0春五年级语文下册《一曲胡笳救孤城》教案 沪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春五年级语文下册《一曲胡笳救孤城》教案 沪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春五年级语文下册《一曲胡笳救孤城》教案 沪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曲胡笳救孤城教学目标:1、结合语境,理解“水泄不通、悦耳动听、哀伤凄婉、千古佳话”等词语的意思;知道“四面楚歌”的故事。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课题;在熟悉内容的基础上,试着以故事情节的发展为线索,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3、研读重点语句,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感受刘琨在困境中的心境,对他“一曲胡笳救孤城”的智慧之举产生敬佩之情。重点难点:1、以故事情节的发展为线索,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2、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说话,对刘琨“一曲胡笳救孤城”的举动产生敬佩之情。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请大家欣赏一段音乐,用心感受一下它的旋律和意境。播

2、放音乐:胡笳音乐谁能告诉我,回荡在我们耳边的乐曲声它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对,就是用这种名叫胡笳(出示:胡笳)的乐器演奏的。板书:胡笳。指着板书:它是古代匈奴人最喜爱的乐器,类似于我们用的笛子。2、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的长河,学习一篇与胡笳有关的课文,一同感受一段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故事。板书课题,齐读。指着板书:胡笳与孤城本来并没有什么关系,然而,一个“救”字却把两者紧紧相连。胡笳不是兵器,那它怎么能救孤城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快速浏览课文,用一两句话说说课题的意思。2、自由准备后指名交流。随机板书:西晋末年、匈奴、晋阳城、刘琨(刺史)3、点评。(通过加时间、人物

3、,把课题说具体了)三、研读课文,品词品句。(一)研读一座“孤城”晋阳城那么,刺史刘琨驻守的晋阳城怎么会成了一座孤城的呢?(板书:一座孤城)手指板书:孤城。课题中的孤的意思是(孤立无援)。轻声读读课文的第1、2节,划出晋阳城成为孤城原因的句子。2、交流。预设:A、 有一年,匈奴骑兵五万人马入侵,将晋阳城围得水泄不通。1)理解:水泄不通(晋阳城被层层包围,连只苍蝇都飞不出去)。板书:敌军围困2)结合“晋阳城里守军不过两千”,体会两者兵力之悬殊。(以两千去抵挡五万匈奴兵,好比是鸡蛋碰石头)。板书:兵力悬殊守城之艰难。B、 几天过去了,援军还未来到。城里的兵力在减弱,粮食在减少。1)板书:援军未到 兵

4、力减弱 粮食减少2)体会守城之艰辛。(已经防守了好几天了,士兵有所伤亡;因为被包围,粮食无法运进城,城里的粮食一天天减少)3、可见,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读好这些句子。出示:有一年,匈奴骑兵五万人马入侵,将晋阳城围得水泄不通。几天过去了,援军还未来到。城里的兵力在减弱,粮食在减少。4、能试着根据板书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说说晋阳城是怎样变成一座孤城的?自由准备后交流。点评。(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地说出了晋阳城成为一座孤城的原因。)5、晋阳城就这样成了一座孤城,作为总指挥的刘琨真是(急的团团转)!(板书:急)(二)研读一曲胡笳救孤城。1、研读一声长啸1)那么,此时此刻的他想到了什么?他又做了什么事?

5、边默读课文的第3-4节,边思考。交流。出示:这时,城里城外一片寂静,一轮明月挂在空中,月光下,远处匈奴骑兵的营地隐约可见。刘琨凝视远方,面对边塞的冷月、荒漠、山丘、孤城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当时的情景。引读:城里城外(一片寂静,一轮明月挂在空中),远处是(匈奴骑兵的营地),远方是(冷月、荒漠、山丘),面对此情此景,刘琨禁不住要像虎啸一样狂吼,像海啸一样宣泄,像北风呼啸一样呐喊,于是,他发出(一声声长啸)。(板书:一声长啸)。刘琨的心里肯定波涛汹涌,思绪万千,那么他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出示:此时此刻,刘琨想到_。指名说。(引导学生:作为儿子的刘琨作为丈夫的刘琨作为刺史的刘琨)能试着把几句连起来说说吗?

6、出示:此时此刻,刘琨想到_,想到_,想到_,禁不住发出一声声长啸。自由准备、指名交流。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这句话。指名读。(点评:凄凉、孤独、无助)小结:是呀,晋阳城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刘琨自己一时又无计可施,他的内心充满了(失望),所以在他看来,那是一轮(冷月),一片(荒漠),一座(孤城)。这样的写作方法,叫做借景抒情。此时此刻的刘琨,百感交集,积聚胸中却又无处宣泄,只有发出一声声长啸,那可是一声长啸一分忧啊!(板书:忧)让我们试着揣摩刘琨此时的心情,读好它。(配乐朗诵,全班齐读。)3)这一声声不同寻常的、凄厉的长啸在茫茫荒漠、漫漫长夜中回荡,传到了远方,传到了(匈奴的兵营),惊醒了(匈奴兵),

7、发出了(一阵骚动)。板书:骚动。骚动的意思是(受某种原因或情绪感染,心理产生不安定的波动)。让匈奴兵的情绪受到了感染,心理产生不安定的波动的正是(刘琨的一声声长啸)。他的长啸无意之中发挥了作用,产生了出乎意料的效果。这启发了刘琨(板书:启发),让他想起了“四面楚歌”的故事。(板书:四面楚歌)4)、出示:四面楚歌:公元前202年,项羽的楚军被刘邦的汉军包围在垓下。一天夜里,项羽突然听到军营外歌声四起,凄凉悲切,动人心弦。原来是刘邦命令士兵在夜深人静之时唱着项羽家乡楚地的民歌。项羽和兵将们听到了家乡的民歌,情不自禁跟着唱了起来,有的人被歌声感动的热泪盈眶,全都开始思念家乡和亲人来了,哪有心思打仗。

8、于是,军心涣散,有的士兵开始趁着夜色逃亡,跟随项羽的士兵越来越少。项羽带着为数不多的将士们拼死突围,最终因寡不敌众,兵败乌江,别姬自刎。让学生自由读。思考: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指名说。借助老师给的提示,你可能说的会更完整。出示:刘邦用_,勾起_,涣散_,使得_。于是,刘琨想,_。2、研读一曲胡笳。1)因此,刘琨忙叫人取来(匈奴人最喜爱的乐器胡笳),朝(匈奴兵营吹奏起来)。(板书:一曲胡笳)刘琨善于音律,特别擅长吹奏胡笳,所以,从他口中吹出的胡笳音乐是怎样的乐曲声呢?交流。出示:胡笳曲是那么悦耳动听,又是那么哀伤凄婉,就像是年老的慈母在呼唤久别的孩子,又像是年轻的妻子思念在外的丈夫理解:悦耳

9、动听、哀伤凄婉(指名说)此处的省略号告诉我们呼唤思念的不只是年老的慈母和年轻的妻子,还可能是(指名说)想象写话:他们分别会说些什么?选取其中的一个角色写一写(配乐)。播放胡笳音乐。出示:胡笳曲是那么悦耳动听,又是那么哀伤凄婉,就像是年老的慈母在呼唤久别的孩子:“_”;又像是年轻的妻子在思念在外的丈夫:“_”;还像_:“_”。交流点评。(抓住“呼唤”、“思念”、“期盼”等)2)这样悦耳动听却又哀伤凄婉的曲子在寂静的夜里,传得很远很远,让我们一起读读这段文字,用心去感受当时的情景。(齐读)3)他一遍遍地吹奏那深情的乐曲,他吹的太好了,就连自己(也被感动得流下热泪),那是因为(他自己带着浓烈的感情在

10、吹)(随机板书:情)那么,匈奴兵听了胡笳曲之后又会怎样呢?出示:刘琨的胡笳曲勾起了匈奴人的思乡之情,并很快感染了大部分将士。他们士气低落,有人还结伙逃回去了。匈奴首领眼看将士们已无心作战,就下令连夜撤兵,退回家乡去了。播放胡笳音乐。同学们,有几首诗说的很好,“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什么也抵挡不了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对长期在外作战的匈奴士兵更是如此。他们有白发的老母亲,有勤劳持家的妻子,也有嗷嗷待哺的儿女,“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他们远离家乡,冒着生命危险在外作战,能不能活着回去见到亲人,都说不定。“不知何处吹胡笳, 一夜征人尽望乡”。匈奴兵

11、听到了胡笳曲,勾起了(思乡情),发出了(幽幽的哭泣声),他们(士气低落),(无心作战),甚至有人(结伙逃回去了)。无奈之下,匈奴首领只好(下令连夜撤兵)。板书:退兵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刘琨一声长啸,一曲胡笳,长啸慑敌,胡笳退兵,在敌我兵力悬殊的情况下,不伤一兵一卒,不战而屈人之兵,挽救了一座孤城,挽救了全城百姓,也使得将士们不至于埋骨他乡,亲人们不至于生离死别。这个故事流传到现在,已经一千多年了,刘琨以他的勇敢和智慧流芳百世。难怪诗人陆游会说(出示):刘琨死后无奇士,独听荒鸡泪满衣。2、如果说刘邦四面楚歌唱败项羽,那么刘琨一曲胡笳吹退了匈奴。出示:课文最后一节,齐读。这真是:一曲胡笳救孤城,千古佳话传后世。(板书:千古佳话)五、拓展延伸。1、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听。2、收集并阅读历史故事中以少胜多、用计退兵的故事。如空城计等。板书:西晋末年 匈奴 34 一曲胡笳救孤城(千古佳话)晋阳城 刘琨(刺史) 敌军围困一座孤城 急 兵力悬殊 援军未到 兵力减弱 粮食减少一曲胡笳 情 退兵一个典故 启发(四面楚歌) 一声长啸 忧 骚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