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推荐对象基本情况和主要成绩贡献

上传人:fe****16 文档编号:132193909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拟推荐对象基本情况和主要成绩贡献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拟推荐对象基本情况和主要成绩贡献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拟推荐对象基本情况和主要成绩贡献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拟推荐对象基本情况和主要成绩贡献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拟推荐对象基本情况和主要成绩贡献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拟推荐对象基本情况和主要成绩贡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拟推荐对象基本情况和主要成绩贡献(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拟推荐对象基本情况和主要成绩、贡献:序号姓名工作单位及职务学科领域主要成绩、贡献1涂永强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化 学 涂永强教授以结构复杂、官能团密集的分子(如复杂天然产物、有机药物)体系中碳碳键的“选择性和高效性”构建这一极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为目标,围绕涉及碳碳键形成的重排反应及相关季碳构筑和天然产物合成等研究内容,进一步设计并研究了一系列相关的合成方法,发展了新的手性螺环二级胺催化剂,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多类具有重要生物活性天然产物的化学合成。 1、进一步创新并拓展了涉及碳碳键形成的半频哪醇重排及其串联反应,该系列研究工作的创新性在于一步完成多个化学键的连接重组、建立多个

2、立体选择性中心、实现多个官能团的转化;该类串联反应具有简捷高效、立体选择性高、实用性强等优点。 2、设计、合成、发展和丰富了基于手性螺环结构的二级胺有机催化剂,该类催化剂在一些反应中表现出了优异的催化效果,可作为现有二级胺有机催化剂的有益补充。 3、建立及实现了涉及碳碳键形成方法的天然产物合成新策略,特别是实现了抗白血病的三尖杉碱(-)-Cephalotaxine、免疫抑制剂(-)-FR901483、具有抑制孢子分生活性的二萜Conidiogenone等、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Sieboldine A及(-)-Lycojaponicumin C 生物碱等、以及具有抗HIV 活性海洋天

3、然产物Didemnaketal A螺环缩酮等复杂天然产物的高效合成,为相关药物分子新合成策略发展及实用工业合成提供了基础和科学支撑。上述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广泛关注。自2012年来,发表论著近40篇,其中 SCI 论文 36 篇 (33篇 IF 4.0)。 这些主要论著包括 Chem. Soc. Rev. 2 篇,Nature Commun. 1 篇,J. Am. Chem. Soc. 1 篇,Angew. Chem. Int. Ed. 5 篇,Chem. Sci. 1 篇。作为共同主席主办国际会议 3 次,作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大会或邀请报告 14 次,培养博士 17 名,硕士9名。获2012

4、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作为第一完成人获2015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和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拟推荐对象基本情况和主要成绩、贡献:序号姓名工作单位及职务学科领域主要成绩、贡献2肖国青中科院近物所 所长核物理及核技术应用 1、主持负责我国重离子束治疗肿瘤临床研究和最大型医疗器械医用重离子加速器装置的国产化和推广工作,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该项技术的国家。 2、主持负责“九五”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分系统研发和建设,全面负责“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强流重离子加速器(HIAF)工作。 3、负责航天和深空探测系列工作,暗物质卫星塑闪阵列探测器系统运

5、行100%正常。建立了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优质完成了塑闪阵列探测器系统建造工作,在轨运行一年系统各项指标100%正常,保障了暗物质卫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获得。 4、在离子束与物质相互作用微观机理研究方向的创新性工作。 使我国在离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研究领域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学术期刊上,并多次受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报告,包括该领域最大型国际会议第二十八届光子、电子、原子碰撞国际学术会议ICPEAC(首次在中国举办,肖国青任大会执行主席)上报道。 拟推荐对象基本情况和主要成绩、贡献:序号姓名工作单位及职务学科领域主要成绩、贡献3谢定雄甘肃

6、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医 学 在心脏病的影像、介入与手术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多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国内先进等水平,先后在“开心手术中的心肌保护”、“心脏移植”、“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 、“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治疗冠心病的集成创新研究”科研项目中分别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近5年来在冠心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方面成绩突出,建立了冠心病的诊治既可以外科手术又可以介入手术两条腿走路的优势。近5年完成冠心病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600多例,介入治疗(PCI)300多例,成功率达到99%以上。 应用杂交技术治疗冠心病由甘肃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在我省首次获得成功,得到了同行专家的高度

7、认可,认为该项手术的成功,使我省治疗冠心病的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该项技术的成功得到了主管部门兰州市卫生局的表彰与奖励。 自1999年8月2014年12月共计对6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伴有休克患者以综合方法进行了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 “难治性急性心肌梗死的综合治疗研究”科研项目 2016年通过了甘肃省科技厅的鉴定。成果的创新点:1. 急性心肌梗死(AMI)伴有休克时急症介入(PCI)+主动脉内囊反搏 (IABP)的综合治疗。2. AMI行急症PCI失败时改急症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E-OPCAB),术后IABP保驾可以降低AMI的死亡率。术中冠脉流量测定可使E-OPCABG的效果有了量

8、化的指标。3. 一站式或分站式“心脏杂交手术”治疗AMI。“杂交手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6例”一文发表于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年第2期。 主持,排名第一的科研项目“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的集成创新研究”获2016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的论文“胸部小切口冠状动脉搭桥术66例报告”发表于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年第10期。拟推荐对象基本情况和主要成绩、贡献:序号姓名工作单位及职务学科领域主要成绩、贡献4范多旺兰州交通大学国家绿色镀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 兰州大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我国绿色镀膜技术领域和铁路车站全电

9、子化信号技术领域的开拓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甘肃省科技功臣。39年工作在科研教学第一线,以科技强国为己任,坚持自主创造核心技术,引领行业技术进步;坚持研学产用无缝连接的创新机制,坚持以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为目标;实现了绿色镀膜和全电子化铁路车站信号两项技术革命,正在实践验证大规模太阳能连续供能的未来能源解决方案,将实现能源生产过程的又一次革命。领导创建了国家绿色镀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部验收成绩为优秀)、聚光太阳能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和光电技术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和省部级创新平台;培养和带出了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兰州交通大学绿色镀膜与智能控制研究

10、团队和优秀的教育部创新团队。近五年主持完成了一批包括国家863计划、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国家战新产业能源专项等重大科技与产业化创新项目。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甘肃省发明专利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获得授权专利45件。在国内外首先提出并实践了“绿色镀膜”、“控制、监督、监测一体化”和“全电子化”等新技术理念,实现了产业化,引领了表面工程、新材料、聚光太阳能、轨道交通自动化等领域若干方向的技术进步。拟推荐对象基本情况和主要成绩、贡献:序号姓名工作单位及职务学科领域主要成绩、贡献5冯 起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主任干旱区生

11、态与水文 长期从事内陆河流域生态恢复理论与技术研究。近5年内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排1)、省部级科技奖6项(3项排1)。获授权专利20余项,发表论文140篇(SCI 70篇)。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咨询专家、十三五国家生态专项建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1、阐明了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系统与水文系统的相互作用机制,提出了内陆河流域生态恢复的新技术理论。建立干旱内陆河流域荒漠绿洲生态系统蒸散发尺度转换理论,提出了内陆河流域生态保护评估指标体系与预警模型。提出的内陆河流域生态保护的三条红线,被中国科协采纳上报中

12、央;形成了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研究的理论框架。 2、突破高寒山区植被保育、洪水资源化利用、绿洲节水及风沙防治关键技术,形成内陆河山地-平原-荒漠系统生态恢复的技术体系。首次建立了水源涵养增贮潜力的评价体系;提出了乔木型、乔灌混交型、灌木型水源涵养林结构优化模式,使植被盖度提高了25%;创建了高寒山区水源涵养植被保育技术,破解了高寒山区水源涵养林工程建设的“瓶颈”。成果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5年,排1);发明了基于生态恢复的浅山区洪水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创建了以“水害”治“沙害”的生态治理新模式,成果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6年,排5);提出了人工绿洲节水灌溉技术与“三带一网” 的节

13、水型植被防护体系。使绿洲边缘风速平均降低50%以上,林网耗水减少20%。商务部将该技术面向116个发展中国家开展培训;构建了天然绿洲及外围植被生态恢复与风沙防护技术体系。为降水100mm以下无灌溉条件下绿洲外围风沙防治提供了成功范式。被列为“沙漠化研究与治理国际培训班”课程。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4年,排1)。 3、解决了生态恢复技术模式向生态治理应用的转化,实现规模化生态治理工程的应用。研发的高寒山区水源涵养植被保育技术,、浅山区洪水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并提出了“六带一体”防沙体系、形成了干旱内陆河流域生态恢复的水调控关键技术,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应用推广达540万公顷以上,

14、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4年,排1),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2015年,排1)。序号姓名工作单位及职务学科领域主要成绩、贡献6莫尊理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无机化学 三十余年从事教学、科普事业发展。发起成立了甘肃省科学技术普及学会、开设创新创业讲坛、助推青少年奥林匹克和科技创新事业。先后获得“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甘肃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甘肃省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多年来在科普工作中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付出。本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科普大众、服务社会的理念,全面投身于推动甘肃省科学素质普及

15、工作,发展文化信息交流传播,组织和承担科技创新、科普推动、企业发展、技术成果推动、科普示范基地评估、创新创业行动等数十场次,征集科技成果200余项,撰写调研与建议报告10余篇,参加活动的专家、企业家及各界知名人士500多人次,带动参与各类活动的学生、教师、市民、农民及企业员工上万人。编撰生活中的化学、实用化工产品开发及制造工艺、农村致富加工技术100例等,其中农村致富加工技术100例一书荣获甘肃省优秀图书奖,并入选国家惠农书屋配送书籍。组织编写了高新技术科普丛书,全书共18个分册,320多万字。多年来坚持举办化学夏令营、化学奥林匹克研讨会,总参加人数近16000人,举办中学教师奥林匹克讲座、邀请专家做报告、参观国家重点实验室、组织师生开展科学素质拓展训练,参加总人数3万余人。 响应国家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开设了全国首创的“创新创业讲坛”,突破了传统课堂的局限性,由高校资深学者、著名企业家和政府管理者共同参与,开辟了团队式讲授,全景式模拟,互动式参与,体验式考评的新教学模式。从开课至今,已经连续进行50余期,100多位企业家登上讲台和学生分享创新创业的点点滴滴,累计听众超过4000余人次。先后获得“挑战杯”大学生课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