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线武胜至合川高速公路特大桥梁复核报告(座大跨度连续刚构桥).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2193540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70 大小:4.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道线武胜至合川高速公路特大桥梁复核报告(座大跨度连续刚构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国道线武胜至合川高速公路特大桥梁复核报告(座大跨度连续刚构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国道线武胜至合川高速公路特大桥梁复核报告(座大跨度连续刚构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国道线武胜至合川高速公路特大桥梁复核报告(座大跨度连续刚构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国道线武胜至合川高速公路特大桥梁复核报告(座大跨度连续刚构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道线武胜至合川高速公路特大桥梁复核报告(座大跨度连续刚构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道线武胜至合川高速公路特大桥梁复核报告(座大跨度连续刚构桥).doc(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道212线武胜(川渝界)至合川高速公路特大桥梁复核报告 73(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第一章 复核主要结论受XXX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的委托,对国道212线武胜(川渝界)至合川高速公路上的嘉陵江特大桥、涪江三桥特大桥、小安溪特大桥的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进行复核工作,复核工作主要依据交通部和国家现行的规范、规程和标准,重点对结构的安全度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及结构构造是否合理提出意见和建议。桥梁整体纵向分析及桥面板横框架分析均采用桥梁静力线形综合程序“QJX”。设计中有许多构思和结构的处理都是合理的,桥梁的结构安全基本是有保障的,在此不一一阐述;下面分别给出各桥的复核结论和建议。一

2、、白果渡嘉陵江大桥(一)复核结论1. 上部结构(1)施工阶段,主梁最大压应力为221.35 kg/cm2,主梁最大拉应力为14.81 kg/cm2,满足规范要求。主梁采用50号混凝土,施工阶段混凝土的法向应力应符合:压应力 ha0.75Rab=262.5 kg/cm2,拉应力hl1.15Rlb=34.5 kg/cm2。(2)成桥阶段,主梁最大压应力为205.53 kg/cm2,主梁不出现拉应力,主梁应力满足规范要求。(3)运营阶段:荷载组合时,主梁最大压应力为205.70 kg/cm2,中跨区域最小压应力为31.37 kg/cm2。荷载组合和时,主梁最大压应力为211.75 kg/cm2,中跨

3、区域最小压应力为11.28kg/cm2。主梁最大压应力已达到规范容许值的限值。在使用荷载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法向压应力应符合:荷载组合ha0.5Rab=175.0 kg/cm2荷载组合或 ha0.6Rab=210.0 kg/cm2 (4)主梁不出现主拉应力,主梁全截面在主应力方向均为压应力,主梁最大主压应力为205.64 kg/cm2。主梁主应力满足规范要求。在使用荷载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主拉应力和主压应力应符合:荷载组合zl0.8Rlb=24.0 kg/cm2 ,za0.60Rab=210.0 kg/cm2荷载组合或zl0.9Rlb=27.0 kg/cm2 ,za0.65Rab=

4、227.5 kg/cm2(5)活载作用下中跨最大下挠度为41.0mm,最大上拱度为8.0mm,位移绝对值之和为49.0mm,小于L/600=383.3mm,结构刚度满足规范要求。(6)主梁各截面抵抗正弯矩的截面抗力大于最不利荷载组合下的正弯矩,能够满足极限承载力要求,墩顶附近抵抗负弯矩的截面抗力基本满足极限承载力要求。2. 主桥下部结构(1)主墩墩身混凝土最大压应力为130.6 kg/cm2,钢筋最大压应力为1268.7 kg/cm2,墩身强度满足规范要求。桥墩墩身采用40号混凝土,混凝土容许压应力为h=175 kg/cm2。(2)主墩桩基混凝土最大压应力为111.8 kg/cm2,钢筋最大压

5、应力为1105.6kg/cm2,桩基强度满足规范要求。桥墩桩基采用30号混凝土,混凝土容许压应力为h=130 kg/cm2。(3)主8号桥墩桩基单桩最大轴力为4393.3吨,单桩容许承载力为4614.4吨,满足承载力要求。主9号桥墩桩基单桩最大轴力为4339.9吨,单桩容许承载力为4168.3吨,不能满足承载力要求。注:钢筋采用级钢筋,钢筋容许应力g=1850.0 kg/cm2。(二)建议1. 施工阶段及运营阶段,主梁墩顶附近上缘的混凝土压应力稍大,顶板预应力钢束稍偏多,建议下一阶段设计对结构断面尺寸、顶板预应力钢束布置方式等做进一步的研究,适当降低混凝土的最大压应力。2.主梁墩顶附近主压应力

6、接近规范容许值,建议调整顶板预应力钢束规格及布置方式来改善主压应力状况。3. 主9号桥墩桩基垂直承载力略欠不足,建议核对桩长计算。二、涪江三桥特大桥(一)复核结论1. 上部结构(1)施工阶段,主梁最大压应力为232.21 kg/cm2,出现在墩顶附近上缘,满足规范要求,主梁最大拉应力为36.53 kg/cm2,出现在箱梁端部上缘,已超出规范容许值,不能满足规范要求。主梁采用50号混凝土,施工阶段混凝土的法向应力应符合:压应力 ha0.75Rab=262.5 kg/cm2,拉应力hl1.15Rlb=34.5 kg/cm2。(2)成桥阶段,主梁最大压应力为216.57 kg/cm2,出现在墩顶附近

7、上缘,主梁最大拉应力为37.15kg/cm2,出现在箱梁端部上缘,已超出规范容许值,不能满足规范要求。(3)运营阶段:荷载组合时,主梁最大压应力为216.60kg/cm2,出现在墩顶附近上缘,主梁最大拉应力为33.68kg/cm2,出现在箱梁端部上缘,中跨区域最小压应力为24.37kg/cm2。荷载组合和时,主梁最大压应力为221.92 kg/cm2,出现在墩顶附近上缘,主梁最大拉应力为33.85kg/cm2,出现在箱梁端部上缘,中跨区域最大拉应力为4.43kg/cm2。主梁最大压应力已超出规范容许值,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在使用荷载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法向压应力应符合:荷载组合ha0.5R

8、ab=175.0 kg/cm2荷载组合或 ha0.6Rab=210.0 kg/cm2 (4)主梁最大主拉应力为30.05 kg/cm2,已超出规范规定值,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最大主压应力为216.51 kg/cm2,已接近规范容许值的限值。在使用荷载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主拉应力和主压应力应符合:荷载组合zl0.8Rlb=24.0 kg/cm2 ,za0.60Rab=210.0 kg/cm2荷载组合或zl0.9Rlb=27.0 kg/cm2 ,za0.65Rab=227.5 kg/cm2(5)活载作用下中跨最大下挠度为39.0mm,最大上拱度为10.1mm,位移绝对值之和为49.1mm,小于

9、L/600=333.3mm,结构刚度满足规范要求。(6)主梁极限承载力满足规范要求。(7)桥面板混凝土最大压应力为36.7 kg/cm2 ,钢筋最大拉应力为905.9kg/cm2 ,桥面板强度满足规范要求。主梁采用50号混凝土,混凝土容许压应力为h=200 kg/cm2。(8)主梁底板混凝土最大压应力为104.1 kg/cm2 ,满足规范要求。主梁底板钢筋最大拉应力为2938.4 kg/cm2 ,已超出规范容许值,不能满足规范要求。主梁采用50号混凝土,混凝土容许压应力为h=200 kg/cm2。钢筋采用级钢筋,钢筋容许应力g=1850.0 kg/cm2。2. 主桥下部结构(1)主墩墩身混凝土

10、最大压应力为82.8kg/cm2,钢筋最大压应力为812.6 kg/cm2,墩身强度满足规范要求。桥墩墩身采用40号混凝土,混凝土容许压应力为h=175 kg/cm2。(2)主墩桩基混凝土最大压应力为94.8 kg/cm2,钢筋最大压应力为939.9kg/cm2,桩基强度满足规范要求。桥墩桩基采用30号混凝土,混凝土容许压应力为h=130 kg/cm2。(3)主2、主3号桥墩桩基单桩最大轴力均小于单桩容许承载力,满足承载力要求。注:钢筋采用级钢筋,钢筋容许应力g=1850.0 kg/cm2。(二)建议1. 施工阶段及运营阶段,主梁墩顶附近上缘的混凝土压应力偏大,是由于顶板预应力钢束数量偏多所至

11、,建议下一阶段设计对结构断面尺寸、顶板预应力钢束布置方式等做进一步的研究,适当降低混凝土的最大压应力。2. 运营阶段主梁最大主压应力接近规范容许值的限值,建议调整顶板预应力钢束规格及布置方式来改善主压应力状况。3. 主梁端部区域的最大拉应力及最大主拉应力均已超出规范容许值,是由于在箱梁端部没有弯起边跨底板预应力钢束分散锚固所至,建议箱梁端部底板预应力钢束集中锚固方式改为分散锚固或分批锚固的方法来改善该部位应力状态,并适当减少边跨底板预应力钢束数量。4. 箱梁底板钢筋最大拉应力已超出规范容许值,建议底板预应力钢束布置方式单层改为双层,使底板预应力钢束尽可能靠近腹板布置,减小底板束径向力引起的底板

12、横向弯矩,并且布置适当的防崩钢筋。三、小安溪特大桥(一)复核结论1. 上部结构(1)施工阶段,主梁最大压应力为119.73 kg/cm2,主梁最大拉应力为6.18 kg/cm2,满足规范要求。主梁采用50号混凝土,施工阶段混凝土的法向应力应符合:压应力 ha0.75Rab=262.5 kg/cm2,拉应力hl1.15Rlb=34.5 kg/cm2。(2)成桥阶段,主梁最大压应力为96.27 kg/cm2,主梁不出现拉应力,主梁应力满足规范要求。(3)运营阶段:荷载组合时,主梁最大压应力为105.66 kg/cm2,中跨区域最小压应力为27.93 kg/cm2。荷载组合和时,主梁最大压应力为11

13、6.52kg/cm2,中跨区域最小压应力为9.91kg/cm2。主梁应力满足规范要求。在使用荷载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法向压应力应符合:荷载组合ha0.5Rab=175.0 kg/cm2荷载组合或 ha0.6Rab=210.0 kg/cm2 (4)除主梁梁端出现较大的主拉应力10.56 kg/cm2外,其余截面最大主拉应力均小于3.2 kg/cm2,主梁最大主压应力为107.12 kg/cm2,满足规范要求。在使用荷载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主拉应力和主压应力应符合:荷载组合zl0.8Rlb=24.0 kg/cm2 ,za0.60Rab=210.0 kg/cm2荷载组合或zl0.9Rlb

14、=27.0 kg/cm2 ,za0.65Rab=227.5 kg/cm2(5)活载作用下中跨最大下挠度为24.1mm,最大上拱度为6.2mm,位移绝对值之和为30.3mm,小于L/600=166.7mm,结构刚度满足规范要求。(6)主梁极限承载力满足规范要求。2. 主桥下部结构(1)主墩墩身混凝土最大压应力为50.8kg/cm2,钢筋最大压应力为493.8 kg/cm2,墩身强度满足规范要求。桥墩墩身采用30号混凝土,混凝土容许压应力为h=130 kg/cm2。(2)主墩桩基混凝土最大压应力为97.9 kg/cm2,钢筋最大压应力为960.0kg/cm2,桩基强度满足规范要求。桥墩桩基采用30

15、号混凝土,混凝土容许压应力为h=130 kg/cm2。(3)主9、主10号桥墩桩基单桩最大轴力均小于单桩容许承载力,满足承载力要求。注:钢筋采用级钢筋,钢筋容许应力g=1850.0 kg/cm2。(二)建议1. 运营阶段主梁端部出现10.56 kg/cm2的主拉应力,建议最大主拉应力控制在5 kg/cm2以下。第二章 白果渡嘉陵江大桥结构复核计算1.工程概况白果渡嘉陵江大桥B线桥位处于草街航电枢纽水库的常年回水区,为河谷丘陵地形,地形不平坦,主桥跨越嘉陵江河谷。2.技术标准和设计参数2.1技术标准2.1.1桥跨型式:主桥为130+230+130m双幅连续刚构2.1.2设计车速:80km/h2.1.3桥面宽度:全宽24.5m2.1.4桥面纵坡:0.3%2.1.5桥面横坡:2%2.1.6荷载标准 2.1.6.1车辆荷载等级:汽车-超20级,挂车-1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