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环境污染健康危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2187900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159.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预案)环境污染健康危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应急预案)环境污染健康危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应急预案)环境污染健康危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应急预案)环境污染健康危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应急预案)环境污染健康危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急预案)环境污染健康危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预案)环境污染健康危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污染健康危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目录1. 概 论1.1环境污染健康危害突发事件分类1.2环境污染健康危害突发事件发生现状1.3环境污染健康危害突发事件处理原则和要求2.环境污染突发事件急性健康危害识别与判定2.1饮用水突发事件急性健康危害识别与判定2.2有害气体污染急性健康危害识别与判定 2.3有害化妆品健康损害识别与判定3. 突发事件环境污染健康危害的控制措施的选择和实施3.1 生物性污染的饮用水消毒3.2 化学性污染物污染的饮用水的净化处理3.3对病人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应急技术措施3.4 化学性污染的空气的污染控制和处理3.5 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空气区域的控制处理3.6 医院污水的

2、处理4 环境污染健康危害突发事件调查处理规范程序4.1电话记录4.2处理程序5环境污染健康危害突发事件现场调查处理技术方案5.1 饮用水化学性污染突发事件现场处理方案5.2 饮用水生物性污染突发事件现场处理方案5.3 有害气体中毒突发事件现场处理方案5.4 因有害化妆品致皮肤损害的突发事件现场处理方案5.5 大气烟雾污染、光化学烟雾突发事件现场处理方案5.6 水源富营养化引起集中式供水污染的现场处理方案5.7 抗洪救灾防病环境卫生现场工作方案5.8 抗旱救灾防病现场饮用水卫生工作方案1. 概 论1.1环境污染健康危害突发事件分类环境污染健康危害突发事件是指事故性的、人为的环境污染或违反有关卫生

3、管理监督法规销售不安全的产品而造成人群健康危害的事故。其特点是较短时间内发生、波及范围广、瞬间浓度高、暴露人群量大、健康危害程度比较严重,甚至造成死亡。突发事件种类及其健康危害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1.1.1饮用水突发事件其生物性污染的健康危害主要是腹泻病、伤寒、霍乱、甲型肝炎等肠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尤其是引起腹泻病的饮用水中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种类较多,近年来罕见的致病微生物、寄生虫导致腹泻暴发流行的报道已不少见。化学性污染主要是造成氧化物中毒、氟中毒、Cr6+中毒、亚硝酸盐中毒、农药中毒及过敏性皮肤损害等健康危害。污染途径主要是通过集中式供水、分散式供水、二次供水系统和有关的不安全的给水用品

4、如净水器、水箱等。1.1.2公共场所突发事件其主要健康危害包括氯气中毒、CO中毒、CO2中毒、军团病、红眼病(指流行性急性结膜症)等。污染途径主要是通过室内不安全的供暖、供气、供水设施和游泳池等。1.1.3大气环境污染健康危害突发事件其主要是氯气中毒、烟雾健康危害、氟化物中毒、氟中毒(常由燃烧高氟、高氟含量的煤引起)等污染。污染途径主要是通过大气扩散,并在特定气候条件下如逆温、无风、雾天时容易发生。1.1.4化妆品突发事件主要是由伪劣的化妆美容美发用品造成的,其健康危害主要是皮肤病(包括过敏性皮炎及各种皮肤损伤)、毁容和脱发等。1.2.环境污染健康危害突发事件发生现状1.2.1我国每年都有相当

5、数量的环境污染健康危害突发事件发生,其中1981年到1990年就有329起,主要是由饮用水污染所致,占77.2%,由空气和土壤污染引起只占19.2%和0.6%,在饮用水突发污染事件中,生物性污染占59.1%,化学性污染占40.9%。笔者曾对19741991年浅井水质污染突发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在61起事件中生物性占65.5%。近年来有关报纸和杂志对环境污染健康危害突发事件的报道较多,仅19951997年环境与健康杂志就报道了46起,其中67.4%为饮用水污染所致,空气污染占31.5%,空气污染事件中绝大多数为化学性有害气体所致;而饮用水污染事件中也是化学污染占大多数达74.2%,虽然这一数据与上

6、述19811990间统计数据直接比较欠妥,但也能说明近几年来突发事件中生物性污染明显降低,而随着工业的发展,化学性污染事件正逐年增多。1.2.2目前环境污染健康危害突发事件出现了如下特点:1.2.2.1住宅突发事件增多,如使用煤气燃气热水器造成CO中毒报道己屡见不鲜。1.2.2.2公共场所突发事件增加,如近年宾馆、火锅包厢引起CO中毒和游泳池引起红眼病的流行。1.2.2.3给水用品引起突发事件,如玻璃钢水箱涂料引起轻度急性中毒、净水器引起微生物污染等。1.2.2.4由日用化学品和劣质化妆品引起突发事件亦增多,如正在调查中的江苏蓝天化妆品违章销售造成数十人毁容的案件。1.3.环境污染健康危害突发

7、事件的调查处理要求1.3.1调查处理目的环境污染健康危害突发事件的处理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环境卫生业务技术水平和应急反应、处理能力的综合反映。做好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不仅是为了掌握因突发事件造成环境污染及健康危害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制订环境卫生对策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更好地保护居民的健康。1.3.2调查处理原则和要求由于环境污染健康危害突发事件来得突然,情况比较紧急,因此其处理原则是快、准、全。快要求反应要快,奔赴现场要快,救治病人要快,采取控制措施要快。准要求到达现场,初步了解情况后,能正确地提出现场应开展的工作,正确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并正确提出结论,正确采取措施。要求

8、某一突发事件的处理不能仅局限于某一专业方面,如传染病爆发、中毒等与防疫、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等都有关,不但要考虑控制而且要考虑卫生行政执法。为了保证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的快、准、全,还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3.2.1卫生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并从人、财、物上保证突发事件的处理。1.3.2.2疾控机构应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调集队伍并配备相应的交通、采样、通讯和取证工具。1.3.2.3按规范要求制订应急环境污染健康危害突发事件的处理预案。1.3.2.4对现场处理要统一组织、分工合作。1.3.2.5在应急处理同时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卫生监督执法。2.环境污染突发事件急性健康危害识别与判定2.1饮用水突

9、发事件急性健康危害识别与判定2.1.1化学性急性中毒识别与判定2.1.1.1 砷中毒误饮服砷化合物,如三氧化二砷,一般经过数分钟至2小时即可出现中毒症状。主要症状为:急性肠胃炎,饮服后数分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出现频繁水样便或血便,剧裂呕吐。休克,中毒后24小时发生,由于剧烈呕吐,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病人表现极度烦燥不安,眼脸浮肿,心音低钝,常伴有心律不齐。如休克不能缓解,呈急性中毒性脑病表现。周围神经病,中毒后13周内发生。起初有四肢麻木、针刺样感觉异常,继之出现运动力弱、痛觉过敏,多数病人下肢受累比上肢早而重,症状由股体远端向近端呈对称性扩展。检查可见四肢末梢感觉减退或消失,

10、呈手套、套袜样分布,震动觉、触觉和痛觉受损,肌力减退。跟腱反射早期就可丧失。中毒性肝病,多数有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升高。全身症状,多有体温升高,在38度以上。皮肤出现皮炎、出血、紫癫。病人诉心慌、气短、心率加快。检验分析,急性中毒后23周常出现贫血、粒细胞减少,尿砷增高,发砷增多。2.1.1.2氰化物中毒人在短时间内饮服50100mg氰化钾(或氰化钠),可立即呼吸停止而骤死。其症状表现为胃肠道出现恶心、呕吐,患者呼出气中有杏仁味、皮肤、粘膜及静脉血呈鲜红色。中毒性脑病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瞳孔略大。电击型中毒死亡。检验分析,尿碳氰酸盐大量增加(正常不吸烟者2mg/L,吸烟者14mg/

11、L)。2.1.1.3有机磷(敌敌畏、对硫磷等)中毒潜伏期有长有短,短者5分钟,大多数在0.5小时以内,也有12小时者。(1)轻度中毒:血胆碱酯酶下降70%左右时出现头昏、恶心、呕吐、出汗、腹痛、视力模糊、全身不适等早期症状。(2)中度中毒:血胆碱酯酶下降50%时,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出现面色苍白,流涎或口吐白沫,多汗;肌内震颤及瞳孔缩小;胸闷,有紧束感,呼吸轻度困难,腹泻。(3)重度中毒:血胆碱酯酶下降30%以下时,出现意识不清,心跳加快、发热、血压升高、瞳孔极度缩小(0.1mm),对光反应消失、嘴唇紫癫、呼吸困难、肺水肿、抽搐、大小便失禁、昏迷、休克、脑水肿。(4)检验:血胆碱酯酶下降。2.1

12、.1.4 亚硝酸盐中毒(1)其主要症状是:青紫症、乌嘴病。头晕、恶心、呕吐。血压下降、面苍白、手指、嘴唇、口腔粘膜呈青紫色。重症全身青紫,呼吸急促、极度呼吸困难,昏迷不醒,瞳孔大、两眼上翻,心律不齐,大小便失禁。呼吸、循环衰竭至死亡(2)检验分析:取抗凝血液数毫升,在空气中剧烈振摇15分钟后,仍不转为鲜红色;而在56小时才变为鲜红色为含有高铁血红蛋白,仍不变为鲜红色为含有硫化血红蛋白。取抗凝血液5毫升,加5%氰化钾溶液数滴,如有高铁血红蛋白存在,可变为鲜红色。分光镜检测:在波长618630m出现-带,加入5%氰化钾后,光带消失者为高铁血红蛋白。尿液检测:5毫升尿液中,加入3毫升0.3%对氨基苯

13、磺酸与0.1%-荼胺的醋酸溶液,如有亚硝酸盐存在,显粉红色至红色。2.1.1.5过敏性皮炎皮肤发红,有片状和颗粒状肿块,起水泡,奇痒,抓破后可继发感染。属接触性过敏性皮炎,多有接触史,停止接触后可自愈。2.1.1.6五氯酚急性中毒多发夏秋季,农民用五氯酚作为除草剂、灭虫剂、灭钉螺、白蚁,进入人体是以误饮误食污染的水、粮食和皮肤、粘膜吸收为主。误饮污染的水(河水较多)后数小时发病。(1)其主要症状:早期乏力、无力、下股沉重、头晕、纳差、继之发热、多汗、恶心、腹痛、腹泻等。重者高热可达41,大汗淋漓、烦渴、心动过速、呼吸急促,面部潮红,血压先升后降,肌肉抽撞。因高热脱水酸中毒24小时内死亡。(2)

14、检验分析:血尿中检出五氯酚达3.77.5mol/L,轻度中毒,7.5rnol/L,重度中毒,二硝基酚阳性,心电图有变化。2.1.2生物性污染与有关疾病的鉴别2.1.2.1霍乱(1)疑似病例:具有下列项目之一者:凡有典型临床症状:如剧烈腹泻、水样便(黄水样、清水样、米甘样或血水样),伴有呕吐,迅速出现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及肌肉痊孪,特别是腓肠肌)的首发病例,在病原学检查尚未肯定前;霍乱流行期间有明确接触史(如同餐、同住或护理者等),并发生泄吐症状,而无其它原因可查者;(2)确诊病例:凡有吐泻症状,粪便培养霍乱弧菌阳性;霍乱流行期间的疫区内,凡有霍乱典型症状(见疑似病例项目之一),粪便培养霍乱弧菌阴

15、性,但无其它原因可查;在流行期间的疫区内有腹泻症状,作双份血清抗体效价测定,如血清凝试验呈4倍以上或杀弧菌抗体测定呈8倍以上增长者;在疫源检查中,首次粪便培养阳性前后各5天内,有腹泻症状者可诊断为轻型患者。(4)临床诊断:具备(2)(5)实验诊断:具备(1)或(3)或(4)(6)临床表现:霍乱弧菌两个生物型所至的临床表现大致相同,但埃尔托型以轻型为多,重型较少,而古典型则相反。潜伏期短者36小时,长者7天,一般为13天。2.1.2.2病毒性肝炎(甲型肝炎、戊型肝炎)(1)疑似病例:最近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厌油、乏力、巩膜黄染、茶色尿、肝脏肿大、肝区痛等,不能排除其它疾病者。血清ALT反复升高而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释者。(2)确认病例:2.1.2.3甲型肝炎(HA):(1)病人发病前1个月左右(26周),曾接触过甲型肝炎病人,或到过甲型肝炎暴发点工作、旅游,并进食,或直接来自流行点。(2)血清ALT升高。(3)血清抗-HAVIgM阳性。(4)急性期恢复期双份血清抗-AVIgG滴度呈四倍升高。(5)免疫电镜在粪便中见到27nm甲肝病毒颗粒。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如有(3)、(4)、(5)中任一项。2.1.2.4戊型肝炎(肠道传播型非甲非乙型肝炎)(1)发病前两个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