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护生命-珍惜情感——高中生心理危机与危机干预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187328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护生命-珍惜情感——高中生心理危机与危机干预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爱护生命-珍惜情感——高中生心理危机与危机干预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爱护生命-珍惜情感——高中生心理危机与危机干预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爱护生命-珍惜情感——高中生心理危机与危机干预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爱护生命-珍惜情感——高中生心理危机与危机干预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爱护生命-珍惜情感——高中生心理危机与危机干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护生命-珍惜情感——高中生心理危机与危机干预(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爱护生命 珍惜情感 谈高中生心理危机与危机干预 暨高一(14)班第一次班会课生命情感教育 杨绪志(海南文昌华侨中学,文昌 )摘要:高中生心理出现危机已成为高级中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我们只有把高中生心理出现危机的原因分析透彻,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才有可能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尽量避免和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高中生心理出现危机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既有心理问题,也有思想问题。高中生要加强爱护生命、珍惜情感的教育。关键词:高中生 心理危机 危机干预 一、引言在Google搜索引擎中输入“高中生 自杀”两个关键词,只需0.25秒就出现65,300,000条结果(2012年2月9日)。例如

2、,2011年09月,国内某中学一高三女生子四楼跳下,直摔至-1层停车场,当场死亡,原因是患了皮肤病,为了治病,曾耽误了大半个学期的课程,成绩一落千丈,致使该女生一直精神恍惚,不爱说话,远离集体,不参加集体活动,上午正上体育课,她理所当然的请假,不料发生了此事。 http:/ 再例如,香港某天主教学校的17岁中学四年级男生黄凌锋跳楼身亡(患有思觉失调)。另外,黄在校内跃下前50分钟,把5,400多字遗言上载至网志,其父母到法庭听讯,当庭上读出他的最后网志以及2封在书包找到的遗书时,黄母边听边哭。 http:/ 这么多的生命刹那间陨灭,除了要归咎于家庭教育、学校管理疏失等外因之外,部分高中生的心理

3、出现危机这一内因恐怕难辞其咎。二、心理危机心理危机是指超过个人能力和体质所能承担的心理或生理的强烈恶性刺激。心理危机包括个体或群体面临的损失、危险、不幸、羞辱、不可控性、日常生活的崩溃、不确定性和隐性的沟通。 许国彬.加强珍惜生命教育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7(6)心理危机都具有其社会生活背景和时代特点,它不是孤立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社会的变革、家庭的变故、个人的发展、心理的困惑都能引发心理危机。心理危机还具有普遍存在、症状复杂、无迅速的解决方法、危险与机遇并存、具有时代特征等特征。探索心理危机援助机制,建立起心理危机预警系统,是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危机,学会面对危机,适时把握转机,获得良

4、好发展的重要措施。高中生心理危机当然也不是凭空产生的。学生成绩连续下降;学习、生活、行为反常且延续时间过长;突发性应激事件或长期压力情境造成的巨大压力;亲人、恋爱、成绩、奖励等需要的危险、丧失;家庭经济条件差造成的较大心理压力;不能及时疏泄心理压力而造成的极度压抑;现实与理想的冲突而产生的巨大落差;对教学、管理的极度不满;犯了错误或受到挫折后过于自责、自罪等原因都可以导致心理失衡,发展成为心理危机。在这种不良心理的掌控之下,个体的身体情况、精神状况和行为习惯都会发生变化,例如,经常感到肌肉紧张、头痛、心痛;睡眠紊乱,无食欲,消化不良;极度的焦虑;反应力减慢,不能集中注意力思考、推理、判断问题;

5、抑郁,情绪低落、淡漠;逃避现实,强迫观念、强迫行为;社会退缩,放弃以前的兴趣;愤怒、自责和羞耻等。总之,心理危机模糊个体的价值观,改变个体的行为模式,淡化个体的情感态度,从而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害。三、高中生心理危机与危机干预高中生心理危机是指超过高中生个人能力和体质所能承担的心理或生理的强烈恶性刺激。危机干预就是对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即处于危机状态下的个体给予关怀、支持及使用一定的心理治疗方法予以干预,使之恢复心理平衡,使其情绪、认知、行为重新回到危机前水平或高于危机前水平,以达到防止过激行为、促进感情交流、提供医疗帮助的目的。危机干预要经过四个步骤,即危机评估、确定干预目标、干预实施和终止干预。

6、危机评估是指班主任或专业心理学工作者利用相关理论和技术对心理危机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进行鉴别、判断的过程,他是心理危机干预必不可少的工作,在较准确的评估之后才能进行危机干预。在确定干预目标之后可以借助沟通和建立良好关系、利用支持和干预技术等基本方法,采取面对面的帮助、电话危机干预和书信指导等具体的干预方法来对个体进行心理干预,帮助个体尽快摆脱危机,再享心灵的阳光。四、三类常见心理危机与危机干预情感危机、人际交往的危机和自杀危机是高中生三类常见的心理危机。情感危机既可以表现对待人方面的感情(与同学的感情、与老师的感情、与家人的感情、与朋友的感情等等)出现危机,也可以表现为对待事物方面的感情(对国家、

7、对民族、对职业、对某一件事,等等)出现危机,又可以表现为情感的外部表现(爱与恨、喜欢与讨厌、兴趣昂然与痳木不仁等等)出现危机。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自我中心、自卑、偏执、嫉妒、害怕、猜疑、孤僻,出现社交焦虑、抑郁倾向、语言障碍、情感障碍,严重的还出现攻击性行为,从而导致严重的情感危机。人际关系危机,即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出现危机。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他们力图通过人际交往去认识世界,获得友谊,满足精神需要。因此,青春期的高中生希望被人接受和理解的心情尤为迫切。然而对高中生而言,他们却很青涩害羞、顾虑、胆小,有交往的需求却又走不出自我。即便

8、是有了人际交往,也往往带有理想化色彩,希望看不到任何杂质,同时也常常以理想的标准来要求对方,一旦发现对方某些不好的品质就深感失望。这些不良情绪长期积郁,容易引发人际交往危机。作为班主任,要能正确把握高中学生人际关系危机,适时进行干预。同时,在进行危机干预时,还需要应具备以下干预技巧:要专心致志,准确地倾听并作出适当的反映;要思维、情感、行动三方面保持一致,进行立体的、全方位的干预;要有稳定学生、支持学生的技巧;要具备分析和判断,探索多种途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干预过程中还需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运用自我检查、求同存异、情谊联络等干预策略来解决危机。荀子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多做

9、自我检查,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利于人际问题的妥善解决。莱布尼茨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个性、兴趣也各不相同,所以发现彼此的共同点、发现对方的闪光点,求同存异,才是人际交往的正确策略。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经常有效联络是维系友谊的重要纽带,一个电话、一封书信、一个招呼都能让对方心生暖意,情感联络策略对人际关系危机的解决也无疑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自杀危机是指濒临自愿的、自己杀死自己行为的边缘。它是自我意识的烦恼和苦闷发展到对事态产生恐惧,对生活失去信心,对现实感到绝望而采取的最后手段。家庭破碎、失去亲人,失恋,患了重病,学业压力过重,辜负期望都是导致高中

10、生自杀的主要原因。他们遇到如上难以解决的问题,想逃避现实,为解脱自己而准备把自杀当做解决问题的手段。进行自杀预防,首先要对每一个自杀事件的致死程度进行足够的估价,然后选取恰当的时间进行营救,因为绝大多数自杀中存在矛盾心理,即在同一时间内即想生、又欲死,抓住这个当口进行干预则是抓住了干预的关键时间。其次,要充分认识移情的重要作用,通过老师、同学以及家人的帮助,让他重拾希望,重新鼓起生存的勇气。再次,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帮他们甩掉思想包袱,直面生活挑战。最后,在干预的过程中要注意安慰的策略和艺术。在安慰的过程中要注意聆听、允许哭泣,要给予空间、设身处地,要提供资源、感同身受,要坦

11、诚地交流,有效地干预。五、结语高中三年是高中生心理由青涩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过渡时期,矛盾性和可塑性是此阶段心理的重要特点。他们愿意向别人倾诉自己的思想,但又缺少倾诉的勇气。他们特别需要别人的理解,却又不知如何获得别人的支持。他们想通过别人的理解与安慰对压抑的情绪进行调节,使心理压力得到缓和,却又缺乏理性的方法和技巧。因此,高中生的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显得尤其重要。班主任应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积极引导,要对高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当他们遇到情感、人际关系障碍,心理出现危机时,班主任要适时进行有策略地干预。班主任要致力于营造和优化一个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心理健康的大环境。参考文献1Capla

12、n G. The Principles of PsychiatryM. New York: Basic,19642Caplan G.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Mental Health ConsultationM. New York: Basic. 19703陈建文.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机制与功能D.西南师范大学,20014黄希庭,余华.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心理科学,2003年23 (1)5甘秀英,聂衍刚,罗蕴琪.中学生心理危机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9(2)6王晓乐,宫婷婷. 心理旅游在高中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011(1) 7许国彬,黄秀娟,黄红清,阎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1(1) 8许国彬.加强珍惜生命教育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7(6) 9赵萍.中学生心理危机及其干预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8(3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