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行业)莆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2186631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23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冶金行业)莆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冶金行业)莆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冶金行业)莆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冶金行业)莆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冶金行业)莆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冶金行业)莆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冶金行业)莆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莆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2月18日市四届人大八次会议批准 前言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市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其中“十一五”时期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是加快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莆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理清发展思路,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本纲要根据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七届十次全会和市委四届十三次全会精神,依据中共莆田市委关于制定莆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加快建设湄洲湾

2、港口城市纲要(试行)编制,主要阐述政府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方向,是今后五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为之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是编制专项规划、制定年度计划的总纲和依据,与专项规划和各县区“十一五”规划共同构成全市“十一五”规划体系。政府将通过制定实施专项规划、年度计划,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动员组织全社会力量,努力保证“十一五”总体规划目标任务的完成。第一章 加快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的关键时期“十五”时期是不平凡的五年,随着“十五”计划的完成,莆田进入“十一五”新的发展时期,进入加快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支持海峡

3、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肯定和支持,充分体现了中央对福建在祖国统一大业中地位和作用的高度重视,将给福建包括我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省委七届十次全会提出“依托大型港湾,壮大临海产业集群,推动以港兴城,发展新型港口工业城市”,“促进海峡西岸城市群加快崛起”,充分体现了省委对海峡西岸港口城市建设的高度重视,充分说明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的目标和定位符合省委的要求,符合莆田的实际,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市港城的崛起。湄洲湾港口城市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份,是以莆田市行政辖区为主体的经济综合体,是以现有的中心城区和未来的滨海城市为主体,包括全市范围的城镇

4、体系。未来五年,我市在全省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凸显,将更好地呼应全局、融入对接,进一步整合和发挥区位、港口、妈祖文化、开放、侨乡和在外民营资本雄厚等各种优势,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强劲、配套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实现莆田在海峡西岸城市群中的壮大和崛起。一、“十五”发展成就“十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坚强有力的领导下,全市人民按照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总体部署,加快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十五”目标胜利实现。(一)国民经济提速增长。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59.93亿元,增长15.3%,“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2.7%,比“九五”期间快5.3个百

5、分点,高于同期全省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600美元;全市财政总收入29.46亿元,年均增长17.9%,其中地方级收入14.56亿元,年均增长16.6%;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351.26亿元,超过1983-2000年投资的总和。经济总量和财政总收入跃升全省第七位,全市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经济运行步入新的增长期,为加快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三产结构比例关系由2000年的20.0:45.3:34.7调整为2005年的14.0:53.9:32.1。农业保持平稳发展,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得到调整优化,水产、水果、畜牧、蔬菜和食用菌五

6、大农业主导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新型工业化步伐显著加快,已经形成了制鞋、电子、食品等一批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能源、化工、工艺美术、生物制药等一批成长性产业集群初露端倪,推动产业结构不断朝重化工业方向演进;服务业平稳发展,传统服务业得到提升,新型业态不断涌现。品牌战略实施取得突破,“才子”衬衫、“东南香”大米、雪津啤酒、卡朱米羽绒服、沃特运动鞋和三棵树内外墙涂漆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才子、雪津和金威世家获中国驰名商标认定。(三)城市建设大步跨越。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纲要、湄洲湾港口新城发展规划、妈祖城总体规划、各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和铁路站场周边地区规划等一系列规划,城乡规划的引导作用进一步增强,城市

7、建设水平有较大提高。五年内共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7.86亿元。大力推进城市交通路网、市政工程、交通能源和垃圾污水处理厂等公共设施建设,建成了新市政中心、步行街、天九湾广场等设施,旧城改造、新区建设、城市绿化等步伐明显加快。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了8.56平方公里,城市污水处理率达45.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6.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6.04平方米,城市供水普及率达96.6%。城市化水平达47.5%。(四)基础设施有效推进。开发生成并有效推进了水、电、路、港等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开辟新水源取得了重大突破,东圳水库外渡引水隧洞工程竣工通水,金钟水利枢纽工程正式批复立项,南日

8、岛跨海供水前期工作进展顺利。LNG气电一体化、莆田燃气电厂、风力发电场相继动工建设。福厦铁路(莆田段)动工建设,向莆铁路列入全国“十一五”规划,湄洲湾港口铁路支线将实现与向莆铁路同步建设,“地无寸铁”成为历史;莆田滨海大道动工建设,莆田至秀屿高速公路支线、莆田至永春高速公路前期工作顺利推进。秀屿3.5万吨级多用途码头及一批中小泊位建成,港口货物吞吐量快速增长,2005年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1000万吨,湄洲湾港口集疏运条件逐步改善。(五)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全市五年累计建设了105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3亿元。其中,国家级进口木材检疫除害处理区及国家级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佳通半钢子午胎技改工程、

9、华港油脂和雪津啤酒10万吨扩建工程等项目正式建设;林浆纸一体化项目正式签约落地我市,成为我市历史上最大的利用外资生产性项目和临海重化工业项目;中原港务30万吨中心油库和仙游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滨海城市、围海造地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在抓紧规划。园区建设成效明显,园区建成以来共招商引资320个项目。(六)民资回归效益初现。大力实施民资回归工程,自2003年下半年至2005年,全市累计招商引资项目1204个,总投资550亿元,其中工业类生产性项目759个,占63%,总投资302.6亿元。部分投产项目已经发挥较好的效益,有力地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目前,全市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68家,其中,2

10、003年以来通过项目带动、民资回归和企业增资扩产增加的有212家。(七)对外开放继续拓展。加入WTO促进了我市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接轨,2005年外贸出口总额11.17亿美元,年均增长10.3%。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鞋革、电子、机电、轮胎产品增长较快。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达3.2亿美元,五年累计完成实际利用外资13.02亿美元,新批千万美元以上项目明显增多,利用外资的质量提高。莆港澳台合作进一步加强。(八)各项改革不断深化。行政区划顺利调整,行政体制进一步理顺。国有企业改革基本完成,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建立市招投标市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行政服务中心、投资项目服

11、务中心、招投标中心等“一办三中心”,内部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农村税费改革全面推进,取消农业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顺利实施,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取得新突破。政府机构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成效明显。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和谐社会稳定机制得以加强。(九)社会事业加快发展。首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荣誉称号;科技创新体制建设加快推进,技术转化成果能力不断增强,“十五”期间共获得国家专利552项,科技进步综合评价位居全省第三位。教育发展水平持续提高,莆田学院、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成立。人才总量稳步增长,人才素质不断提高,市场配置人才的功能逐步显现。2005年全市各类人才总量16万人,年均增

12、长12.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初步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形成了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局面,五年间人口平均自然增长率为 6.4。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十)生态建设得到加强。环境污染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局部环境质量初步改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加强,项目环境评价和环保“三同时”执行率明显提高;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建成并投入运营日处理8万吨的莆田市闽中污水处理厂;开展城市内河环境综合整治,水质达标率提高到45.8%;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得到加强;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6.8%,城市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04平方米,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80%。(

13、十一)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就业、再就业和失业、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不断推进,人民群众从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2005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1026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1.6%;农民人均纯收入4486元,年均增长6.6%。“十五”期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支持,得益于营造了一个和谐协调的发展环境,得益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方向,得益于全市广大干部群众通力协作与努力拼搏。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高举发展的旗、千方百计攻克发展的关、脚踏实地做好发展的事,形成了浓厚的发展氛围;坚定不移地以发展凝聚人心、凝

14、聚智慧、凝聚力量,努力把干部群众的精力集中到加快发展上来,集聚了强大的发展合力;坚定不移地落实加快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的七大关键举措,构建港口城市九大支撑体系全面展开,加快发展的目标更加明确,行动更加有力;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和民资回归工程,策划、生成、建设了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项目,极大地增强了发展的后劲;坚定不移地引导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倡导“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敢抓敢管、敢做敢当”的精神,扎实推进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调动了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进一步优化了发展的环境;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加快,社会安定稳定,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

15、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坚定不移地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全市呈现出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趋势。二、“十一五”发展环境“十一五”期间,我市人均生产总值将从1600美元向3000美元跃升,经济社会发展将迎来一个重要关口。综合分析国内外环境和我市的基础条件,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既面临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和竞争考验。(一)港城崛起的重要机遇。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和产业转移加快的趋势更加明显,有利于我市发挥优势,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承接国际技术

16、和产业转移,扩大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国内社会政治稳定,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创新步伐加快,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有利于我市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全面展开,以及国家更加重视和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于我市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区域间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主动融入全省发展大局。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变化,有利于我市更好地发挥妈祖文化优势,在服务祖国统一大业中更有作为。(二)跨越发展的有利条件。“十五”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不仅为“十一五”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业已形成的良好态势将在“十一五”发展中得到延伸和进一步体现。加快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已经深入人心并在实践中取得积极成效,有利于更好地凝聚海内外莆田乡亲的力量,围绕目标,统一行动,攻坚克难,加快发展。风正气顺、人和业兴良好趋势的逐步形成,有利于全市上下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