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制剂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2183745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酶制剂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酶制剂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酶制剂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酶制剂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酶制剂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酶制剂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酶制剂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酶制剂在畜禽日粮中的营养研究进展摘要:酶制剂作为3大绿色饲料添加剂(益生素、中草药、酶制剂)之一,能够部分解决饲料资源不足的难题,它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已成为动物营养界关注的一个热点;作者综述了酶制剂在畜牧生产应用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初步提出酶制剂开发利用的研究重点。关键词:酶制剂 营养 Application of enzyme preparation in livestock productionAbstract: the 3 enzymes as green feed additives (probiotics an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enzyme pre

2、paration), can partly solve the shortage of feed resources,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it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the field of animal nutrition; the author reviewed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application of enzyme preparation in animal husbandry production, and puts focus on

3、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enzyme preparation.Key words: enzyme preparation nutrition1引言:酶制剂能部分解决饲料资源不足的难题。我国畜禽业蓬勃发展,但面临饲料资源短缺的局面,有专家预测,2000-2020年能量饲料缺口将达0. 24一0. 83亿t,这将成为制约我国饲料工业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酶制剂能够提高饲料原料的利用率,为解决饲料资源不足的难题提供了有效途径。因此,饲用酶制剂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已成为动物营养界关注的一个热点。2正文内容: 在20世纪60年代,国外就对酶制剂进行了

4、研究,自从1975年美国饲料工业首次把微生物酶作为添加剂应用于配合饲料中,在饲养方面取得显著效果后,酶作为饲料添加剂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到20世纪80年代,国外配合饲料中已普遍使用酶制剂。饲用酶制剂20世纪90年代初才进入中国,在短短的10多年时间里,已从探索性研究发展到广大养殖者较广泛的认同和使用,发展异常迅速。1酶制剂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1.1在肉鸡日粮中的应用目前,关于饲用酶制剂在家禽日粮中的应用研究国内外有许多报道。国外大多在高粘度日粮(以大麦、小麦等为基础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含NSP酶),可显著降低肉鸡肠道食糜粘度,改善肉鸡生产性能和提高营养物质利用率。研究结果表明,在黑麦型日粮中

5、添加酶制剂能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提高养分消化率等。肉仔鸡生产性能的提高主要是因为木聚糖酶提高了日粮淀粉和脂肪消化率,从而消除木聚糖的抗营养作用。 我国比较典型的常规日粮是玉米一豆粕型日粮。陈成功(1992)在玉米一豆粕型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提高日粮总代谢率3%-7%,粗蛋白质代谢率提高了16%一22%,肉鸡体增重提高5.7%一13.5 %,饲料转化率改善2.35%一8.63%。秦江帆等(1997)在饲喂玉米一豆粕型基础日粮的肉仔鸡饲料中添加木聚糖酶0. 5%与汗葡聚糖酶0.2%,可以提高日增重7%一10%,降低饲料消耗3%一14%(Thaoker 01992)和Charlton 01996)

6、认为,营养水平较高的玉米一豆粕型日粮中添加酶制剂没有明显的效果,酶具有高度专一性,只能作用于特定的底物和化学键,不同试验所用复合酶的配比、组成不同以及日粮组成的不同可能是造成这种报道差异的原因。 自20世纪50年代Jensen等首次将汗葡聚糖酶添加到以大麦为基础的日粮中饲喂肉鸡以来,有关酶制剂用于肉鸡非常规日粮(以大麦、小麦为基础的日粮)的报道日益增多,酶制剂的效果也得到了充分肯定。在肉鸡的麦类和非常规日粮中添加以木聚糖酶、俘一葡聚糖酶为主的复合酶制剂,可提高肉鸡生产性能和养分利用率,降低死亡率,减少肠道食糜粘度,减少环境污染。倪志勇(2000, 2001)报道,添加复合酶制剂,可提高肉鸡增重

7、2%-S%和饲料转化率2%-3%习海波等(2006)研究结果表明,添加适量溢多利浓缩微丸酶可改善肉鸡低能量日粮的料肉比。在以大麦为基础日粮的肉用仔鸡饲料中添加酶制剂,试验组增重明显提高,血糖、尿酸、血液胆固醇和甘油三酷明显下降,这表明酶制剂对肉用仔鸡的生长及代谢有明显影响。1.2在蛋鸡日粮中的应用鸡的消化道较短,肠道微生物菌群少,对养分的消化吸收不彻底和肠道食糜粘度的存在进而影响了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因此,有必要在日粮中添加酶制剂。但在玉米一豆粕型常规日粮和在玉米一杂粕型非常规日粮中添加酶制剂的报道较少,关于添加植酸酶报道较多,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对蛋鸡的生产性能有所改善,植酸酶能显著降低粪中

8、磷的排出量,减少环境污染。饲用酶制剂在蛋鸡日粮上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不如在肉鸡上的广泛和深入,研究报道也不尽相同,蛋鸡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可提高养分的消化吸收率和饲料转化率,改善产蛋性能。Danicke等(1999)试验结果表明,在蛋鸡玉米一豆粕型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主要含有木聚糖酶、俘一葡聚糖酶和纤维素酶)能显著改善饲料转化率。M athlouthi等(2003)报道,在蛋鸡小麦/大麦和玉米一豆粕型基础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主要含有木聚糖酶和汗葡聚糖酶)显著改善了饲料转化率,但对产蛋率和蛋重无显著差异。Bedford等(1996)报道,在豆粕日粮中添加酶制剂对产蛋鸡有促进作用;杨久仙等(200

9、1)研究了降低日粮磷水平后,添加复合酶制剂对蛋用种鸡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和日粮中磷利用率的影响;刘燕强等(1998)报道,在大麦日粮中添加粗酶制剂对产蛋率无明显提高,而对蛋重和鸡蛋质量有所改善。车永顺等(1993)在蛋鸡日粮中加入纤维素酶、胰蛋白酶和混合酶制剂,产蛋率提高了7.84%,饲料消耗下降5.91%。刘静波等(1995)报道,在罗曼蛋鸡玉米一豆粕型基础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其产蛋率极显著提高5.39%一7.47%,破软蛋率极显著下降3.24%-3.91%,料蛋比显著下降2.24%一14.38%,平均蛋重差异不显著,对提高蛋鸡生产性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刘燕强等,1998)0何欣等(1999

10、)报道,复合酶制剂对蛋鸡生产性能(平均蛋重、平均产蛋数)没有显著影响;但它可以显著改善蛋鸡的蛋壳质量,并且较明显地抑制产蛋后期产蛋率的下降。朱元招(2001)报道,加酶日粮较对照组能量利用率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分别显著提高5 .77%和7.81%。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在蛋鸡日粮中添加酶制剂,可提高蛋鸡的产蛋性能和饲料转化率以及能量和蛋白质的利用率,改善产蛋性能。1.3在养鸭生产上的应用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酶制剂的添加能够改善肉鸭及蛋鸭的生产性能,提高经济效益。杨玉华(2000)和李丽立(2000)分别报道,酶对肉鸭具有促生长作用。贺建华等(2004)研究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小麦和复合酶制剂对

11、肉鸭生产性能有显著影响;高宁国等(1996)报道,肉鸭喂大麦基础日粮,营养水平较低(含CP为15.7%),添加粗酶制剂21日龄时增重比对照组显著提高18.60%。张堂田等(1999)报道,玉米一豆粕型日粮中添加0. 5%木聚糖酶、0. 5%纤维素酶和0.100俘一葡聚糖酶,樱桃谷肉鸭的日增重提高24.17%、料肉比降低8.13%。吕敏芝等(2002)在玉米一豆粕型日粮中添加0.15%华酚酶,仙湖3号肉鸭的日增重提高8.67%而料肉比下降6.27%。徐欢根等(2001用小麦替代75.7%玉米和添加0. 07%复合酶的日粮与玉米-豆粕型日粮相比,肉鸭的日增重提高6. 16%而料肉比降低7.75%。

12、何健等(2001)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蛋鸭日粮营养水平的下降,鸭的采食量提高,添加酶制剂可使产蛋率升高,当营养水平下降9%时,产蛋率提高3.4%,经济效益提高12.2%。日粮营养水平降低了,不过因添加酶制剂提高了饲料转化率,使鸭的产蛋率提高了,经济效益增加了。2酶制剂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2.1一般来说,酶制剂对猪的应用效果不如家禽那么明显(Thacker等,1992。可在仔猪日粮中添加以消化酶为主的复合酶,补充仔猪内源酶分泌量的不足,提高淀粉、蛋白质等饲料养分消化利用率,促进消化道的发育,有利于提高仔猪的消化机能,减少腹泻,增强机体抵抗力(Lindindemann等,1986;In-borr等,

13、1988)。因此,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包含。-淀粉酶和蛋白酶等的复合酶制剂,能明显提高仔猪生产性能、饲料转化率和降低腹泻的发生率(Clnborr等,1988。李同洲等(1996在断奶仔猪的玉米一豆饼型日粮中添加复合酶,结果表明日增重和饲料报酬显著提高,腹泻率减少;徐春生(2004)研究结果与其一致。宋连喜等(2004)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0.1%猪用复合酶制剂,结果表明,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6% ,饲料报酬提高5%,经济效益提高4.4%。王春景等(2005)在小麦型仔猪日粮中添加适量的NSP酶制剂,可大大提高饲料利用率,从而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2 酶制剂对生长肥育猪同样也有良

14、好的饲喂效果。生长育肥猪日粮中粗纤维含量较高,应添加以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果胶酶为主的复合酶制剂。Campebell等(1988)试验结果发现,在生长猪的大麦型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可使饲料的能量利用率提高13%,日粮的蛋白质吸收率提高21%鲍咏梅等(1998)在二元杂交猪非常规日粮(由次粉、米糠、菜籽饼等配制而成)中添加复合酶,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17. 8%,料肉比下降8. 72%。赵京扬报道,玉米一豆粕一麦鼓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0.05%,0.10%和0.15%)的复合酶制剂(以木聚糖酶、俘一葡聚糖酶等为主),试验结果表明,试验1组、2组和3组生长猪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8. 7%,

15、14. 36% 和18. 87 %,料肉比依次比对照组下降1.80%,10.79%和8.27%。且提高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和无氮浸出物等主要养分的消化率。但杨全明等(1999)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酶制剂,饲料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有提高的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水平。3酶制剂在反当动物生产中的应用3.1在反当动物日粮中使用外源酶始于20世纪60年代(Beauchemin等,1996),饲用酶制剂用于反当动物生产中在过去一直有争议。长期认为反当动物瘤胃中瘤胃微生物产生的纤维分解酶活性本来就很高,其瘤胃纤维分解酶活性不可能用简单添加外源酶的方法得到提高。然而,最近有关酶制剂在反当动物中的推广应用和作

16、用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多(F eng等,1996; Beauchemin等,1999a; Yang等,2000),将酶制剂添加到反当动物日粮中,可以显著提高生产性能并减少饲料营养物质的浪费;草食动物添加以纤维素酶为主的复合酶制剂,可补充瘤胃微生物产酶的不足,提高生产性能;另外,有学者认为,给瘤胃微生物区系尚未完全发育的幼龄反当动物补充酶制剂可能会更有用。 Beauchemin等(2003)综述了反当动物日粮中添加外源酶的应用效果。在生长牛高粗料日粮中添加外源酶(P ritchard等,1996; W ang等,1999; ZoBe-11等,2000)的研究结果表明,纤维性酶的添加能改善粗饲料中纤维消化率(Beauchemin等,1995;Feng等,1996),但对肉牛生产性能的改善常与动物生理状况和试验条件有关,McAllister等(1999)报道,反当动物日粮中添加外源纤维性酶能提高平均日增重CBeanohemin等,1999b;杨彬(2004)发现,添加纤维素酶能提高反当动物饲料表观消化率和蛋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