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版创新设计】2011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13单元 第2课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练习 人教版.doc

上传人:xinsh****encai 文档编号:132183140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纲版创新设计】2011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13单元 第2课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练习 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纲版创新设计】2011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13单元 第2课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练习 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纲版创新设计】2011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13单元 第2课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练习 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纲版创新设计】2011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13单元 第2课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练习 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纲版创新设计】2011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13单元 第2课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练习 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纲版创新设计】2011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13单元 第2课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练习 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纲版创新设计】2011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13单元 第2课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练习 人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课时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后,向社会主义过渡已成为历史的必然。1953年,中共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并制定了“一五”计划,同时三大改造在全国迅速展开。从总路线的提出到三大改造及其完成表明() A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自始至终稳步推进B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并举C农村建立了社会主义土地国有制D总路线规定的总任务提前完成答案:B2(2010基础题精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过渡时期”是指()A从建国到三大运动胜利B从建国到国民经济恢复C从建国到三大改造完成D从大陆统一到三大改造完成解析:过渡时期是指从新中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A项中的三大运动和三大改造是不同概念,要注意

2、区别。答案:C3“一部分干部滋长了急于求成的情绪,在合作社的发展上盲目求多求快,强迫农民入社,结果出现了一些农民杀猪砍树、卖羊卖牛,甚至破坏农具的现象。”上述材料从实质上表明了()A中央在指导思想上存在严重的“左”倾错误B广大干部迫切希望早日建成社会主义C社会主义改造的时机尚未成熟D合作化速度过快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解析:材料反映了在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盲目求多求快,出现了一些不利于生产发展的现象,实质上表明了合作化速度过快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答案:D4下图所示的公私经济成分比例,反映的是我国() A1949年的情况 B1952年的情况C1953年的情况 D1956年的情况答案:D5(201

3、0改编)“长鞭呀,那个一呀摔呀,啪啪地响哎,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这是过去的一首老歌的歌词,它反映了农民满怀豪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心情。你知道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在()A土地改革完成以后B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公布之后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答案:C6毛泽东曾这样评价:“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荣家第二代掌门人荣毅仁把全部“家业”都交给了国家,被陈毅誉为“红色资本家”。他移交“家业”的时间应在()A建国后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B“一五”计划时期C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D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解析:此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考查学生的分

4、析理解能力。根据“荣家是民族资本家”“把家业交给国家”这两个关键信息可推断出材料反映的是三大改造时期,联系所学知识,判断正确选项为B。答案:B7(2010改编)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这个总路线(指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和这一结论无关的是()A它反映了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性选择B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C实现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D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有利于国计民生答案:D8 据下图判断,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新建的铁路是()A B C D解析:是大秦铁路,是兰新铁路,是陇海铁路,是湘黔铁路,是成昆铁路,这五条铁路都不是“一五

5、”期间建成的;“一五”期间建成的铁路是宝成铁路和鹰厦铁路。答案:C9(东北师大附中模拟)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统计数据显示,到1957年为止,全国城市人口增加了72.58%。这一时期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主要因素是()A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B实现农业机械化,农村劳动力过剩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D开展“大跃进”运动答案:C10赵树理为人民大众的创作道路,已在我国现代、当代文学领域内产生了深广的影响,形成了一个俗称“山药蛋派”的文学流派。1955年他发表了优秀长篇小说三里湾,这是我国第一部较为深刻地反映农业合作化的作品。你认为对小说中的人物王金生的描述正确的是()A经过“银元之战”和“米粮

6、之战”,王金生的土地被收归国有B王金生经历了由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转变C带头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D乘坐火车通过京九铁路到广东打工答案:B11(2010试题调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1949年“共同纲领”在内容上的根本不同是()A规定的国家政体不同B只有宪法才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C规定的社会形态和体现的原则不同D表现的阶级属性不同解析:结合教材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可知,“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而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的性质为社会主义国家,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12下面图表主要

7、反映了()项目1957年产量比1952年增加%比历史最高产量增加%粮1.95亿吨1930棉164万吨2693钢535万吨296580煤1.3亿吨96210电193.4亿千瓦时166320农业、工业呈明显增长趋势国家“一五”计划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具有优越性A BC D答案:D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1)读图一,从图中的信息看,党和政府推行了什么政策?在当时有什么重要意义?(2)读图二,从图二中的信息看,在当时农村掀起了什么运动?出现这场运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果如何?(3)结合以上农村的变革,你认为制定农业政策的依据是什么?答案

8、:(1)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广大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农村生产力得到了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2)农业合作化运动。主要原因: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难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结果:确立了农业生产资料的公有制。(3)依据:必须实事求是,符合经济规律,把握住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荣毅仁同志,因病于2005年10月在北京逝世。荣氏家族企业的变化,折射出中国近现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荣毅仁的前辈荣宗敬、荣德生于1912年创办上海福新面粉厂,至

9、1922年,荣氏家族拥有面粉厂12家,产量占全国民族面粉企业的1/3左右。材料二解放前夕,荣德生坚决反对家人将申新四厂迁往台湾的主张,并协同工人一道制止搬迁行动。荣氏家族企业为新中国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材料三1956年荣毅仁陪同毛泽东视察荣氏家族企业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荣氏家族企业在此期间获得大发展的主要条件有哪些?(2)根据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采取了什么政策?有何影响?(3)根据材料三,这一年荣氏家族企业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促成变化,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有何创新?答案:(1)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一战的爆发,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政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调整(“调整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影响: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一五”计划的实施)准备了条件。(3)变化: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创新: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5专心 爱心 用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