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 本科论文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2182543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我国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 本科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浅谈我国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 本科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浅谈我国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 本科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浅谈我国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 本科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浅谈我国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 本科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我国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 本科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我国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 本科论文(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我国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 专业名称: 行政管理 姓 名: 陈磊 考点名称: 贵州商专 准考证号: 002011200079 联系电话: 13595090824 目 录内容摘要2关键词2前言21、 公共危机管理内涵3二、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的目标4三、我国形成公共危机的特点4 (一)公共危机的表现形式多样性4(二)公共危机的多发性4四、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不足5五、我国政府公共危机坚持的原则与处理措施7(一)我国政府处理公共危机应坚持的原则 7(二)我国政府公共危机处理的措施 8结论 13参考文献 13浅谈我国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摘 要:危机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

2、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近年来,大量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在不同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有社会的正常秩序,导致了社会经济的衰退,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与正常生活,同时也对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战。应对公共危机事件是一项系统复杂的社会工程,而我国政府在这项社会工程中无疑担任着主体的角色。政府如何应付各类危机事件,如何进行有效的危机管理,将影响着国家政治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本文从介绍公共危机管理的内涵,阐明了我国形成公共危机的特点,分析了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不足,并提出了我国政府处理公共危机的原则与措施关键词: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原则;措施前言自 20 世纪

3、80 年代以来,西方各国为了应对财政危机和政府的信任赤字、绩效赤字,均开始了大规模的政府改革。政府管理的运作发生了变化,由传统的、官僚的、层级节制的、缺乏弹性的行政,转向市场导向的、因应变化的、深具弹性的公共管理。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些突发性的社会灾害,如火灾、交通事故等不断发生。日本新泻核泄漏到中国大雪灾、汶川大地震的爆发,一件件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接踵而至,让人们在疲于应对的同时也深切地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发展的机遇可能平地而生。例如在2003年岁初的“非典”危机和2004年春季的“禽流感”疫情以及之后的“猪链球菌”等事件,对政府和社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进行了全方位考

4、验,特别是当年的“非典”,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给全球经济造成300多亿美元的损失,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损失超过39亿美元。纵观当今世界,在国际局势变幻莫测、国内改革日趋深化的时代背景下,危机频发已经成为对各国政府不可避免的重大挑战。我国正处于跨越式发展与和平崛起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根据世界发展进程的规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处于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往往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的关键时期,也是危机频发的时期。因此,加强对危机以及对危机决策的研究,对于我国和平崛起、建设和谐型社会都具有深远的意义。面对21世纪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及各种不可控灾

5、害相继爆发的局面,我国政府普遍意识到了“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公共危机管理逐渐成为我国政府关注和耗费人力、物力、精力最多的一个领域。 一、公共危机管理内涵公共危机管理也称政府危机管理,是指政府针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管理,是解决政府对外交往和对内管理中处于危险和困难境地的问题。即政府在公共危机事件产生、发展过程中,为减少、消除危机的危害,根据危机管理计划和程序而对危机直接采取的对策及管理活动。 2、 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的目标简单的说,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的目标应该有两个,一是尽快消除危机,二是把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尽量不侵犯或少侵犯群众的利益。应急管理是在危机事件爆发的紧急状态中进行的。危机事件

6、通常来势猛,能够让人们作出有效反应的时间很短,决策很容易出现失误和错误。而应急管理一旦发生失误和错误,就会给民众造成极大的损失,政府的失误和错误往往会引起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弹,甚至引发对政府的信任危机。3、 我国形成公共危机的特点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转型时期,因此,公共危机的形成会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1) 公共危机的表现形式多样性过去,危机常见的表现形式比较单一,一般情况下,政府运用原有的应急方案就能够积极的加以应对,而如今,随着现代化发展的快速推进,危机的表现形式也呈现多元化发展,如大型的自然灾害、流行性的传染疾病、安全性生产事故以及各种原因造成的群体性事件等。(二)公共危机的多发性公共

7、危机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现象,特别是一些有组织性、暴力性、危害性的社会群体事件的发生,可能是受到社会人文环境、价值观念等的综合影响,因此,政府必须积极介入,采用科学有效的危机管理方式加以应对。四、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不足 (一)应对突发事件的意识淡薄政府官员、公共管理者以及社会公众的危机管理意识淡薄,在政府管理过程中对公共危机管理的认识不足。由于突发事件意识淡薄,突发事件出现时就会措施无力,政府和公众都会存在侥幸心理。在侥幸的过程中,很多机会丧失,突发事件得以蔓延。公众的侥幸心理一旦被摧毁,由于缺少相应的思想准备,便会变得极度恐慌,这种恐慌引发的破坏性后果往往比突发事件本身更为严重。(二)危机方

8、法应对得不科学由于过去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我国一直采用分部门、分灾种的单一灾情的救援体制和危机管理模式,大规模地区性自然灾害迄今仍使用“人海战术”,投入最多的是部队,我们还没有完全建立起处理不同危机事件之间的协调机制。在公共危机的应对方法上,政府有关部门由于“责权利”等诸多因素,“金字塔”式的行政权力结构使得我们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往往采取上级拍板的处理模式,延误了危机处理的最佳时机。相对于我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应对公共危机的方法则更为科学。美国政府于1979年成立了联邦紧急事态管理局,直接向总统负责,报告并处理灾情。多年来,该机构已发展起一整套“综合应急管理系统”,以应对各种类型和规模的天灾人祸。

9、由此可见,科学的应对方法和策略是化解危机的关键。 (三)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滞后我国在应对“5.12汶川大地震”期间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比如政府的危机管理缺乏系统的预防战略和政策规划;缺乏系统化和制度化的教育、训练、组织保障;缺乏整合和协调的机制,政府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协调配合欠缺;缺乏有效的信息支持和信息沟通机制,信息传播渠道不畅通;缺乏制度化的财政资源保障和人力资源保障等等,都使我们看到了建立健全危机预防与管理机制的迫切性。事实证明,当出现如地震这样的突发事件时,一个科学的危机管理机制对国家来说是何等的重要。 我国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暴露出的问题,比如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缺乏系统的战略和政策规划;缺乏系

10、统化和制度化的教育、训练、组织保障;缺乏整合和协调的机制,政府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协调配合欠缺;缺乏有效的信息支持和信息沟通机制,信息传播渠道不畅通;缺乏制度化的财政资源保障和人力资源保障;与国际组织和地区组织的合作有待完善等等,都使我们看到健全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迫切性。(4) 不够健全的法律制度要让政府的应然选择变成积极负责的必然行动,尚需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根据近几年事件处置的教训,借鉴国外公共危机管理的经验,针对我国突发事件的特点,亟需建立准备充分、反应快捷、高效控制、信息沟通、保障有力的应急法律制度,在法律层面上明确各级政府在突发事件处理中的责任,用法律保证突发事件处置的高效快捷。我国已

11、经有一套用于突发事件处置的法律文件,但是目前尚无统一、规范和专门针对突发事件处置的专业法律。因此,我们在大力加强对已有相关法律的宣传、执行和督察力度的同时,要不断完善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律法规,对各种突发事件实行依法管理。只有把公共危机管理法制化,在面对突发事件采取措施时才能有法可依,才具有权威性。(五)危机事后恢复的不力 在危机事后的处理阶段,政府一方面需要妥善应对有关政治影响、经济损失等恢复性问题。另一方面还需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以修正组织的日常决策和应急处理系统,因此需要一个完善的恢复机制。而现阶段,我国在这一方面还处于“缺位”状态。虽然5.12地震后灾区基础设施、过渡安置房的援建工作正在积极

12、有序地展开,但仍可以看出我国危机的事后恢复多依靠单方面的国家财政,缺乏多渠道多方式的恢复动员机制。除此之外,危机决策处理的事后校正机制也不够健全。5、 我国政府公共危机坚持的原则与处理措施(一)我国政府处理公共危机应坚持的原则1.时间性原则。采取紧急处置手段,及时控制危机事态的发展是危机管理的第一原则。 2.效率性原则。公共危机蔓延速度很快,要求政府快速反应,有效动员社会资源。 3.协同性原则。参与危机应对的人员和力量来自各个方面,比如交通、医疗、通信、消防、食品等,协同一致动作特别重要。5.12抗震救灾开始有个阶段出现混乱,之后在绵阳设立了一个统一指挥领导小组,指挥调配各方力量和物资,有效解

13、决了这个问题。 4.科学性原则。主要针对因工业技术而引起的灾害以及由自然灾害而造成的危机事件。如应对这类大型事故、地震、海啸、飓风等不可盲目蛮干,必须注重科学性、技术性,多征求专家的意见。正例:唐家山堰塞湖的处置充分发挥了水利专家的作用。反例:前苏切尔诺贝利电站核泄漏事故,因为隐瞒真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2) 我国政府公共危机处理的措施危机的预防只能减少或预防危机的发生,并不能完全阻止危机的发生。一旦危机发生,原有的社会公共生活秩序被破坏,整个社会处于危机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必须根据预防危机管理程序,立即进人危机处理状态,采取各种措施解决危机,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如果措施不当,不仅会

14、造成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会造成民众对政府信心的减弱甚至丧失,由此导致整个社会的动荡与不安。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措施,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强化危机意识。 有效的危机管理需要全社会的危机治理意识,危机意识是危机治理的起点。各级政府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现阶段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公共危机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危害性,克服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切实做好公共危机防范工作。因此各级政府必须树立起危机管理不只是危机发生后政府的迅速回应和对危机局势的严厉控制,更重要的是政府要有及时有效解决社会问题、防止危机爆发的意识。换言之,各级政府必须要有忧患意识,要能将危机管理于日常的制度建设和管理之中,优化政府常态管理。在日常的公共决策中,以广大群众利益为先导,采取科学民主的决策方式,在源头上降低危机事件发生的可能。 2. 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 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战略,政府的所有管理行为,包括危机治理必须依法进行。法治是政府进行危机管理的必由之路。无论是常态还是危机状态下,政府行为法制化是政府实施有效治理的基本原则,政府在紧急状态下的行政应急权力也是法律授权的结果。公共危机管理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之一,是他们有比较全面的公共危机管理法律框架,在紧急事态面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