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河煤矿应急救援预案文章讲解材料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2177130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121 大小:40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官渡河煤矿应急救援预案文章讲解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官渡河煤矿应急救援预案文章讲解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官渡河煤矿应急救援预案文章讲解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官渡河煤矿应急救援预案文章讲解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21页
官渡河煤矿应急救援预案文章讲解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官渡河煤矿应急救援预案文章讲解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官渡河煤矿应急救援预案文章讲解材料(1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贵州诚搏煤业有限公司习水县官渡河煤矿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编制单位:诚搏煤业公司习水县官渡河煤矿编制时间:二0一六年四月二十日目 录第一部分:综合应急预案11第一章 总则111.1编制目的111.2编制依据111.3适用范围111.4应急预案体系111.5应急工作原则11第二章 危险性分析112.1矿井概况122.2危险源及风险分析162.2.1危险源的识别与检测162.2.2危险源风险分析17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193.1应急救援组织体系193.1.1成立矿井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193.1.2领导小组办公室203.1.3应急指挥部下设10个组203.2应急救援组织职责203.2.1应急救

2、援指挥部的职责203.2.2总指挥的职责213.2.3副总指挥职责213.2.4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职责213.2.5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各小组的职责223.2.6各有关成员的职责22第四章 预防与预警234.1危险源监控234.2预警行动244.3信息报告与处置244.3.1信息报告与处置244.3.2信息上报和传递244.3.3现场人员向调度室报告内容24第五章 应急响应255.1响应分级255.2响应程序255.3应急结束26第六章 信息发布26第七章 后期处置26第八章 保障措施278.1通信与信息保障278.2应急装备与保障278.2.1已有救援装备保障278.2.2紧急征用救援装备2

3、78.3救援队伍保障288.4经费保障288.5其它保障288.5.1交通运输保障288.5.2救援医疗保障288.5.3治安保障288.5.4后勤保障28第九章 培训与演练289.1宣传教育和培训289.1.1宣传教育29 9.1.2培训299.2演练29第十章 奖惩29第十一章 附则 3011.1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预案3011.2应急预案备案3011.3预案的维护与更新3011.4预案制定与解释部门3011.5应急预案的实施31第二部分 专项应急预案311.矿井火灾事故应急预案312.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应急预案403.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应急预案484.瓦斯及一氧化碳浓度超限应急预案575.采

4、煤工作面顶板事故应急预案636.掘进及巷修顶板事故应急预案687.井下水灾事故应急处理预案748.提升运输事故应急预案799.机电事故应急预案84第三部分现场救援处置方案.90 1附件A A. 应急预案形式评审表评审项目评审内容及要求评审意见封面a) 应急预案编号、应急预案版本号、应急预案名称、生产经营单位名称、颁布日期等内容。b) 应急预案封面反映的内容正确。批准页a) 有批准页(仅适用于备案评审)。b) 批准页对应急预案的发布及实施提出具体要求。c) 批准页经过预案发布单位主要负责人签批或经发布单位签章。d) 应急预案签发日期(年、月、日)与预案封面的颁布日期一致。目录a) 有目录(预案简

5、单时可省略)。b) 目录结构完整,包含批准页,章的编号和标题、条的编号和标题,附件等内容。c) 目录层次清晰、合理。d) 目录的页码与实际内容页码对应。 正文a) 文字通顺、语言精炼、通俗易懂。b) 正文段落结构清晰,层次明显,可快速、方便地查找有关内容。c) 正文中的图表、文字清楚,编排合理(名称、顺序、大小等)。d) 正文无错别字,同类文字的字体、字号相互统一。e) 文字通常从左至右横排,特殊除外。f) 正文文字通常采用宋体或仿宋,不采用特殊的艺术字体。 附件a) 应急预案附件齐全,编排顺序清晰、合理。b) 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1.”)。c) 附件左上角标识“附件”,有序

6、号时标识序号。d) 附件名称及序号应在目录中体现,做到前后标识一致。e) 特殊情况下,附件可以独立装订。 编制过程a) 全面分析本单位危险因素,确定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b) 针对事故危险源和存在的问题,确定相应的防范措施。c) 客观评价本单位应急能力。d) 建立了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制定了相关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e) 充分征求预案相关部门意见,并有意见汇总及采纳情况记录。f) 必要时,与相关应急救援单位签订了应急救援协议。 附件BB.1 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评审项目评审内容及要求评审意见总则编制目的编制目的明确,内容简明扼要。 编制依据a) 引用文件均为应急预案编制时期最新版

7、本。b) 不得越级引用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体系a) 能够清晰描述本单位的预案体系构成。b) 应急预案体系基本能够覆盖本单位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应急工作原则a)能够体现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依法规范。b)能够体现统一指挥、协调有序,平战结合、快速响应。 适用范围a) 应急预案适用范围明确。b) 适用的事故类型和级别明确。 危险性分析生产经营单位概况a) 突出单位性质以及与危险性有关的设施、装置、设备,以及重要目标、场所和周边布局情况等。b) 能够让各方应急力量(包括外部应急力量)事先熟悉单位的基本情况及周边环境。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a) 能够客观分析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及危险程度。b) 能够客观分析

8、引发事故的诱因、事故影响范围及危害后果。 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组织体系a) 能够清晰描述本单位的应急组织体系。b) 明确成员单位或领导在日常及应急状态下的工作职责。c) 规定的工作职责合理,相互衔接。 指挥机构及职责a) 能够清晰描述本单位应急指挥体系。b) 明确应急救援的总指挥、副总指挥和各应急救援小组及其相应职责。c) 各应急救援小组设置合理,应急工作明确。 预防与预警危险源管理a) 明确事故预防和应急准备。b) 明确重大危险源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性预防措施。 预警行动a) 按照事故发生的紧急程度和危害程度进行预警。b) 预警级别与采取的预警措施能有机衔接。c) 明确预警信息发布的方式及流程。

9、信息报告与处置a) 明确本单位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b) 明确本单位内部信息报告的形式及要求。c) 明确本单位内部信息的报告与处置流程。 a) 明确事故信息上报的部门及通信方式。b) 明确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的内容和时限。c) 信息上报内容和时限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要求。 a) 明确事故发生后向可能遭受事故影响的单位发出通报的方式、方法。b) 明确事故发生后向有关单位发出请求支援信息的方式、方法。c) 信息的通报或请求信息的发出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 应急响应响应分级a)应急响应分级清晰,符合企业实际。b)响应分级能够体现事故紧急和危害程度。c)明确事故状态下的决策方法,以及应急行动程序和保障措

10、施。 响应程序a) 响应程序立足于控制事态发展和扩大、减少事故影响。b) 明确救援过程中各专项应急功能的实施程序。c) 明确扩大应急的基本要求及内容。d) 能够辅以图表等方式提高应急响应程序的直观性。 应急结束a) 明确应急救援行动结束的条件和相关事宜。b)明确发布应急终止命令的组织机构和程序。c)明确事故应急救援结束工作总结部门。 信息沟通与后期处置a) 明确事故发生后,与外界信息沟通的责任人,以及具体办法。b) 明确事故发生后,污染物处理、生产恢复、善后赔偿等内容。c) 明确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等内容。 保障措施a) 明确与应急工作相关单位或人员的通信方式,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

11、。b) 明确应急装备、设施和器材清单,以及存放位置,并保证其有效性。c) 明确各类应急资源,包括专业应急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的组织与保障方案。 培训与演练a) 明确对本单位人员开展应急管理培训的计划、方式方法。b) 如果预案涉及社区和居民,明确应急宣传教育工作。c) 明确应急演练的方式、频次、范围、内容、组织、评估、总结等内容。 奖惩明确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奖励和处罚的条件和内容。 附则应急预案备案a) 明确本预案的报备部门,包括上级主管部门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b) 相关内容应符合国家关于预案备案的相关要求。 制定与修订a) 明确应急预案负责制定与解释的部门。b) 明确应急预案修订的条件和年限。

12、应急预案实施明确应急预案生效实施的具体时间。注:“”代表应急预案的关键要素。B.2 专项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评审项目评审内容及要求评审意见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a) 能够客观分析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及危险程度。b) 能够客观分析引发事故的诱因、事故影响范围及危害后果。c) 能够提出相应的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组织体系a) 能够清晰描述本单位的应急组织体系。b) 明确成员单位或领导在日常及应急状态下的工作职责。c) 规定的工作职责合理,相互衔接。指挥机构及职责a) 能够清晰描述本单位应急指挥体系,并能表述相互之间关系。b) 明确应急救援的总指挥、副总指挥和各应

13、急救援小组及其相应职责。c) 规定的工作任务及职责合理,应急工作明确。预防与预警危险源监控a) 明确危险源的监测监控方式、方法。b) 明确对危险源所采取的技术性预防措施。c) 必要时,相关内容可采用附件方式表述。预警行动a) 能够按照事故发生的紧急程度和危害程度进行预警。b) 预警级别与采取的预警措施能有机衔接。c) 明确预警信息发布的方式及流程。信息报告程序a) 确定报警系统及程序。b) 确定现场报警方式,如电话、警报器等。c) 确定24小时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d) 明确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e) 明确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应急处置响应分级a) 响应分级清晰,符合企业实际。b) 响应分级能够体现紧急和危害程度。 响应程序a) 明确事故状态下的应急响应程序和保障措施。b) 明确救援过程中各专项应急功能的实施程序。c) 明确扩大应急的基本要求及内容。d) 响应程序描述的内容力求简单易懂、表达直观清晰。处置措施a)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合理,符合技术要求。b) 符合单位实际,措施可行。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a) 对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和装备有明确的要求b)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符合单位实际,满足应急要求。注:“”代表应急预案的关键要素。如果专项应急预案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综合应急预案已经明确的要素,专项应急预案可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