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一中师得论文《立德树人立教圆梦——黄纯洁》.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2176448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揭阳一中师得论文《立德树人立教圆梦——黄纯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广东省揭阳一中师得论文《立德树人立教圆梦——黄纯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广东省揭阳一中师得论文《立德树人立教圆梦——黄纯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广东省揭阳一中师得论文《立德树人立教圆梦——黄纯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广东省揭阳一中师得论文《立德树人立教圆梦——黄纯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揭阳一中师得论文《立德树人立教圆梦——黄纯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揭阳一中师得论文《立德树人立教圆梦——黄纯洁》.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引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后作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讲话,回首中华民族经历的百年沧桑巨变,将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分别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精辟表达。这三句气势磅礴而富有诗意的概括,引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中国梦”。 “雄关漫道真如铁”。近代以后,遭受着深重苦难的中华民族在历经艰难险阻的中华儿女的不断奋起抗争下,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他们抛洒热血,鞠躬尽瘁,探索奋斗,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中国梦”从此充满希望,光明无限。 “人间正道是沧桑”。现今的中国,是一条腾飞中的巨龙。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党紧紧联系人民、依靠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

2、会主义旗帜,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道路,历经多少荆棘、多少曲折,多少灾难、多少奋斗,终于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国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梦”从此永不停歇,绝不更替。 “长风破浪会有时”。我们有辉煌的历史,更有广阔宏伟的未来。纵观国际国内大局,中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抓住机遇、改革创新、科学发展,这是中华民族强大的保证,更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

3、德树人,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立师德、铸师魂。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立德树人,立教圆梦, 德育为先,立德树人,从我做起。这让我感到,党和国家比以往更加重视教育,并且把“立德树人,立教圆梦”放在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我们人民教师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但这是无比光荣的责任和使命。师德建设顺应潮流,势在必行。二、新时期师德建设的内涵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强调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应牢固树立立德树人

4、的理念,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道是师的灵魂,业是载道的工具,师是道的传播和业的解惑者。教师不仅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更是道德建设的教育者,对学生在教育成才中起着特殊的积极作用。师德古来有之,不同时代对师德有不同的要求,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承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1)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

5、动中有所收获。目前,我国教师总体收入并不高,献身教育是一种精神境界,教师必须具有无私奉献精神。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2)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3)更新观

6、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传统意义的传道、授业、解惑是对为师者业务职能的概括,今天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从“传道”者转向学习知识的引路人,从“解惑”者转向发现问题的启发人,从“授业”者转向解决问题的参与人。(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俄国著名教育家乌伸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教师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以自身之言行

7、给学生以楷模之影响。(5)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研究表明,一个科技人员应用知识的总量,大约只有20%是在传统的学校学习中获得的,其余80%是在工作和生活中为适应需要而获得的。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那么原有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 三、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师德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师德建设,不仅对于提高广大教师的道德水平,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

8、,办好社会主义学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转变社会风气,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加强师德建设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迫切需要,是改进教风带动学风的迫切需要。教师的教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1)道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更高、更全面的内涵要求。教师的工作是以心灵塑造心灵,用人格铸造人格。教师在塑造学生的劳动过程中,表现出的是教师的知识、才能、思想道德、个性,展示的是教师的灵魂和整个内心世界,以及教师敬业乐业、献身教育的精神情操和实际行为。教育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职业道德比其他行业的道德要求更高

9、。(2)教师道德实践活动方面,比其他职业道德更具有强烈的典范性。“师者,人之模范了。”这不仅是人类几千年对教师的要求,而且早已成为教师职业传统美德的重要特征。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尽管社会制度、教育内容不同,但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3)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影响比其他职业道德更广泛、更深远。 学校是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直接影响着全社会的文明程度。教师道德不仅直接影响在校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在通过学生、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家庭成员、亲朋好友,以及教师的各种社会关系、社会活动,广泛地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现实迫切要求我们在推动素质教育中,把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放在

10、首位,以师德建设为突破口,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师德促进教师教书育人责任感的增强,以良好的教风,促进学生良好的学风的形成,从而激发学生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而发奋学习。有经验的教师都有这样的认识,师德好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造就国家需要的优秀人才。一代代名师都很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历代教育家提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的师德要求,这些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品德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表率、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

11、书笔迹。这就要求教师切实认识师德的重要意义,以高尚的思想品德给学生指示正确的人生道路。教师的一句话能让人受益终身,教师的表率作用也可能影响一代代年轻人的成长。四、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用心熬好“心灵鸡汤”,尽力解决好学生的心理问题。对教育者而言,爱胜过一切。热爱每一位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要做到: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教学生之所需、办学生之所盼,心永远和学生在一起。心系学生,情倾未来。当前对学困生、贫困生、后进生、留守生,需要格外关注。将人文关爱,送进学生心灵,把爱的种子播撒到每个学生心

12、田。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让学生“乐其师,信其道。”永远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永远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揭阳一中是实现梦想的好地方,也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好地方。今年是我第一年来到母校揭阳一中工作,来到高一年级这个大家庭,任命高一(11)班的班主任,并且担任高一11班和12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感谢学校,感恩一中,感谢所有的领导和同事对我的帮助与包容,指导与支持!一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资源!她给我们历史,让我们翻阅;给我们文化,让我们用心感受;给我们舞台,让我们尽情表演;给我们机会,让我们不断地创造;给我们希望,让我们不断成长!高一年级是一个充满活力、自信、感动的和谐大家庭!古语云:“万事

13、开头难”。高一级的管理工作毫无疑问应该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若成功,在原来的基础上会锦上添花,会奠定发展的根基;若失败,则必对今后的发展构成影响。立德树人,立教圆梦。一中的老师都是好样的!高一级的工作很繁杂,任务很重,有些时候由于工作的突然变动,增加了很多老师的工作量,但老师们毫无怨言,急年级之所急,急学校之所需。像蔡秋明老师、纪烁彬老师,既是备课组组长又是班主任,纪烁彬老师还是级长,任务之多,压力之大,但是他们常常在办公室加班加点,出色地完成教学与管理工作。像陈晓伟主任、刘均沛主任、陈再潮主任还有潘容贞主席四位行政领导,虽然很忙,但是因为备课组的需要,还是主动承担了教学班的教学工作。像陈悦佳老师

14、怀孕期间,还是克服种种困难,力争尽最大的努力回校上课,减少备课组的困难。 像林凡老师,郑彦双老师、黄玮珊老师、郭晓玲老师等等,小孩虽然还小,但是她们工作认真,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耐心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正是有许多的这样的老师默默无闻的付出,才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而我们这个年级的年轻老师无疑是幸运的,更是幸福的。年轻老师的不断进步与成长,正是因为这个团队有一群经验丰富的老师给予帮助与指导,从教学的态度,到每一节课的精心指导,从如何注意教育的细节到教育方法,从参与年级学生的教育到班主任如何备班课等等,都毫无保留,真心指导与关心。在德育的过程中,学校也注重对学生的心育,进行心理的疏通和辅导

15、。像林晓亮老师,勇于挑起这个重担,默默无闻地帮助很多的学生,指导很多的家长,在他的疏导、教育和指导下,许多学生解开了心结,取得进步,也获得了快乐与希望。还有许多的班主任,以校为家,关爱学生,经常主动留在办公室利用课余、休息、晚自习时间辅导学生,与学生聊天,耐心指导学生。立德树人,立教圆梦。一中教育的理念是与时俱进的。一中的校园生活是和谐的,是追逐快乐、实现梦想的美好地方。让教室里琅琅书声,舞台的精彩表演、运动场上的龙腾虎跃、艺术节中的智慧创造都能成为孩子寻梦的快乐乐章。让他们收获学习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习得信心、勇气、坚持与乐观。揭阳一中的学生是有智慧的,也是优秀的!生命教育,润物无声!所

16、谓生命教育就是为了生命主体的自由和幸福所进行的生命化教育。它是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也是教育的一种存在方式。外化的道德规范如何转化为学生的行为,如何内化为学生的素质?从生命教育出发,重视生命的体验,让生命品尝甜香,让生命消化苦辣,让生命沐浴风雨,让生命感味成功,这些应该是内化工作的重要一环。德育教育起点是人,终点也是人。我们的教育应该“以人为本,”“对学生一生的生命质量负责”。想起一句话,德育工作应让学生在精神的旅途中体验道德。也就是说,让具有情感性的活动,让具有生命态的知识唤起学生道德培育的内在需要,以真、善、美为指南,让生活进入德育,以德育贴近生活,“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德育承担起情感教育与生命教育的责任。关心学生的生命需求,一中的教师善于抓住德育教育的契机,潜移默化地引导其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正如泰戈尔所说:“不是槌的击打,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