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建设文化旅游目的地战略研究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2165103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贡建设文化旅游目的地战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自贡建设文化旅游目的地战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自贡建设文化旅游目的地战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自贡建设文化旅游目的地战略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自贡建设文化旅游目的地战略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贡建设文化旅游目的地战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贡建设文化旅游目的地战略研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贡建设文化旅游目的地战略研究“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旅游是现代文明的象征,是高品位、高格调的消费方式,是精神追求和文化享乐的新型载体。文化旅游业是新时期促进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具有综合性强、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效应明显等特征。文化旅游是自贡旅游的最主要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自贡的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知名度较高,但文化旅游产业总体上还处于初级或蓄势待发阶段,亟需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在目前自贡着手打造国际国内文化旅游精品,建设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目的地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根据大区域的发展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趋势来研究自贡文化旅游的发展问题。本文以建设成渝及川南经济区为背景,通过对自贡文化

2、旅游发展现状的综合评述,运用SWOT方法对自贡发展文化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从战略高度研究提出自贡建设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战略构思及对策建议,以此为自贡文化旅游业的跨越发展提供思路和参考。一、自贡文化旅游发展现状评述(一)文化旅游发展现状1、文化旅游产业深度开发呈现良好态势。“十一五”以来,自贡市委、市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开发文化旅游资源,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业,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呈现良好态势。成功申报自贡世界地质公园、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以釜溪河观光游、自流井老街、城市商务圈、餐饮酒吧娱乐特色街等为代表的城市休闲旅游功能明显改观;中国盐疗养生度假基地前期论证启动、燊海井盐史公园遗迹保护、

3、恐龙遗产地保护开发等重大项目有序推进;南国灯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自贡灯会已成为中国民俗文化旅游的一大品牌;仙市古镇、尖山农团风景区、乡村生态旅游等得到有效开发,助推自贡文化旅游的全面发展。2、游客规模与旅游收入稳定增长。“十一五”以来,自贡文化旅游业发展较快,旅游经济收入稳步增长。2009年接待旅游者856.14万人次,比2006年增长36.40%,20062009年四年累计接待旅游者2986.11万人次,年均增长15.91%;2009年全市实现旅游收入65.40亿元,比2006年增长63.50%,四年累计实现旅游收入201.78亿元,年均增长30.85%,旅游收入占全市G

4、DP的比例保持在11%左右。文化旅游对于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在全省文化旅游业中占有重要地位。3、政府主导型的文化旅游发展模式逐步形成。“十一五”以来,坚持以规划引领,注重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建立了政府工作推进机制,制定了促进文化旅游发展的系列政策,努力营造文化旅游发展环境;坚持政府主导推进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和旅游接待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了对文化旅游产业要素整合,初步形成了合力推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局面。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政府主导型的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已逐步形成。4、文化旅游服务设施日益完善。“十一五”以来,自贡的文化旅游服务设施及其接待能力明显改善。2009年,全市有星级饭

5、店14家,其中,五星级1家(待评),四星级2家,三星级2家;旅行社16家,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2万人;农家乐400余家;休闲茶楼、酒吧、歌城近400家;在我市工商登记注册的彩灯公司约185家,全市彩灯产业有从业人员近3万人。城市基础设施逐步改善,区域旅游公路干线、城市道路、桥梁等重点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水、电、气、通讯、引导标识等公共设施进一步改善,城市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顺利推进。(二)文化旅游综合评价总体来看,自贡拥有世界级、高品位、独特性的文化旅游资源,近年来文化旅游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为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打造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另一方面,离文化旅游目的地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表现在:一是文化旅游

6、资源保护和深度开发不够。自贡的井盐文化遗存等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存在让位于城市建设的情况,盐、龙、灯资源整合开发不够,文化旅游产业化程度不高,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具有振憾力的、足以吸引国内外旅游者的拳头产品缺乏,旅游产品结构单一,以单纯观光产品为主,缺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不适应现代旅游消费需求;二是体制机制创新滞后。管理体制不畅,管理运行机制不活,文化旅游公共服务落后;三是投入不足。政府导向性投入少,投融资平台缺乏,引入大企业、大集团开发文化旅游资源乏力,影响了项目开发建设和品牌产品打造;四是宣传促销还需要加强。权威媒体介入不够,难以产生轰动效应;五是缺乏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商品。(三)文化旅游业前

7、景展示自贡文化旅游的比较优势在于文化历史独特,具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地、打造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实力。文化旅游建设应突出历史文化名城特色,通过重点打造和培育井盐、恐龙、彩灯等文化旅游精品,大力推进中国盐疗养生度假基地、恐龙王国公园、中国彩灯文化产业园等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重大项目的开发建设,推动自贡文化旅游拳头产品快速形成,以延长游客在自贡的逗留时间和增加购物消费,变速度型为效益型,努力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统一,就能逐步把自贡建设成为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成为富有吸引力的文化观光之都、休闲度假之都、娱乐美食之都、商旅之都。二、建设文化旅游目的地SWOT战略分析(一)优势(Stre

8、ngths)1、资源优势。自贡以人文景观为代表的旅游资源丰厚独特,品高质优。一是在全国拥有一批文化旅游知名品牌。自贡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世界地质公园、对外开放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素有“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南国灯城”等美誉而蜚声中外。二是在全国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亿万年铸就的恐龙化石宝库、两千年积淀的井盐文化遗存、八百年汇聚的绚丽彩灯之乡,是自贡引以为豪的“三绝”。 我市文博业得天独厚,特色人文景观众多。特别是盐史、恐龙、彩灯三大精品旅游资源具有世界唯一性,有极高的开发价值。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是中国建立最早、唯一的井盐历史

9、专业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是世界三大恐龙化石遗址博物馆之一,中国彩灯博物馆是世界唯一的彩灯专业博物馆,荣县大佛是世界石刻第二大佛(世界第一大如来佛),富顺文庙是中国儒学文化的重要遗迹。此外,以吴玉章、江姐、卢德铭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自贡是抗战中捐金最多的城市、冯玉祥将军题写的“还我河山”为代表的爱国文化,以赵熙、宋育仁、刘光第、李宗吾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小三绝”(扎染、龚扇、剪纸)为代表的民族民间文化,以川剧为代表的戏剧文化,以盐帮菜为代表的饮食文化等,这些都是四川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市有中国旅游胜地40佳1处,中国大型民俗旅游节庆精选活动1项,国家A级景区8处(其中4A级1

10、处,3A级2处),世界地质公园1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井盐深钻汲制技艺、自贡灯会、龚扇、扎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千年古县1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4座。悠久的历史文化、珍贵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和一批知名文化旅游品牌,奠定了我市文化旅游资源大市向文化旅游经济强市跨越的资源基础。2、区位优势。自贡地处成渝及“四川旅游南环线”和“自贡恐龙蜀南竹海优先旅游区”的“黄金节点”和交通枢纽,主要精品文化旅游资源都在市中区,均位于巴蜀文化旅游线和川南旅游环线的交汇点上。随着内昆铁路开通,成自泸赤和乐自隆高速公路、绵遂内自宜和乐自

11、泸等城际客专的建成,省道305线的全面改造,宜宾机场(或泸州机场)临近自贡的迁建,沱江航道整治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成,我市将形成“水陆空”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对外交通网络体系,其区位优势将更加突出。3、文旅融合优势。自贡文化旅游具有组合优势,文旅融合发展潜力巨大。自贡旅游业的显著特点和优势就是旅游与文化紧密融为一体,人文景观为主的特色突出。全市形成了以“盐龙灯”为主体的文化旅游资源网络,使井盐历史寻踪、探寻远古史前文明、揭示恐龙桫椤秘密等蕴涵神奇感、历史感的文化旅游产品极具市场开发潜力。从市场需求看,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与消费结构的升级,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文化休闲消费已趋于时尚,自贡文化旅游项

12、目符合消费需求变化趋势,是市场前景看好的朝阳产业。从产业集合看,“盐、龙、灯、戏、食、佛、儒”文化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文旅融合大有发展空间。4、文旅产业优势。自贡文化艺术生产水准名列全省前茅,文旅产业发展在全省或川南处于前列。改革开放以来,自贡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陆续推出,精品迭现,共创作演出具有较高质量的大型川剧28部、大型歌剧8部、通俗喜剧5部、大型话剧6部和小型舞台剧(节)目1000多个,其中100多个剧(节)目获省级以上奖励。如舞蹈父亲获得文化部舞蹈节目创作一等奖、表演奖,并参加了2008年文化部春节联欢晚会演出。我市成功摸索出了经营文旅产业的路子,先后到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国内几十个大中

13、城市成功演出。仅2008年,自贡文化外贸出口项目数占全省18%,对外文化出口贸易额占全省43%,连续3年位居全省各市(州)第一。特别是自贡彩灯在全国灯展市场及彩灯产品销售市场份额占7080%,自贡彩灯文化产业出口产值占全省文化产品出口额的50%,成为我市目前最具竞争力的朝阳产业。中国彩灯文化产业园2007年被命名为国家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彩灯博物馆被国家文化部、商务部评为20092010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二)劣势(Weaknesses)1、缺乏支撑性的景区(点)。目前形成的盐史馆、燊海井、恐龙馆等文化旅游景观,虽然文化品味高,但景区(点)级别相对偏低,环境容量太小,且参与性、娱

14、乐性差,受众人群窄,灯会受时间限制,受众人群有限,没有形成上规模上档次的支撑性景区(点),文化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2、整体开发层次低。盐、龙、灯文化旅游资源整合不够,文化旅游产品创新滞后于文化旅游需求,以单纯观光产品为主,缺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不适应现代文化旅游消费需求。自贡拥有的井盐遗址、恐龙奇观、彩灯民俗风情等文化旅游资源虽体现了自贡历史文化、自然生态、民俗风情,但大多处于自然或半自然状态,局限于原有的物质载体范围,大量的旅游资源缺乏大手笔的市场化项目建设,整体开发水平不高,资源深度整合开发不足,导致产品结构单一,旅游空间分散、容量小,旅游活动少,没有形成成片的文化旅游产业带,游客

15、停留时间非常短暂,消费水平低,旅游经济质量和效益不高,文化旅游业的潜力没得到充分释放。3、工业布局与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的环境配套不相容。现有工业布局呈现工业包围城市的态势,盐化工等污染工业的发展与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在环境营造上存在矛盾,两者相互影响,出现两难局面。(三)机遇(Opportunities)1、宏观政策和宏观经济发展机遇。党的十七大对新时期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重要战略部署,2009年国务院分别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把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上升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政策层面为文化旅游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

16、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业界普遍认为, 目前,我国文化旅游经济正处于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未来十年将成为我国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黄金十年”。自贡作为老工业城市,面临产业转型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转变,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未来的方向,也是大势所趋。2、大旅游社会气候的形成。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这是世界旅游界公认的文化旅游业爆发性增长阶段。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它已渗透到工农业、交通运输业、商贸餐饮业、市政基础设施等方方面面,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方向已基本形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旅游进入大众化消费的新阶段。文化旅游已经从社会时尚发展成为我国居民的重要生活方式,其支出在社会公众消费支出中所占比例将不断提高。国际国内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升温,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节假日不断增多,文化旅游需求会越来越旺盛,人们出游体验异质文化、放松身心的愿望和要求也越来越强烈。这些都将为自贡文化旅游的进一步开发提供良好机遇。3、低碳经济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