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护理-答案汇总.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2160817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106 大小:3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药护理-答案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用药护理-答案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用药护理-答案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用药护理-答案汇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用药护理-答案汇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药护理-答案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药护理-答案汇总.doc(10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绪言参考答案一、A1型题1A 2A 3D 4B 5 E 6E 二、X型题1ABCDE 2ABCD 3ABE 三、名词解释1.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和作用机制的科学称为药效学。2.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影响,即研究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称为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3.药物是用于治疗、预防、诊断疾病和计划生育的化学物质。4.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5.用药护理是以药理学理论为基础,以护理合理用药为目的,阐述护理用药中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及临床用药护理措施的一门课程。四、简答题1.护士在临床用药中的职责包括:(1)用药前

2、:按照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护理评估;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了解病人辅助检查有关的结果;检查药物制剂的外观质量、批号、有效期和(或)失效期;掌握药物的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禁忌证和用药护理措施等。(2)用药时:在摆药、配药、发药及用药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注意”的原则;加强与患者的心理沟通,缓解用药时的焦虑情绪,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要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并做好记录;正确指导患者用药。(3)用药后:密切观察病人用药后的病情变化,观察药物的疗效;根据药物出现的不良反应,给出护理诊断,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做好病区药品的领取、保管、使用等管理工

3、作,要增强责任心,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2.用药护理课程的任务是使护理专业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能够具备正确解释和执行处方和医嘱的能力,具备对处方和医嘱所用药物正确评价的能力,具备对药物治疗有效监护的能力,具备对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有效判断和处理的能力,具备对病人进行合理用药指导的能力,确保药物发挥最佳疗效,防止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徐 红) 第二节 药物效应动力学参考答案一、A1型题1.B 2.B 3.A 4.C 5.D 6.A 7.E 8.A 9.A 10.B 11.D 12.C 13.B 14.C 15.A 16.B 17.D 18.A 19.A 20.C 21.C二、A2型题1.A 2.C

4、 3.A 4.D 5.B 6.B 7.B 三、A3型题1.D 2.D 四、A4型题1.B 2.B 3.C 五、B1型题1.A 2.A 3.B 4.D 5.A 6.C 7.A 8.E 六、X型题1.BCDE 2.ABC 3.DE 4.ABCD 5.BE 6.ABCE7.BCE 8.ABCDE 七、案例分析 1.患者可能出现了过敏性休克。 2.患者长期应用美托洛尔,可使肾上腺素受体向上调节,血压升高。换用硝苯地平后,因突然停掉长期应用的美托洛尔,可使血压迅速升高。应告知患者降压药长期应用,不可突然停药,要逐渐减量,以防止反弹。 八、名词解释1.最小有效量与极量之间的量称为治疗量。2.不符合用药目的

5、并对机体不利的反应称为不良反应。3.使机体原有功能活动增强的药物作用称为兴奋作用。4.安全范围是指95%有效量与5%致死量之间的距离。5.用于缓解疾病症状的治疗称为对症治疗。6.半数致死量与半数有效量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7.在疾病或症状发生之前用药所产生的作用称为预防作用。8.药物与受体既有亲和力,又具有内在活性,则该药物称为该受体的激动药。9.药物被吸收入血之前,在用药局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局部作用。10.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后,随血流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器官所呈现的作用称为吸收作用。11.药物在治疗量时与治疗作用同时出现,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称为副作用。12.由于用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机体敏感

6、性过高引起的对机体有明显损害的反应称为毒性反应。13.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称为亲和力。14.药物激动受体的能力称为内在活性。15.药物与受体只有亲和力,而没有内在活性,该药物称为该受体的阻断药。16.极量是指出现最大治疗作用,但尚未引起毒性反应的量,又称最大治疗量。17.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后可产生依赖性的药物。18.麻醉药品是指连续应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的药物。包括阿片类、可卡因类、大麻类、合成麻醉药品类等。19.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的治疗称为对因治疗。20.变态反应又称过敏反应,是指已被致敏的机体对某些药物产生的一种异常的或病理性的免疫反应

7、。21.临床为使药物疗效可靠而安全,常采用比最小有效量大,比极量小的量,即为常用量。22.效能是指药物所能产生的最大效应,反映药物内在活性的大小。23.效价强度是指引起同等效应所需的剂量,反映药物与受体亲和力的大小。24.药物在一定剂量下,对某组织或器官产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组织或器官作用不明显或无作用,此称为选择作用。25.抑制作用是指药物使原有功能活动减弱的作用,如普萘洛尔使心率减慢、地西泮产生催眠作用。九、填空题 1.亲和力 内在活性 受体激动药 受体阻断药 部分受体激动药 2.致癌 致畸 致突变 慢性3.亲和力 内在活性 4.减少 向下 减弱 反跳5.治疗 用药 防治6.过大 过久

8、过高7.副作用 毒性反应 变态反应 后遗效应 继发反应 药物依赖性 8.内在活性 内在活性十、判断题1.2. 3. 4. 5. 6. 7. 8. 9. 10.11.12. 13. 14. 15. 16. 17. 18. 十一、简答题1.根据药物与受体结合后呈现的效应不同,可将药物分为受体激动药、受体拮抗药和受体部分激动药三类。2.药物的副作用和治疗作用是药物固有的效应,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以阿托品为例;用于治疗胃肠绞痛时,松弛平滑肌为其治疗作用,抑制腺体分泌引起的口干等则为其副作用;用于麻醉前给药时,抑制腺体分泌减少呼吸道分泌物为其治疗作用,而松弛平滑肌引起腹气胀则为其副作用。3.多数药物在

9、一定剂量下,只对机体某些组织或器官产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组织或器官的作用不明显或无作用,这种作用称为药物的选择作用。选择性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一般地说,选择性高的药物针对性强,可以准确地治疗某些疾病,不良反应少;选择性低的药物,作用广泛,针对性差,副作用多。(徐 红) 第三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参考答案一、A1型题1D 2A 3B 4D 5C 6D 7D 8E 9E 10B 11E 12E 13D 14D 15C 16E 17D 18D 19B 20C 21A 22D 23A 24D 25B 26B 27D 28B 29D 30C 31B 32B 33E 二、A2型题1D 2B 3A 4A

10、5C 6A 三、A3型题1C 2A 四、A4型题1B 2C 3D 4A 5D 6B 五、B1型题1E 2 D 3A 4D 5D 6B 7E 8C 9B 10D 六、X型题1ABC 2ABCD 3ABCDE 4ABCD 5ABC 6ABCD7ABC 8BCDE 9ABDE 七、案例分析 1氯霉素为肝药酶抑制剂,可使肝药酶活性降低,使经肝代谢的苯妥英钠代谢减少,使苯妥英钠血药浓度增高,出现眼震,眩晕,复视等毒性反应。此时应减少苯妥英钠的剂量。八、名词解释1.由胃肠道吸收的药物,经门静脉进入肝,有些药物首次通过肝时即被转化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降低,这种现象称为首关消除。2.能使药酶活性

11、增强或合成增加的药物称为药酶诱导剂。3.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称为血浆半衰期。4.有的药物经胆汁排泄,在肠道再次被吸收入血,这种现象称为肝肠循环。5.药物被机体吸收利用的程度称为生物利用度。6.能使肝药酶活性减弱或合成减少的药物称为药酶抑制剂。7.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后可产生依赖性的药物。8.麻醉药品是指连续应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的药物。包括阿片类、可卡因类、大麻类、合成麻醉药品类等。九、填空题1降低 延长 上升 增强 增大 减少 2.肾小球滤过 肾小管分泌 3.肝肠循环 延长 减慢 4.大 大 小 难5.小 大 大 小6.一级消除动力学 零

12、级消除动力学十、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十一、简答题1.药物半衰期一般是指血浆半衰期,是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在临床护理用药中的意义是:用来制定合理的给药间隔时间。在临床上,根据药物的半衰期决定给药间隔时间,既可保证血药浓度维持在满意治疗水平,又可避免毒性反应的发生。大多数药物的给药间隔时间约为一个半衰期。估计药物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重复恒量给药,经过5个半衰

13、期,血药浓度可达稳态血浓度的97左右,这时可认为药物已在体内达到有效血浓度。估计体内药物或毒物的残留量。在药物或毒物中毒时,经过5个半衰期体内药物或毒物消除可达97左右,这时可认为体内药物或毒物已基本消除。2稳态血药浓度的概念:以半衰期为给药间隔时间,连续恒量给药后,体内药量逐渐累积,经45次给药后,血药浓度基本达稳定水平。将此时的血药浓度称为稳态血药浓度,又称坪浓度或坪值。临床意义:药物的治疗作用与体内的药物浓度密切相关,血药浓度高,药物治疗作用强;血药浓度低,药物治疗作用弱;当血药浓度过低时,则失去治疗作用。而且药物在体内能否形成一个稳定的药物浓度也是影响药物维持疗效的重要因素。在临床用药时常采用药物的常用量,以保证血药浓度达到治疗浓度,若按半衰期给药经45个次给药后,血药浓度达稳态浓度,使血药浓度稳定在治疗水平之上,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当病情需要尽快显效时,可采取首次加倍的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