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暴露处置与防护 ppt医学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2134997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10.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暴露处置与防护 ppt医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职业暴露处置与防护 ppt医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职业暴露处置与防护 ppt医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职业暴露处置与防护 ppt医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职业暴露处置与防护 ppt医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暴露处置与防护 ppt医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暴露处置与防护 ppt医学课件(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与处置 1 职业危险性在增加 医疗卫生行业是劳动 技术密集型行业 工作过程中需要面对各种疾病的患者 遇到的职业性危害 既有慢性长期的影响 各种生物 物理 化学有害因素 又有急性突发的危害 比如非典 埃博拉等这些高危环境 我国是乙肝大国 乙肝总感染率高达60 大约有1 5亿慢性肝炎患者 艾滋病流行进入快速增长期 感染人数已经超过100万 医务人员面临职业感染危险性在增加 2 医务人员既是传染病易感者 又是感染源 做好职业防护 保护自己 保护患者 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3 内容提要 4 医务人员及有关工作人员 在从事临床医疗及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暴露于某种传染源 包括有传染性的

2、血液 体液污染了破损皮肤 粘膜 污染了的针头 锐器刺破皮肤 吸入感染性的气溶胶 直接接触传染性物质 职业暴露 一 定义 5 无论你是临床一线工作人员 还是设备维修人员 后勤卫生员 无论你是医生 护士 还是辅助科室检查工作人员 都面临职业暴露风险 6 暴露的常见病原体种类 7 职业危害因素职业暴露原因规范要求 二 医务人员职业风险 8 职业危害因素 物理因素 针刺伤噪声放射线 化学因素 消毒剂麻醉废气化疗药物 生物因素 SARA 乙肝丙肝 艾滋病毒 结核杆菌 9 物理因素 物理因素 1 高端电子检查设备 辐射 眼睛的伤害 设备维修人员 紫外线 2 针刺伤 美国每年发生100万次针刺伤 有100

3、200名医务人员死于乙肝病毒感染 过去20年有54位医务人员岗位感染HIV 数人死亡 3 针刺暴露主要发生于 注射 抽血 静脉穿刺 拔除 处理锐器 废弃物处理 外科手术缝合等 10 化学因素 化学因素 1 甲醛 戊二醛 过量吸入导致肺水肿 是医务人员职业性皮炎 哮喘最常见的原因 2 不同的体液 含病毒高的血液 体液依次是 血液 精液 阴道分泌物 羊水等 含病毒低的有尿液 粪便 汗液 泪液 母乳 11 生物性因素 生物性因素 传染病的病毒 细菌 寄生虫等 职业病中 传染病是一个重要部分 2003年非典期间 新加坡 台湾 大陆实验室SARS病毒感染 2011年东北农业大学 师生发生布鲁氏菌感染20

4、14年美国CDC布鲁氏菌灭活不彻底 导致事故 12 二 规范性要求 13 我们医院 制定 攸县妇幼保健院职业暴露防护管理规定 职业暴露报告流程职业暴露防护措施针刺伤应急预案 14 15 二 职业防护现状 意识淡薄 缺乏防护知识与技能 带着手套到处摸 没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防护管理制度不健全 16 职业防护现状 1 有些西方国家注重一次性防护用品的使用 有些西方国家注重手卫生 2 有些西方国家非常重视医务人员的预防接种 有些国家只注重特殊科室的工作人员的预防接种 3 国内大多数医疗机构管理者和医务人员对职业防护认识不足 存在防阳性不防阴性 防突发不防日常的心里倾向和行为惯式 4 职业暴露防护

5、文献 缺乏计量性研究 影响国家政策制定 17 我县情况 攸县卫计局先后组织过多次感控专项培训 今年成立了县级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小组 通过这些途径 加强全县感控防护墙的建设 以此来提高感控意识 防护意识 确保医疗安全 职业安全 18 职业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防护原则 安全1 环境安全 清洁是医院感染防控的前哨 世界患者安全联盟提出五个清洁 手 产品 操作 环境 设备 2 安全处置废物 谁产生 谁分类 处理 防止二次处理时发生职业暴露 3 防护用品的安全使用 效期内使用 口罩里外不分 上下不分 外科口罩 医用防护口罩 普通口罩佩戴场合不分 不遮住口鼻 挂在下颌下 手套佩戴不规范 防护镜和眼罩配套装

6、置不牢固 使用后正确处理 一次性耗材和卫生材料都属于医疗垃圾 19 1 环境安全 1 环境安全 清洁是医院感染防控的前哨 世界患者安全联盟提出五个清洁 手 产品 操作 环境 设备 20 环境卫生 21 可重复使用设备的清洁 消毒 灭菌 灭菌合格率要求达到100 22 23 2 安防全处置废物 2 安全处置废物 谁产生 谁分类 处理 防止二次处理时发生职业暴露 24 防止二传手 25 正确处理利器 26 医疗废物暂存处 27 3 防护用品的安全使用 使用前 检查效期 质量 在效期内使用 使用中 正确佩戴 口罩里外不分 上下不分 外科口罩 医用防护口罩 普通口罩佩戴场合不分 不遮住口鼻 挂在下颌下

7、 手套佩戴不规范 防护镜和眼罩配套装置不牢固 使用后正确处理 一次性耗材和卫生材料都属于医疗垃圾 28 使用前 使用前 检查效期 质量 在效期内使用 正确放置 建议购买单个包装口罩 29 30 使用中 使用中 正确佩戴 口罩里外不分 上下不分 外科口罩 医用防护口罩 普通口罩佩戴场合不分 不遮住口鼻 挂在下颌下 手套佩戴不规范 防护镜和眼罩配套装置不牢固 31 如此实施防护 职业防护现状 32 一次性外科口罩 33 N95口罩 34 护目镜 面罩 护目镜 面罩 佩戴前应检查有无破损 佩戴装置有无松懈 用后应清洁与消毒 35 洗护眼装置 36 防水围裙 一次性防护围裙 37 隔离衣 38 我院图

8、片资料 39 我院图片资料 40 一般诊疗活动 可戴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 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 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可能受到患者血液 体液 分泌物 排泄物喷溅时应穿隔离衣 为经空气和飞沫传播患者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穿防护服 可能受到患者的血液 体液 分泌物及其他污染物质喷溅 进行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时 应穿防水围裙 防护用具的使用 41 1 遵照标准预防原则 2 5 6 手卫生规范 防护用品 手套 面罩 护目镜 可重复使用设备的清洁 消毒 灭菌 三 职业防护措施 3 4 环境卫生 正确处理利器 口罩 隔离衣 防护鞋 42 1 可能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

9、的工作场所 应禁止进食 饮水 吸烟 化妆和摘戴隐形眼镜等 2 禁止食品和饮料混置于储存血液或其它潜在污染物质的冰箱 冰柜 抽屉 柜子和桌椅面等 3 禁止弯曲被污染的针具 禁止双手回套针帽 禁止用手分离使用过的针具和针管 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 以下两种情况除外 用人单位有理由说明没有其它方法 或这种行动是由于特殊医疗需要 使用专用机械设备 或单手操作技术 4 在处理血液或其它潜在污染物质的过程中 应尽量避免喷 溅 洒落和飞扬或产生飞沫 5 禁止用口吮吸血液或其它潜在传染性物质 职业防护一般操作规程 43 6 在收集 处理 操作 储藏和运输过程中 可能造成血液或其它潜在传染性物质污染的标本应

10、放在防泄漏的容器中 运输过程中按照三层包装的标准要求进行包装 按照GBZ158要求 对储存 转运或运输的容器密封后进行警示标识或标色和中文警示说明 如果容器外发生了污染 应在外部再放一个容器来阻止其泄漏 外部的容器同样应进行警示标识或标色和中文警示说明 如果样品能把第一个容器戳穿 在其外部应再放一个耐戳破的容器 7 在维修或者运输可能被血液或其它潜在传染性物质污染的设备前应当检查 并进行必要的消毒 用人单位能够说明无法对设备进行消毒情况时除外 8 在被污染的设备上张贴生物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9 在处理 维修或者运输被血源性病原体污染的设备前 用人单位应告知相关劳动者 维修人员和 或制造商

11、以便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职业防护一般操作规程 44 标准预防的概念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使用的一种预防 将患者的血液 体液 分泌物 不包括汗液 均视为具有传染性 在接触上述物质 粘膜与非完整皮肤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包括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传播 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传播 既要防止患者将疾病传染给医务人员 又要防止医务人员将疾病传染给患者 强调双向防护 45 标准预防措施 预防感染措施 包括手卫生 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 隔离衣 口罩 护目镜和防护面屏 以及安全注射 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46 标准预防防护流程 47 手卫生相关术语和定义 48 49 50

12、 洗手设施 51 52 飞沫隔离 防护标识 黄色标识 如麻疹 肺结核等 粉色标识 如百日咳 白喉 流感 流脑等 蓝色标识 如肠道感染 多耐药 皮肤感染等 空气隔离 接触隔离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 还采用以下不同传播途径的隔离预防 53 隔离防护标识图 54 安全注射 对接受注射者无害 不使卫生保健人员因接触产生任何危险 注射器产生的废弃物不对社会构成危险 55 四 职业暴露后处理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应做到 职业暴露处理措施 1 定期体检 建立健康档案 2 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防护培训 3 针对医务人员接触病种不同 进行免疫接种 4 在诊疗操作中应做到标准预防 1 局部处理2 报告 登记3 评估4 预

13、防性治疗5 追踪随访 56 锐器损伤 一挤二冲三消毒四报告五随访粘膜暴露 冲洗装置10分钟 暴露部位的局部紧急处理 57 发生针刺伤时 挤 冲 58 消毒 包扎 59 暴露部位的局部紧急处理 用清洁剂 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 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禁止进行伤口局部挤压 60 暴露部位的局部紧急处理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 应当用消毒液 如75 乙醇或0 5 碘伏进行消毒 并包扎伤口 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61 一 处置及报告流程图 62 63 职业暴露后药物预防 64 职业暴露后药

14、物预防 65 二 级别评估 66 三 HIV职业暴露的评估 67 HIV暴露危险程度的评估 68 69 预防用药 1 在对暴露源及暴露级别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进行 2 尽早用药 3 用药方法遵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卫生部关于发布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通知 卫生部关于印发的通知 70 职业暴露后药物预防 71 暴露源的血清学检测 立即查看暴露源 患者 的经血传染性疾病相关检验报告 3个月内结果有效 及病史 包括特殊人群和危险行为等 如有任何一种病原体活动性标志物阳性或有相关感染病史 科室或部门应立即报告院感管理科以接受相关的预防处理指导 72 暴露源感染情况不明的快速检测 如不能立即得到暴露源 病人

15、的经血传染性疾病相关检测结果亦不知病人既往感染病史 立即申请暴露源的 s g与抗 初筛试验的快速检测 小时均可检测 半小时报告结果 及时追踪结果 如有阳性应立即报告 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应急处理结束后 对已进行上述两项快速检测的暴露源无论结果阴性或阳性 最好再进行常规的经血传染性疾病相关检测 73 暴露源抗 HIV阳性的预防方案 抗HIV药物的使用 是减少HIV职业感染的最后一个环节 预防用药越早越好 最好在1 2小时用药 最迟不超过24小时 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用药 暴露后预防用药 PEP 是指可能受到HIV感染的高危人群 通过尽早的使用抗病毒药物来阻断感染的预防治疗措施 74

16、暴露源抗 HIV阳性的预防方案 通过PEP可以抑制病毒在最初感染的靶细胞或淋巴结中的增生 从而阻止全身性感染的出现 基本用药 两种逆转录酶抑制剂的联合制剂双汰芝 AZT齐多夫定 3TC拉米夫定 300mg 次2 日28天强化用药 两种逆转录酶抑制剂的联合制剂 蛋白酶抑制剂 双汰芝 佳息患 IDV印地那韦 800mg3次 日或奈非那韦 NFV 750mg 3次 日28天 75 职业暴露后药物预防 白喉 长效西林1 2mu 肌注一针或红霉素口服7天 每天1g 甲肝 肌注免疫球蛋白1g 乙肝 肌注免疫球蛋白 接种乙肝疫苗 脑膜炎双球菌呼吸道分泌物 利福平口服2天 每12小时1次 每次600mg 或头孢曲松肌注250mg 或环丙沙星口服 一次500mg 76 职业暴露后药物预防 百日咳呼吸道分泌物 红霉素口服 一日4次 暴露后服14天 狂犬患者体液 血液接触 抗狂犬病毒血清和疫苗 77 建立职业暴露个人档案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完善 1 暴露情况登记表2 本底情况记录3 追踪调查记录 卫生部关于发布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通知 卫生部关于印发的通知 78 总结 职业暴露是可防可控的 需要广大医务工作者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