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32131957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吉林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吉林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吉林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吉林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延边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总分为120分。试卷共8页,四道大题,17道小题。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在世界文化格局中,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渊源和特点。认清中国文化的渊源与特点,才能认清中西文化的差别,从而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保持应有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走自己的文化道路。中国汉字的最早起源与祭祀、巫术、占卜有关,代表了人与天、地、祢灵的沟通。一画开天,二分阴阳,三为天、地、人,汉字体现的这种神圣性,实际是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的汉字文化一脉相承。汉字从甲骨文、金文

2、、演变到楮书、宋体,前后相继又特色鲜明从李斯的小篆到许慎的说文解字,从毕的雕版印刷到清代的康熙字典,中国文字文化的演变有非常清晰的传承谱系。中国汉字成千上万,它的发生与发展有自身的規律性。汉字虽以象形造字开始,但绝大多数是形声字,既表音又表义;汉字构有左右、上下、内外之分,但都有一个中心,都是一个四四方方的方块字。同时,作为书写性文化,汉字最能体现中国人的艺术个性与审美情趣。真、草、隶、篆、行,五体变化,气韵生动。书法家的一笔一画,结构章法,都有情感和个性因素在里边。中国汉字还具有地域性特点。一方面各地方言百花齐放,多姿多彩;另一方面它又基于共同的文字表述获得了多样的统一性,这种方言和汉字加强

3、了人们的交往,促进了人们的感情。然而,近一百年来,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一些人迷失了自己的文化方向,丧失了应有的文化自信和理性认知,他们认为中国文化落后于西方,应该废除汉字走拼音化道路。从20世紀20年代开始,就有人过渡地主张用拉丁字母取代汉字。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倡导文字改革,即推行简化字、推广汉语拼音方案。人们出发点是好的,但事实上,这两项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中国汉字是否非要走西方拼音化的道路?笔者认为,汉字扎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文化个性。与西方的拼音文字相比,它主要是一种“以形表意”的文字,集形、音、义三位一体,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简明、最形象、

4、最丰富的一种文字体系。况且,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历史,历来注重对外来文化的吸收,这种吸收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而是通过翻译融入中国文化,实现外来文化的中国化。如我们的许多日常用语,如世界、平等、相对、清规戒律等都来自佛教用语。正是基于上述道理汉字与西方的拼音文字不是谁优谁劣、谁取代谁的问题,而是各自在保持文化个性和文化特点的同时,相互学习、借鉴和共同发展的问题。正如礼记中庸讲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论语子路讲的“君子和而不同”。(节选自汪振军汉字传承与国家文化安全)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A. 中国汉字因为方言而多姿多彩因为共同的文字表述获得了多样的统一性。

5、B. 汉字最早起源于祭祀、巫术、占卜,因而具有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的思想。C. 在作者看来,用拉丁字母取代汉字、倡导两项文字改革的效果都并不理想。D. 结尾提及礼记论语中的名言,意在说明汉字不必走西方拼音化道路。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祈,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首先总述自己的观点,然后以“汉字文化”为例,逐层深入地展开论证。B. 文章在论证中列举了人们迷失文化方向的一些错误认识,矛头直指外来文化C. 文章具体阐述汉字的渊源和特点,为下文同西方拼音文字进行对比做好铺垫。D. 文章结尾与开篇紧密呼应,并具体阐述了汉字走白己文化道路的原因和策略。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6、A. 汉字有左右、上下、内外之分,但都有一个中心,可见汉字具有对称、平衡等特点。B. 汉字可被称为世界最简明、形象、丰富的文字体系,其主要压素是形声字占绝大部分。C. 如果认清了本国文化的渊源与特点,就能在文化全球化过中走自己的文化道路。D. 中国文化可以向西方文化学习、借鉴,但是要以保持本国文化个性和特点为前提。【答案】1. D 2. B 3. C【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A项,“中国汉字因为方言而

7、多姿多彩”概括不准确,文章认为,汉字具有地域性有两个原因,一为方言的多姿多彩,一为共同的文字表述使方言能获得多样的统一性,这样使汉字因为融入了方言而具有地域性特点。B项,“汉字最早起源于祭祀、巫术、占卜”概述不准确,“因而”强加因果。C项,“用拉丁字母取代汉字”并未实行,所以也谈不上“不理想”。故选D。点睛: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8、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B项,“矛头直指外来文化”概述错误。文章第三段论及“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一些人迷失了自己的文化方向,丧失了应有的文化自信和理性认知”,可见矛头指向的是“在外来文化冲击中送失自己文化方向的人”。故选B。【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

9、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C项,表述不合逻辑,根据文中第一段内容“认清中国文化的渊源与特点,才能认清中西文化的差别”“从而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保持应有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走自己的文化道路”分析可知,“认清中国文化的渊源与特点”并非“走自己的文化道路”的唯一条件。故选C。(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卫生餐厅(美)约翰爱伦“来两只嫩煮鸡蛋,一客家常油炸土豆条,一块乌饭浆果松饼,再加咖啡和鲜桔汁。”我吩咐卫生餐厅的侍者,慢跑后的我感到饥肠辘辘。我刚打开报纸,咖啡就端上来了。“请用咖啡,”侍者说。“不过,对不起。我们的立法当局坚持

10、要我们提醒顾客,每天喝三杯以上的咖啡有可能增加得中风和膀胱癌的危险。虽然这是除去了咖啡因的,但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仍要求我们说明,提取过程中或许还残留了微量的致癌可溶物。”这才给我的杯子斟上。侍者端着我叫的早点回来时,报纸差不多看完了第一版。“您的鸡蛋,”侍者说,“如果不煮透,就可能含有沙门氏菌,会引起食物中毒。蛋黄中有大量的胆固醇,它有诱发动脉硬化和心脏病的主要潜在危险。美国心血管外科医生协会主张每星期至多只吃四个鸡蛋,吸烟者和身体超重十磅者尤应如此。”我的胃感到一阵不舒服。“马铃薯,”侍者继续着,“皮上的青色斑块有可能含有一种叫龙葵的生物碱毒素,内科医生参考手册上说龙葵碱会引起呕吐、腹泻、恶心

11、。不过放心,您用的土豆是仔细地去了皮的,我们的供应商还答应,如有不良后果,他们将承担一切责任。”“但愿这不良后果别降临到我头上。”我想。“松饼含有丰富的面粉、鸡蛋和黄油,还有乌饭浆果和低钠调味粉,唯独缺少纤维素。营养研究所警告说低纤维饮食会增加胃癌和肠癌的危险。饮食指导中心说面粉可能受到杀真菌剂和灭鼠剂的污染,可能含有微量的麦角素,它能引起幻觉、惊厥和动脉痉挛。”顿时,我觉得焦黄松脆的松饼诱人的香味变得十分可疑了。“黄油是高胆固醇食品,卫生部忠告近亲患心脏病的人限制胆固醇和饱和脂肪的摄入量。我们的乌饭浆果来自缅因州,从未施过化肥和杀虫剂。但美国地质调查队有报告说许多缅因州的浆果长在花岗岩地区,

12、而花岗岩常常含有放射性物质铀、镭和氡气。”我立刻想起了切尔诺贝利事故幸存者头发脱落的不雅观之状。“最后,烘焙的麦粉中含有硫酸铝钠盐,研究者认为铝元素可能是早老性痴呆症的罪魁祸首。”侍者说罢便离去了,令人肃然起敬的营养科普也许结束了。侍者很快回来了,带着一只罐子。“我还记得说明,我们的鲜桔汁是早上六点前榨的,现在是8:30正。食物和药品管理局与司法部正在指控一家餐馆,因为它把放了三四小时的桔汁说成是新榨的。在那个案子裁决前,我们的律师要求我们从每一个订了类似食品的顾客那儿弄一份放弃追究声明书。”我填写了他递过来的表格,侍者用回形针把它附在账单上。在我伸手取杯子时,侍者又拦住了。“还有一件事”,侍

13、者说,“消费安全组织认定您使用的叉子太尖太锋利,必须小心使用。“好,祝您胃口好。”侍者终于走开了,艾德沃德也终于松了一口气。他拨拉着已是冷冰冰的那份早餐,胃口彻底倒了。哦!上帝!4.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一项是A. 小说中“我”因为早晨慢跑锻炼后感到饥饿,走进餐厅点了早点,透露出“我”想尽快获得食物填饱肚子的意愿。B. 侍者介绍内科医生参考手册上的提示,以及土豆供应商的承诺等都是为了显示美国社会食品法律的健全和食品安全形势良好。C. 对于普通大众并不太了解的饮食卫生与健康保健常识,侍者掌握全面,介绍细致,有利于用餐者健康饮食。D. 小说通过对话形式层层展开,十分

14、详细的记录侍者的告诫和提醒,通过“我”对此的态度反映小说的主题。5.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小说中侍者的形象特点。6. 简要分析小说中表现了“我”怎样的饮食感受。【答案】4. C 5. (1)机械教条,不知变通;(2)呆板冷漠,推卸责任(意思对即可得分,每点3分。答忠于职守、敬业负责、知识丰富也可酌情给分) 6. (1)反胃、祈愿。“我”的胃感到一阵不舒服,但愿这不良后果别降临到我头上。(2)疑虑、惊恐。觉得焦黄松脆的松饼诱人的香味变得十分可疑了,立刻想起了切尔诺贝利事故幸存者头发脱落的不雅观之状。(3)无味、无奈。侍者终于走开了,“我”拨拉着已是冷冰冰的那份早餐,胃口彻底倒了,终于松了一口气。

15、【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文本内容及赏析艺术手法的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C项,“对于普通大众并不太了解饮食卫生与健康保健常识,侍者掌握全面,介绍细致,有利于用餐者健康饮食”表述错误。本文中侍者用所谓掌握全面的饮食卫生与健康保健常识给“我”做讲解,并不能有利于用餐者健康饮食,反而会使用餐者倒胃口、没有了食欲,本文是在讽刺侍者这种死板、机械教条的人。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任务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要回归到文本里,本题对应的答题区间为整个文章,再整体上分析。先概括特点,后结合文本分析。侍者给“我”叙述了内科医生参考手册上嫩鸡蛋、咖啡、松饼、黄油等这些食物能给人们很大的危害,侍者这样很细致的介绍,显然对于用餐者来说是倒胃口并且有些惊疑的叙述,这就说明侍者机械教条,不知变通;用餐结束后侍者让“我”填写了律师要求他们从每一个订了类似食品的顾客那儿弄一份放弃追究声明书,这种做法表明侍者呆板冷漠,推卸责任的特点。【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主人公的心理变化的能力。这类题一定要审清题目要求,是简要分析,既要答出变化又要结合文本分析。先明确文题,简要分析“我”的心理变化。然后结合文本内容,从人物,情节等方面进行分析。文章中“我”的饮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