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32128455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范围。第I卷一、现代文阅读 ( 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神话是作为文化基因而存在的。比如构成我们国名的两个汉字,“中”和“国”,均出于神话想象,华夏先民把大地想象成四方形,四边之外有海环绕(所谓“四海五洲”),而自认为是大地上的中央之国(九州或神州)。这是典型的神话宇宙观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讲,神话遗产,是我们进入中国传统本源的有效门径。我们可用大传统与小传统的视角来审视神话系统。汉字编码的书写文化传统,即甲骨文、金文以及后

2、来的这一套文字叙事,是小传统;而先于和外于文字记录的传统,即前文字时代的文化传统和与书写传统并行的口传文化传统,可以称为大传统,比如考古学上随处可见的崇拜玉、巨石、金属(青铜、黄金等)的文化等。大传统铸塑而成的文化基因和模式,成为小传统发生的母胎,对小传统必然形成巨大和深远的影响。在大传统的文化整合研究中,我们必须关注文化中最具有“文本”意义的方面,即先于文字而存在的象征符号体系。这是一种非文字符号体系,比如,在金属冶炼技术所支持的青铜时代到来以前,中国本土呈现的最有力的特有符号是玉礼器系统。玉器盛行上下约3000年,几乎覆盖中国版图的大部分地区。是什么样的动力因素,能够持久不断地支持这样一种

3、极长时间的、广大距离空间的文化传播运行呢?“神话观念决定论”的提出,为此找到了理论解说。先民认为玉代表天,代表神,代表永生不死。玉的神话化可以说是华夏文明特有的文化基因。“神话中国”指按照“天人合一”的神话式感知方式与思维方式建构起来的数千年的文化传统。从初民的神话想象,到先秦的文化典籍,从老子孔子开启的儒道思想,到屈原曹雪芹的再造神话与原型叙事,一直到今天人们还怀念圣人贤君明主、民间崇尚的巫神怪傩等,其中所隐含的思维潜意识,以及礼仪性行为密码,都是“神话中国”的对象。从各地的孔庙,到家家户户的灶神、门神和祖灵牌位,皆体现着“神话中国”的无处不在。在中国文化中,以“天人关系”为核心、以“天人和

4、谐”为最高追求的理念始终没有动摇。这是中国神话不同于西方神话的最重要特点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内在肌理。神话的价值,在于它不仅解释了过去和现在,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也预示着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讲,梳理神话中国,不是揭示单个作品的神话性,也不仅仅是将局限在民间文学范畴的神话研究与出土文献、考古图像相结合,最终是要寻求中国神话所特有的一种内在价值观和宇宙观,它们是传统文化的原型编码。(选自重新解读中国神话:进入中国传统本源的有效门径,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文化传统中,小传统是指汉字编码的书写文化传统,大传统是指前文字时代的文化传统。B从大传统的角度研究中国神话系统,必

5、须关注文化典籍中最具“文本”意义的象征符号体系。C“神话中国”无处不在,其对象包括神话想象、文化典籍、思维潜意识、礼仪性行为密码等。D中国神话以“天人关系”为核心,以“天人和谐”为最高追求,这也是中国文化的内在肌理。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首段根据神话与文化的关系,提出了神话遗产是进入中国传统本源的有效门径的观点。B文章第二段解释了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含义,并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关系。C文章第三段以玉器为例,是为论证“玉的神话化可以说是华夏文明特有的文化基因”的观点。D文章尾段论及中国神话的特点,指出梳理神话中国的最终目的是寻找传统文化的原型编码。3根

6、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没有产生崇拜玉、巨石、金属的文化,就必然不会出现甲骨文、金文以及后来的文字叙事。B青铜礼器系统在玉礼器系统之后的出现,说明文化的象征符号体系也与人类的技术发展有关。C玉器能够在极长时间、极大范围内盛行,是因为在先民神话观念中,玉代表天、神、永生不死。D阅读三国演义会油然生起对刘备的敬仰和怀念,其中的思维潜意识是“神话中国”的对象。(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提琴阿城老侯是手艺人。老侯原来在乡下学木匠,开始的时候锛1檩锛椽子。锛其实是很不容易的活儿。站在原木上,用锛像用镐,一下一下把木头锛出形来,

7、弄不好就锛到自己的脚上。老侯一次也没有锛到自己脚上。老侯对没有锛伤自己很得意,说,师傅瞧我还行,就让我煞大锯。煞大锯其实是很不容易的活儿,先将原木架起来,一个人在上,一个人在下,一上一下地拉一张大锯。大锯有齿的一边是弧形的,锯齿有大拇指大。干别的活可以喊号子,煞大锯却只能咬着牙,一声不吭,锯完才算。老侯的腰力就是这样练出来的。后来老侯学细木工,手下稳,别人都很佩服,其实老侯靠的是腰。老侯学了细木工,有的时候别人会求他干一些很奇怪的活儿。老侯记得有人拿来过一只不太大的架子,料子是黄花梨,缺了一个小枨,老侯琢磨着给配上了。人家来取活的时候,老侯问,这是个什么?来人说,不知道。老侯心里说,我才不信不

8、知道呢。不过老侯到底也不知道那个架子是干什么的,这件事一直是老侯的一块心病。老侯的家在河北,早年间地方上有许多教堂,教堂办学校,学校上音乐课,用木风琴,弹起来呜呜的很好听。老侯常常要修这木风琴。修好了,神父坐下来弹,老侯就站在旁边听。有一次神父弹着弹着,忽然说,侯木匠,你会不会修另外一种琴?老侯问,什么琴?神父说,提琴。老侯不知道,嘴上说试试吧。神父就把提琴拿来让老侯试试,是把意大利琴。 老侯把琴拿回家琢磨了很久。粗看这把琴很复杂,到处都是弧,没有直的地方。看久了,道理却简单,就是一个有窟窿的木盒。明白了道理,老侯就做了许多模具,蒸了鱼膘胶,把提琴重新粘起来。神父看到修好的琴,很惊奇。神父于是

9、介绍老侯到北京去,因为教会的关系,老侯就常修些教堂的精细什物,四城的人都叫老侯“洋木匠”。老侯因为修过洋乐器,所以渐渐有人来找老侯修各种乐器,老侯都能对付。这以后,老侯就做了乐器厂的师傅,专门修洋乐器。一天有个干部模样的人拿来一把提琴,请老侯修。老侯一眼就认出是神父那把提琴,老侯没有吭声。老侯知道,跟教会沾关系,是麻烦。因为是修过的东西。所以做起来很快。干部来取琴的时候,老侯忍不住说,您的这琴是把好琴。干部说,不是我的,是单位上的。老侯说,就是不太爱惜,公家的东西,好好保存着吧。是把好琴。文革开始的那年夏天,到处抄家砸东西,老侯忽然想起那把琴。厂里不开工,老侯凭记忆寻到那个单位去。老侯在这个单

10、位里东瞧瞧,西看看。单位里人来人往,大字报贴得到处都是,到处都是加了碱的面浆糊味儿。老侯后来笑自己,这是干吗呢?人家单位的东西,自己找个什么呢?怎么找得到呢?于是就往外走。可巧就让老侯瞧见了那把琴。琴面板已经没有了,所以像一把大勺,一个戴红袖箍的人也正拿它当勺盛着浆糊刷大字报。老侯就站在那里看那个人刷大字报。那人刷完了,换了一个地方接着刷,老侯就一直跟着,好像一个关心国家大事的人。 (选自阿城精选集,有删改)注:锛:木工用的一种工具,用时向下向内用力砍,称“锛子”,这里用作动词用。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前半部分花了不少笔墨写老侯学木匠活的过程,看起来与中

11、心情节无关,但这部分内容既是对人物身份的初步交待,也为下文情节发展起到了铺垫的作用。B小说中神父、干部模样的人、刷大字报的人等次要人物,虽然和老侯身份地位不相同,但却同处在特定的时代,其命运及行为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的影响。C阿城的这篇小说不以情节紧张取胜,而是以冷峻的笔调写人写事,文中没有强烈的抒情段落,作者也几乎没有什么议论性的文字,但却体现了作者的深刻思考。D通过小说情节的发展,我们也见证了老侯精神世界的巨大转变,他由一个普通的手工艺人,转变为一个关心国家命运、有较高政治觉悟的上进者。5小说主人公老侯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6分)6小说为何以“提琴”为题,试作简要探究。(6分

12、)(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 未来,中国智能移动设备将越来越普及化,移动阅读市场的活跃度将进一步提高,用户规模的增长将推动整体阅读市场的发展。预计2017年,中国移动阅读市场规模将达到160亿元,增长率有望达20.4%;2017年移动阅读市场活跃用户将达到7.2亿人,增长率为4.3%。中国移动阅读市场活跃用户规模预测(摘编自2016年中国移动阅读行业现状及2017年市场发展预测)材料二: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9.9%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连续8年上升,达6

13、8.2%;图书阅读率为58.8%手机接触时长增长显著,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26分钟。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接触新兴媒介的时长整体上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手机阅读接触时间最长。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为66.1%,连续三年超过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并逐渐拉开距离。2016年,有62.4%的成年国民进行过微信阅读,较2015年的51.9%上升了10.5个百分点。(摘编自中国国民阅读调查:人均每天微信阅读26分钟每年读书7.86本,2017年4月18日新华社)材料三: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9.9%,纸质读物阅读仍是5成以上国民倾向的阅读方式。这是18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在手机阅

14、读接触率连续8年增长的今天,身处触屏时代,我们该如何阅读?手机阅读能否打开阅读新天地?“逛街或吃饭时,我都会随时拿出手机刷刷朋友圈,看看新闻。坐地铁时间长的话,我就会看网络小说或电影。”在北京工作的范跃辉表示。手机阅读正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的习惯。此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我国66.1%的成年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较2015年增长了6.1个百分点。我国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手机阅读时长连续8年增长。“手机阅读极大扩展了阅读的方便程度,也极大扩展了国人阅读空间,这是对阅读的整体带动,是一个好的起步。但也要防止碎片化阅读的弊端。”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颐武说。专家认为,经过数字

15、化处理的文化资源越来越丰富,手机让公众便于接触文字,已变成获取咨询和知识的入口,成为数字化阅读新的增长点。创新如何让传统阅读回归?为了给读者增加更丰富的文化体验,北京图书大厦每逢节假日都会举办名人签售、专家讲座、主题展览等各类活动,在吸引更多读者的同时,扩大自身影响力。在北京艺天桥咖啡厅,青年作家与读者谈阅读、谈创作、谈生活;在青岛BCMIX美食书店,人们在享受美食、品味咖啡的同时,领略阅读之美,度过一段慢下来的愉悦时光;在北京三里屯,老书虫、Page0nE言又几等各色书店吸引了众多年轻人,每逢周末还举办图书交流会、作家见面会等活动,让这里不仅是潮流地标,也成为文化“宝地”。在徐升国看来,传统阅读的回归,在于传统书店不断创新,找到在数字化背景下人们阅读的兴趣点,即体验式的阅读需求,这是网上书店、在线阅读所不能提供的。因此,亚马逊、当当、阿里等电商也纷纷扩展线下渠道。此外,得益于全民阅读的大环境,促使更多人走进书店。全民阅读如何厚植土壤?“全民阅读关键在于培育民众对阅读的兴趣。”第五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金牌阅读推广人孙慧阳认为,诸如邀请外国专家参与的交流活动、优秀图书作者见面会等具有优质内容价值的阅读活动更能提升公众对阅读的理解和兴趣。 (摘编自触屏时代,我们该怎样阅读?-全民阅读新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