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科毕业论文 论手术室外科切口感染的预防护理对策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2126524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科毕业论文 论手术室外科切口感染的预防护理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护理科毕业论文 论手术室外科切口感染的预防护理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护理科毕业论文 论手术室外科切口感染的预防护理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护理科毕业论文 论手术室外科切口感染的预防护理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护理科毕业论文 论手术室外科切口感染的预防护理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科毕业论文 论手术室外科切口感染的预防护理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科毕业论文 论手术室外科切口感染的预防护理对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手术室外科切口感染的预防护理对策摘要:目的:研究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对策,帮助病人减轻痛苦。方法:做好术前的准备和皮肤消毒工作,实行全程严格的无菌操作技术。结果: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有效的预防了手术切口的感染。结论:手术室是预防切口感染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除了自身要严格遵守各项规范操作以外,还要严格监督参加手术的人员以及参观人员,以确保病人的安全。关键词:手术;预防;切口;感染1 引言切口感染是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其表现为切口延迟愈合,部分可发生切口裂开,甚至引起全身性感染。感染的病原菌来自外界、皮肤、肠道等内脏器官或原有的感染病灶。感染往往首先在皮下组织和缝合线周围出现

2、。本文下面具体的探讨手术切口感染问题。2 临床资料本组现收集某区妇幼保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外科手术病例5950例,切口感染病例72例,切口总感染率1.21%,其中I类切口感染5例,II类切口感染58例,III类切口感染9例。各类感染切口细菌培养情况如下:I类切口培养出的细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为主;II类切口以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为主;III类切口以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为主。3 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从切口细菌培养结果得出,致病菌来源是多方面的。手术室切口周围的空气、手术组人员的手、鼻咽部、手术器械、敷料、手术创面大

3、小、引流及手术持续时间等因素均可导致细菌污染切口。术中污染是术后发生创口感染的主要原因。具体的来讲,有以下两个方面:3.1手术人员没有遵守手术规则,操作程序不规范手术人员要求穿衣及戴口罩、帽子都要符合要求,因为脱落的头发是引起切口感染的细菌来源,而鼻腔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占40%,术者通过打喷嚏、咳嗽、高声说话和呼吸导致细菌排到空中或通过带菌飞沫直接喷出,污染手术室;另外就是手术手套的破损与手术服所带的细菌,进出手术室不更换外衣,会使细菌污染更严重,这些细菌都可以引发病人切口感染,同时手术室内不允许过多人员参加参观,手术间的来回走动会增加手术切口感染的机会。3.2手术人员的操作不规范、技术不佳由

4、于手术人员的操作不规范、技术不佳而违反皮肤消毒原则,在手术过程中不遵守无菌操作制度,无菌物品管理不严等引起手术切口感染,有些手术人员技术方面操作不够细微,致手术部分组织有严重损伤、手术创面比较大、遗留其它异物或者发生水肿等因素,大大破坏局部免疫力,使细菌有机可乘,增加切口感染机率。手术人员在手术操作前后或者接触其它物体后没有洗手或者清洁不彻底,医护人员所携带的细菌对切口的感染甚为密切。4手术切口感染预防的对策4.1术前严格遵守手术室的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4.1.1手术前手术间空气应进行严格的消毒术1、 每日手术前及手术后用石英紫外线灯管照射手术间空气1h,连台手术必须照射30min后,方

5、能进行下一台手术,紫外线灯管的强度应定期测定,凡低于70W/cm2的灯管必须及时更换。 2、 每月必须彻底作手术间空气重蒸消毒并作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结果>200cfu/m3(层流洁净手术室>10cfu/m3),或查到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的手术间,均应重新消毒,合格后方可使用。 3、 空气消毒法:消毒前先做好清洁工作。一般选用过氧乙酸(电动喷雾法或加热蒸气法)或紫外线照射法。甲醛溶液蒸气消毒后刺激性气雾持续较久,不适于急用的手术间消毒。乳酸消毒法效果较差,不宜应用。4.1.2严格参观制度控制参观人数,每个手术间不超过3人次1、 手术室一般不接待参观,院外参观者必须经医务处或护理部同

6、意,由医务处或护理部与麻醉科主任或护士长联系后,方可入内。 2、 手术间内应严格控制参观人数,一般情况下,每间手术间最多不超过3人,患者亲友、无关手术人员、特殊感染、传染病、关节置换等手术谢绝参观。 3、 进修、实习生参观手术时,须在手术通知单上注明参观者姓名,由手术室门卫按手术通知单上人员名单发放参观衣裤,方可入室参观。 4、 参观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手术室更衣、更鞋制度,并且只能在指定的手术间内参观,不得随意乱串手术间。不得大声喧哗,只能站在参观线外,不得离术者过近(应在30cm以外)或站得过高,以免污染手术野或影响手术医生操作,如不服从管理者,手术室有权拒绝继续参观。4.1.3术前严格检查手

7、术所需的器械包、敷料包是否灭菌合格1、 接触病人的麻醉器具及物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2、 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以及各种敷料必须达到无菌。3、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4、 医务人员使用无菌物品和器械时,应当检查外包装的完整性和灭菌有限日期,包装不合格或者超过灭菌有限期限以及肉眼发现有污垢的器械、敷料和物品不得使用。5、 进入手术部无菌区域和清洁区域的物品、药品应当拆除其外包装后进行存放,设施,设备应当进行表面的清洁处理。无菌物品应当存放于无菌物品存放区域。6、 进入手术室的新设备或因手术需要外带的仪器、设备,应当对其进行检查、排除外包装并进行清洁处理,凡需要灭菌的医疗器

8、械及无菌物品,应严格进行检查、审核,灭菌合格后方可使用。4.2做好皮肤的保护工作保护方法:第一种保护方法是切口皮肤常规消毒后,铺单、切开皮肤、皮下止血,然后以皮肤切口边缘处置一四层纱垫保护皮肤,进腹后再置一四层纱垫保护腹膜,最后用缝针同时将两处纱垫固定在腹膜和皮下层。第二种方法是切口皮肤常规消毒后贴一次性手术护肤膜,铺单切开皮肤进腹后置一四层纱垫保护腹膜,最后用缝针将纱垫固定在腹膜上。4.3做好术中保护及组织清理1、接患者时应认真核对患者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腕牌、手术名称、部位、时间及术前用药、病历及X线片等,逐项核对打勾确认,防止接错患者。2、手术中器械护士不得中途换人,

9、特殊情况确需换人时,交接人员应现场当面点清器械、敷料等所有物品的数目,共同签名确认。 3、凡进入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手术前、关闭体腔前、缝合切口前后由洗手护士、巡回护士二人仔细清点核对所有敷料和器械并登记签名。认真检查手术中使用的无菌物品是否合格,术中器械是否齐全,各种用物的类别、规格是否符合手术要求。4、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时宜选用显影纱布、纱垫,凡胸、腹腔内所用纱垫一端必须有兰色长带,且长带尾端应放在切口外,严防纱垫遗留体内。5、关闭体腔或深部组织前,巡回护士、器械护士应认真清点手术护理记录单上的各种物品,并与术前登记的数字核对无误,缝合至皮下时及手术结束后再各清点一次。6、送患者回病房时

10、应与病房护士认真交接手术部位、手术名称、皮肤完整情况、管道、生命体征、术中大致情况等,以保证术后护理工作的延续。结论在临床外科治疗中,手术切口发生感染为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的手术疗效、医疗成本以及生活质量均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根据相关统计报道得知,手术切口感染约占医院内感染的20。此外,当手术切口感染情况较为严重时,还可引发全身炎症、败血症等症状,甚至造成死亡。因而找出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具有十分重要。而外科手术患者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监控人群,这类人群获得侵入性操作机会多,身体创伤大,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高于非手术人群。预防术中术后医院感染,应采取综合有效措施,对

11、患者术前进行宣教,术中严格的无菌技术,手术操作精细,缩短手术时间,选择针对性抗菌药物,降低感染发生率,留置导管患者,能定期进行定植细菌监测,尽早使用敏感的抗菌药物控制感染,缩短病程。因此,针对存在的切口感染问题,医护人员严密观察对患者的切口造成感染的因素,并在围手术期加强综合护理服务,可充分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实现生活质量的有效提高。参考文献1张铮.手术室护理手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 12潘星.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 3) : 66-67. 2 3钱蒨健,周嫣,主编.实用手术室护理M.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0.4程诏菲.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的预防性护理方法探索J.世界复合医学.2015.07 45蔚巧宁.普通外科术后感染与护理措施调查研究J.河北医药.2015.076苏宏伟.普通外科中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及相关处理J.中外医疗.2015.25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