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虫病的免疫学特点及免疫学诊断技术进展 张良杰 综述 赵守松审校.docx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2086710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囊虫病的免疫学特点及免疫学诊断技术进展 张良杰 综述 赵守松审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囊虫病的免疫学特点及免疫学诊断技术进展 张良杰 综述 赵守松审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囊虫病的免疫学特点及免疫学诊断技术进展 张良杰 综述 赵守松审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囊虫病的免疫学特点及免疫学诊断技术进展 张良杰 综述 赵守松审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囊虫病的免疫学特点及免疫学诊断技术进展 张良杰 综述 赵守松审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囊虫病的免疫学特点及免疫学诊断技术进展 张良杰 综述 赵守松审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囊虫病的免疫学特点及免疫学诊断技术进展 张良杰 综述 赵守松审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囊虫病的免疫学特点及免疫学诊断技术进展 张良杰 综述 赵守松 审校(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 安徽蚌埠 233000)【摘 要】囊虫病是我国常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之一。其免疫学特点十分复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其免疫学特点得到了更进一步的阐明。同时囊虫病的免疫学诊断方法也更加多样化这推动了囊虫病的诊治工作。本文就囊尾蚴病的免疫学特点及免疫学诊断技术作一综述。【关键词】囊虫病; 免疫诊断; 综述【通讯作者】赵守松,Email:【作者简介】张良杰(1988-),男(汉族),安徽人,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病原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与临床研究。Email: (附:手机号码:15215522698) I

2、mmu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gress on immunology diagnosis technology of CysticercosisZHANG Liang-jie,ZHAO Shou-song(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engbu Medical College ,Bengbu 233000,China)【Abstract】Cysticercosis is a common zoonotic parasitic disease in our country.its immunologic chara

3、cteristic is very complex,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technology,its immu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got further explanation.At the same time,the immunodiagnosis of cysticercosis becomes more diversity.This pushes the 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cysticercosis.this paper is armed at making a review

4、 of cysticercosiss immu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mmunodiagnosis technique.【Keywords】Cysticercosis; immunodiagnosis; review囊虫病(cysticercosis)是猪带绦虫的幼虫囊尾蚴(cysticerci)寄生于人和猪所致的人兽共患性寄生虫病,又称囊尾蚴病。此病流行范围甚广,呈世界性分布,以发展中国家较为多见。由于生猪的商品流通,人口的流动以及饮食结构改变等原因,发达国家囊虫病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1-2。囊虫病严重地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及畜牧业的发展。在囊虫病中,脑囊虫病

5、是其中最严重的一种,占囊虫病的60%到90%,对人体危害极大。免疫学诊断在囊虫病诊断、鉴别诊断以及疗效判断方面弥补了病原学、流行病学、影像学诊断的不足,为囊虫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工具。因此,囊虫病的免疫学特点及免疫诊断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外学者也对囊虫病的免疫诊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开展了多种行之有效的免疫诊断方法。现就囊虫病的免疫学特点及近年来囊虫病的免疫诊断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囊虫病的免疫学特点1.1囊尾蚴抗原囊尾蚴抗原的性质和成份十分复杂,它既有和其他绦虫之间的共同抗原成分,又具有种的特异性抗原,而且从不同地区收集的猪囊尾蚴,其抗原性也不相同,表明猪囊尾蚴存在不同的地理株3。此

6、外,猪囊尾蚴虫体的头节、囊壁、囊液抗原的抗原性也不完全相同4。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囊虫与包虫的共同抗原主要存在于囊虫的头节和囊壁。就囊液抗原而言,囊液中易与包虫病患者血清发生交叉反应的为分子质量较大的抗原( 66ku),而分子质量较小的抗原( 29ku)中可能含有种特异性抗原5。囊尾蚴虫体、组织、器官中特异性抗原有81kD、66. 2kD和98kD等等,其它抗原是非特异性的。囊尾蚴头节和囊壁匀浆中至少有8种抗原特异成分,其中抗原B(AgB) 由105kD和95kD两种蛋白质组成,对胶原有较强的亲和性,能够通过干扰补体在囊尾蚴的免疫应答中发挥免疫增强剂的作用6。猪带绦虫与其它寄生虫之间含有属间共同抗

7、原组分。110kD和94kD蛋白带作为有效抗原,存在较强的交叉反应并参与对感染血清的反应,研究发现它与包虫病、曼氏裂头蚴病、血吸虫病患者血清皆能够发生阳性反应。囊虫循环抗原(CAg)是其排泄物或脱落物,具抗原性,存在于感染者各种组织内,含量与感染程度相一致。目前检测CAg诊断囊虫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还不理想,但是CAg半衰期比抗体短,随着虫体代谢的停止及死亡,CAg会逐渐减少或消失,因此适用于囊虫病疗效的考核指标2,7,8。囊虫的分泌抗原(ESAg)是猪囊尾蚴生活过程中由体细胞产生分泌于囊外的一种抗原,Espindola等9开展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囊尾蚴实验,SDS、PAGE分析表明ESAg中8 K

8、u家族具有良好的抗原性。1.2体液免疫据报告,在脑囊虫病患者的血清及脑脊液中,可检测到特异的IgG、IgM、IgE和IgA,其中以IgG为主。闫玉文(1989)报道猪囊尾蚴病患者血清总IgE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E阳性率为85.7%,正常人为10%,两者差异显著。因此可以确定IgE及其介导的免疫反应参与囊虫病的发病过程。间接非特异性和特异性肥大细胞脱颗粒试验和血清组胺水平检测试验显示了猪囊尾蚴病患者肥大细胞脱颗粒的阳性率及血清中组胺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并且在囊尾蚴抗原作用下也可出现脱颗粒反应,表明人体感染囊尾蚴后,囊尾蚴抗原能够诱导B淋巴细胞产生IgE,也说明IgE及其诱导

9、的免疫反应参与人体猪囊尾蚴病的发病过程。在人和囊尾蚴的复杂关系中,抗体的作用十分重要。人感染囊尾蚴后,体液免疫应答增强,zini D10报道在脑囊尾蚴病患者中,血清抗体水平和脑囊尾蚴病患者的临床类型、临床表现和脑组织中囊尾蚴数量无直接关系,而与囊尾蚴在脑中的位置有关,被大脑皮质包裹的囊尾蚴抗体水平低。人体感染囊尾蚴后,机体产生抗体持续时间较长,有些患者可达数十年,感染初期及治疗后的患者,血清总IgG抗体水平差异并不显著,因此不能作为囊虫病患者的疗效考核指标。然而IgG4却不同,血清中特异性IgG4抗体的阳性率及阳性强度与囊尾蚴在脑组织中寄生的数量,以及存活、崩解、死亡、钙化等病理变化相一致。随

10、着疗程的增加,患者临床症状的好转,患者血清特异IgG4阳性率也逐渐降低。因此,检测囊尾蚴病患者血清中特异IgG4亚类抗体,不仅具有比IgG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而且可以反映患者不同时期的临床状态和对治疗的敏感程度,对脑囊虫病的诊断和疗效考核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11-12。1.3细胞免疫细胞免疫是寄生虫免疫的另一种重要形式,参与囊虫病细胞免疫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其余还有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以及肥大细胞等等。猪囊尾蚴病患者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活组织检查虫体周围可见有明显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这都表明嗜酸性粒细胞是囊虫病细胞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猪体感染实验表明,免疫接种猪带绦虫卵前,外

11、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为4%,接种后增至17%。人体感染囊尾蚴后,血中嗜酸性粒细胞高达12%。猪在感染后8个月,在囊尾蚴周围发生强烈的肉芽肿反应。浸润的细胞有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上皮样细胞、和纤维细胞。囊壁外缘有浓密的嗜酸性粒细胞层,它释放出的酸性颗粒中的活性介质,能杀伤虫体,因此嗜酸性粒细胞是主要的效应细胞13。1.4其他感染囊尾蚴后,参与机体抗囊虫病免疫反应的还有补体、NO、细胞因子、黏附分子等等。囊尾蚴在体内可释放相应囊尾蚴抗原,抗原大多与抗体结合,以免疫复合物形式存在于体内。据研究发现RBC在体内清除IC起重要作用。2 囊虫病免疫学诊断技术2.1间接血凝试验(IHA) 即将抗原

12、或抗体先吸附于红细胞上,以检测样品中的抗体或抗原。该法方便简单,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高,同时还是一种早期发现绦虫病和脑囊虫病的简便易行方法。廉辰等曾采用IHA检测64例绦虫病患者,确诊7例脑囊虫病患者,其中6例为早期囊虫病患者。IHA缺点是重复性差,影响因素较多,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尤其和包虫病之间,存在相当程度的交叉反应。2.2酶免疫测定(EIA) 以酶标记抗体(或抗原)用于免疫学检测,通过相应底物被酶解后的显色反应,对细胞或组织标本中的抗原抗体复合物进行定位定量分析。EIA 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阳性检出率为90%-95%。2.3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 可用猪囊尾蚴石蜡切片或冰冻切片为抗

13、原做IFAT检测囊虫病患者血清中的抗体,敏感性和特异性与ELISA相当14。冰冻切片保存期短(仅3个多月),石蜡切片可于室温下保存较长时间而不失去其抗原性。但如普遍应用,则难以获得足够大量的猪囊尾蚴切片,因此限制了这种方法的推广应用13。2.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ELISA法简单、灵敏、可批量测试、结果判定客观,可定性定量地测定特异性抗体或抗原。在目前囊虫病免疫诊断方法中,ELISA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Dorny等15从体外培养的猪肉绦虫分泌物或排泄物中分离得到抗原TSES片段,用其作为抗原以ELISA法检测囊虫病患者血清,敏感性达到95%(69/ 73),特异性达到100%

14、。Hancock等16用分子质量为8ku的抗原TsRS1(由34个重组体抗原合成的抗原片段) ELISA法检测囊虫病患者血清, 特异性均为100%,敏感性达97%100%。张永浩等在ELISA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提高抗原抗体反应温度而建立的快速ELISA与常规ELISA相比,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且具有简便、省时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Castillo Y等采用ELISA法检测尿液标本中循环抗原的敏感性为92%,特异性为100%17。2.5凝胶扩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IG - ELISA) 将薄层免疫检测与ELISA相结合,集中了前者的定量性和后者的敏感性、特异性等优点,操作简便、不需特殊仪

15、器、凭目测可判断结果、适于基层和现场使用。2.6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McAb - ELISA)及单克隆抗体抑制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McAb-I-ELISA) 单克隆抗体(McAb)具有特异性强,可批量生产,易于标准化等优点,与ELISA相结合具有更大的应用价值。用该法检测循环抗原简便易行,能够了解患者体内囊虫存活情况,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杨宝珍等18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了抗猪囊虫单克隆抗体,建立抑制性酶联免疫吸附法并应用于临床。标记HRP-IgG酶标单抗,检测经临床病理标本确诊的脑囊虫患者CSF和血清阳性率分别为 96.83%和88.33%。2.7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 - E

16、LISA) 又称斑点免疫酶结实验(DIA),在ELISA的基础上以硝酸纤维素薄膜代替聚苯乙烯反应板作载体,从而减少了因载体间差异与抗原吸附性的影响。诊膜室温保存数月不失活,操作简单,便于复查和对照,适合基层使用19,20。该法与IHA和ELISA比较,敏感性和特异性更好。2.8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法(ABC-ELISA) 该法是将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引入常规ELISA形成的一种新型免疫诊断方法。ABC-ELISA利用生物放大效果,既具有免疫反应的特异性,又比常规 ELISA 的灵敏度提高数倍。特别是在用于轻度感染病人低水平抗体的检出时,优越性更明显。陈永忠21报道用该法检测宰后检疫确诊为囊虫病猪血清26份,阳性符合率为100%,并且与旋毛虫、弓形虫、细颈囊尾蚴、蛔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