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黄土区坡面浅沟侵蚀水动力作用机制及防治对策研究.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2084198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黄土区坡面浅沟侵蚀水动力作用机制及防治对策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黄土区坡面浅沟侵蚀水动力作用机制及防治对策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黄土区坡面浅沟侵蚀水动力作用机制及防治对策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黄土区坡面浅沟侵蚀水动力作用机制及防治对策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黄土区坡面浅沟侵蚀水动力作用机制及防治对策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黄土区坡面浅沟侵蚀水动力作用机制及防治对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黄土区坡面浅沟侵蚀水动力作用机制及防治对策研究.doc(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投送一级学科: 林学二级学科: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原件 复印件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金申请表申请人姓名王文龙编号28100设站单位清华大学流动站名称(一级学科)水利工程进站日期 2004 年 10 月 12 日通讯地址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邮政编码100084电话010-627887872005年9 月 1 日填表申 请 须 知1. 申请者必须认真阅读现时执行的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条例,并按该条例有关规定进行申请。2. 申请者打字填写(如不具备打字条件时,请用钢笔或圆珠笔正楷书写,不要用铅笔填写)本表1至6页,并由两位推荐人在7和8页分别填写推荐意见,报所在设站单位(

2、含经批准招收博士后的非设站单位,下同)。经设站单位在9页填写审核意见后再用B5复印纸进行复制。3. 每位申请者需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交纳评审资料费100元人民币,未交纳者,不予受理。4. 各设站单位于每年三月十日至三月三十一日或九月十日至九月十五日期间将本单位所有申请者的申请表(一式七份,必含原件)和评审资料费集中汇至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5. 本表封面上的“原件”和“复印件”系指本份材料是原件或复印件,请在相应的方框内打“”;“编号”系指申请进站时,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或有关省、市对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统一编号;“投送学科”系指申请资助项目所属的学科领域。若是交叉学科或跨学科,则应填写所涉及

3、的主要学科名称。学科须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标准名称填写。6. 填表必须实事求是,认真翔实,不得虚报或留空。有的栏目如无内容可填,请写上“无”、“未”等字;5若填写不下,可另附纸。23姓 名王文龙性 别男出生年月1964年7月民 族汉 博士后日常经 费来源 国家资助 单位自筹 企业提供(企业博士后) 来自重大科研项目经费(项目博士后)学 位获得年月攻读学位单位学位论文题目导 师学学士1988年7月西北农业大学陕西渭北旱原雨水资源集蓄利用潜力分析刘俊民(教授)位情硕士2000年7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侵蚀模拟实验中的土壤相似及侵蚀链水沙运行规律研究李 靖(教授)况博士2004年7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4、神府东胜煤田开发建设新增水土流失规律研究李占斌(研究员)起止年月单 位研 究 工 作职 务主1989-199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实习员要研1992-1995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神木水蚀风蚀交错带生态环境整治技术及试验示范研究助理研究员究工1996-2000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区域水土流失防治与农业持续发展中重大共性关键问题研究副研究员作经2001-200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过程及其预报模型研究副研究员2002-2004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区域水土保持环境与生态环境建设对策研究副研究员

5、历2004-至今清华大学水利系黄河下游泥沙与地貌预报模拟博士后主要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的论文题目、全部作者署名顺序、发表时间、刊登论文的刊物名称以及被SCI、EI、ISR、SSCI收录、引用的情况;获得专利的名称、内容和号码;有何发明创造、技术革新、工艺设计和过程等。请务必具体说明以上成果的科学价值、应用前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本人在这些成果中的主要贡献及所获得奖励的名称、等级和获奖人的排名顺序。一、1998年以来公开发表的论著申请人1998年以来,参编专著1部,在国内核心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共发表论文34篇,其中第一作者24篇,有1篇被SCI收录,有5篇被EI收录,2篇为E

6、I收录源刊。1.穆兴民,徐学选,陈霁巍主编,王文龙等副主编.黄土高原生态水文研究.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72.Wang Wenlong, Lei Alin, Li Zhanbin, Tang Keli. Study on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sheet flow in soil erosion chain in loess area. Journal of experiment botany.Vol54, October 2003(SCI收录)3.王文龙,雷阿林,李占斌,唐克丽.土壤侵蚀链内细沟浅沟切沟流动力机制研究.水科学进展,2003,14(4):4

7、71-475 (EI收录,登记号:03467728495)4.王文龙,雷阿林,李占斌,唐克丽.黄土丘陵区土壤侵蚀链各垂直带水沙流空间分布实验研究.水科学进展,2004,15(1):24-28 (EI收录,登记号:04438424872)5.王文龙,雷阿林,李占斌,唐克丽.黄土丘陵区坡面薄层水流侵蚀动力机制实验研究.水利学报,2003, (9) :66-70 (EI收录,登记号:03507781943)6.王文龙,雷阿林,李占斌,唐克丽.黄土区坡面侵蚀时空分布与上坡来水作用的模拟实验研究.水利学报,2004, (5):25-30 (EI收录,登记号:04358330545)7.王文龙,李占斌,李

8、鹏,鲁可新,郭彦彪.神府东胜煤田原生地面放水冲刷试验研究.农业工程学报,2005,(增刊) (EI收录,登记号:05229137094)8.王文龙,雷阿林,李占斌,唐克丽.黄土区不同地貌部位径流泥沙空间分布实验研究.农业工程学报,2003,(4):40-43 (EI收录源刊)9.王文龙,雷阿林,李占斌,唐克丽.黄土区土壤侵蚀链各垂直带侵蚀产沙时空分布特征研究.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3,18(5) :540-546 (EI收录源刊)10.王文龙,李占斌,张平仓.煤田开发中人为泥石流发育现状及其分布特征.山地学报,2003,21(3)11.王文龙,雷阿林,李占斌,唐克丽.坡面侵蚀水沙流

9、时间变化特征的模拟实验.山地学报,2003,21(5):610-613 12. Wang Wenlong, Lei Alin, Li Zhanbin, Tang Keli. Laboratory Studies on law of sediment yield of Erosion and Effects of Run-on Water on Erosion at Loess Hillslop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ustainable Department in West China,2004, 5:28

10、0-28713.Lei Alin, Tang Keli, Wang WenLong. The Power condition of rill erosion on Loess Slopingfields.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Soil Erosion and Dry Land Farming , 1997,9:14.王文龙,雷阿林.实验侵蚀学学科构建初探.水土保持通报,1998,18(7)15.王文龙,穆兴民.黄土高原雨水人工汇集研究.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998,4(2):77-8116.王文龙,李占斌,张平仓.神府东胜煤田开发中诱发的环境地质灾害研究.生态学

11、杂志,2004,22(1):34-3817.王文龙,穆兴民.雨水资源化黄土高原农业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科技导报,1998(5):54-5518.王文龙,穆兴民.黄土高原雨水资源化与农业持续发展.水土保持通报,1998,18(1):59-6219.王文龙,李占斌,张平仓.多沙粗沙区皇甫川流域泥石流发育特征研究.人民黄河,2003,24(1)20.王文龙,李占斌,张平仓.神府东胜煤田人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其防治对策.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3,17(1):81-8421.王文龙,雷阿林,李占斌,唐克丽.土壤侵蚀链内各垂直分带的能量传递特征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3,18(1):117-12

12、122.王文龙,张平仓,李占斌,刘敏.神府东胜煤田开发中人为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分析. 水土保持研究,2003,10(2):83-8523.王文龙,李占斌.神府东胜煤田弃土弃渣水土流失规律研究进展.水土保持研究,2003, 10(5):129-13224.王文龙,李占斌,姜娜,徐伯荣.黄土高原浅沟侵蚀规律研究回顾及思考.水土保持研究.2004,11(5):61-6425.王文龙,李占斌,穆兴民,徐学选.山西省小流域水保措施对洪水过程的影响研究. 见:水土流失与江河泥沙灾害及其防治对策.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4年11月:253-25826.王文龙,李占斌,唐克丽.等.土壤侵蚀模拟实验理论与方法

13、研究的回顾及若干思考.见:中国水利水电工程.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4:597-60527.穆兴民,王文龙,徐学选.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保持对小流域地表径流的影响.水利学报,1999, (2) :71-75(EI收录源刊)28.郭彦彪,李占斌,吴南江,王文龙.坡地活动式集雨滴灌系统研究.农业工程学报,2003,(6):56-59 (EI收录源刊)29.穆兴民,徐学选,王文龙,温仲明,杜峰.黄土高原人工林对区域深层土壤水环境的影响.土壤学报,2003,40(2):210-21730.雷阿林,唐克丽,王文龙.土壤侵蚀链概念的科学意义及其特征.水土保持学报,2000,19(3)31.雷阿林,王文龙

14、等.土壤侵蚀模拟实验的若干问题.水土保持研究,1998,5(2):127-130转16732.穆兴民,徐学选,王文龙.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黄河断流关系研究.水土保持通报,2000,19(7)33.穆兴民,陈霁巍,王文龙,徐学选.水利水保工程对佳芦河流域暴雨洪水的影响分析.水土保持通报,2000,(7):24-2734.穆兴民,徐学选,王文龙.黄河干流天然径流量时空变化特征分析.水土保持通报,2000,(7)35.徐学选,穆兴民,王文龙.黄土高原(陕西部分)雨水资源化潜力分析资源科学.2000,22(1)已投送的科研论文(4篇)1.Wang Wenlong, Wang zhaoyin, Lei A

15、lin, Lizhanbin, Tang Kli. Dynamics of Sheet Flows and Sheet Erosion on Loessial Slopes. Pedosphere , 2005 (SCI收录源刊)(评审中)2.Wang Wenlong, Wang Zhaoyin, Lei Alin, Lizhanbin, Tang Kli. Temporal-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unoff in Vertical Belts Of Soil Erosion Chain in Loess Reg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 2005(EI收录源刊) (已接收)3.王文龙,李占斌,王兆印,李鹏等.神府东胜煤田开发建设扰动地面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