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文学概论》复习资料【精编打印版】-2018 年电大文学概论考试必备.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2083002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文学概论》复习资料【精编打印版】-2018 年电大文学概论考试必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文学概论》复习资料【精编打印版】-2018 年电大文学概论考试必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文学概论》复习资料【精编打印版】-2018 年电大文学概论考试必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文学概论》复习资料【精编打印版】-2018 年电大文学概论考试必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文学概论》复习资料【精编打印版】-2018 年电大文学概论考试必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文学概论》复习资料【精编打印版】-2018 年电大文学概论考试必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文学概论》复习资料【精编打印版】-2018 年电大文学概论考试必备.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文学概论复习资料小抄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1. 文学观念是关于文学的普遍属性的理性认识。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体验论、语言论、文化论以外还有(D )。A. 反映论 B.信息论C. 意志论 D.表现论2. 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 B)、阅读期待、开放。 A. 象征 B.蕴藉C. 假设 D.模仿3。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D )。A. 历史性 B.独创性C. 感染性 D.朦胧性4(A )在人

2、类的文学活动中,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A. 诗 B.小说C. 散 文 D.剧本5. (C )是表现正义与邪恶两种力量斗争冲突中前者失败或毁灭的戏剧。A. 正剧 B.喜剧. C悲剧 D.悲喜剧6. 作者的语境条件包括历史情境、( B)、文学资源场及文学创新需要等几个重要方面。A. 个体体验 B.意识形态氛围C. 拟想读 者 D.创作过程7. 文学阅读是读者在特定语境中对文学文本的读解过程。语境包括个体语境与社会语境,社会语境是指读者阅读时的( D)。A. 文本存在方式 B.人与人的关系C. 文本媒介形 式 D.社会生活关联域8. 文学阅读中读者与文本产生心灵共振与感应的情形属于(A )。A.

3、共鸣 B.净化 C.领悟 D.欣赏9. ( C )被公认是社会历史批评的重要代表,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决定文学创作和文学发展的著名的“三元素”说。A.菲什B.琼斯C.泰纳D.狄德罗10.( D)的批评也可称作媒体批评。A.道德教化型C.理性认知型B.审美欣赏型D.消遣娱乐型11 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 C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A. 佛学 B.诗学C. 文学 D.神学12.文学文本是有待于阅读的具有蕴藉性与开放性的,其特征主要包括语言系统、蕴藉、开放性、阅读期待和(D )。A. 表志B.表象C. 表情 D.表意13. 注重呈现作者的主观情感

4、、富于想象性的文本是(A )文本。A.表现型 B.再现型C. 象征型 D.创意型14. 文学典型是一种以独特的个别去显现普遍性的人物或事物的形象。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历史性、感染性、多义性(B )。A。 指意性 B.独创性c. 随意性 D.特殊性15. 随笔这个名称和形式都是法国作家( D)创造的,随后不久这种文体被引进了英语。A. 席勒 B,培根c. 歌 德 v.蒙田16. 唐代出 现了(A ),有人物、情节,已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基本具备了小说的形态,对后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A.传奇B话本C;.志人志怪小说D.章回体小说17.作者的语境条件包括历史情境、(C)、文学资源场及文学创新需要等儿个重

5、要方面。A. 拟想读者B.意识形态氛围C. 个体体验D.创作过程18.当代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属于(D )模式。A. 心理分析批评B.语言批评C. 社会历史批评D.文化批评19. 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D )、阅读期待、开放。A. 模仿 B.象征C. 假设 D.蕴藉20. 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A )、语境依托性。A. 中介性 B。表象性C. 表情性 D.意识性21.在研究长篇小说的文体语言的时候,俄国学者( C)创造了“杂语”这个概念。A. 车尔尼雪夫斯基B.高尔基C. 巴 赫 金 D.什可

6、洛夫斯基22. 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暗示性、朦胧性、( B)。A. 独创性 B.指意性C. 感染性 D.历史性23. 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 D)的自觉运用。A. 人物活 动 B.语言符号C. 具体形象 D.叙述场景24. 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 C)与机构制作特点。A. 集体行为 B.商业运作C. 个人创造 D.历史演绎25. 文学文本是文学阅读的对象要素,其价值的实现必须通过(A )。A. 文学阅读 B.商业炒作C. 媒体宣传 D.消费导引26.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

7、、艺术家与(D)A.文化B.情感C.文采D.观众27.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文化论、语言论以外还有(B )。A. 信息论 B.体验论C, 意志论 D.反映论28. 注重呈现作者的主观情感、富于想象性的文本是(D )文本。A. 创意型 B.再现型C. 象征型 D.表现型29. 文学语言具有一种陌生化特征。“陌生化”一词,是俄国(A )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A. 形式主义 B.解构主义C. 新批评 D.结构主义30.在研究长篇小说的文体语言的时候,俄国学者(C )创造了“杂语”这个概念。A 车尔尼雪夫斯基B.高尔基C. 巴

8、赫金D.什可洛夫斯基31.作者的语境条件包括历史情境、( B)、文学资源场及文学创新需要等几个重要方面。A. 创作过程 B.意识形态氛围C. 拟想读者 D.个体体验32.在西方典型理论的背景下,其文学文本大多在情节丰富的故事中塑造性格鲜明又复杂的典型形象,在( D)中塑造典型,追求那种细腻感和真实感。A. 情节 B.语言C. 人物 D.细节33.文学阅读中读者与文本产生心灵共振与感应的情形属于(A)。A.共鸣B.净化C.领悟D.欣赏34.小说家的语言意识、语言功力归根结底是建立在其( C)上的,借此小说家才能捕捉并表达出对事物的独特感受。A. 口语 B.书面语C. 母语 D.标准语35. 当代

9、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属于( D)模式。A. 心理分析批评 B.语言批评C. 社会历史批评D.文化批评36 寓教于乐”说是西方文学观念中( A)的最典型的理论描述。A. 实用论 B.幕仿论C. 表现论 D.体验论37.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B )A. 情感 B.观众C. 文采 D.文化38.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 A)、阅读期待、开放。A. 象征 B。蕴藉C. 假设 D.模仿39. 文学语言具有一种陌生化特征。“陌生化”一词,是(C )形式主义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A. 英

10、国 B.美国C. 俄 国 D.德国40. 文学典型是一种以独特的个别去显现普遍性的人物或事物的形象。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历史性、感染性、多义性( C)。A. 随意性 B.指意性C. 独创性 D.特殊性41. 小说的故事情节是按照( A)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A. 因果逻辑 B.人物行动C. 叙述视角 D.时间顺序42.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 D)的自觉运用。A. 人物活动 B.语言符号C. 具体形 象 D.叙述场景43.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A )与机构制作特点。A. 个人创造 B.商业运作C. 集体行为 D.历史演绎44 .文学文本是文学阅读的对象要素,其价值

11、的实现必须通过( C)。A. 媒体宣 传 B.商业炒作C. 文学阅读 D.消费导引45. 中国古代“观物取象”的见解,强调文学作品与世界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一观点与西方的(C )最为相似。A. 意志论 B.信息论C. 摹 仿 论 D.反映论46. 文学观念是关于文学的普遍属性的理性认识。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B )。A. 信息论 B.文化论C. 意 志 论 D.反映论47. 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 A)、阅读期待、开放。A. 象

12、征 B.蕴藉C. 假 设 D.模仿48. 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 B)文本。A. 象征型 B.表现型C. 再现型 D.创意型49. 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中介性、(D )。A. 意识性 B.表象性C. 表情 性 D.语境依托性50. 在西方典型理论的背景下,其文学文本大多在情节丰富的故事中塑造性格鲜明又复杂的典型形象,在( C)中塑造典型,追求那种细腻感和真实感。A. 细节 B.语言C. 人物 D.情节52. 小说中的时间是(D ),它既遵循时间的客观性,同时赋予人的主观感觉因素。A. 心理时 间 B.主观时间C. 客观时 间 D.叙述时间53.

13、文学 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 A)与机构制作特点。A. 个人创造 B.商业运作C. 集体行 为 D.历史演绎54 .文学批评是在文学接受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以( C)为中心的特定文学现象富于理性的具体分析和评价。A. 文学流派 B.作家C. 文学作品 D.文学思潮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 (ABCD) A.文学即文章B.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C.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D.文学即博学2. 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

14、有其独特的文学主张,主要是(ABCDE )。A. 文学不是对于世界的摹仿B. 文学不是对于世界情感的表现C. 文学创作的任务不是忠实地记录客观感受或主观情感D. 文学作品的价值不在于所传达的体验本身的特异性或神秘性E.读者阅读作品,主要是要理解作者赋予其中的体验3. 文学文本层面中的语言层是文学文本的第一层面,它是文学文本的具体语言构造,主要包括(ABCD )。A. 语音 B.文法C. 辞格 D.语体E. 衍意4. 高雅文化文本是体现知识分子的个体理性沉思、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的文学文本。它往往具有如下特征(ABC)。A. 语言形式创新 B.社会关怀C。 个性化趣味 D.观赏的日常性E. 文

15、体的模式化5. 文学媒介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单就中国文学发展的特殊历程而言,主要经历了(ABCDE )A. 口语媒介 B.文字媒介C. 印刷媒介 D.大众媒介E. 网络媒介6. 文学意境与文学意象、文学典型都属于文学形象范畴,文学意境的特点是感会于心、韵味无穷和(AB )。A. 情景交融 B.虚实相生C. 真实写照 D.感同身受7. 小说的空间是叙述空间,是由作家选择的(BCDE )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而构成的。A. 情节结构 B.地域范围C. 景致器物 D.社会环境E. 文化氛围8. 一般来说,文学缺乏绘画所具有的(ABD)等自然符号的具体性而带有一定的抽象性。A. 色彩 B.线条C. 语言 D.形体9. 语言批评模式是许多文学批评流派如(ACD )等文学批评中涉及的文学语言分析方法的一种概括。A. 形式主义 B.解构主义C. 新批评 D.结构主义10 .批评者的主体条件是多方面的,主要应具备以下几方面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