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生进步作用中罗森塔尔效应的探讨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2078108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等生进步作用中罗森塔尔效应的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等生进步作用中罗森塔尔效应的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等生进步作用中罗森塔尔效应的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等生进步作用中罗森塔尔效应的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等生进步作用中罗森塔尔效应的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等生进步作用中罗森塔尔效应的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等生进步作用中罗森塔尔效应的探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等生进步作用中罗森塔尔效应的探讨 摘要:人的期望具有神奇的效应,因为他能不知不觉改变我们对问题的态度和看法,最终得到不同的结果。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经过教育学实验证明这种期望效应的存在。这对促进 “中等生”进步的作用中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关键字:中等生进步 ; 罗森塔尔效应 ;意义 ;策略 “中等生”在班级中所占人数较多,在他们身上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经常相互斗争,不断向两极分化。他们可能是优秀生的后备军,也可能是后进生的预备队。因此,解决好中等生问题,做好中等生的工作,对整体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罗森塔尔效应”是以人为中心的暗含期待效应。只要教育者尊重、

2、热爱和关心“中等生”,就能唤起中等生的自尊、自信和自强的心理效应,以使中等生朝着教育者希望的目标发展,并获得令人满意的教育效果。1、 罗森塔尔效应对中等生进步的意义(一)罗森塔尔效应希腊古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古代塞浦路斯国有一名叫皮革马利翁的国王,他非常喜欢雕刻。一次,他在雕刻一尊少女雕像的过程中对她倾注了全部的感情和期望,最终使这尊美丽的少女雕像奇迹般的复活了。这是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受到这个神话传说的启发,于1968年,他和雅各布森来到美国的一所学校,做了一次心理测试:对学生随机多班抽取20%的学生,故意告诉每位老师:这些学生经过一个特定的测试被划定为“即将绽放的花朵

3、”,具有不久的将来产生“学习冲刺”的潜力。一学年后,对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测验,结果发现这所谓的“即将绽放的花朵”真的在智力上比其他的学生有很大的提高,“求知欲更强”“更有适应力与魅力”。研究者认为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是由于教师的态度。教师受到实验者的暗示,不仅把他们的期望传达给“即将绽放的花朵”,而且,也会有意无意的通过各种态度、表情与行为方式,这种暗示的期待微妙的传达给他们,从而是这种期望在“即将绽放的花朵”身上产生激励的效应,使这些花朵“盛开”。这一研究证实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可以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助于学生的进步。教师的这种的期望效应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1。(二) “中等生”的界定

4、与分析1、对中等生的界定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往往会根据学生“分数的高低”和“纪律的好坏”,将学生分为“好、中、差”三等2。其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又成了绝对的标准,而学生的学习成绩主要是考试分数,而且是总分,不是单科分数。由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是相对稳定的。参考国内外相关资料,笔者这样界定中等生:学习成绩在班级群众中处于中间位置,个性平平,既不给班级争光,也不给班级抹黑的那部分学生。2、“中等生”的一般心理特点研究发现:中等生普遍存在自卑、抑郁、闭锁和焦虑异常的心理特点3。所以,他们在学校各方面的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他们在心态上一般比较平和,极易满足现状,甘愿处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地位;在学习上缺

5、乏自信,无法信心百倍的去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且偏科的现象十分严重;在思想上缺乏远大的理想和进取心;在人际交往中,他们也不愿意主动找老师交流,更不愿说出自己的想法,即使不懂也不会向老师提出,与同学的交往,也由于内心的自卑,不愿与优秀生为伍,而更愿意与“中等生”或“后进生”交流;他们的性格也多以内向为主,沉默寡言,对班级活动也表现的漠不关心。(三)罗森塔尔效应对中等生进步的意义1、积极期待,促进学生发展许多教育心理学的实验都证明了罗森塔尔效应的存在。即教师的期望会对学生的学业产生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待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途径向学生无意识的传递。当教师对学生抱有积极期望时,教师的语言则多表现为表扬,神态

6、也更和蔼、愉快,同时教师也会对抱有高期望的学生发出微笑,表示友好的动作,点头示意、注视他们,与他们的谈话也会更多;提供更多的具有挑战性的材料给他们,对难以回答的问题提供更多的线索帮助他们作出正确答案。当教师表现出这些积极期待的行为时,无论是“优生”、“中等生”还是“后进生”,他们一旦体察到教师的高期望时,都会产生一种积极进取的动力,努力改变自己的现状,从而取得进一步发展。2、中等生期待感强,渴求进步“中等生”渴望被重视,渴望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与期待。并且比“优秀生”和“后进生”更易受到教师期待的影响。希望教师对其行为的积极认同。教师的一句肯定的话,一个肯定的眼神,都可以让“中等生”感受到教师的

7、爱,而促使自己更加努力。而且“中等生”的自尊心较强,内心希望改变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以及在老师,家长和同学面前的形象而普遍存有羡慕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展现自己的愿望以及积极追求上进的热情与要求等4。3、“中等生”潜力巨大,容易进步作为“中等生”来说,他们虽然成绩一般,但无先决条件较好,特别是有些学生,非常聪明,悟性也高,一旦发挥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将会令人刮目相看。而他们的基础也不错,只不过是“样样通,样样松”,如果给予恰当的的期望,培养他们的良好的习惯,那么他们将会取得很大的进步5。中等生渴望进步,渴望被重视并且潜力巨大。然而观察发现,中等生和教师接触的时间最少,师生互动的机会最少,教师对“中等

8、生”的无期望或低期望抑制了他们的进步。所以教师的期望应在“中等生”这个“给点阳光就灿烂”的群体上是最显著的6。二、运用罗森塔尔效应促进中等生进步的主要策略“中等生”向“优生”的积极靠近不仅将挑战优生在班级中固有的优势和领先地位,使优生感到压力和威力的同时增强了“优上求优”的紧迫感,从而变压力为动力加倍努力,而且中等生的进步客观上也使得后进生一些行为失去市场影响力,而只好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且是其从中等生的进步中获得进步的希望与信心而最终得到发展。鉴于此,罗森塔尔效应对中等生的进步带来以下启示:(一) 真诚期待,发挥积极的心理效应真诚期待是罗森塔尔效应的先决条件,那么如何才能使自己期待变得真诚呢?

9、教师除了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外,教师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中等生“中等生”在班级中不冒尖,并不代表他们没有特别之处。如果教师俯下身子仰视学生,就会发现那些不被关注的“中等生”身上有很多优点:他们做事认真负责,喜欢助人为乐,孝敬父母,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等。教师只有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优点,“中等生”在教师的眼中才能变得更加可爱,有了这种感觉,教师对学生的肯定,鼓励才会是发自内心的,对他们的期望也就更加真诚。学生也能从教师的言谈中感受这种真诚。2、多方位评价,促进中等生个性发展学生都是有个性的,其发展能力,发展方向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当前,学校把学生的分数看作评价学生的

10、唯一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他们丰富的个性及无限发展的可能性。因为分数本身反映的仅是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却不能反映。所以在评价学生时,应开展多元评价,且应注重过程,而非结果。把学生的综合素质纳入评价体系中。那样,教师就能看到学生更多的闪光点。(二)培养感情,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师生关系处理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好坏。所以,要使“罗森塔尔效应”在促进小学“中等生”进步的作用中,达到理想的效果,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教师必须做到:1、对中等生多一份理解中等生总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障碍,他们可能在成绩上徘徊不前,可能在交

11、友上不尽人意,优秀生不屑与他们为伍,而学困生又与他们格格不入,他们夹在中间,也许几头受气。作为班主任,必须更加的理解他们,更加小心的去呵护他们那容易受伤的心灵,应更多的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想想。只有深入地了解中等生的心理特点,了解他们的喜好厌恶,多站在他们的角度看问题,多倾听他们发自内心的声音,才能建立起师生的相互理解与信任。2、给中等生多一点关爱心理学家席莱说:“我们极希望获得别人的赞扬,同样的,我们也极害怕别人的指责。”像那些听话、稳重、学习态度端正、各种任务都能完成的中等生,就是这样。班主任首先要帮他们消除心理障碍。找出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而不轻易的指责、批评,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树立他

12、们的自信心。其次帮他们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以保持积极的心态。如一位女生从小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上课从来不举手发言,在家里也很少说话。班主任于是在课堂上,就有意无意的叫她回答问题,讨论结束后也经常叫她小结。无论她说的好与不好,只要他开口就加以表扬肯定。班主任还让她当小组长,有意识的培养她多跟同学接触。就这样,她终于敢说话了,话渐渐多了起来7。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除了教科书和作业外,别的什么都不想,那只能成为门门及格,但对社会却是毫无贡献的人。8”因此,对于中等生,要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在学习以外发挥自己的长处。(三)错而后通,排除“中等生”的心理障碍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可能,更何况是哪些成绩

13、本来就不是很稳定的“中等生”。作为一名教师,对待犯错误的“中等生”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学生犯错误的原因,排除“中等生”的心理障碍。并要有一个宽容的态度,要深信“错而后通”。(四)表扬激励,传递教师对中等生的殷切期望“罗森塔尔效应”说明,积极的期待给被期待者传递了一种关怀、信任、鞭策的信息。能起到鼓励斗志激发热情的作用。“中等生”一直处于极少被人关注的地位。这时,如果教师注意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赋予他们以积极的期待。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快慰和成就感。三、“罗森塔尔效应”在具体实施中应注意的原则在中等生进步工作中,应用罗森塔尔效应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实施中应把握尺度,因势利导,切不可矫枉过

14、正,结果适得其反。因此,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具体原则:(一)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学生都有尊重的需要,当这种需要被满足,就可以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观念,并产生激励力量,反之则会产生自卑心理。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全力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师生之间要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决不能伤害一个学生做人的尊严。苏霍姆林斯基深刻的总结了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8”这些宝贵经验是值得我们吸取的。尊重学生并不意味着放松随学生的要求,相反,不断严格要求学生,包含了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高度信赖,真正体现了对学生高度的尊重。尊重学生与对学生的严格

15、要求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正如马卡连柯所说:“我的基本原则(我认为不仅是我个人的基本原则,也是所有苏维埃教师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可能地多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的尊重一个人。9”教师向学生提出要求就是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所提的要求,应切合实际,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原有的道德水平,、易被学生理解和实行;对学生的要求一次也不能提太多;也不能天天提。应当有步骤地、循序渐进地进行。要求必须严格,但严格不等于严厉,要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格要求、信赖学生恰当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促进中等生进步。(二)表扬实效性原则赏识教育是对学生的成长充满信心、给予期望和热爱,是学生的行为与期望趋于一致的一种教育方法

16、。但是教师只有了解学生身心需要,认识到学生的身心发展未成熟,适当的把握表扬的度,才能对学生起到鼓励的作用,也能激发起学生的自信。1、表扬要及时对“中等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或者学习上的进步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及时的表扬犹如生病要及时服药一样,能让学生的良好行为得到强化,得到良好的教育。如:某校长曾做过这样一个测试:期末考试以后,他分别在不同时间内对两个班级考试成绩差不多的两组学生作出评价。对第一组学生,校长在成绩出来的当天就表扬了他们:“成绩真的不错,你们都是聪明的孩子,继续努力吧。”对第二组的孩子,校长一直等到下个学期开始之后,才对他们说:“你们上期考试成绩不错!”一个学期以后,第一组的孩子因为受到校长及时的赞赏和鼓励,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他们一致认为是校长的赞扬让自己对学习充满了信心,学习劲头也更足了。而第二组的孩子的学习成绩却没有明显的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