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近代列强侵华和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076465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近代列强侵华和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近代列强侵华和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近代列强侵华和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近代列强侵华和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近代列强侵华和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近代列强侵华和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近代列强侵华和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考历史近代列强侵华和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列强的侵华战争战争结局影响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五口被迫通商;割地;赔款;协定关税等,中国的领土和主权遭到破坏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十一处通商口岸开放、外国军舰和商船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公使进京、外国人可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赔款等,中国的主权和领土进一步遭到破坏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地、赔款、开口岸、设工厂、免内地税等,中国丧失更多主权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八

2、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签订辛丑条约:赔款4.5亿、划使馆界、拆炮驻兵、严禁反帝、设外务部。列强攫取了更多侵略权益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取得了近百年第一次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近代列强侵华的方式和危害(1)方式军事侵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政治侵略:通过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辛丑条约(1901年)等不平等条约,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侵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政治借款、勒索赔款、设厂

3、筑路。文化侵略: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和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传入中国,泯灭中国人民的反抗意志。(2)危害政治上:攫取和破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领土主权破坏: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司法主权破坏:列强还取得了领事裁判权;领海主权、关税主权、在华驻兵权丧失。经济上: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倾销商品、掠夺中国原料,输出资本,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文化上,毁灭中华文明遗产,如火烧圆明园。列强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还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用多元史观解读中国近代史上通商口岸的开放(1)从革命史观看,列强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和开辟租界,把它作为侵略中国的基地,也是

4、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明显标记。(2)从现代化史观看,通商口岸开辟,客观冲击着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较早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它是中国工业基地、技术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对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发挥带头作用。(3)从全球史观看,通商口岸的开放,使中国被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4)从文明史观看,通商口岸开放,接触西方先进文明和生产方式,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化工业文明的窗口,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5)从社会史观看,

5、外国的生活方式、习惯、衣着、饮食首先传入,西方文明的社会习俗也较早传入中国的口岸,冲击中国传统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名称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的阶级矛盾在民族矛盾推动下空前激化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民族危机加深概况1851年爆发1853年定都天京1856年天京变乱1864年天京陷落,运动失败1900年春夏京津地区高潮抗击八国联军侵略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纲领或口号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扶清灭洋作用加速了清王朝的崩溃,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粉碎了列强妄图瓜分中国的迷梦,避免了中国完全沦为殖民地的命运农民阶级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的特点(1)农民阶

6、级具有革命性:含义:受地主阶级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具有革命的要求。表现:太平天国运动首次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义和团运动打破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2)农民阶级具有落后性: 含义:由于农民小生产者的阶级局限性,难以提出科学合理的革命纲领以指导其革命。 表现: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资政新篇的不切实际性;“扶清灭洋”口号的盲目排外性。近代农民阶级不能顺应世界历史发展潮流(1)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发展成为世界历史的主流,以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为斗争形式,以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工业化为主体内容的近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而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

7、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仍然主张绝对平均主义或盲目排外,这是与世界近代化背道而驰的。(2)太平天国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这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义和团排斥近代文明,同样是落后的。辛亥革命1建立政党:1905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成立了中国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2武昌起义:1911年发动武昌起义,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3成立共和国:1912年1月1日,成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4颁布宪法:1912年3月,颁布了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5革命失败: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最终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四个第一”巧记辛亥革命(1)建立亚洲第

8、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2)颁布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4)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历史巨变,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1)具有革命性和进步性原因:民族资产阶级进步性主要原因它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革命性则是由于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进程中,一开始资产阶级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专制势力的压迫和束缚。表现: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派暴力推翻清王朝,建立起民主共和国,成立南京临时政府,提出了许多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表现出了极大的革命性和进步性。(2)

9、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原因:资产阶级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特定社会环境决定了资产阶级具有同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相妥协的一面。表现: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更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1)五四运动性质: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两个阶段:5月4日到6月初,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6月5日起,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阶级。特点:彻底性和广泛的群众性。五四精神:爱国主义、民主和科学、思想解放。意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中国共产党成立标志:中共一大纲领: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反帝反封建)

10、。意义: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时代。(3)两者关系: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提供了思想基础。2国民大革命(19241927)(1)特点:在革命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联合、社会各阶层广泛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2)指导思想:新三民主义(3)事件:国共合作、北伐战争。(4)结果: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奠定了革命发展的基础。3十年内战(19271937)(1)事件: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中国工农红军战略转移,遵义会议中共走向成熟;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奠定了抗日民族

11、统一战线的基础。(2)特点:1935年,国共两党的阶级矛盾为主,对抗为主;1935年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逐渐走向合作。(3)结果:中共找到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随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逐渐走向国共合作的全民族抗战。4抗日战争(19371945)(1)一条主线:全民族的抗日。(2)两个战场: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3)三个阶段:防御、相持、反攻。(4)四个特点:以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两个战场并存;中共在后期起中流砥柱作用。(5)胜利保障: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6)意义:近代中

12、国一百年来反帝斗争的第一次伟大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5解放战争(19451949)(1)两种命运:和平与内战、民主与独裁。(2)两个回合:重庆谈判、政协会议,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3)主要特点:中共领导进行反独裁、反内战的人民民主斗争和民族独立解放的战争。(4)主要战役:千里跃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渡江战役。(5)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到城市(七届二中全会)。(6)结果:1949年4月解放南京,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的探索特点(1)从最高纲领到最低纲领(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大革命)。(2) 从以城市为中心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

13、地(国共十年对峙)。(3) 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展抗日战争)。(4)从农村再到城市(人民解放战争)。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1)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有组织的全民族自卫战争。(2)具有双重性,它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斗争。(3)国内、国外两个战场同时存在,国内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的关系一直贯穿整个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后期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4)以弱胜强,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5)持久性,中国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6)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